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上海召開全市重點文藝創作推進會議,吹響文藝戰線重大主題創作「衝鋒號」。全市各創作單位進入掛圖衝刺階段,奮力推動上海文藝創作從高原攀向高峰,書寫新時代文藝創作精彩答卷。圍繞全面小康和建黨百年主題,發布首批重點文藝創作項目39項。上述項目已進入創作實操階段,成果可期,將獲得重點關注、重點指導、重點扶持。接下來,還將視情況對選題重大、推進有效的主題創作項目給予跟進發布。
上海市「建黨百年」「全面小康」主題首批重點文藝創作項目1. 電影《1921》
電影《1921》
2. 電影《大城大樓》
3. 電影《長空之王》
4. 電影《獵狐行動》
5. 電影《密檔》
二、重點電視劇、紀錄片項目6. 電視劇《光榮與夢想》
電視劇《光榮與夢想》
7. 電視劇《功勳》
8. 電視劇《大國擔當》
9. 電視劇《在一起》
10.電視劇《戰上海》
11.電視劇《城中之城》
12.電視劇《大江大河2》
13.電視劇《小捨得》
14.電視劇《落地生根》
15.紀錄片《理想照耀中國》
16.紀錄片《龍華》
17.紀錄片《小康中國》
18.紀錄片《行進中的中國》
三、重點綜藝節目19.電視公益扶貧節目《我們在行動》(第五季)
20.《閃亮的名字》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特別節目
四、重點廣播劇項目21.廣播劇《龍華頌》
五、重點戲劇舞臺項目22.歌劇《晨鐘》
歌劇《晨鐘》劇照。人民網 資料圖
23.芭蕾舞劇《寶塔山下的秧歌》
24.京劇《龍潭英傑》
25.京劇《北平無戰事》
京劇《北平無戰事》
26.崑劇《紅色娘子軍》
27.滬劇《一號機密》
28.滬劇《陳毅在上海》
29.音畫詩《唱支山歌給黨聽》
30.交響組詩《百年頌》
31.交響樂《中國頌》
32.話劇《前哨》
33.滬劇《早春》
34.歌劇《康定「情」歌》
35.越劇《山海情深》
36.民樂現場《錦繡中華·共飲江河水》
六、重點文學項目37.「紅色起點」文學系列
38.《奮鬥與夢想——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敘事(1978--2020)》
七、重點美術項目39. 日出東方——上海市慶祝建黨百年青年美術創作項目
以下為簡介:1.電影《1921》
出品單位:騰訊影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監製、導演:黃建新,聯合導演:鄭大聖,編劇:趙寧宇、餘曦
主演:黃軒、倪妮、王仁君、劉昊然等
該片是上海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重點獻禮作品,講述1921年「一大」代表們面對多方勢力阻撓,突破重圍,成功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的故事。影片藝術地再現中共「一大」召開這一重大歷史時刻,謳歌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成就,體現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對弘揚紅色文化、傳承革命精神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該片已被國家電影局列為慶祝建黨百年重點獻禮影片,目前正在拍攝階段,計劃於2021年7月上映。
2.電影《大城大樓》
出品單位: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
編劇:何晴
影片講述了在上海中心工作的大董、馬維和安安等年輕人,來自不同的行業和階層,他們在「金領驛站」相遇,在參與黨建和公益活動中相知相契,在工作和生活中相互鼓勵、攜手共進,在不斷成長中實現了各自的蛻變。電影通過幾個年輕人在黨組織的關懷和引領下努力奮鬥的故事,表現了年輕一代信仰堅定、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該片目前正在劇本創作中,計劃於2021年開機拍攝。
