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祭祖有什麼講究?磕頭還有規矩?如果你在外地回不去,又該怎麼辦?

2020-12-24 騰訊網

在我們源遠流長的甘氏家族文化中,除夕前後一般會舉辦祭祖儀式。春節祭祖是為了表達對先人的懷念和敬重之情,也是為了讓先人保佑自己的子孫後代繁衍生息、順順利利、富貴發達。

春節祭祖有講究

祭祖也是要講究規矩的。首先,一般要用木棍或者石塊繞著祖墳畫一個圈,在圈內擺上各種各樣的祭品,焚燒紙錢。燒紙錢的時候要注意,一定要燒全燒透,不能有殘留。

然後,再把酒灑在地上祭奠一下,為祖宗敬獻鮮花或者紙花。有的地方,還要在祖墳前燃放鞭炮,渲染出一種熱鬧喜慶的氣氛,告訴祖宗要過年了,家裡的子孫後代都挺好的。

祭祖磕頭有規矩

以上事情做完後,就是磕頭了。磕頭可沒那麼簡單,是有規矩的。先說次數,分別有磕一個頭、三個頭、九個頭三種。一般來說,多是磕一個頭,這樣比較簡單,表達到對祖宗的真誠敬意就行了。

當然,中國有三叩九拜的說法,這是為了充分表達對先人或者尊貴之人的虔誠和敬意。所以,也有磕三個頭的,但真正磕九個頭的卻不多見,因為這有些過於繁瑣,也浪費時間。只要心誠,磕一個頭不算少,磕三個頭也不算多。

還有,不管祖墳內的先人是否是合墳,都不能單獨磕、單獨算,是要合在一起的。所以要注意的是,絕對不能磕二、四、五、六、七、八等個數的頭。

再說磕頭的姿勢,因為祖宗是故去的人,所以有一套約定俗成的磕頭章法。可以在心中默念祖宗,但不要出聲。

每磕一個頭,要先雙手合掌、下拜,然後屈膝跪在地面上或鋪就的物件上,雙手撐地,頭向下面磕。額頭不一定要觸地,但要儘量下探,以示虔誠。磕完一個頭以後,身子要直立起來,再做一次雙手合掌,然後按照同樣的姿勢繼續磕頭,最後站起來以雙手合掌收尾。

千萬不能為了省事,在磕完第一個頭以後,呈雞啄食一樣跪在那裡連著磕,要按章法一個一個地來。磕完頭,祭拜祖先的儀式就算正式完成了。

如果你在外地回不去,又該怎麼辦?

有些宗親在外工作,或者由於其他原因不能回鄉祭祖,那麼又該怎麼辦呢?很簡單,晚上的時候,可以到十字路口燒些錢紙。

燒紙前,要在地上用木棍畫一個圓圈,記住要在朝著家鄉的方向留一個缺口,這樣故去先人才能進來把錢拿走。而且燒紙的時候,記得也要向圈外扔幾張,然後紙錢在圈裡面燒。

大多地方都有春節祭祖,過年上墳的習俗。由於各個地方的習俗不同,對於祭祖的時間、禮儀、規矩、要求也有所不同。所以,祭祖前還是要先查看相關資料,虛心請教長輩,過好年,過幸福年!

