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紀錄片進入「網生時代」,短視頻平臺能做什麼?

2020-11-18 站長之家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深響(ID:deep-echo),作者:郭凡瑜,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核 心 要 點 

2020 年頭兩個月,在疫情引發的恐慌情緒最嚴重的時期,因《樂隊的夏天》更為人所知的新褲子樂隊主唱彭磊,用一種獨特的方式,向外界展示了他「嘴欠心暖」的一面——那段時間,在疫情肆虐,人口流動被管制的大背景下,彭磊每天都會錄製一個自己在家彈唱歌曲的視頻發布到微博上。

從已發布的視頻來看,已經擁有微博百萬粉的彭磊絲毫沒有偶像包袱,視頻畫面中:位於北京某小區的房間裡,髮型凌亂、穿著隨意的彭磊背著吉他,投入地彈唱……這些時長几十秒到幾分鐘不等的視頻,在那段特殊的時間成為了一部分人心靈的慰藉。在音樂的撫慰下,不少歌迷在疫情蔓延下的恐慌情緒得到緩解。

彭磊彈唱視頻截圖

疫情期間,彭磊看似與世界疏離、實則在細膩之處展現溫暖內心的一面,以及他個人對藝術、生活的思考,被快手的一部叫做《國產藝術凌凌捌》的系列短片記錄下來。

據快手官方介紹,《國產藝術凌凌捌》是快手聯合情緒美術館出品的原創紀錄片,同時,它也是快手的第一個自製紀錄片IP。

公開信息顯示,除了彭磊,《國產藝術凌凌捌》還將鏡頭對準了工藝創意紅人手工耿, 24 歲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裝置藝術家徐震,用文字創意收穫超 30 億點擊量的王左中右,中國唯一入圍安徒生插畫獎作者熊亮,以及宅家十一年創作出童話世界的羊毛氈手作人殷越等。

在這部每集時長不過十幾分鐘的紀錄片中,觀眾可以近距離觀察和了解到這些在各自領域取得不錯成績的藝術家,鏡頭下,他們展現著自己獨特的藝術才華,平凡且有魅力,鼓勵著觀看的人在這個浮躁的時代表達自我、堅守初心。

作為知名的短視頻直播平臺,快手似乎與慢節奏的紀錄片搭不上邊,但快手又確實入局了,為什麼?

快手破圈

作為快手的第一部自製紀錄片,《國產藝術凌凌捌》將內容的重點放在了探討藝術與生活的邊界上,比如第一期的故事,便講述了彭磊頗為曲折的藝術創作歷程:

  • 組樂隊多年卻總覺得自己不適合做樂隊,直到去年《樂隊夏天》拿第一;

  • 畫過畫開畫展,好景不長賣不了的畫被踩滿腳印都堆在床底下;

  • 2008 年最該投資房地產卻投資電影,當導演得了獎但是票房慘澹。

在紀錄片中,觀眾能看到彭磊最真實的一面:為生計被迫工作,從一家公司換到另一家,做過很多很普通的工作,追求藝術的過程也並不全是鮮花與掌聲。

除了藝術家才華橫溢的一面,觀眾也能通過輕鬆隨意的鏡頭窺到彭磊有點「欠」的北京大爺的那一面。例如,介紹起自己家的植物時,彭磊非得加一句,「我養植物從種子開始養,網紅他們就拍照用,但我能給養活了,我應該比那些網紅強吧。」

聊到自己做樂隊的心路歷程時,他又說:「對於搞樂隊,我一直是沒什麼自信的。直到去年參加綜藝,才發現原來其他樂隊也沒什麼了不起,我們的問題他們也有,可能有地兒還不如我們。」