3.電影《長空之王》
出品單位:上海亭東影業有限公司
監製:韓寒,導演:劉曉世,編劇:桂冠、劉曉世
影片通過聚焦一批「90」後新時代軍人,講述他們在國產戰鬥機發動機研發的過程中砥礪成長,最終在「為有犧牲多壯志」的愛國主義感召之下,蛻變為新時代最可愛的英雄的故事。該片展現了我軍在實現強軍目標、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徵程中,當代青年軍人銳意開拓進取的精神面貌。目前已完成劇本創作,計劃於2021年上映。
4.電影《獵狐行動》
出品單位: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
導演:張立嘉,編劇:張立嘉、夏侯雲珊
主演:梁朝偉、段奕宏等
影片改編自公安部「獵狐緝捕小組」海外追逃的真實案例,講述了公安部經偵局「獵狐小隊」幹警前往巴黎,追捕被列入「紅色通緝令」名單的重要嫌犯,最終克服種種障礙完成任務,真實反映中國公安幹警在執行海外追逃任務中的艱難不易以及他們堅定的信心。公安部相關部門也聯合參與影片製作,目前拍攝工作已順利結束,預計將於2021年1月10日全國院線上映。
5.電影《密檔》
出品單位: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
導演:鄭大聖,編劇:賀子壯、張琪、鄭大聖
影片取材早期黨史的真實歷史事件,講述從1927年中央文庫建立到1949年上海解放期間,十餘位中共地下工作者在上海秘密保管中共早期兩萬餘件重要文件檔案,用生命和鮮血前赴後繼、接力守護黨的「一號機密」,為觀眾演繹一段可歌可泣的紅色傳奇經歷。目前,劇本已基本創作完成,計劃於2021年開機拍攝。
重點電視劇、紀錄片項目6.電視劇《光榮與夢想》
出品單位:上海廣播電視臺
導演:劉江,編劇:趙寧宇
主演 : 唐國強、黃曉明、聶遠、羅晉等
該劇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極其困難的環境下建立紅色政權,率領紅軍進行戰略轉移,英勇抗日,最後解放全中國的偉大壯舉,是對「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深刻闡釋。入選廣電總局第三批2018-2022年重點電視劇規劃選題。
7.電視劇《功勳》
出品單位:上海廣播電視臺
總導演:鄭曉龍,總編劇:李曉明,總製片人:曹平
作品聚焦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展現他們對黨和人民絕對忠誠、矢志不渝、頑強拼搏、無私奉獻的優秀品格和模範形象。全劇由《于敏》《申紀蘭》《孫家棟》《李延年》《張富清》《袁隆平》《黃旭華》《屠呦呦》《鍾南山》等9個單元構成,入選廣電總局第三批2018-2022年重點電視劇規劃選題。
8.電視劇《大國擔當》
出品單位:上海騰訊企鵝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導演:楊文軍,編劇:李向民、劉峰
主演:羅晉、劉天佐、劉奕君、張志堅、王洛勇
該劇講述2014年援非醫療隊遠赴非洲抗擊「伊波拉」病毒的故事,體現總書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中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理念和大國擔當。入選廣電總局第三批2018-2022年重點電視劇規劃選題。
9.電視劇《在一起》
出品單位:上海廣播電視臺
導演:張黎、劉江、沈嚴、滕華濤等,編劇:梁振華、高璇、六六、彭三源等
主演:雷佳音、張靜初、蔣欣、倪妮、楊洋、張嘉益、黃景瑜、鄧倫、靳東等
該劇以一個快遞小哥春節回家過年,遭遇新冠疫情為故事主線,講述其歷經封城、隔離等重重困難,見證了人間的苦難和真善美,內心受到震蕩和洗禮的故事。入選廣電總局第三批2018-2022年重點電視劇規劃選題,已定檔9月29日,在9大衛視和網際網路平臺同步播出。
10.電視劇《戰上海》
出品單位:上海廣播電視臺
編劇:秦溱,顧問:龍平平
