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裝大劇集中轉網,電視臺掌控力下降還是古裝劇產能過剩?

2021-02-11 傳媒獨家


來源:傳媒獨家原創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優酷的《櫃中美人》、騰訊視頻的《獨孤天下》正在熱播中,近日,周渝民、迪麗熱巴主演的《烈火如歌》宣布即將登陸優酷,《人生若如初相見》也定檔3月在騰訊視頻播出。

往前追溯,《九州·海上牧雲記》、《將軍在上》、《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等電視台鐘愛的古裝劇紛紛轉網,既有政策管理原因,也有播出平臺博弈等原因。不管是主動求生,還是被動求變,不可否認的是,純網播出的種種水土不服現象正在逐漸浮現,古裝劇或迎來新拐點。

轉網播並非製作初衷,

究竟哪一環出了問題?

此前,劉亦菲新劇《南煙齋筆錄》在衛視播出還是轉網播出的傳聞熱鬧了一段時間,消息稱合同上列出的上星播出卻因種種原因可能轉到視頻平臺播出,引發劉亦菲方不滿。消息雖未經證實,但除製作公司與視頻平臺合作的定製網劇之外,大部分劇集仍將電視臺作為不可或缺的播出渠道,甚至是首選渠道。

 

而電視臺方面,要受限於古裝劇的配額限制,古裝劇總集數不得超過當年該衛視黃金時段所有播出劇目總集數的15%,遇到《如懿傳》《巴清傳》等動輒七八十集的頭部大劇,留給腰部古裝劇的位置就不多了。而且,無論是廣電總局的政策風向,還是電視臺的購劇策略,都向現實題材、古裝正劇靠攏,使得電視臺對古裝劇的需求進一步壓縮。

 

視頻網站在與電視臺的爭奪戰中同樣強勢,《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一波三折,最終優酷提前19個半小時播出,第二部《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也轉為純網播出。隨著視頻網站出手越來越闊綽,電視臺也有些吃不消,尤其在古裝內容方面,腰部內容能放則放,集中力量爭搶頭部大劇才是重點。

 

就古裝內容本身而言,玄幻、武俠與權謀是主要品類,玄幻劇局限於特效技術成吐槽重地,武俠劇多翻拍缺乏新意,權謀劇大多是女性成長史大同小異,再加上一些劇本身注水嚴重、情節幼稚、缺乏頂級流量明星加持,自然鮮少問津。

 

這就使一些從計劃之初就鎖定電視臺的古裝劇不得不轉投視頻網站,首先可以斷定的是,轉網之後缺少了一份收入,而且少了電視臺這樣一個播出平臺,影響聲量也大大減弱。這種結果並非一部劇所致,而是整個古裝劇市場進入瓶頸期。

大劇轉網偏好獨播,

口碑發酵回流衛視意義在哪?

儘管古裝劇轉網播實屬無奈之舉,但這些品相不錯的劇大多被單家視頻網站購買獨播,如優酷的《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櫃中美人》,騰訊視頻的《烈火如歌》、《獨步天下》、《獨孤天下》,愛奇藝的《天淚傳奇之鳳凰無雙》等。

 

談到古裝劇轉網不得不提《蜀山戰紀之劍俠傳奇》,這部由吳奇隆擔任投資出品人,趙麗穎、陳偉霆等領銜主演的劇在2015年9月率先登陸愛奇藝,2016年在安徽衛視、江西衛視上星播出,打破了長久以來的臺網聯動和視頻網站的跟播模式。

 

此後,由網轉臺也成為不少品質劇的第二條路,但大多轉向二三線衛視,憑藉前期宣傳和較低價格受到青睞。但也有高口碑、高流量網播劇回流一線衛視,比如網播量超百億的《九州·海上牧雲記》。從開播前「退片」與錯過檔期之爭,到網播口碑發酵,再到回歸湖南衛視播出,讓不少轉網古裝劇看到新希望。

不過《九州·海上牧雲記》登陸湖南衛視偶像獨播劇場並沒有順利完結,中途換劇《陸貞傳奇》。換劇原因猜測有二:網播熱潮過後,觀眾關注度下降;劇情拖沓,不適合電視臺播出。

 

不可否認,《九州·海上牧雲記》的走向,證明了品質內容才是硬通貨,純網播出也能流量過百億,口碑發酵也能回流衛視播出,同時也值得暢想一下,如果《九州·海上牧雲記》順利在湖南衛視首播,影響力是不是能夠更上一個臺階?

