陰陰一架紺雲涼,嫋嫋千絲翠蔓長。紫玉乳圓秋結穗,水晶珠瑩露凝漿。相併熟,試新嘗。累累輕剪粉痕香。小槽壓就西涼酒,風月無邊是醉鄉。——宋代:張鎡《鷓鴣天·詠二色葡萄》
外婆在世的時候,經常抱著幼小的我,在夏日悶熱的夜晚,坐在葡萄架下,搖扇納涼;銀河放著星光,流星划過天際,在蚊蟲嗡嗡的作響聲中,我在她懷中嗅著葡萄的清香慢慢安眠。
農家的院子,面積並不大,只能挨擠著種上三兩棵葡萄樹。那個年代沒有催熟劑,有的只是順其自然的成熟。好在自然成熟的葡萄確格外美味,雖然總是成熟得極其緩慢,想吃的時候只能盼星星盼月亮,等著它一顆一顆的成熟。
但到最後,葡萄也會開始大串大串成熟;不過早就被貪吃的孩子們,將串藤摘得殘缺不全。原本豐滿的串藤上,稀稀拉拉掛著幾個「後熟之秀」。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並沒有多少像樣的全串葡萄等著我們摘取。
時至今日,再憶童年,記憶中仍是,滿架綠藤,鮮果嬌瑩,微風輕習,星輝人影的美好畫面,將我內心的懷戀永遠定格在那些瞬間。
葡萄,從一種水果上升為我心靈中的一種寄託,更是現存之我,與已逝親人之間回憶的聯結;它帶給我的,是感官上味覺盛宴,更是心靈上精神眷戀與慰藉。
看到這本書名為《天然葡萄酒》,標題中「葡萄」二字,一瞬間直抵心底,引起了我極大興趣。
再看封皮上的葡萄漫畫,與山相接的葡萄園裡,長著迎風花草還有繁茂青藤,馬兒在園子裡跑動,人們撫著葡萄枝果談天說地…青草與夢想,花香與陽光,多美好閒適的田園生活,令人不禁愛上。
《天然葡萄酒》仿佛一部水彩繪成的生動紀錄片,藉由善於捕捉細節和充滿幽默感的文字和繪畫,向我們娓娓道來葡萄樹的低吟淺唱,帶領我們一窺葡萄種植的幕後,從源頭解開葡萄酒的誕生之謎。
接下來我將就本書從「作者歷經四季流轉,不辭辛苦尋蹤詩意田園」,「葡萄樹歷經光陰滄桑,如歌歲月間淺吟低唱」「農夫崇尚天然純粹,堅守本心只耕耘未來」三個方面,對本書展開一系列分析與解讀。
作者尋蹤詩意田園,不辭辛苦歷經四季流轉葡萄樹歷經光陰變幻,如歌歲月間淺吟低唱農夫崇尚天然純粹,堅守本心只為耕耘未來01作者尋蹤詩意田園,不辭辛苦歷經四季流轉
1.邂逅相遇,漫畫家與葡萄酒資深人士的惺惺相惜,源於彼此間同樣志趣相投
這裡給大家普及一個,社會心理學中常用的名片效應。或許可幫助我們在人山人海中,更容易找到那個與我們志趣相投特聊得來的朋友。
名片效應:兩個人在交往時,如果首先表面自己與對方的態度和價值觀相同,就會使對方感覺到你與他有更多的相似性,從而很快地縮小與你的心理距離,更快拉近彼此距離。
我們不難想像在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如果我們能夠善於捕捉對方的信息和態度,尋找對方與自己的共通點。那麼由此所製作的心理名片,經過恰當的使用,將會對於我們的人際交往處理和建立人際關係具有很大實用價值。
那麼,跟我一起來看一下,本書的兩位作者:
朱斯蒂娜·聖-羅,漫畫家葡萄酒愛好者,大學畢業後,在葡萄園工作了半年,向哥哥弗朗索瓦學習釀酒的藝術。之後去布里斯托攻讀動畫片,製作完成了一部水彩和木炭繪製的關於葡萄酒的動畫。弗勒爾·戈達爾,葡萄酒業資深人士,出生于格朗尚。曾在葡萄園和酒窖工作,後在巴黎組建團隊,從事專業的薦酒工作。從兩個人的履歷中不難看出,兩個人都對葡萄酒有著深切的愛好與嚮往。這為她們後來能夠惺惺相惜並產生合作,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奠定了非常堅實的基礎。