改編自劉統教授的同名著作《戰上海》,該書曾獲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特別獎。該劇史詩般還原了上海解放前後驚心動魄的歷史,「戰上海」不僅是軍事戰,也是政治戰、金融戰。共產黨人的創造性探索不僅在當時取得了巨大成功,更對今天進一步提升國家和城市的治理能力帶來歷史啟示。該劇入選廣電總局第三批2018-2022年重點電視劇規劃選題。
11.電視劇《城中之城》
出品單位:上海興格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導演:滕華濤,編劇:滕肖瀾
根據上海作家滕肖瀾創作同名長篇小說改編,將兩代金融人的職業抉擇和命運起伏與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歷程相結合,展現金融從業人員的職場經歷和日常生活,直面轉型中的中國金融行業,塑造一批堅守職業道德、維護金融秩序的青年群體形象。
12.電視劇《大江大河2》
出品單位:上海廣播電視臺、東陽正午陽光
導演:黃偉,編劇:唐堯,主演:王凱、楊爍等
該劇延續《大江大河》第一部的主線故事,通過宋運輝、雷東寶、楊巡等人的奮鬥歷程,生動展現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國經濟領域的改革、社會生活的嬗變與政治領域的變革。入選廣電總局第三批2018-2022年重點電視劇規劃選題。
13.電視劇《小捨得》
出品單位:上海檸萌影視傳媒有限公司
導演:張曉波,主演:宋佳、佟大為、蔣欣、張國立
改編自魯引弓同名小說,關注都市80後奮鬥一代的集體焦慮,通過講述具有代表性的中國當代都市家庭的奮鬥故事,生動闡釋了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不斷地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永恆的主題」。
14.電視劇《落地生根》
出品單位:上海禮傲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導演:王飛,編劇:一翎(李喜華)
該劇由上海出品、上海立項,已列入廣電總局22部脫貧攻堅重點劇目。主要講述退役軍人紮根鄉村,不等不靠、自主創業的故事。
15.紀錄片《理想照耀中國》(20集)
出品單位:上海廣播電視臺
通過刻畫瞿秋白、惲代英、方志敏、劉伯堅、劉志丹、趙一曼、蕭楚女、江竹筠、許包野、彭湃等一大批傑出共產黨員的形象,深刻反映中國共產黨人為了理想信念無畏犧牲的崇高品格,生動詮釋「理想照耀中國」這一永恆的命題。
16.紀錄片《龍華》(10集)
出品單位:上海廣播電視臺
該項目由紀錄片中心與龍華烈士陵園聯合攝製,以年輕英烈為線索,追尋龍華的精神根脈,講述年輕的共產黨人在理想光芒的照耀下推動時代前行,為了實現信仰,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故事。
17.《小康中國》(5集)
出品單位:上海廣播電視臺
已列入國家廣電總局重點項目。分別以「人潮人海」「山鄉巨變」「城市之光」「歸去來兮」「追夢人」為主題展現時代的變遷,講述普通人的故事,折射國家的巨大發展、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
18.《行進中的中國》(5集)
出品單位:上海廣播電視臺
該項目由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外語團隊與英國雄獅電視製作公司合作,講述面臨挑戰和高速發展的中國正在發生的故事。
重點綜藝節目19.電視公益扶貧節目《我們在行動》(第五季)
出品單位:東方衛視
自2018年首播,每一季節目都有新的模式突破,第五季將結合扶貧助農新模式——「直播帶貨」。由主持人陳蓉攜手明星、企業家走進大山深處,與網紅主播共同直播帶貨,帶來大流量,傳播正能量。
20.《閃亮的名字》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特別節目
出品單位:東方衛視