 

但電視臺播出已經消耗過一波熱度的網播劇,真的是一個好選擇嗎?尤其在視頻平臺隨時隨地點播的當下,電視渠道本就相對單一,再加上劇集按照進度已經引發過討論,觀眾的觀劇熱情已大大降低,與二輪劇無本質區別。

收入減少、水土不服

古裝題材內容製作或迎拐點

古裝劇集中轉網,有一個避不開的行業影響因素就是產能過剩。尤其是近年IP熱,催生了一批IP改編古裝劇,如《將軍在上》改編自橘花散裡的小說《將軍在上我在下》,《烈火如歌》改編自明曉溪的同名小說,《九州·海上牧雲記》改編自今何在同名小說……這些古裝劇被迅速開發製作,集中呈現,等待被挑選。

 

尤其這些改編古裝劇自帶粉絲屬性又面臨改編的風險,前車之鑑眾多。此時播出平臺佔據選擇的主動性,對作品的收支自然是多方比較。

 

事實上,轉網播出並不能完全解決問題,一則收入減少,二則競爭更加激烈。電視臺播出的競爭對手是同檔期的劇,視頻網站播出的競爭對手是全網的劇集,包括正在電視臺熱播的電視劇。

 

而且電視劇轉網劇也存在水土不服的問題,儘管二者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但回顧2017年最出彩的網劇依舊是喜劇、探案、懸疑、青春等內容,遇到超量的大製作古裝劇題材,重視程度、宣傳力度都較之前下滑。

 

可以預想到,此番古裝劇集體轉網,古裝題材內容製作或迎拐點。腰部古裝劇的製作將更加謹慎,這是好事,收入減少的可能性反作用於投入減少,就不一定是好事了。總而言之,當下頭部內容佔據大部分資金、資源、流量,腰部古裝劇只有兩個出路,要麼專心走網路,以小而美路線突圍;要麼憑藉品質,爭取到頭部內容之外的份額。

