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特種兵》是一部拼湊出來的好劇,《士兵突擊》更強

2021-01-08 汝者非魚

首先說明,我不是為了貶低哪一部而抬高另一部,只是談談因為年齡的成長,兩部劇帶給我的感受。

因為在此之前《我是特種兵》是我最愛的軍旅劇,從它上映開始喜歡到現在,已經有10年了。

反觀《士兵突擊》,以前讓我覺得特別的虛假,王寶強出演的許三多這個主角,軟綿綿的太氣人了,就會坑班長,坑隊友,不明事理。

就像高城連長發火時說的那樣,許三多就是我們的地獄。

不過隨著如今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我終於有幸再去看一遍《士兵突擊》,而這次才算真正看懂了。

而當我看懂之後,通過對比,我發現了《我是特種兵》的不足之處,以及《士兵突擊》不能被超越的原因。

先說《我是特種兵》這部電視劇。

一個字評價「帥」。

簡直帥呆了,谷智鑫是硬漢和柔情的完美結合,就那一個畫了迷彩的身影往那一站,影迷就會被迷的神魂顛倒。

電視劇主要講述了剛剛考上戲劇學院導演系的小莊,因為自己的對象小影沒有考上大學,所以從軍當護士去了。

所以天生隨性的小莊,也跟著去了部隊。

小莊這個兵,和其他兵最大的區別就是,太強了。

新兵連各項比武死死壓住了班長,他就是一個不服輸的主,喜歡和權威對著幹,你不讓他快活,他就不讓你快活,誰也不可能挫傷他的銳氣。

好在苗連長是個惜才的人,一步步讓他上鉤,來到了自己的夜老虎偵察連。

由於出色的軍事素質,他在參加特種兵的選拔中,熬過了一個又一個困難,成為了一名特戰隊員,之後解救人質,邊境緝毒戰都有出色的表現。

但小莊唯一的遺憾,也是所有觀眾心中的遺憾,竟然開槍誤殺了被歹徒挾持的女朋友小影,因此他不得不脫下軍裝重新成為一名老百姓。

《我是特種兵》用倒敘和插敘的展現手法,來展示30歲的小莊,通過自己的自傳小說來回憶過去那段年輕時當兵的往事。

這部劇2011年上映,那時候網絡正好開始發達,所以這部劇的傳播其實比《士兵突擊》要多很多。

很多人,包括我,被電視劇中的小莊完全的吸引住,他就是一種精神支柱。

很多時候,自己什麼事堅持不住了,就想想小莊那種對抗的精神,沒什麼堅持不下去的。

對於年少時的男孩來說,或許這就是一種信仰,每個人都幻想自己要是小莊就好了。

他那麼厲害,能跑,能打,過得真實,不畏權威。

這就是青春期時候的一種叛逆,《我是特種兵》巧妙契合了這種叛逆,而特種兵本身就是一種神秘的兵種,所以男生心中更是加入了主觀想像在裡面。

如果自己是一名特戰隊員該有多麼的拉風啊。

值得一提的是《我是特種兵》不止有酷酷的拉風效果,小莊還是一個深情的藝術家,他深深的愛著小影,為了她可以大學都不上就去當兵。

這是一種極致的浪漫。

我最喜歡小莊說的那句「小影是他的夢,因為有這個夢,他無論在哪裡都不害怕,都可以挺過來。」

鐵血柔情被小莊演繹的淋漓盡致,吸引著尚武和尚文的兩個學派的觀影者。

而這種個人英雄主義的光輝由於太強大,所以掩蓋了電視劇的不足之處。