通過這樣接地氣的,輕鬆的鏡頭展示,一直以來,藝術和藝術家給大眾的那種神秘和有距離的感覺也消除了。

事實上,結合快手的內容內核來看,以真實感為核心的紀錄片形式,搭配個性且接地氣的內容處理方式,恰恰是最適合快手的。

今年疫情期間,清華大學的一批在校生和校友將 112 條快手短視頻,做成了一部群像式紀錄片《手機裡的武漢新年》——這是對快手記錄本質的典型表達。

這部紀錄片的內容全部取材自普通用戶上傳的短視頻,相較攝影機,普通人的手機鏡頭天然更接近生活的真實一面,因此這部取材於短視頻的紀錄片,可以讓更多人感知到真實而動人的武漢。這些紀錄,甚至是能夠超越傳統意義上的紀錄片的——因為沒有任何一部傳統模式生產下的紀錄片可以提供如此多視角、多維度的畫面和情感。

不只是《手機裡的武漢新年》,更早之前,據媒體報導,中國大宗商品交易員通過快手來了解中國農產品市場的動向——因為在中國,很少有平臺能像快手一樣如此廣泛地觸達不同人群。這個現象充分展示,快手上記錄的不是「殘酷底層物語」,而是曾經被漠視的、終於得以展現的真實中國社會切片。

當快手通過產品和技術的創新,將用手機記錄生活、記錄世界的門檻降到最低,並為許多普通人提供表達和傳播的平臺時,快手實際上承載的便是另一種形式的紀錄片,換句話說,快手上的內容,其實是紀錄片在新傳播時代的一種新的表達方式。

快手「記錄」本色的另一面是廣泛連接。自誕生到現在,快手已經逐漸成為一個內容豐富的短視頻社區,沉澱下了極具特色的內容和社區氛圍,根據最新披露的數據,其整體日活躍用戶數已經突破 3 億。復盤快手的發展之路,與生活的緊密連接是一條清晰脈絡。

但隨著快手規模不斷擴大,其的影響力也在不斷破圈。在這個過程中,快手自身也在有意識的進行相應的布局,通過豐富內容供給等方式突破更多圈層,連接更多角色。此次推出自製的內容IP就是一次有益嘗試。

以國產藝術為切入點,快手通過紀錄片連結其原生用戶與藝術家圈層的內容合作,不僅碰撞出新的想法和內容,更引入更加多元、高質量的內容,吸引多層次用戶的目光與創作積極性,進而實現將藝術、文化等泛高知圈層用戶融入快手社區的目的。

而對於快手平臺已有的用戶而言,紀錄片等類型的內容填充到平臺,意味著平臺的內容供給會更加豐富。可以有效的幫助用戶打開視野,打破原有固定化內容的限制,發現更大世界,進而實現與更多人和內容的連接。

綜合以上諸多因素可以看出,快手推出紀錄片是一件並不違和的事情,事實上這與其「擁抱每一種生活」的品牌定位是一致的。

紀錄片新花路

快手推出紀錄片的意圖已經明顯,那麼對於紀錄片行業而言,體量巨大的快手,又會對行業產生哪些影響?

與如今人們日常更多看到的電視劇、電影、短視頻不同,紀錄片是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並對其進行藝術的加工與展現的,其真實的信息內容、內斂的情感表達以及深度思考,都在某種程度上提高了紀錄片的傳播門檻。

同時,紀錄片的特點和類型也限定了受眾範圍:無論是歷史紀錄片的宏大敘事,還是人文地理紀錄片的世界各地的花草鳥木,只有關注特定內容的受眾才會去選擇觀看。

因此,紀錄片相對來說偏向小眾文化,從視頻網站的發展歷程也可以看出,紀錄片是最晚觸網的一類視頻內容體裁。

近幾年,隨著用戶的喜好愈加分化、網絡平臺對內容產業的滲透愈加深入,在電視劇、電影之後,紀錄片與網際網路的交集也越來越深。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隨著 90 後、 00 後年輕人成為各色內容的主要消費者,他們的品味和喜好成為了許多網生內容製作的風向標。紀錄片概莫能外——為了滿足用戶的需求,網絡視頻播放平臺大力推出各式各類的紀錄片,不僅保證紀錄片本身這一藝術形式的原汁原味,還在探索和推出符合潮流和年輕人口味主題的紀錄片。

