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傷感的退伍之秋,送來一部「士兵突擊」給大家回憶軍旅

2020-10-04 MG修圖師進階

他叫許三多,有一個好朋友成才。 每次過年,都會感慨時間過得真快。
一轉眼,兩個辛辛苦苦當上兵王的人,也已經把唐探拍到了第三部。
《士兵突擊》


2006年,《士兵突擊》橫空出世。 沒有大明星,沒有大製作,卻意外變成了很多人難以忘懷的記憶。 同樣是軍人的故事,這裡沒有慘烈的戰爭。 前有《亮劍》,後有《我的團長我的團》,夾在中間的《士兵突擊》看起來仿佛是一部士兵的「青春校園劇」。 編劇蘭曉龍說,這是部關於自由的劇。 在我眼裡,它更像一部講述成長的劇。


十幾年過去了。 反覆重溫的劇迷很多,有人甚至刷了七八遍,依舊念念不忘。 和今天動不動就四五十集的大型連續劇不同,《士兵突擊》只有短短的三十集。 劇情緊湊連貫,人物有血有肉。 儘管彈幕上,依舊有人不斷地「調侃」它沒有女主,沒有愛情。 但這絲毫不影響我,一口氣看完了全集。
一、 《士兵突擊》到底講了什麼? 在許三多的心中,這大概是一段不斷出洋相,鬧笑話以及犯錯誤的回憶。 從小就被當成傻子。 不是被同村的孩子捉弄欺負,就是被家裡的父親拳打腳踢。 哪怕是遇到了一個處處關心他的史班長,剛一進新兵營就因為一個下意識的舉手動作被連長記在心中,默認為沒有前途的孬兵。


許三多不是傻子,初中上學,他便有本事替成才打小抄。 許三多更算不上聰明,和他一起生活的戰友給他取了個外號,許木木。 他確實是一根木頭,哪怕是經過了無數人的細心照顧和栽培,最終長成了參天大樹,依舊改變不了原本的屬性。 一開始他是高城的地獄,後來他變成了袁朗的地獄。 兩個人,一個是連長,一個是隊長。


許三多的身上有很多特質。
有人喜歡那種自律,覺得成功水到渠成;有人懷疑那一份木訥,認為全靠運氣。 以前,我也覺得許三多之所以能夠成為兵王靠的是石頭般的執著。 後來,我逐漸發現他就是一塊石頭。 這塊石頭,最大的武器往往是感覺不到焦慮。


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情商不夠。 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在五班修路的那段經歷。 他不會因為看不到前途而感到焦慮,更不會由於同伴的孤立而覺得焦慮。 有了這層保護殼,他不會去想終點的樣子,也不會輕易改變自己的方向。 還記得他的人生目標嗎?有意義的事就是好好活著,好好活著就是要做很多很多有意義的事。 努力做好內務,決心用石頭修路,這一切在五班其他人看起來沒有意義的事情,只要有人告訴他有意義,他就願意堅持。


我特別喜歡他當著連長的面,埋頭做了三百三十三個腹部繞杆的劇情。 最有趣的地方不是前面,而在後面全班的人想用錄像機採訪這位「英雄」的時候,許三多卻累得不省人事。 大多數人只想著成功,卻看不見成功背後的痛苦。 就像很多人把這一段劇情看成是許三多「開掛逆襲」的標誌,實際上,許三多真正的改變其實是來自於開始感受到焦慮和煩惱。 在草原上的時候,他死活不願意打牌,只要他覺得沒有意義,就可以不做。 離開七連宿舍的那個晚上,他撿起了大半年沒抽的香菸。 抽菸原本在他眼裡也是很沒有意義的事情,但他嘗試了。 那一刻,我覺得他是真的成長了。


表面上,《士兵突擊》講了一個傻人有傻福的故事。 實際上,它有著更大的野心和魄力,試圖去剝開我們的防備,拷問我們的內心。
02 拷問什麼? 拷問那些焦慮,拷問我們為了得到,究竟丟失了多少。 成才就是最好的例子。