比如電視劇中很多劇情都是抄襲一些前輩的影視作品,連場景都沒有絲毫變化。並且在人物塑造上也借鑑很多前輩的經驗。

例如劇情上抄襲《士兵突擊》中的吳哲。

小莊在通過了所有特種兵選拔後,竟然主動選擇了退出,他說他之所以通過,只是為了證明你們沒什麼了不起,這種人物的橋段和《士兵突擊》中吳哲的一模一樣。

第二部《我是特種兵》中何晨光等人被抓,囚禁在了水牢裡,這個劇情和2002年上映的電影《衝出亞馬遜》一模一樣。

《衝出亞馬遜》是根據1999年,兩名中國特種兵參加的國際獵人學校特種兵訓練,經受種種極端考驗,為中國特種兵贏得榮譽的故事改編而成。有空可以看看不錯。

有一句話叫做撞衫不可怕,誰醜誰尷尬。《我是特種兵》最好的地方就是他抄襲的結果反響不錯,不是亂抄。這也得益於主演們的演技和人格魅力的貢獻。

就像《愛情公寓》吧,導演自己都說抄襲國外的電視劇了,但那又怎麼樣呢,抄的好呀,幾位主演的演技徹底的徵服了大家。

我想我應該不會去看原版,但我會去時而觀看《愛情公寓》這就說明它的價值不是一點沒有的。

說回來《我是特種兵》,雖然第一部靠著獵奇,俘獲了很多人的心,但是接下來一部不如一部,完全淪為了感情戲。這就體現了劇本原創性的重要。

因為不是你真實獨立搞出來的作品,在第一部時,已經傾盡全部能量了,越往後,優秀的部分都被借鑑完了,只靠真實實力搞出來的部分就很少有人買帳了。

第二部《我是特種兵》我斷斷續續的看完了,之後的根本沒辦法看,後續直接不關注了。

這就是《我是特種兵》的優秀之處,靠著分力帶動合力巨大。

下面簡單說說《士兵突擊》,因為之後我會慢慢分析那些有名的軍旅劇,所以不急於一時,可以給個關注,以後有的文章看。

《士兵突擊》2006年拍攝完成,早了《我是特種兵》5年,同時產出於網絡不發達的年代,所以影響力其實總體沒有《我是特種兵》多,但是在資深軍旅迷那裡,《士兵突擊》是最好的。

注意這裡說的資深是指年齡不再是20歲以下的小夥子,有過社會閱歷之後。

《士兵突擊》好就好在,他在乎的是每一個人的命運走向,在看《我是特種兵》時,你可以發現,其實除了主角,其他人除了負責一些劇情飽滿度,更多的是為了烘託小莊。

但《士兵突擊》不一樣,他剖析每一個配角的心理,給予他們所有人為兵的意義,他們其實都是主角。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馬小帥是在七連快改編解散時才加入的,是鋼七連第五千個兵,加入後沒多久,七連就分散到其他連隊了。

演習中,曾經的連長高城發現了馬小帥的掩體,因為一絲悲傷的愧疚,當做沒有看見,但是馬小帥對著他喊:別以為我來七連沒幾天,就長不出七連的骨頭!隨後拉動了退出的煙霧。

其實仔細回想,好像每個人物都沒有陪著許三多走完全部旅程,他們都在特定的時間,一個一個的離開了許三多。老馬、史今、伍六一、連長、五班和七連的戰友都是這樣,短暫的友誼,不久的分別。

或許這才是真正的成長吧。

人總是要分的,而且還會越分越遠,見不著面,摸不著人,想得你抓心饒肝的,可是咱也在長啊,個越來越高,能耐越來越大,到時候想見誰就見誰,總有一天你會發現,從天南到海北就是一抬腿的距離。