她們之間,就像《海上鋼琴師》中,小號手馬克斯與鋼琴師1900的關係。馬克斯(普路特·泰勒·文斯飾)在因緣際會下來到Virginian號加入樂隊伴奏,也因此見識到傳說中的海上鋼琴師1900。在一次海浪顛簸中被1900搭救,陶醉在他美妙鋼琴聲忘記了暈船的痛苦,事後兩人更因為一樣對音樂有所熱愛與追求互相欣賞,成為一生摯友。
2.整裝出發,美食與美酒的雙重誘惑,2位作者興致盎然,踏上尋訪詩意田園途程
興趣一向是最好的老師,在《東南亞:多文明世界的發現》這本書中時,我不但了解到消逝400年的吳哥文明如何滄桑百轉;更是看到了,為之作出付出不懈努力並做出巨大犧牲的作者石澤良沼,是如何窮盡一生只為追求心之所往的崇高精神。
如果不是深深的沉醉與熱愛,他怎麼能從20多歲到80多歲數十年如一日苦心鑽研,只為揭開這段神秘文明的面紗,將吳哥文明殘存的痕跡帶到大眾眼帘。
本書的兩位作者也是如此,源於對葡萄酒的熱愛與嚮往,她們希望通過自己親身的尋訪發現葡萄酒背後的真實故事,力圖將更多的知識與樂趣展現給更多的人。
為了繼續遇見那些超酷的人,為了繼續笑的像大張著嘴的金魚,為了敞開肚子吃美食,為了喝到發酵的葡萄汁,我們得想個辦法。一個讓我們每個周末都可以跑到葡萄園裡,將手攤在大地上,睡在美麗的星空下,跳進湖中的好辦法!
看到扉頁上的這句話,我們不難理解,為何兩人在巴黎相遇便一拍即合,開始了《天然葡萄酒》的偉大旅程。
因為她們有共同的熱情;有對餐桌藝術和葡萄酒的迷戀;有對葡萄酒農的豐富日常生活的熱愛。所以,她們收拾心情,背上行囊,踏上了尋訪田園本真的旅程。
3.歷時一年,於四季流轉間辛勤而快樂,踏遍數十家葡萄莊園,鑄就妙趣橫生繪本
毫無疑問,在今天,備受大家的喜愛,特別是「天然葡萄酒」,即沒有通過添加通常用來改善葡萄潛質的各種東西的葡萄酒。「天然」這個詞,有人視為魔法,有人感到無意義,因想像或偏見而缺乏牢固的根基。事實上,人們談論的到底是什麼?
針對這一問題,作者認為,「最好的辦法,唯一公正的辦法是懷著求真的意願,而不是將就的態度去現場觀察和傾聽。因為愛葡萄酒就是愛酒農們在葡萄園和酒窖中日復一日的勞作,它們確保採用天然的方法以果實,風土和口感為真正的挑戰。」
所以,弗勒爾和朱斯蒂娜,因為熱愛最真實的葡萄而選擇背著鋼筆,鉛筆和畫筆出發,一起去田野鄉間遇見酒農,從中一探究竟並與大家分享這份激情。
最終,這本書在兩位作者的筆下,按照四季的流轉,講述了那些發生在葡萄園中的故事,而且以儘可能真實的方式還原它們,並將它們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02葡萄樹歷經光陰變幻,如歌歲月間淺吟低唱
人類對於葡萄的種植,從古至今在歲月的滄桑變動中,應該是變得越來越成熟穩健了。因為我們掌握的資源越來越多,我們掌握的方法也越來越多,一代代經驗的積累使葡萄種植者在葡萄種植與養護中有了更專業的處理方法與獨特看法。
我們來看一看,在葡萄樹身上都經歷了什麼?
1.關於葡萄種植方面,葡萄的每一個完整周期,都經歷了什麼?