從一開始,他就有著明確的目標。 在村子裡,他想參軍,於是在史今家訪的時候準備了一大段慷慨激昂的演講;剛進軍營,他想做最好的馬,於是訓練刻苦,極力表現;到了七連,為了搞好人際關係,於是口袋裡隨時準備好了三種煙..... 成才有能力,在獲得一系列榮譽的時候,他也失去了很多。失去了友情,失去了信任,失去了鋼七連的精神。 在今天,有一個詞可以準確地形容這類人,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成才確實是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在他當著大夥的面退出七連的時候就無需任何懷疑,但他還算不上錢理群教授嘴裡絕對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許三多就是那個例外。


成才對許三多真誠以待,無論是給最貴的煙,還是老A演習最後喊出的那個名字,都是證明。 有一個問題,為什麼? 劇中用一句「我那以前都是,我為你好了」簡單略過,但我始終覺得解釋不通,哪怕他們是老鄉。 可恰恰就是這個看似不合理的例外,讓《士兵突擊》有別於其他軍旅題材的電視劇。 很多人討厭成才,覺得他自私。 換個角度,許三多自私嗎?其實也自私。


成才說自己是一根電線桿,反觀許三多,他看起來像一顆野蠻生長的大樹。 很多人懷著好意想要修剪,結果同樣被戳得渾身是傷。 這是一種過於天真的自私,有時候完全不顧別人的情緒。 他和成才看上去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人,性格上卻隱藏著相同的特質,過於封閉,經常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不同的是,成才能夠意識到自己的自私,而許三多察覺不到。
許三多徒手第一次殺人,想要退出軍隊,結果在連長和成才的幫助下解開心結。同樣的,成才因為做了逃兵被淘汰,在許三多的勸說下決定參加第二次選拔。
他們就像硬幣的兩面,不可分割,沒有絕對的對錯。
成才是花面,為了達到目的,需要不斷偽裝;許三多是字面,只做不說,常常被忽視。


他們有自己的優點,同時也不乏缺點。
在部隊這個聚焦的放大鏡下,只有互相改變,理解彼此,才能真正走到最後。 從這個角度來看,《士兵突擊》雖然沒有講愛情,但其實和愛情一樣浪漫動人。
03 如果只有許三多和成才,《士兵突擊》頂多算一部好劇。 讓它真正成為經典的,是那些圍繞在他們身邊,同樣深深印入記憶中的角色。


首先是史班長。 儘管他只出場了一小半的時間,卻永遠都無法忘記那一滴滴夾雜著留戀,在天安門廣場前留下的眼淚。 對史今來說,許三多仿佛是年紀更小的自己,為了不讓他變成父親嘴裡的龜兒子,竭盡全力。 對許三多來說,史班長既是引路人,也是他能夠徹底成長獨立的關鍵。 演習的時候,他看著倒在地上假死的班長慌張不已,離別的時候,他抱著鼓囊囊的背包死不鬆手。 不拋棄,不放棄。 如果只是身體素質和射擊本事的增長,許三多永遠成不了兵王。

其次是五班。 在許三多來之前,這裡是個鬼地方,在許三多來之後,這裡變成了考驗人的地方。 對薛林、老魏、李夢以及馬班長來說,他就像一根標杆,一面鏡子,照出了他們的散漫和懈怠。 老馬給許三多講了一個故事,有五條狗,四條順時針跑,一條逆時針跑,他希望許三多變得團結一些。 結果許三多問,自己能不能做一條一會順時針,一會逆時針的狗。 我反倒覺得,許三多其實是順時針跑的狗,李夢幾個人是逆時針跑的狗,而見到許三多之後的老馬,開始順逆搖擺。


還有伍六一。 他討厭心機的成才,更不喜歡搶走了史今的許三多。 可是當演習失敗,躺在醫院的時候,他還是主動和這兩個老鄉說起了家鄉話。這裡他用最討厭的方式祝賀兩個成功的戰友,真誠的背後掩蓋的其實是自己無限的悲痛。 他知道自己沒有希望了,即便如此,依舊不願意接受連長的安排,毅然復員。 他的骨頭太硬,是整部劇裡最不願意低頭的男人,真正做到了寧折不彎。