相關焦點

  • 【權威發布】如何看待中國2016年化解鋼鐵過剩產能?
    鋼鐵工業應成為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先行者,因為鋼鐵工業對傳統工業和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具有代表性,其產業鏈長、資產規模大、就業人口多、影響力大。2016年以來,鋼鐵工業以化解過剩產能為突破口,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多措並舉,實現扭虧為盈,為產業轉型升級提振了信心、創造了條件。
  • 汽車產能嚴重過剩,多地仍在上馬
    15個月同比下降。相關企業和專家表示,今年全國汽車產銷量大約2500萬輛,而全國汽車總產能已有3500萬輛左右,且仍有上千萬輛產能處於規劃或建設中。部分地方政府的盲目助推,將使汽車行業產能過剩愈演愈烈。重慶是汽車工業重鎮,年產量一度超過300萬輛。
  • 棗莊市不鏽鋼彩色板過剩產能效果專項抽查工作
    棗莊市不鏽鋼彩色板過剩產能效果專項抽查工作 ,「12tvvq」  無錫新同巨鋼業有限公司專業生產棗莊市不鏽鋼彩色板,規格齊全,價格優惠,貨源充足,歡迎新老客戶來電洽談。    棗莊市不鏽鋼彩色板在接下來的兩天裡,市場秘密下跌,並回到限制之前的水平。
  • 果維康兩大生產基地將合併,石藥集團維C產能過剩局面已化解?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8月4日晚間,石藥集團旗下公司新諾威發布公告,擬將果維康河北與泰州兩大生產基地進行合併,河北果維康擬停產並將相關生產設施有序搬遷至中諾泰州。新諾威稱此舉意在整合保健食品生產資源、提升管理效率,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造成不利影響。
  • ATT配倉寶:解決企業產能過剩 拓寬銷售渠道
    在當前經濟增速放緩、產能過剩的大環境下,易物是去庫存的有效方式。ATT配倉寶作為利用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技術工具化的易物平臺,通過創新商業模式,在解決企業產能過剩,拓寬銷售渠道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古裝劇集開始扎堆,市場回暖!
    顯然,從目前熱播、定檔、開機、待播作品來看,步入Q2之後,古裝劇市場明顯升溫。向網而生古裝劇集以網播為主一直以來,古裝劇可謂是劇集市場「吸晴」的利器。據不完全統計,從今年開年至今,上星古裝題材僅有《絕世雙驕》《清平樂》《上古密約》等少數作品,大多數古裝劇「轉網」播出,各大網絡視頻平臺上線了不少人氣之作,比如《慶餘年》《錦衣之下》《大主宰》《三生三世枕上書》《兩世歡》等古裝劇收割著流量與熱度。如今古裝劇上星越來越難,網播成為主要出口。
  • 古裝劇水逆?失寵?《櫃中美人》定義古裝劇「萌流派」
    最嚴限古令、撤檔、臺轉網、水逆、失寵……近期各種「古裝劇唱衰論」風頭正勁。難道古裝劇真的要走下坡路了?尤其是以《甄嬛傳》、《羋月傳》、《楚喬傳》等為代表的古裝大女主劇的播出效果更是「登峰造極」,一旦播出,基本就能鎖定收視和流量的「雙冠王」。在強勢播出效果的助推下,古裝劇投入和版權價格飆升,並出現了「生產過剩」跡象。相關數據顯示,《贏天下》投資高達5億,《武動乾坤》斥資6億,《曹操》製作成本高達7個億。
  • 口罩產能過剩 企業亟待轉型
    在保定思銳醫療器械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範佳琪看來,儘管國內口罩等防疫物資產能過剩,但市場需求仍然是剛需。跟上半年不同的是,公司要控制產量,以防產品積壓。 從今年2月底開始,保定思銳陸續轉產口罩和酒精消毒棉片,最高日產能達20萬隻口罩。但是5月以來,為應對市場變化,公司嚴格控制產量,每日僅生產3萬隻至5萬隻口罩。
  • 緩解鋼材產能過剩、提升人效 中國建築力推鋼結構但算「經濟帳」還...
    財聯社(深圳,記者 楊依依)訊,「目前我們國家的鋼材供應相對過剩。大致來說,如果有10億噸的產能,8億噸的產量,可能只有7億噸的用量,約1億噸是過剩的。但長期看,鋼結構的需求曲線會越來越往上。」近日舉行的2021中國鋼鐵市場展望暨「我的鋼鐵」年會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駱鐵軍指出,自2015年我國鋼材消費量出現近20年內首次下降、鋼材價格降至近20年以來最低後,我國防範鋼鐵產能過剩的壓力一直長期存在。不過我國鋼鐵產量在需求帶動下,預計未來還將在高位運行。鋼結構裝配式建築,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過剩產能。
  • 全球LCD電視面板產能首現同比下降
