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大友克洋《大炮之街》解析(1):ANIME中的大異類

2021-12-21 北英留學圈

雖然在《大炮之街》之後,大友克洋花費了驚人的時間和預算完成了《蒸汽男孩》,然而後者的歷史地位,卻永遠無法超越前者《蒸汽男孩》讓人見識了大友克洋將極盡寫實的手繪和造價高昂的CG完美結合的案例。然而影片的好萊塢式氣質和老套的說教情節卻讓眾多大友克洋粉絲失望不已。這種失望並非來自對影片質量的質疑而是源於大友克洋一直秉承的「獨立精神」的消退。 

事實上理解大友克洋的動畫只需要參考兩個維度,其一是 「華麗的暴走」,   其二則是「獨立精神」。華麗的暴走很好理解,這是大友克洋的殺手銅;那麼所謂「獨立精神」又是什麼? 

眾所周知,不論是漫畫還是動畫,大友克洋的作品和日本動漫的主流風格一直保持著某種特別的疏離一個顯著的特點,是他對刻畫社會邊緣人群,或者是人類荒誕可笑的行為,有著異乎尋常的興趣在他的短篇漫畫中,人們常常看到城市混混、地痞黑幫、命運悲慘的女性、孤獨無依的老人、表情木吶的孩童,或者是被通緝的逃犯等等這些特異而鮮明的角色雖然給人層次豐富的映像,卻總是逃不出世態炎涼的感覺。尤其是《阿基拉》之後, 人們更難在他的作品中看到純粹而正面的形象,或者感受到人和人之間溫暖而緩和的關係,取而代之的,則是空虛極端的靈 魂,愚昧荒謬的社會。

在大友克洋的世界中,人類的文明既不高尚偉大,但卻也不見得無可救藥,大友克洋的創作方式,是偏向把深藏在人類本質中不可調和的矛盾,通過一種荒誕而黑色的誇大,讓人們大吃一驚,並且若有所悟。