要說我最喜歡的,還是高連長。 親自解散七連之後,他看著一個個培養出來的士兵,依次囑咐,嘴裡不停地念咕著「七連,七連」。 許三多,這個曾經他最看不上的兵,結果變成了最後一個陪他留下來守護七連的兵。 走到宿舍的門口,看著杵在那裡的木頭,他無助地發洩著,嘴裡口口聲聲說這是許三多的報復。


他想打架,卻找不到對象,最後只能在新兵宿舍尷尬地聊著天。 因為他知道自己怨恨的不是許三多,而是無助的自己。 鋼融了,鐵化了。 這一段,我第一遍看的時候只覺得搞笑。 第二遍更多的是無奈。


戲裡,高連長是整部劇中唯一一個完整參與了許三多從菜鳥到兵王全過程的人。 從一開始認定沒資格當兵,到後來勉強算半個兵,從無法忍受的地獄,到最後願意陪袁朗捨命喝酒的驕傲。 戲外,我們看到了史班長的遺憾退伍、伍六一的爭強好勝、吳哲的聰明睿智、成才的艱難蛻變、高連長的無奈自責、袁朗的慧眼識人以及鋼七連的不拋棄不放棄...... 因為這部劇。 我們明白了有一種人生叫許三多,有一種電視劇叫《士兵突擊》。