兩個電視劇從定調上就可以明顯分析出,一個略顯單薄,一個更加的偉岸,所以我得出結論《士兵突擊》更強一些。

相關焦點

  • 《我是特種兵》紅極一時,《士兵突擊》成為經典,原班人馬難聚齊
    其實如果將《我是特種兵》與《士兵突擊》拿過來作比較,或者說是非要從中選出一部作品的話,很多觀眾還是會選擇《士兵突擊》,雖然選擇《我是特種兵》的也不會太少。其實這兩部作品能夠被稱為是經典,也是與現如今的軍旅題材的作品相比較之後得以進一步認證。很多觀眾都會覺得現如今的軍旅劇都太假,缺少真實感,雖然作為影視作品本身就是假的,但是過分的假還是難以接受的。
  • 《士兵突擊》一部好劇
    《士兵突擊》我已經忘了是因為啥看的了。這部好劇的觀看,也是在高一。這種軍旅題材的電視,老實說,編劇們老喜歡添愛加情了。那些愛恨情仇,又是背叛,又是犧牲,又是臥底,又是遺忘的……我通通都沒興趣,甚至還有點恐。幸運,這部劇沒那些愛的死去活來的毛病。看完它,我還去找了裡面主演演的我的團長,但是,看了會沒看下去。就是單純的喜歡這部劇。
  • 《士兵突擊》讓我們感慨頗多,而《特種兵》卻反響平平,原來如此
    《士兵突擊》讓我們感慨頗多,而《特種兵》卻反響平平,原來如此2011年,《我是特種兵》面世了,原名《最後一顆子彈留給我》是一部全新的軍旅題材電視劇。播出之後,引起了大多數人的討論。或者說國人的天性如此,不論幹嘛都喜歡比較。
  • 從士兵突擊到我是特種兵,那些因軍事劇大火的硬漢們,如今怎樣了
    說起軍事題材的電視劇,曾有一段時間在我國的各大電視臺呈霸屏趨勢,從最開始的士兵突擊到後來的我是特種兵,軍事題材的電視劇不僅讓我們了解了鐵骨硬漢的真實生活,也讓我們認識到他們熱忱的愛國之心。那麼接下來歡姐就和大家聊聊那些年我們曾追過的軍事劇吧!
  • 和《士兵突擊》一樣感人的特種兵小說,內容真情實感,強烈推薦!
    十二年前的某一天,北京奧運,舉國同歡;汶川地震,萬眾一心,這屬於中國人共有的記憶;那年《士兵突擊》贏得飛天獎,小編可謂是滿心歡喜,這是小編自己小小的記憶。身為90後的你們,對《士兵突擊》的許三多是否還留存印象?小編在看完之後理解什麼叫做光榮在於平淡,艱巨在於漫長。屏幕前的你們又有什麼想法呢,歡迎和小編一起討論。
  • 五部無差評軍旅劇,《我是特種兵》上榜,《士兵突擊》僅排第二!
    圖:《特種兵之火鳳凰》大量的軍事演習及作戰場景,女特種兵手持重型機槍和格鬥武器上演一幕幕真槍實彈的戰鬥場面。對於劇中大量的近乎魔鬼般的訓練,許多觀眾看完後覺得太虐心。圖:《我是特種兵》本劇展現了不少中國陸軍特種部隊的頂級武器裝備,因而受到一些軍事愛好者的追捧,喜愛軍事的觀眾稱該劇「讓雄性荷爾蒙飛」。圖:《我是特種兵之利刃出鞘》不僅劇情精彩,在武器方面也成為該劇一大亮點。因為劇中所有武器裝備都是「真傢伙」,上至飛機,下至槍械都是軍隊中常見的武器裝備。
  • 《我的團長我的團》幾乎是士兵突擊原班人馬,為何卻沒有王寶強?
    關於王寶強缺席《我的團長我的團》,看過N多個版本,有說王寶強咖位大了請不起的,有說劇本沒有為王寶強適合角色的,甚至有說王寶強那個時候的經紀人還是宋喆所以你懂的。說這些的人,多是瞎猜,根本沒認真了解過《我的團長我的團》背後的事。