《閃亮的名字》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特別節目——「戰火青春」,以主持人陳辰講述,訪談以及青年演員獨幕劇再現歷史場景的全新方式,串起五位戰鬥英雄的壯烈時刻和動人故事,以「出徵」「同袍」「曙光」等五幕帶領觀眾穿越時空,感受青春熱血,展現中國人不屈的意志與精神。
重點廣播劇項目
21.廣播劇《龍華頌》(100集)
出品單位:東方廣播中心
東方廣播中心與龍華烈士紀念館展開深度合作,對館內紅色文化和大量歷史素材進行深度挖掘和二次創作,以龍華烈士群英為主題人物,創作系列廣播劇《龍華頌》。通過富有感染力的聲音表現形式,謳歌龍華精神、謳歌上海、謳歌黨史。
重點戲劇舞臺項目
22.歌劇《晨鐘》
出品單位:上海歌劇院
講述以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之一李大釗為首的革命先輩們,為民族探尋真理、不惜犧牲生命的光輝歷程。全劇將李大釗等中國共產黨創始人喻為以生命喚醒民眾、呼喚黎明的「晨鐘」,以「尋道」「行道」「殉道」為主線,通過歷史背景、人物刻畫的有機融合,聚焦其崇高的革命信仰,展現其為民族探尋真理、為共產主義慷慨赴死的革命精神和偉大品格。
23.芭蕾舞劇《寶塔山下的秧歌》
出品單位:上海芭蕾舞團
芭蕾舞劇《寶塔山下的秧歌》以寶塔山下的鼓聲、寶塔山下的燭光、寶塔山下的黃河水為結構線索,講述了二十世紀30、40年代延安寶塔山下青年革命文藝家的故事。作品以耳熟能詳的民歌、小調、秦腔為音樂主線,以現代化舞臺手段展現時代精神和革命氣質。
24.京劇《龍潭英傑》
出品單位:上海京劇院
京劇《龍潭英傑》聚焦中共隱秘戰線,講述中國共產黨人在中國革命最艱難困苦歲月的堅守與犧牲,他們經歷嚴酷考驗、堅守初心,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與敵人開展殊死鬥爭,以赤膽忠心迎接革命勝利。
25.京劇《北平無戰事》
出品單位:上海京劇院
京劇《北平無戰事》根據劉和平同名小說改編。講述北平解放前夕,中共地下黨員捨生忘死與國民黨政府和權貴家族周旋,保衛人民財產,最終迎來北平和平解放。
該劇在完成十二藝節演出後,對劇本重起爐灶,充實故事情節,釐清劇情與人物的內在情感邏輯,設置故事懸念,增強劇目可看性。
26.崑劇《紅色娘子軍》
出品單位:上海崑劇團
現代崑劇《紅色娘子軍》改編自同名電影,以主角瓊花的精神成長為故事主線,展現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積極開展武裝鬥爭的英雄畫面。該劇是崑劇現代戲創作的重要實踐。
27.滬劇《一號機密》
出品單位:上海滬劇院
滬劇《一號機密》根據歷史真實事件改編,描繪了在白色恐怖時期,一批中共地下黨員如何潛行、為黨堅守絕密文件「一號機密」的故事。該劇目前正開展第三輪修改打磨。
28.滬劇《陳毅在上海》
出品單位:上海滬劇院
滬劇《陳毅在上海》基於「人民城市」初心理念,講述共產黨人在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上克服重重困難,以強大的政治智慧與崇高的理想信念,勇於創新、善於創新,安定上海、發展上海,建設社會主義上海新面貌的故事。
29.音畫詩《唱支山歌給黨聽》
出品單位:上海歌舞團
音樂舞蹈詩畫《唱支山歌給黨聽》,通過舞臺再現百年上海的浴火蝶變,表現中國共產黨在上海領導開展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展社會主義建設的崢嶸歲月和光輝歷程。
30.交響組詩《百年頌》
出品單位:上海愛樂樂團
交響組詩《百年頌》聚焦中國共產黨史,講述我黨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闢地開天到盛世韶光,帶領中華民族一路奮鬥,譜寫民族復興史詩的偉大曆程。全曲50分鐘,由《開天闢地》《血肉長城》《大浪淘沙》《千秋偉業》四章構成。
31.交響樂《中國頌》
出品單位:上海交響樂團
交響樂《中國頌》圍繞建黨百年主題,邀請出生於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的4位作曲家進行委約創作,包括《父輩》《中國頌》《相信未來》《逐浪心潮》4部作品,用音樂展現人民群眾對信仰和理想的詮釋。
32.話劇《前哨》