相關焦點

  • 《士兵突擊》許三多最終結局,退伍回家包分配?
    《士兵突擊》是這些年難得的軍旅題材電視劇,男主許三多更是讓不少網友喜歡,但在這部電視劇中,最後的一幕就是他們劃著橡皮艇走了,沒有交代他們最終的結局是怎樣的,如果按照劇情,劇中的許三多會有怎樣的結局呢?源自公眾號:每日心選 娛樂其實不用拍都能猜出來,按《士兵突擊》的年代再加上許三多的條件,他要提幹基本上不可能,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的學歷太低,只有初中文化。
  • 軍旅電視劇《士兵突擊》中,最感動你的角色是哪一個?
    李三萬 摘要:《士兵突擊》是這幾年來比較優秀的軍旅電視劇,裡面的不少人物都個性鮮明,有血有肉,那麼最感動你的角色是哪一個? 《士兵突擊》是這幾年來比較優秀的軍旅電視劇,裡面的不少人物都個性鮮明,有血有肉,那麼最感動你的角色是哪一個
  • 感悟士兵突擊
    初識這句話,來自於蘭曉龍的《士兵突擊》這本書,那一年,我一口氣讀完了整本士兵突擊,它帶給我的不僅是靈魂的震撼,更是對軍人職業的嚮往和敬佩。後來,《士兵突擊》被翻拍成了軍旅影視劇,作為國內軍旅題材的它,更加成為了軍旅影視劇中的標杆,影響著一代又一代軍迷。
  • 《亮劍》、《士兵突擊》與《團長》,誰才是更優秀的軍旅電視劇?
    順便說一句,《激情燃燒的歲月》的導演康洪雷還拍了兩部口碑炸裂的劇,一部是《士兵突擊》,一部是《我的團長我的團》。也有人說:這部電視劇的進度太慢了,我看不進去,不如《亮劍》和《士兵突擊》。因此,我同樣認為,《我的團長我的團》從境界上來講,超越了以往的任何一部軍旅題材電視劇。
  • 《士兵突擊》,一部「非主流」之作,一部「造星」神劇
    但是,《士兵突擊》卻反其道而行之,大獲成功。這部講述了一個普通士兵心路歷程的電視劇,不僅用最貼近軍營生活的方式,記錄了一個「劣等兵」成長的心路歷程,更開創了軍旅題材的新篇章。雖然《士兵突擊》的主角角色與他的表演特徵有一定的契合之處,但是表演功底一直被質疑的他,看起來無論如何都不太適合出演這個男一號。不過當播出後,觀眾經過了初期的「不適」後,會愈發覺得這個從新兵連就當上了「騾子」的差兵,簡直就非王寶強莫屬。當然,這並不是說王寶強的演技有多好。客觀地說,在這部劇中,其實他的表演水平還是處於「一招鮮吃遍天」的另類而已。
  • 這部軍旅劇場面宏大,卻難超《士兵突擊》,軍旅劇排名情況如何?
    久違的軍旅題材電視劇終於再次和大家見面,于震、梅婷、侯勇主演的現代軍旅劇《藍軍出擊》開播。主要演員都是實力派演員的擔當,演技方面不用擔心,只要劇情能夠跟得上,說不定還真的能成為一部爆款劇。《士兵突擊》。
  • 這部軍旅劇場面宏大,卻難超《士兵突擊》,軍旅劇排名情況如何?
    久違的軍旅題材電視劇終於再次和大家見面,于震、梅婷、侯勇主演的現代軍旅劇《藍軍出擊》開播。主要演員都是實力派演員的擔當,演技方面不用擔心,只要劇情能夠跟得上,說不定還真的能成為一部爆款劇。
  • 《士兵突擊》中五大感人場面,西瓜視頻帶你回憶更多經典劇情
    現在很多都會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劇荒」,意思就是這段時間沒有劇追,所以為了避免「劇荒」這個問題,就會有很多人喜歡再次追以前的經典老劇。西瓜視頻創作人——阿貴錄像廳帶領大家再次回顧一下《士兵突擊》中讓人感動的場面。
  • 《我是特種兵》是一部拼湊出來的好劇,《士兵突擊》更強
    首先說明,我不是為了貶低哪一部而抬高另一部,只是談談因為年齡的成長,兩部劇帶給我的感受。因為在此之前《我是特種兵》是我最愛的軍旅劇,從它上映開始喜歡到現在,已經有10年了。反觀《士兵突擊》,以前讓我覺得特別的虛假,王寶強出演的許三多這個主角,軟綿綿的太氣人了,就會坑班長,坑隊友,不明事理。
  • 士兵突擊是軍旅版流星花園?原著許三多是帥哥,好多人想嫁袁朗
    王寶強主演的《士兵突擊》是一部當年很受歡迎且很有話題度的電視劇,王寶強將許三多這個角色詮釋得非常成功,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士兵突擊》原著中許三多這個角色和王寶強本人其實還是有一些出入的。如果找個和原著設定相符的演員來演,說不定這個劇放在現在能更火,因為原著中許三多這個人設簡直太迷人了。有觀眾早就覺得《士兵突擊》是軍旅版的《流星花園》了。這部正兒八經的軍旅電視劇講的是全員男性角色的故事,劇中僅有的幾個女性角色也是一閃而過,不過並不影響對女性角色的刻畫。這部當年熱度很高的電視劇放在現在依然是一部優質好劇。
  • 士兵突擊176期 |發生在士兵突擊中的成全!