  • 對於很多人來說,「士兵突擊」才是真正的致青春.
    昨天婊姐跟大家說了一部美劇,其實說起來,咱們國產也有不少評分高達9分以上的好劇。例如當年沒有一個大腕,沒有女人和愛情,卻火遍大江南北的——《士兵突擊》豆瓣評分高達9.1分:這也可能是大陸唯一一部幾乎沒有女人和愛情的電視劇,但裡面純爺們兒的熱血沸騰到今天還讓人記憶猶新。它熱映那會兒,婊姐還是一個婊妹,劇裡滿滿的正能量和軍旅情誼,十分感動我。如今《士兵突擊》裡的演員也都大紅大紫了。
  • 《太陽的後裔》,《士兵突擊》,盤點講述軍人故事的電視劇
    之前一部名為《太陽的後裔》的韓劇讓韓國男藝人宋仲基正式躋身進入男神的行列,而且還成功將女神宋慧喬變成了自己的老婆,而在《太陽的後裔》之前,我國就有很多講述軍人故事的電視劇了,在其之後還有一部《你和我的傾城時光》,雖然不是主打軍營故事,但是男主也是一名軍人。
  • 《士兵突擊》,捧出了中國影視圈的半壁江山
    從《紅海行動》到《八佰》到《金剛川》再到《一秒鐘》,你能在文藝片、戰爭片、動作片、喜劇片裡看到張譯的身影,這個從《士兵突擊》中走出來的男演員,竟然成了中國電影的扛把子之一,真是令人驚嘆。由戰友話劇團在全國各地演出,2004年,《士兵》出版,這是《士兵突擊》的原著,結尾部分是愛沙尼亞世界特種兵的競賽。話劇《愛爾納·突擊》還獲得老舍文學獎、曹禺戲劇獎。當2004年看完話劇的康洪雷找到他時,蘭曉龍表示:劇本早就寫好了,已經寫好兩年了。
  • 特種兵的平凡生活 -《愛爾納·突擊》
    贏得了中國軍人的驕傲;一個心理有殘缺的弱者,憑藉智慧和毅力向世人證實了自身的價值……這就是北京軍區戰友話劇團的話劇《愛爾納·突擊》為我們演繹的一個普通人的傳奇經歷,一個特種兵的平凡生活。該劇的表象是一個孬兵成長為一名合格軍人的歷程,而它的深層則是一個人的心理、心靈、精神和品格的冶煉經過;也是一個班、一個連、一支軍隊對士兵的鍛造
  • 這部軍旅劇場面宏大,卻難超《士兵突擊》,軍旅劇排名情況如何?
    這兩部劇的主題完全不同,《藍軍出擊》是講述團隊作戰,更像一部匯報紀錄片,《士兵突擊》突出的主題顯然是士兵 第一名《士兵突擊》,導演康洪雷,編劇蘭曉龍,主演王寶強、陳思誠、段奕宏、張譯,一部劇讓王寶強紅遍全國
  • 這部軍旅劇場面宏大,卻難超《士兵突擊》,軍旅劇排名情況如何?
    這兩部劇的主題完全不同,《藍軍出擊》是講述團隊作戰,更像一部匯報紀錄片,《士兵突擊》突出的主題顯然是士兵。第二個原因就是楊志剛的演繹,他飾演的蔣小魚和《士兵突擊》中的許三多是完全不同性格的人。許三多生性木訥,蔣小魚正好相反,天生就愛耍小聰明,十分滑頭,但是兩人的成長都很勵志,同樣從孬兵變成了英雄。
  • "士兵突擊"過後不差錢 張謙單集百萬再拍軍旅大戲
    因為該劇是《士兵突擊》製片人張謙蟄伏五年再度打造的軍旅大戲,所以它的開機備受關注,尤其是至今懷念《士兵突擊》的「突迷」們。其實,就連張謙本人,也常常陷入對《士兵突擊》的沉思,他腦海中翻騰的依然是《士兵突擊》曾經九死一生的種種艱難。面對記者他坦言,「重來一次我未必還敢拍,當年我的口號是:沒條件,創造條件也得上;但這部劇拍完後,我更理智了,如果再遇到類似的一部戲,我會說沒條件,那就等條件成熟再做吧。」