部分紀錄片截圖

在用戶群、平臺側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紀錄片逐漸開始進入網生時代。

2019 年被認為是紀錄片走入網生時代的標誌性年份,許多紀錄片不僅在網上獲得了很好的播放反饋,更有諸多網絡原生平臺成為了紀錄片的創作主體。

具體來看,部分紀錄片如《我在故宮修文物》因題材新鮮、貼近生活、反映社會熱點、製作精良在網上獲得了很好的播放反饋,觀眾留言、評分充分說明了這一點。此外,網絡原生平臺也嘗試成為了紀錄片的創作主體,投入資金扶植紀錄片創作者和培養年輕用戶觀看習慣,如騰訊視頻製作的《風味》系列。

結合這一大的行業背景來看,快手推出自製紀錄片IP是一件順應行業潮流,滿足用戶更加多元的內容需求的事情。

對於紀錄片行業而言,快手對於紀錄片的關注和投入,也為市場注入新的活力。首先在資源端,快手可以為內容創作者提供更多的支持。

對紀錄片從業者而言,紀錄片面臨拍攝時間長、技術要求高、耗資巨大、變現難等問題,隨著越來越多的內容平臺展現出對紀錄片的興趣,大量資金的注入會為紀錄片市場提供動力,快手作為舉足輕重的網際網路獨角獸,入場必然會影響部分資源和資金的走向和分配。

除了資金支持外,當前快手整體日活已超 3 億,連接了廣泛的用戶,觸達了中國社會的不同圈層,可以幫助紀錄片觸達全新的受眾群體。

快手短視頻截圖

同時,快手普惠的分發模式,也為紀錄片帶來了更多的展現機會,提供了更大的破圈可能。

整體來看,對於快手自身而言,自製紀錄片是其觸達更豐富圈層的方式;對於平臺用戶而言,內容的供給更加豐富,可以獲得更高質量的內容;而對於紀錄片行業而言,巨頭入場可以帶來更多的資金資源支持。