耕壟人們將年輕的葡萄樹種在泥溝裡,以保證它們不會缺水。
據我所知,這樣的話對於澆水來說,是非常方便的。
木頭成熟綠色小苗能後長成樹枝的時期,在此階段,人們會開始篩選能為來年結果留下的母枝。
培土通過用力反覆推葡萄樹行間的土地,把葡萄樹腳下的土壤推高的操作。人們在冬天適時培土,以保護葡萄樹免遭冰凍。
根部壘土將培土後的葡萄樹底部的土扒開,恢復原狀(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物理除草法)。
切枝切掉樹莖頂端。
類似於,我們在高中生物課本中所學的「頂端優勢」所導致的其他枝幹營養無法供給,因此需要打頂。
綁枝用鐵絲和短樁為葡萄樹塑形。
現在我們國家的葡萄種植園裡邊,也是這樣。會有很多石灰做的長方體,杆子與鐵絲將葡萄枝條很好地綁紮固定起來,從而能使它們更好地曬到太陽。
壓條將長在樹幹上的枝條壓到土裡,這樣壓進土裡的枝條,會在母樹旁邊長成一株新樹。
2.葡萄一生,也像人類一樣會生命,一起來看看它們的「三災六痛」
缺綠病由於缺乏葉綠素而導致樹葉褪色。
葉綠素可以進行光合作用,是樹葉呈現綠色的原因。致病原因可能是土壤中缺鐵,鎂或其他營養元素。
也常常由於活性鈣的比重太大,砧木無法適應而治病。
葡萄毛氈病葡萄一種寄生蟎蟲引起的疾病。
在樹葉的表面,可以看到像疣子一樣的隆起。一般情況下,這種病在葡萄採收時並不危險,除非春天葡萄在長新葉而非果實時,它的猛烈攻擊會造成嚴重的傷害。
霜黴病類似於一種真菌病。
霜黴病菌喜溫暖潮溼。它們攻擊葉子,然後是果實,到那時再救治就太晚了。
因此潮溼年份就得與病菌進行激烈的較量,以避免它侵害果實。
白粉病類似於一種真菌病,喜潮溼但沒那麼喜高溫。
據我觀察,發病初期產生白色或褐綠色小斑,逐漸擴大,表面產生一層粉白色粉狀物。嚴重時,病葉捲縮、枯萎、早落,病粒的白粉下果實面上,出現褐色網狀花紋,凋萎、脫落或變硬、縱裂、味酸。
3.雖然要經受自然界的考驗與生命周期的磨礪,葡萄樹們依舊堅強樂觀,時光變幻中淺吟低唱
如果你觀察大自然,你會發現大自然在不停的繁衍相遇和雜交。一棵樹用來生產果實的所有經歷都是為了在它的果核或種子中培育出新生命,成千上萬的新生命。大自然在不斷的新陳代謝。
汝拉省聖落坦鎮的格拉普先生說出的這番話,我深以為然。
對於一株葡萄而言,在它的整個生命歷程中,將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完整生命周期,而在這個過程中很有可能會因為環境的考驗或其他原因導致生病等意外情況出現。
但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在這些樂觀的酒農眼裡,他們堅定地認為,對他們他們種植的葡萄樹而言,困難只是暫時的,過去後依然可以開懷大笑,引吭高歌。葡萄樹自己,又何嘗不是這樣想的呢!
03農夫崇尚天然純粹,堅守本心只為耕耘未來
數十個農場裡,我們都能夠看到,這些葡萄園的酒農們對於自然的崇尚,對於天然純粹的堅持。由於例子非常多,我將選取其中一部分來分享給大家。我相信,他們不忘初心,他們也將得以始終。
1.沒有絕對的「好植物或壞植物」,只是有些植物不受歡迎而已;別開生面的「螞蟻除草法」,妙趣橫生的「天然灌溉系統」,令人驚訝更獲得新知
在位於東庇里牛斯省阿勒貝爾拉羅科鎮的米夏埃爾·若爾熱家,看到了這樣有趣的場景:
場景一:
作者:「那麼,你就認地裡的雜草這麼長嗎?」米夏埃爾:「其實沒有絕對的好植物或壞植物,只是有些植物不受歡迎而已。」米夏埃爾:「就拿小蓬草來說,我們經常能在工業荒地上看到。我認為這肯定是一種可以為土壤解毒的植物,在別的植物都不能生長的地方,它能生長。」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農民能夠對地裡的雜草有如此的寬容與諒解,不過更多的還是,對雜草展現出來的客觀公正的欣賞。
場景二:
作者:「那這堆種子,又是什麼呢?」米夏埃爾:「瞧仔細了,這只是一些空殼。」作者:「原來是螞蟻啊。」米夏埃爾:「螞蟻收集種子,去殼,吃裡邊的芯……這樣可以減少雜草,他們把土壤打理的很好!」米夏埃爾:「下雨的時候雨水會滲入蟻穴,這是一個超棒的灌溉系統。」
如果沒有對大自然的深沉喜愛與用心觀察,誰會注意到螞蟻收集了種子將它們吃掉,是減少雜草打理土壤的好方法呢?誰會注意到雨水滲入蟻穴後,會形成一個超棒的灌溉系統呢?