相關焦點

  • 春節拜年磕頭的規矩
    老賀出生在冀中平原的辛集市,到現在,這裡許多地方仍然保留了春節給長輩磕頭拜年的風俗。雖然經過這麼多年人們的「偷工減料」,但拜年時磕頭的一些規矩還是傳承了下來。首先,過年給長輩磕頭拜年是男人(男孩)的「特權」。女孩子出嫁前是不給任何人磕頭拜年的。出嫁後,也只是給婆家親戚圈裡的長輩磕頭。即使是兒孫滿堂的耄耋老太,在娘家親戚的眼裡永遠是「閨女」,絕沒有給娘家長輩磕頭拜年的道理。現在好多人在年三十兒晚上就給朋友發簡訊拜年。新時代新事物,無可厚非。
  • 韓國春節和中國春節有什麼不同
    今天我們和大家分享在韓國春節是怎麼樣過的?韓國人春節的重視程度以及風俗習慣!了解韓國和中國春節有什麼不同之處?
  • 磕頭跪拜的禮儀,什麼場景怎麼磕頭,有什麼講究
    磕頭跪拜的禮儀,什麼場景怎麼磕頭,有什麼講究文/@成長新視點磕頭跪拜,是中國傳統禮儀中的一種形式,起源於古代祭祀儀式,也叫叩頭、叩首。磕頭跪拜禮儀,主要有常規磕頭、拜年祝福、婚嫁喜事、喪葬白事、祭祀祈福和桃園結義等六個不同場景,因對象、場景不同,規矩略有不同。所有的磕頭,都是右膝先跪,再左膝下跪。一、常規磕頭。1.單純磕頭,是兒童見長輩的常禮。一般情況,兒童隨家長走親戚見長輩,家長說:「過來見過XX,磕個頭」。
  • 家有長輩去世第一年春節有什麼規矩?原來有這麼多講究
    家有長輩去世第一年春節有什麼規矩?原來有這麼多講究家有長輩去世,稱為居喪或守孝,特別是父母去世,居喪尤其講究。傳統習俗認為,嬰兒出生之後三年不離母親的懷抱,時刻需要父母的照料,父母故去後,兒女也應該還報三年,即居喪三年。
  • 韓國什麼時候過年 中國和韓國春節習俗不同之處
    春節是中國人的一大節日。但你知道嗎?與我們隔海相望的鄰國韓國,也過春節。韓國什麼時候過年呢?韓國的春節是什麼樣的呢?
  • 在農村過春節,大年三十去上墳祭祖,什麼時間去合適呢?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在農村,大年三十去上墳祭祖,什麼時間去最好?過年是團聚的喜慶日子,也是祭祖的日子,緬懷祖先,也是過年之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春節上墳祭祖,會隨著地域的不同,各種都有自己的習俗和習慣,時間會有所不同,方式也是各種各樣,有的是在大年三十下午,有的則是在大年初一的早上,像我們最為常見的燒香,都是燒三根香,其中中間的是代表天,左邊是代表著地,右邊則是代表著什麼的祖先,也是對於天地人的敬畏,和敬意。
  • 韓國這樣過春節
    春節期間,不少朋友問我韓國有沒有春節、韓國人怎麼過春節,今天我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韓國的春節。
  • 「拜三不拜四」,老祖宗叩首也有講究,快看看你做的對不對
    相信大家都知道,古人給我們流傳下來很多文化,同時也有一些習俗也流傳了下來,就比如說在磕頭的時候,也是有很多講究的,其實這也是古人的一種禮儀,雖然在今天我們已經忘記了大半。那麼拜三不拜四是什麼意思呢,古代的人一般都非常迷信,有的時候感覺家裡有什麼東西,會請人來幫忙做法驅邪,而主人也要在這個時候朝著四個方向各拜一次,以示尊敬,不僅是這個說法。
  • 春節祭祖,印光大師教你正確祭祖
    除了這些動人的畫面之外,其實過年期間還有一個特別隆重而莊嚴的儀式,可以說貫穿古今,將我們整個家族祖祖輩輩的心念緊緊的聯繫在一起,這就是春節祭祖。或許我們離開老家的日子太久了,先祖的身影在我們記憶中不再清晰,可每逢春節,我們每個人未曾約定,又恰似約定一般的融入到祭祖的人潮之中,一年又一年,不曾改變。老人們常說「人不可忘本」,人可以不知道自己將去向何方,但一定要知道來自何處。於是,春節祭祖便成了中國人追本溯源最高的儀式感。
  • 什麼是八仙桌?八仙桌咋使用時有哪些規矩
    你知道什麼是八仙桌嗎?八仙桌指桌面四邊長度相等的、桌面較寬的方桌,每邊可坐二人,四邊圍坐八人(猶如八仙),故漢族民間雅稱八仙桌;是漢族傳統家具之一。八仙桌結構簡單,用料經濟,一件家具僅腿、邊、牙板三個部件。那你知道八仙桌的由來和八仙桌的禮儀有哪些嗎?01八仙桌的由來關於八仙桌的由來,在民間有很多種說法,最著名的傳說有兩個。
  • 中國古代妻妾成群的大戶人家過年有哪些講究?