作為一次三贏的嘗試,快手與紀錄片行業的觸電還有更值得期待的未來。

相關焦點

  • 最前線 | 紀錄片進入「網生時代」,B站與BBC達成戰略合作
    雙方將在多部重磅紀錄片的內容共制及IP衍生開發等領域,展開一系列深入合作。根據協議,B站將與BBC Studios聯合出品自然歷史類巨製《綠色星球》、The Mating Game等頭部紀錄片作品。與此同時,雙方還將在內容承制、IP聯合開發等領域展開更多合作。 在用戶群、平臺側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紀錄片逐漸開始進入「網生時代」,各大視頻網站對於紀錄片的實踐和布局層出不窮。
  • 紀錄片新花路,快手拉入紀錄片進入「網生時代」
    日前,媒體報導稱,快手推出紀錄片內容平臺,使得平臺的內容供給會更加豐富。可以有效的幫助用戶打開視野,打破原有固定化內容的限制,發現更大世界,進而實現與更多人和內容的連接。 那麼對於紀錄片行業而言,體量巨大的快手,又會對行業產生哪些影響?
  • 短視頻劇進入IP時代,免費閱讀平臺的機會來了?
    網紅MCN先行,疫情中求生的專業影視人跟進,長中短視頻網站紛紛入局。天時地利人和之下,2020年短視頻劇的數量與質量都取得了較大提升。 比如剛剛過去的七夕節,一部名為《河神的新娘》的民國奇幻短劇登陸快手,上線僅36小時,播放量突破4200萬。這數據躥升勢頭,已直追傳統影視平臺的頭部劇集。
  • 短視頻時代,我們還需要紀錄片導演嗎?
    能在平淡的情節中呈現出人物的精神層面,這是讓周兵特別佩服的。聊到日本紀錄片時,周兵給阿看科普了一個專業名詞,「直接電影」。像[小偷家族]、[啄木鳥和雨]這樣的日式電影,都在用攝影機觀察與記錄生活,和紀錄片很像。這樣的拍攝手法,就是紀錄片中的「直接電影」。
  • 網生時代的紀錄片 B站與BBC合作將擦出哪些火花?
    近年來,由於受到用戶群以及平臺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我國的記錄逐步進入到了網生時代中,用戶的口味以及喜好對於記錄片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國內的各大視頻網站也展開了對於紀錄片的實踐和布局,其中最為著名且獲得了高口碑的當屬B站了。
  • 美食紀錄片正在「短視頻化」
    其實許多人與美食紀錄片的初次結緣,就是《舌尖》。《舌尖上的中國1》首播於2012年,收視率一度超過黃金檔電視劇。相比於今日內容產品的速朽,那時應已算「從前慢」的時代了,大家誠誠懇懇,一集是一集。但在社交媒體時代,年輕人的興趣周期越來越短,視頻也因此越來越短,隨時嵌入到用戶每個碎片化的閒暇時光。
  • 第三屆中國直播與短視頻峰會落幕,KK直播獲「全網十大直播平臺」獎
    沒有什麼比一個權威獎項,更能犒勞一年的辛苦付出了。頒獎只是一個儀式,但儀式背後則是對砥礪奮進,艱苦拼搏最好的肯定。
  • 鳳凰視頻紀錄片大獎:紀錄片時代的回歸!
    當少數人的鏡頭移至蟲鳴鳥語的深山,光纖還為觸及的山林,我們發現了我們遺失已久的人性的光輝。而這樣一幅幅震撼人心的光影,我們要它留下,需要它回歸。那個我們曾經擁有卻又漸遠的紀錄片時代!11月11日,不僅僅是金錢與商品橫飛的網絡購物狂歡節,還是紀錄片時代盛大的回歸!
  • 奇鏡獎獲得者「看鑑」:用央視紀錄片的標準做短視頻
    不知什麼時候起,身邊一切都在變「娛樂」化,能走進你視野的,往往是因為「好玩」或「好看」,還記得之前網絡上傳著一個很火的小學生作文。也正因此,高贊視頻通常被搞笑、帥哥美女、明星八卦所佔據。然而,這是不是意味短視頻只有以「娛樂」為主才能生存下來?恰恰相反,娛樂至死的當下,把中國歷史知識變得「有趣」化,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呈現給觀眾,反而會殺出另一條路,比如它——全網累計用戶超過3200多萬,總播放量超過10億,3月4日榮獲愛奇藝號首屆奇鏡獎「最具文化價值短視頻」獎的作者,愛奇藝號:@看鑑。
  • 中國紀錄片又一年:做新時代的記錄者