2.不老頑童,沉醉在花香中,想要「像蜜蜂一樣去採蜜」;提倡不要給葡萄太大壓力,他眼中是精細黏土所塑造的「偉大的風土」
在東庇里牛斯省的特魯亞斯鎮,耕種葡萄20年的卡斯泰老爹家名叫卡巴儂的葡萄園裡,我們可以看到這樣有趣的場景。
場景一:
馥鬱的灌木香氣:百裡香,迷迭香,薰衣草,薄荷……春天是來這裡,你會忍不住像蜜蜂一樣去採蜜。
澄澈純真的童心,從來不取決於年齡。身在田園,卻沒有匆匆忙忙與庸庸碌碌,能夠在繁忙的勞作之間放空自己的內心,深切感受到自然帶來的美好與風情,這種精神可貴而美好。
《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作者幻想自己,聞著馥鬱的各種花香,穿梭在灌木叢中,像蜜蜂一樣去採蜜,就像我們古人所說的「莊周夢蝶」一樣美好,令人神往。
場景二:
作者:「你覺得什麼是偉大的風土?」卡斯泰老爹:「是黏土的精細塑造了土地。它鎖住水分,它有保持涼爽的能力。偉大的土地並不需要特別肥沃,真正需要的是營養的供給不能中斷。不要讓葡萄樹遭受過多的壓力。」
樹木在他的心裡,也是有蓬勃生命的;所以他認為,不應該給這些葡萄樹太大的壓力,要讓它們自在輕鬆成長。他認為精細的黏土也並非是自然界中的俗物,正是它們的存在才鎖住水分保持涼爽,進而塑造出了偉大的風土。
在他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關係相當美好融洽,恰如我們古人所言那樣「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順應自然,熱愛自然,這種純粹的精神令人嚮往。
在數十家葡萄園中,我看到各種各樣顛覆我傳統認知想法的美妙畫面和奇思妙想,由於篇幅所限不能詳盡描述。但酒農們懷抱著對葡萄本身的熱愛,尊重葡萄本身的原始特性,盡力使他們充分成長,成長為最好的葡萄,繼而釀造出最好的葡萄酒,這種匠人精神值得鼓勵與學習。
在這樣美好的詩意田園中,難免不引人掩卷遐想,像他們這樣,崇尚自然堅持純粹與天然,才是每一個葡萄種植者應該堅守的初心與值得耕耘的未來。
小結
《天然葡萄酒》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精美生動的漫畫式體現,讓全書沒有一絲絲枯乾;品類繁多的各式葡萄,讓各個葡萄莊園如詩如畫;崇尚天然純粹的農夫,園內田間只為耕耘未來,活的瀟灑自然。
在這本200多頁的漫畫繪本中,我們將像沐風而行的蝴蝶,不但可以感受到最美最純粹最真實的田園風光,可以感受到酒農們那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樂觀豁達態度;也可以感受到關於葡萄種植方面,充滿智慧與生趣的奇思妙想。
性格閒散雅致,酷愛美酒美食的作者,歷經四季流轉足足花費一年時間,不辭辛苦輾轉數十家葡萄莊園,最終才記錄下這本書裡美好的場景跟畫面。而充滿匠人精神和藝術家氣質的酒農,在那片美麗的土地上,只為種出最好的葡萄,釀出最好的葡萄酒,一直以來他們堅持著天然理念,以初心耕耘生命與未來,這種精神令人嘆服。
所以,與其說,這是一本講述了無數在葡萄園中種植葡萄必備的技巧與方法,不如說這是一本契合自然天性,講述葡萄園內葡萄樹與農夫們精彩紛呈故事,充滿詩意和幽默感的水彩漫畫。它生動有趣,妙趣橫生,讀來可覺絲絲沁人心脾,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