相關焦點

  • 機械迷城 大友克洋
    》《大炮街》《記憶》等大友克洋 作品所表現出來的對機器人的科技手段的一往情深和最終不得不將其毀滅的結局9 8 0在《YOUNGER漫畫》上發表「 Memories 」  的第一作 ——「 由她的思想中產生 」 另兩作「 最臭兵器 」  「 大炮之街 」
  • 《阿基拉》之父 | 日本漫畫家及動畫導演大友克洋(Katsuhiro Otomo)
    大友克洋和兩位新晉動畫家森本晃司、岡村天齋集體創作了這部3個單元的動畫集。其中《大炮之街》由大友克洋本人親自執導。1997年,大友克洋協助動畫的《未麻之部屋》(Perfect Blue)發布,在柏林動畫展等眾多著名動畫展中受到很高的評價。其中平常性與異常性的對比,虛構與現實的交替的幻覺感,可以說是本作品的真正價值。
  • 日本漫畫大神,大友克洋
    Memories 」  的第一作 ——「 由她的思想中產生 」 另兩作「 最臭兵器 」  「 大炮之街 」 是在 Video 上首次發表的作品「 童夢 」 Dōmuキャラクター オブ 幻魔大戦1983年開始連載的「阿基拉」自1984年發售第1期單行本以來雖然是每年出版1期,但每期都大受歡迎大友克洋其餘的作品還有「童夢」「已是戰爭的氣氛」和「再見日本」等大友克洋表示,他的漫畫和其他的有很大的不同他說:「我的漫畫,在人物、背景的細微部分都畫得非常真實,動畫也延續這個特色
  • 被動畫耽誤的鬼才:大友克洋
    大友克洋(Otomo Katsuhiro)1954年4月14日出生於日本宮城縣,日本動畫導演、編劇、製片人、漫畫家。第一部『迷宮·迷路』由監督『幻魔大戰』而聞名的鈴太郎監督,第二部『奔跑著的男人』的監督是曾在『妖獸都市』中大顯身手的川尻善昭,而第三部『工事終止命令』的監督,是當時扔在策劃『AKIRA』的大友克洋。
  • 大友克洋的《回憶三部曲》想表達些什麼?| 科幻問答 111
    ※可以分析一下大友克洋的《回憶三部曲》想表達些什麼嗎?
  • 《工業 工程 設計》專題 論文精選|殷俊:大友克洋動畫作品中的「蒸汽朋克」情結
    大友克洋於1954 年出生於日本的宮城縣,出道後就以機械設定而為人們所熟知,被看作是手塚治虫的繼承者。早在1983 年,他的短篇漫畫《童夢》便獲得第四屆日本SF大獎(SF 即Space Fantasy),這是一個專為科幻小說家設立的獎項,大友克洋成為首位獲此榮譽的漫畫家[1]。
  • 大友克洋代表作,日本最難懂的動畫電影,每個篇章都令人驚豔!
    好融藝:分享影視資訊,感受影視文化喜歡動漫的小夥伴一定對大友克洋這個名字不會感到陌生,他的漫畫作品以精細的畫面和巧妙的劇情鋪陳在業界廣受好評。對許多漫畫創作者而言,其影響力僅次於"漫畫之神"手塚治虫。《回憶三部曲》於1995年12月23日上映,分為三個篇章:《她的回憶》《最臭兵器》以及《大炮之街》。這三個篇章分別改編自大友克洋早期的漫畫作品《Magnetic Rose》、《Stink Bomb》和《Cannon Fodder》。
  • 阿基拉:賽博朋克與機械,異能少年與毀滅,這就是大友克洋
    動畫不再是孩子的產物,他的作品打破了陳舊的動畫題材,融合了當代先進的科技建模,配上大量的工業機械背景,塑造了一個大友克洋獨有的動畫格局。大友克洋的動畫作品更接近現實主義,超越了動畫最初的範疇,動畫觀眾的群體已經不再局限孩子,他的作品已經接近現實中的電影。
  • 【周日影片】「動漫界三大巨頭之一」大友克洋經典日漫電影推薦
    上次小編為大家推薦了日本動漫界三大巨頭之一的動畫大師「宮崎駿」的必看經典影片,這周小編為大家繼續帶來三巨頭的第二位「大友克洋」的經典動畫電影
  • 大觸丨大友克洋神作《阿基拉》原畫集
    一個異能少年站立在東京廢墟之上,人人都會說這是大友克洋。
  • 大友克洋《永別了,武器》將重印
    已經絕版許久的大友克洋漫畫作品《永別了,武器》將於12月25日推出重印版。為了配合此次重印版的發行,萬代的VISUAL CLUB也將同時發售特別企劃商品。《她的回憶》也曾經在1995年的短片電影《MEMORIES》中被製成了短篇動畫。而《永別了,武器》也同樣在今年的短片電影《SHORT PEACE》中實現了短篇動畫化。該電影由首次擔任監督的動畫機械設計師角木肇負責,此前也曾經引發過不少話題。此次發售的重印漫畫《永別了,武器》為B4大小,一共152頁。
  • PLAYの回憶:大友克洋與他的動畫世界
    想了好久PLAYの回憶好久未更新那麼就寫一篇關於童年回憶動畫的文章吧,其實在最早的介紹賽博朋克的一篇穩中有介紹過。那就是日本最著名動畫導演之一的大友克洋他的動畫短片《大炮街》和《回憶》也很著名。可以說大友克洋是日本動畫步入國際市場的先驅式的人物。1988年的動畫《阿基拉》一經上映就在美國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小編第一次認識大友克洋的名字就不能不說一部動畫片,那就是2004年上映的動畫《蒸汽男孩》。STEAM BOY
  • 一部讓大友克洋登上神壇的漫畫《阿基拉》不僅僅預言了東京奧運會
    提起大友克洋,幾乎沒有人會忘記這個名字與《阿基拉》的緊密關聯,出生於1954年的他,被譽為宮崎駿之後又一位站在歷史前面的關鍵人物,而貴為大師級人物的宮崎駿,也曾說過這麼一句話:「一位異能少年站立在東京廢墟之上,人人都會說這是大友克洋。」
  • 大友克洋執導科幻新作《軌道紀元》聚焦外太空
    《Orbital Era》海報1905電影網訊 據日本媒體報導,大友克洋將執導的新作科幻動畫電影《Orbital Era》(軌道紀元/暫譯),並同時公布影片海報。《Orbital Era》將是大友克洋繼《阿基拉》和《蒸汽男孩》之後的第三部劇情片。
  • 大友克洋「阿基拉」主題展館,影迷朝聖新去處
    大友克洋「阿基拉」主題展館,影迷朝聖新去處 2019-09-24 21: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回憶三部曲——大炮之街
    :大友克洋角色設計、作畫監督:小原秀一技術設計:片淵須直音樂:長嶌寬幸動畫製作:STUDIO 4℃在《她的回憶》全片中,從「大炮之街」到「最臭兵器」再到「她的回憶」之間有著年代的遞進,這種遞進不僅是現實世界內動畫的美工風格的遞進,同時主要在於作品所在的世界可能對應的年代的遞進。由此,我按照這種順序嘗試就技術與人類處境的主題進行解分析,這種路徑也符合大友克洋作品的直接觀感。
  • 《大都會》:手塚治虫與大友克洋跨越時空的對話
    對於這點,負責腳本的大友克洋說到,他編寫劇本的時候,覺得原作的故事有點太隨意了,這個在當時算好看的故事,放到50年後的如今就有些不夠嚴謹了。而且這麼好的背景設定,應該有個更好的故事來搭配。他也說到,如果手塚治虫還活著的話,看到這樣大幅度地改動他的故事,也許會很生氣吧,當初就是因為東映對他的作品改動太大,讓他一氣之下創立了自己的動畫公司蟲製作,之後手塚的漫畫作品全由自己的動畫公司負責製作。
  • 《阿基拉》經典意義(上):日本漫畫分成「大友克洋以前以後」
    1988年的作品當中,設定了2020年東京將舉行奧運會的故事,然而卻在147天前宣布中止,這與現實中因疫情而中止的東京奧運命運幾乎一致。《阿基拉》的漫畫版自1982年開始連載,連載尚未完全終了,就於1988年搬上大銀幕(漫畫版1990年連載完畢,單行版共計六冊)。
  • 大友克洋《蒸汽男孩》分鏡手稿賞析!
  • 對日本動畫電影的藝術風格解析
    日本在明治維新時期就發展自己的工業化資本主義經濟,從而效仿英國大機器生產工業化,使日本國民使用了現代化機器,生產汽車、相機、電視機等工業生物,使之對這些產物產生依賴的心理。受到這一影響,大友克洋的動畫世界裡也出現了蒸汽、機器人等機械世界的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