    央視和衛視播出紀錄片的總量在大幅增加,有系列化和特色化的發展趨勢,其中,還有不少平臺將精品紀錄片放在黃金時段播出,收視率能衝到全國同時段前三位。  二、 時代情緒:現實生活是火熱的、沸騰的  在全國上下掀起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熱潮之時,如何立足現實題材土壤、把握時代情緒,拍出叫好又叫座的現實題材紀錄片,成了新時代紀錄片人的使命與責任,也是當下紀錄片導演們普遍探討的話題。無論在哪種渠道傳播,現實題材紀錄片的創作根基始終是要立足當下、把握時代情緒。因為,只有真實的故事才最能打動人心。
  • 視頻平臺網絡電影票房數據接入貓眼:網大進入日更票房時代
    然而,網絡電影分別於不同視頻媒體平臺上線,票房數據相對分散獨立。  貓眼專業版接入了視頻平臺的網絡電影數據,為行業提供全面、專業的數據參考,滿足從業者需求。在貓眼專業版-網播/收視-網絡電影板塊中可以看到全網票房日榜排名前三名,以及當日分帳票房,榜單每天下午15點更新。至此,網絡電影的票房數據也如院線電影一樣,進入日更票房的時代。
  • 那些正在向網而生的紀錄片
    近年來,以愛奇藝、騰訊、優酷為首的主流視頻平臺上,紀錄片「火了」,而這種火並非一時興起,而是在用戶群體中生根發芽,逐步成長起來,與傳統的電影電視劇、綜藝、動漫一起,成為長視頻用戶觀看時長佔比最高的幾大主要品類之一。
  • 網生紀錄片旺盛成長 2021鵝廠紀錄片全面亮相
    (原標題:網生紀錄片旺盛成長 2021鵝廠紀錄片全面亮相) 10月
  • 愛奇藝號首屆奇鏡獎揭曉,平臺價值賦能短視頻創作者
    愛奇藝視頻愛奇藝小程序據了解,愛奇藝從去年12月份開始啟動奇鏡獎評選,目的為希望能從愛奇藝號內容生態中篩選優質短視頻作品和優秀創作者,真正樹立短視頻行業標杆。事實上,早在幾年前愛奇藝便開始在短視頻領域探索,曾推出多個短視頻類的產品,試水和探索短視頻賽道。
  • 網紅誠可貴,平臺價更高——短視頻行業掃描,秒拍領跑
    而今年,網紅真的「紅」得發紫了!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網紅作為短視頻與直播的內容生產者,藉助視頻平臺成就自己的影響力。此前PAPI醬就通過在秒拍和小咖秀上發布原創搞笑短視頻獲得1億投資,一集短視頻中十幾秒的貼片廣告竟然拍賣出了兩千萬人民幣的天價,令人咂舌。
  • 後疫情時代,短視頻平臺如何「重塑」音樂產業?
    短視頻平臺音樂生態活躍,奠定了音樂類內容頻繁生產、大量消費的基調;平臺通過運營打造爆款;短視頻讓音樂「可視化」,為音樂增加一個體驗維度,使音樂的感染力增強;音樂在短視頻平臺中的傳播門檻低、路徑廣,UGC內容不斷擴大、加速音樂作品的傳播。
  • 曾光明:企業至少應拿出一半傳播資源進入短視頻領域
    他建議,企業起碼是要把現有傳播渠道和短視頻渠道協同起來一起做,至少拿出一半傳播資源進入短視頻領域,先保證做好短視頻行業然後再做其他行業。12月18日,中國首屆電商新媒體峰會在深圳市南山區深圳灣1號·鵬瑞萊佛酒店舉行。
  • 網紅房琪怒斥同行「雷同」:短視頻平臺原創生態該如何維護?
    短視頻平臺的興起成就了很多素人,但視頻內容抄襲的亂象也比比皆是,微博大V「我的阿油」也曾指控另一位視頻博主「張子凡Scofield」抄襲其創意,抖音網紅情侶「冬冬和37」也被同平臺情侶網紅「李三金DLX」爆出抄襲,這些都至今也沒能理清。這是因為視頻媒體中,借鑑模仿、抄襲洗稿,在法律和道德的界定不同,所以很難判定抄襲。
  • 抖音小剛學長是做什麼的 一個汽車短視頻網紅
    抖音小剛學長是做什麼的 一個汽車短視頻網紅時間:2020-07-27 12:25   來源:唯美村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小剛學長是做什麼的 一個汽車短視頻網紅 愛車的小夥伴們如果經常刷抖音的話,估計都有刷到過抖音小剛學長的視頻吧,他可是抖音上面非常火的一個汽車短視頻網紅。
  • 從圖文時代走入視頻時代,百度成立業務部再戰短視頻
    就在短視頻頭部平臺衝刺第一股之際,百度升級成立了短視頻業務部。這也是繼投資 MCN 機構牧雲文化與籤約開心麻花之後,百度再度升級短視頻生態布局。專門成立業務部,意味著短視頻業務在百度移動生態中的戰略地位提升。今年以來,百度在直播短視頻方面幾度出手。短視頻作為百度 2017 年就布局的業務,一路以來並沒有站上主舞臺。今年再次發力後,短視頻業務能為百度帶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