出品單位:上海戲劇學院、龍華烈士陵園
話劇《前哨》取材於「左聯五烈士」,講述五位青年作家匯聚上海、參加左聯、加入中國共產黨,並最終為革命事業和共產主義信仰獻出寶貴生命的故事。
33.滬劇《早春》
出品單位:上海文慧滬劇團
滬劇《早春》取材於上海「龍華二十四烈士」「左聯五烈士」之一柔石的真實事跡,講述其生命最後五年裡的故事,展示其柔似水、堅如石,衝破封建束縛、勇敢投身革命的壯烈人生。
34.歌劇《康定「情」歌》
出品單位:上海音樂學院
歌劇《康定「情」歌》圍繞新中國建國初期的「三線建設」,展現軍民融合、漢藏團結,共同修建川藏線過程中的感人故事。故事中的「路」由情來貫穿,展現軍民共建的幸福之路、民族之路、復興之路;「情」由路來展開,闡釋廣義之情,民族之情、老一輩共產黨人對新時代的憧憬之情。
35.越劇《山海情深》
出品單位:上海越劇院
越劇現代戲《山海情深》貫徹落實習總書記提出的「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指示精神,全景式展現上海援建幹部攜手西部人民,幫助當地同胞自立脫貧,走向城市舞臺的故事。展現貧困地區人民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堅守誠信的品格,以及我黨優秀幹部在扶貧工作中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的精神。
36.民樂現場《錦繡中華·共飲江河水》
出品單位:上海民族樂團
民樂現場《錦繡中華·共飲江河水》立足「千年夢想、百年奮鬥、今朝夢圓」的主題思想,選取新疆、雲南、西藏、青海、貴州等地的音樂元素進行創作,通過上海援建地區的少數民族樂器與漢族樂器同場對話,譜寫上海與對口幫扶地區人民勠力同心、攜手奮進,共繪脫貧攻堅的新畫卷。現定於9月23日首演。
重點文學項目37. 「紅色起點」系列
「紅色起點」系列由中國作協副主席、著名報告文學作家何建明領銜,上海市作協組織四十餘名中青年作家積極參與。「紅色起點」第一季(《白紙紅字》《起來》《鏗鏘序曲》《巾幗的黎明》《上海早晨》《新漁陽裡六號》)已於今年出版, 第二季創作內容包括中共早期出版業、赴歐勤工儉學運動、上海三次工人武裝起義、五卅運動、中央軍委在上海、中央宣傳部、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等題材,將於明年建黨百年前夕出版。
38.《奮鬥與夢想——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敘事(1978-2020)》
2020年是上海建成國際金融中心的節點之年,《奮鬥與夢想——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敘事(1978-2020)》以70萬字的篇幅,成為這一重要歷史時刻的見證和記錄。作者通過對大量參與、推動、見證上海金融業重大變革和發展的人物進行採訪,挖掘了眾多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全景式記錄了上海金融業40餘年蛻變歷程。將於今年10月由格致出版社出版。
重點美術項目39.「日出東方——上海市慶祝建黨百年青年美術創作項目」
主辦:市文旅局、市文聯、市委黨史研究室
承辦:市美協、社科院文學所、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上海中國畫院、上海油畫雕塑院。
主創:本市與外地美術工作者
項目簡介:本項目集聚青年美術創作力量,加強專家在創作過程中的指導,計劃完成國油版雕、水彩、綜合材料等作品約100件。相關選題立足建黨百年主線,抓住上海作為黨的誕生地和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這兩頭,重點聚焦黨的十八大以來的「近事」、「大事」,重點發掘新時代的精氣神。
項目收到全國各地投稿369件,目前已完成初評,共遴選出116件作品。計劃10月中旬召開項目複評會,全部作品將於2021年4月底完成。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