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你是否聽說過鯨爆呢,沒有聽過也沒有關係,今天帶大家了解一下這場大自然的爆炸。鯨爆是指鯨魚死後爆炸的現象,往往伴隨著難聞的臭味,那麼,歷史上發生過哪些鯨爆事件呢?
臺南鯨爆事件
2004年1月26日,臺南市-只抹香鯨在岸邊擱淺,其身長17米,體重50噸的抹香鯨,科學家為了將鯨魚帶去科學研究,準備將其運輸至研究所解剖並做成樣本,然而,意外發生了,當鯨魚運輸到市中心時,突然發生大爆炸,爆炸現場血雨腥風,鯨魚的肉和內臟灑了一地,剎那之間行人沐浴在一片血雨中,產生的高壓氣流,將各種惡臭物質,拋上了廣告牌,砸向了小吃攤,灑滿了大馬路,十幾米以內的商鋪車輛和目擊者無一倖免,空氣中瀰漫著腐臭,事後,一位當事者只對媒體說了4個字,臭到暈厥。
加拿大紐芬蘭鳥鯨角擱淺
十年後,也就是2014年4月一條藍鯨的屍體被海水衝上了加拿大紐芬蘭島上一處沿海小鎮的石灘上。鎮長表示,這條長約25米的藍鯨屍體由於體內充滿了甲烷,其腹部膨脹成了一個大氣球,並且已經開始發臭,可能隨時爆炸。這導致整個小鎮上,都開始傳出這種難聞的氣味,周邊的居民深受其擾,希望趕緊對鯨魚屍體進行處理,但是並沒有人能解決此事。
此前,加拿大官方已要求小鎮儘快清理該藍鯨屍體。但地方政府表示由於缺少安全處理的器械,無法對屍體進行分解處理。那為什麼不把鯨魚的屍體再次推入大海呢?管理員解釋道,由於鯨魚體內有太多易於爆炸的氣體,若隨意將他放回海裡,有可能會波及過往.的船隻,所以只能將鯨魚屍體留在原地。
該小鎮位於紐芬蘭島西海岸的格羅斯莫恩國家公園內,本身就是一個旅遊景點,由於鯨魚屍體大部分人並沒有見過,於是有越來越多慕名而來的遊客,想要一睹藍鯨屍體的風採。當地政府已盡力說服遊客遠離藍鯨屍體,並拉起了警戒線,但還是阻擋不了好奇的群眾圍觀。
美國佛羅倫斯鯨爆事件
1970年11月12日,美國俄勒岡州的佛羅倫斯晴空萬裡,附近的海灘.上聚集著一些當地市民,不過,他們並不是因為天氣好來海邊轉轉,而是在這裡即將有-件大事發生...-只抹香鯨死亡,被衝到美國俄勒岡州佛羅倫斯附近的海岸。由於擔心鯨魚的腐爛會產生巨大的惡臭,當地官員決定將其炸掉。他們計劃用20箱炸藥炸毀這隻13.7米、8噸重的哺乳動物,相信海鷗和其他動物可以完成清除殘骸的任務。
鯨魚為什麼爆炸?
看了這麼多鯨魚爆炸事件,但你知道鯨魚為什麼會出現在岸邊,又是如何爆炸的呢?鯨魚在海洋中死亡後,鯨屍沉入海底,就會形成一套完整的深海生態系統,供養無數海洋生物長達數十年甚至百年。這個壯美的過程就稱為鯨落。鯨生於海,長於海,最終把自己的一切歸於海,造福無數海洋生物,形成繁盛的鯨落。所謂一鯨落,萬物生,無不令人感到震撼。但有些鯨魚,死後會隨著洋流飄到人類居住的岸邊,科學家指出,由於鯨死前吃了很多生物,這些東西在胃裡腐化,產生大量瓦斯般的氣體,包含甲烷、硫化氫以及氨。鯨死後,內部組織與器官腐敗的速度越快,細菌擴散的速度也越快,身體的蛋白質分解,產生更多氣體,增加腹部與腸道的壓力。若處置不當,極可能發生爆炸。
再者,鯨本身就是深海動物,需要抵抗深海的水壓, 所以身體裡必須要有足夠的氣壓,才能抵消掉- -部分壓力,當鯨魚死後,漂浮在海上,其體內的壓力不斷上升,往往一觸即發,同時,若解剖鯨不當,也極有可能弓|起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