    他們又有哪些講究呢? 在古典名名著《紅樓夢》中,曹雪芹就非常就非常詳細生動地講述了金陵賈府過年的情景。金陵賈府可謂是富甲一方的大戶人家,更是世享皇恩的豪門望族,過年自然有許多為一般普通人家所不一樣的事情要做,因此《紅樓夢》用了兩個章回,即第五十三回「寧國府除夕祭宗祠,榮國府元宵開夜宴」和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陳腐舊套,王熙鳳效戲彩斑衣」來描寫了賈府過年時的場景。
  • 庚子年七月十五日中元節:祭祖祭祀方法簡述
    所以,我們若是能知道逝去的親人活著時喜歡吃些什麼點心,可以多準備一些,與紙錢一起送給他們。他們過得好了,也會在暗處幫我們,我們也就做事更順,發財也就更容易。這就是為什麼,越是經濟發達的地方,人們越講究逢年過節時給親人上墳燒紙,不是他們有了錢才這樣做,而是他們知道這樣做的道理。
  • 喝茶有利於身體健康,春節期間送茶該講究些什麼?送什麼茶合適?
    往期還有許多精彩內容,點擊左上角名稱觀看往期精彩文章喝茶有利於身體健康,春節期間送茶該講究些什麼?送什麼茶合適?我們國家是講究人情事事的國家,每到過年過節都有送禮的習俗。而在春節送禮更是非常正常,非常常見的,因為春節是團圓的節日,我們要走親訪友,那我們不可能空手去吧。
  • 如果去外地學校學化妝,有什麼問題需要迫切解決?
    去外地上學或者工作,在當下的社會中,已經是一件稀疏平常的事情,對於很多學員來說也是同樣的情況。近段時間,遇到不少學員想到學校學技術,但因為學校在外地的原因,而猶豫不決。有些人是因為沒有去過那座陌生的城市而迷茫,有些人則是因為第一次外出感到慌亂。不知道應該為去外地上學做哪些準備?
  • 聊聊《紅樓夢》賈府過年「祭祖」儀式,與當下有何不同?
    這一儀式也特別講究。首先是賈府眾人的站位,只見賈敬賈赦等男主祭拜神主後便已"退出"站在正堂的"檻外",檻內全是賈府女主女眷們,唯有賈蓉因是長房長孫有任務可以在檻內站立,賈府家人小廝則在"儀門之外",也就是站在賈敬賈赦等男主的後面,每個人的站位要符合規定,不能越位。其次是依序傳供品。祭拜祖先的供品很齊全,不僅有菜飯湯點,還有酒有茶。
  • 山東人磕頭拜年方式震撼到國民,有人卻說這是「落後封建」
    還有看見老輩的人,一般也會磕一個頭拜年,理由差不多,自己家人以前受過人家照顧。當然爺爺奶奶肯定會攔攔,不讓磕。我以前拍過一個家裡過年的紀錄片,指導老師看了說這不就是個磕頭片麼。拜年都是小輩的去長輩那裡拜年,說說話。親戚家會送點禮。平常個忙各的也就過個年聊聊。其實,還有其他各種各樣規矩啥的都是有一個共通的本質的,就是敬祖,或者也可以說是長幼有序。把握這一點很多東西就好理解了。
  • 去外地買車,回老家上牌,該注意的地方都在這裡了!
    現在的汽車市場越來越大,買車的人也越來越多,所以汽車之間的競爭也非常大,就算是同一款車,每個地區的售價也不一定相同,所以很多車價高的地區的老百姓會跑到車價低的地區買車,這就是異地購車,大多數人都是在外地買車,然後回老家上牌,這也是一件麻煩事,那麼該注意的地方是怎樣的呢?
  • 結婚當天新娘下車禮有什麼講究,新媳婦下車這些規矩婆婆必須知道
    結婚要講究的東西太多了,吉日的挑選,迎親人數的講究等等,今天小編要說的是新娘下車禮,想必大家身邊應該也出現過,因為結婚「下車禮」的問題鬧不愉快的新人吧,嚴重的導致婚禮不歡而散。那麼,結婚當天,新娘下車禮的講究及新娘下車有哪些規矩呢?
  • 寒衣節又叫「祭祖節」,為何流行「送寒衣」?這天還有什麼講究?
    本不植高原,今日復何悔。」。 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的詩仙李白,也曾在《秋夕旅懷》中提到過寒衣節:「芳草歇柔豔,白露催寒衣」,可見寒衣節是一個極富歷史韻味的節日。 那麼寒衣節到底是什麼樣的節日呢?它又有哪些習俗文化呢?帶著這兩個疑問讓我們一起,去探尋有關寒衣節的前世今生。
  • 磕頭禮儀集錦,這才是正確的磕頭禮儀,可惜大家磕了一輩子都錯了
    磕頭這個儀式,最早是出現在古代祭祀上,慢慢隨著文化的發展,慢慢演化了給長輩拜年磕頭,白事給逝者磕頭行禮,紅事新人給長輩,親友磕頭,桃園三結義拜把子磕頭等等儀式,但無論哪種方式,都是有講究的,神三鬼四,先跪左腿還是右腿,真的不能亂磕頭,還有磕頭之前的作揖,不要白事當紅事磕頭,紅事當百事磕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