    秋天的味道越來越濃,此刻的你,是否又有著些許的傷感呢!即將逝去的周末,喜歡上了這首《成全》,今天就借著這首歌,說一說士兵突擊裡與成全有關的往事。對於史今而言,他用他的軍旅青春,成全了許三多。對於許三多來說,史今的付出,卻用淚水換來了一句,謝謝你的成全!你說好了你不走  為什麼要騙我,為什麼要騙我.史今退役的那一段,不知道讓多少突迷為之淚奔。
  • 《士兵突擊》「三男神」致敬戰士,原來他們早與「軍」字結緣
    【撰文/郝佳 統籌/劉姝蓉】還記得曾火遍大江南北的軍旅電視劇《士兵突擊》嗎?其中塑造了多個兼具鐵血與柔情的軍人形象,也讓無數觀眾被劇中「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打動,從此種下了「軍人情結」。  大白新聞注意到,《士兵突擊》宣揚的正能量鼓舞了一代劇迷。2007年,一幫「突迷」成立公益組織,十年間捐建了12所希望小學。「連長高城」的扮演者張國強曾發文感嘆:「我很感動,一部影視作品的力量那麼大,影響了很多人!」
  • 《士兵突擊》一部好劇
    《士兵突擊》我已經忘了是因為啥看的了。這部好劇的觀看,也是在高一。這種軍旅題材的電視,老實說,編劇們老喜歡添愛加情了。那些愛恨情仇,又是背叛,又是犧牲,又是臥底,又是遺忘的……我通通都沒興趣,甚至還有點恐。幸運,這部劇沒那些愛的死去活來的毛病。看完它,我還去找了裡面主演演的我的團長,但是,看了會沒看下去。就是單純的喜歡這部劇。
  • 豆瓣9.4分的《士兵突擊》,那些幕後故事讓人感慨萬分
    如今這部劇已經過去14年了,那些經典臺詞與片段依舊會浮現在腦海中,成為一抹青春回憶。嘮嗑員就和大家聊聊,《士兵突擊》幕後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演出的時候,劇團團長說這是最後一部劇,演完後話劇團就要解散,氣氛十分傷感。軍人家庭出身的康洪雷被話劇中的故事深深打動,他決定將其搬上大熒幕。
  • 《士兵突擊》再版!蘭曉龍,好久不見
    這是士兵的告別,每一次經歷,都撕心裂肺。2我始終認為,中國最好的現代軍旅劇是《士兵突擊》,沒有之一。正如一位網友所說:它真實、有血、有肉,它認清了現實,卻不迴避矛盾;它訴說著現實,卻依舊傳遞著正能量。3《士兵突擊》開播兩年後,蘭曉龍編劇的《我的團長我的團》上映了。如果說《士兵突擊》是最好的現代軍旅劇,那麼《我的團長我的團》,就是最真實的戰爭劇。電視劇開頭一群潰兵煮豬肉燉粉條的鏡頭讓人震撼、心酸,我在網上一口氣把這部電視劇刷完,一分鐘都不忍心快進。
  • 《士兵突擊》,一幫鐵血爺們打造的硬漢軍團,沒有纏綿的愛情故事
    #「閃光時刻」主題徵文 二期#這些年來,軍旅題材影視劇,或者說諜戰題材影視劇,似乎無不例外地具備一個要素,那就是愛情故事
  • 《士兵突擊》:那些年讓我們感動痛哭的精彩瞬間
    大家有事沒事的都跑過去逗他一下,也純粹是為了好玩,算不上欺負,所以他也不生氣,很配合。從此蘭曉龍就對這個士兵有了很深的印象,後來《士兵突擊》裡的許三多也是根據該士兵為原型創作的。《士兵突擊》雖是軍旅題材劇,實際上也是由一個個感人的小故事組成。
  • "士兵突擊"過後不差錢 張謙單集百萬再拍軍旅大戲
    因為該劇是《士兵突擊》製片人張謙蟄伏五年再度打造的軍旅大戲,所以它的開機備受關注,尤其是至今懷念《士兵突擊》的「突迷」們。其實,就連張謙本人,也常常陷入對《士兵突擊》的沉思,他腦海中翻騰的依然是《士兵突擊》曾經九死一生的種種艱難。面對記者他坦言,「重來一次我未必還敢拍,當年我的口號是:沒條件,創造條件也得上;但這部劇拍完後,我更理智了,如果再遇到類似的一部戲,我會說沒條件,那就等條件成熟再做吧。」
  • 《士兵突擊》王寶強等主演,都「不滿意」他們的角色?
    《士兵突擊》牛不牛?從如今的各種角度來說,這部劇絕對是軍旅題材中最牛的一部,沒人能想到在愛情片抬頭的2006年,它能以全劇無女性角色的狀態爆火。《士兵突擊》這部電視劇的誕生,要比許三多當上兵王還要曲折。裡面那麼多主角可以說沒一個是「心甘情願」去演這部劇的。這麼說並不是說他們不喜歡這部劇,而是他們在劇中演的角色都不是他們願意演的。
  • 從《士兵突擊》到《陸戰之王》
    從目前看,個人覺得是遠不及《士兵突擊》的,從劇情看,有點不敢相信是康導的作品。《士兵突擊》是講兩個兵(許三多和成才)的成長。作為一部和平年代的軍旅劇,這部劇其他的好處不說,有兩點真的是做得非常好!一是演員不管是慫如三多還是酷如袁朗,都是鐵骨錚錚、粗線條的大好男兒,沒有一個是男女不分、到了軍營還唇紅齒白娘們嘰嘰的德性;二是全劇沒有一個女性角色,從頭看到尾,就一個過路和村姑和一個被男毒販劫持的女毒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