    供應端因韓國產能的持續退出,以及主力面板廠商調減電視面板供應,增加IT應用產能供應,導致LCD電視面板的實際產能逐步減少。  數據顯示,全球LCD電視面板產能投片面積同比下降1.3%。這也是過去五年來,LCD電視面板產能首次出現同比下降情況。全球LCD電視面板市場供需趨緊,第三季度及第四季度呈現持續性供不應求現象,面板價格開始強勁上漲。
  • 歡樂家IPO:楊冪代言難掩業績乏力,產能過剩依舊強行募資
    發現網注意到,歡樂家尚存在明星代言難掩業績乏力、產能過剩依舊強行募資擴產等問題,仍需引起注意。「帶貨女王」楊冪迎來了新代言,4月25日,就在歡樂家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在證監會官網披露招股說明書的第二天,楊冪在新浪微博公布了這一消息。而其上一位代言人則是「流量大花」趙薇,接連用重金邀請一線藝人為產品代言足以看出歡樂家急於做強的決心。
  • 觀察丨網劇、網大參展春推會,古裝劇、現實主義題材劇仍是熱點
    還有就是用戶下沉,現在生產很多的內容,有一些劇集的類型下沉做的非常成功,得到了大範圍市場內的共鳴。」目前市面上的網劇眾多,但是頭部劇集依舊掌握著更多的資源,二八效應明顯,那些賣臺不成反而轉網播出的劇集想在網際網路取得口碑和聲量也不那麼容易,視頻平臺正在逐步從「接盤俠」的狀態中轉變,而更用心、目標明確、內容質量更上乘的原生網劇則更容易受到網友和市場認可。
  • 2020年劇集戰:200多部作品待播,積壓古裝劇亟需「清倉」
    截至目前,5大衛視以及4大視頻平臺就已有200餘部劇集待播,其中不乏如《餘生請多指教》《青簪行》這樣的從籌備期就萬眾矚目的種子選手。 反觀視頻平臺2020年劇集片單,則是古裝、都市、懸疑、軍旅、喜劇等多樣題材齊頭並進,其中古裝佔比最高。
  • 疫情過後口罩生產商過剩產能處置的幾點思考
    為了克服口罩的不足,相關廠商是不斷的擴大產能,滿足社會的需求,也是為了大家的健康生命安全奮戰一線。甚至深圳比亞迪、富士康也生產口罩為了應對挑戰那就是本能的跨界了,當然也還有中石化、水星家紡、潔柔紙業、爹地寶貝、三槍內衣、紅豆服飾等企業也加入到了跨界生產的大軍中。也相信在全黨、全軍、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最終一定會戰勝疫情,迎來可以自由呼吸的空氣。
  • 2019年劇集行業盤點:《慶餘年》改變不了古裝劇的冷
    2019年年底《慶餘年》的熱播,最高市佔率一度超過50%(數據來源:雲合數據),但2019年古裝劇仍是以慘澹收場——據云合數據顯示,2019年上新劇集有效播放TOP 100中,古裝劇份額佔24部,有效播放佔比30%,兩個數據皆是近三年最低,更別提6月的幾次撤檔事件,及越來越嚴的古裝管控。
  • 影視行業的過剩產能或加快出清 龍頭連鎖競爭優勢終將凸顯
    影視行業的過剩產能或加快出清 龍頭連鎖競爭優勢終將凸顯 來源:中國金融信息網 • 2020-05-15 16:16:46
  • 獨家觀察||2019電視劇備案公示全解讀,大數據背後的行業真相
    與整體備案數量共同增長的,還有古裝劇的備案數目。12月,古裝題材電視劇備案數量為12部、501集,亦達到全年備案數量的頂峰。自2019年3月政策對古裝題材的限制以來,古裝就成了行業內的「敏感題材」。百日展播期間,臺網各渠道更難見新播古裝劇身影。需求側的影響之下,古裝劇的備案製作也一直比較謹慎,每月僅一兩部古裝正劇備案開拍。
  • 2018至今衛視僅上檔15部古裝劇,古裝市場曙光何在?
    一方面《如懿傳》《烈火如歌》《三國機密》《獨孤天下》等有著大IP、大明星、大製作加碼的古裝劇紛紛由之前盛傳的電視臺播出,變成了最後的網播;另一方面,今年已經播出的古裝劇,大部分都是以周播的形式在各大衛視播出。
  • 國內品牌扎堆模仿優衣庫、KM、無印良品 解決產能過剩問題?
    這種模仿是否能夠解決國內服裝產業面臨的產能過剩、庫存過高、消費升級和消費細分、電商衝擊明顯等一系列問題?與此同時實體店銷量銳減,店鋪租金上漲、人工成本一路走高,這些也能一同解決?  一位不願具名的國內服裝品牌相關負責人對筆者坦言,隨著國外快時尚品牌在中國快速發展,意識到這個市場的未來前景, 「目前我們品牌準備深入國內二三線市場 ,這是我們的優勢,如果與國外快時尚品牌硬碰,無論從款式設計還是價格上來看我們都沒有絕對的優勢。」  而其原因也在於,國內服裝公司沒能真正建立起自己獨特的品牌靈魂是關鍵,在設計以及外觀上主要模仿國外品牌。
  • 古裝劇「水逆」誰負責?
    一方面視頻網站不會永遠都是那個閉著眼買單的「傻瓜」,大量古裝劇積壓。之前古裝劇的生產,只要摸清電視臺的需求即可,誕生了一批經典的歷史正劇、武俠劇、大女主劇等。之後視頻網站開始「野蠻生長」,大肆購買各種劇集充實平臺的內容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