  • 可惜了,《我是特種兵》後,谷智鑫劉猛新劇《雷霆突擊》恐難播出
    之後,谷智鑫出演了劉猛導演的《我是特種兵》,更是被大家所熟知。這部劇不僅帶火了多位主演,同時也讓「特種兵」系列拍攝下去。 從《我是特種兵》之後,該系列陸續出過《利刃出鞘》、《霹靂火》、《火鳳凰》等,但無論哪一部都感覺比不上谷智鑫這一版
  • 《士兵突擊》,一部「非主流」之作,一部「造星」神劇
    但是,《士兵突擊》卻反其道而行之,大獲成功。這部講述了一個普通士兵心路歷程的電視劇,不僅用最貼近軍營生活的方式,記錄了一個「劣等兵」成長的心路歷程,更開創了軍旅題材的新篇章。單從紙面上看的話,這樣演員表一拿出來,真的是紅花不紅,綠葉不綠。在大多數人的眼裡,王寶強當時的特點,註定了只能當個「功能型」演員,出演一些特定的角色。比如務小夥,或鄰村傻小子。雖然《士兵突擊》的主角角色與他的表演特徵有一定的契合之處,但是表演功底一直被質疑的他,看起來無論如何都不太適合出演這個男一號。
  • 《士兵突擊》團長為何要解散鋼七連?這才是團長真正厲害的地方
    不知不覺《士兵突擊》這樣一部軍旅劇已經走過了十幾年時間,不管這部劇過去多久,始終還是很多人十分喜歡這樣一部好劇,可能現在的人不知道當年這部劇到底有多火了,當時,很多人都是因為這部劇入了部隊的,但與此同時,很多人也不理解為何劇中團長會解散
  • 在這個傷感的退伍之秋,送來一部「士兵突擊」給大家回憶軍旅
    前有《亮劍》,後有《我的團長我的團》,夾在中間的《士兵突擊》看起來仿佛是一部士兵的「青春校園劇」。 編劇蘭曉龍說,這是部關於自由的劇。 在我眼裡,它更像一部講述成長的劇。和今天動不動就四五十集的大型連續劇不同,《士兵突擊》只有短短的三十集。 劇情緊湊連貫,人物有血有肉。 儘管彈幕上,依舊有人不斷地「調侃」它沒有女主,沒有愛情。 但這絲毫不影響我,一口氣看完了全集。 一、 《士兵突擊》到底講了什麼? 在許三多的心中,這大概是一段不斷出洋相,鬧笑話以及犯錯誤的回憶。 從小就被當成傻子。 不是被同村的孩子捉弄欺負,就是被家裡的父親拳打腳踢。
  • 《士兵突擊》:王寶強拒演的許三多,為何卻是張譯陳思誠想演的?
    這部沒有女性、沒有愛情,描述了一個普通士兵成長為特種兵的軍旅題材電視劇出人意料地在2007年風靡全國,瞬間鋼七連「不拋棄不放棄」的執著信念感動了眾多觀眾,成為了眾多人奮鬥的座右銘。時至今日,《士兵突擊》依然受觀眾喜愛,時不時就有人打開這部電視劇來重溫,但就是這樣一部受人追捧的電視劇,在當初籌拍時卻歷經波折。2004年,北京戰友話劇團的禮堂上,戰士們正在演一部名為《愛爾納·突擊》的話劇,坐在臺下的康洪雷導演深深被感動了。他找到寫出這個話劇劇本的編劇蘭曉龍,表示自己想把這個話劇改編成電視劇。
  • 《士兵突擊》袁朗,A隊裡,隨時隨地一生。
    大家好~小城今天來康一康影視劇《士兵突擊》中的袁朗。這個全身散發著魅力的男人。袁郎 30中校, 正營副團級幹部,老a, 全部職業化軍人。一部《士兵突擊》在當年風靡中國,不少熱血青年在這部劇的激勵下走上了報國從軍的人生道路,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