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妻妾成群的大戶人家過年有哪些講究?

2021-01-12 騰訊網

古代的大戶人家可以三妻四妾、妻妾成群,事實上古代也是執行「一夫一妻制」的,但是男人可以納妾,可以納好幾個妾,就是只能有一個老婆,即使是皇上在同一時刻也只能有一個正室即皇后,其它的都是嬪妃。所以嚴格來說應該是「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婚姻制度。

對於古人大戶人家如何過年的?他們又有哪些講究呢?

在古典名名著《紅樓夢》中,曹雪芹就非常就非常詳細生動地講述了金陵賈府過年的情景。金陵賈府可謂是富甲一方的大戶人家,更是世享皇恩的豪門望族,過年自然有許多為一般普通人家所不一樣的事情要做,因此《紅樓夢》用了兩個章回,即第五十三回「寧國府除夕祭宗祠,榮國府元宵開夜宴」和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陳腐舊套,王熙鳳效戲彩斑衣」來描寫了賈府過年時的場景。那麼,這個「昌明隆勝之邦、詩禮儀簪纓之家」過年時究竟有哪些年事要忙呢?

其一、收年例。賈府雖是「昌明隆勝之邦,詩禮簪纓之家」,但同時也有好多莊園,是古代上流社會食物鏈的上層,其對於處於社會底層勞動人民的剝削、壓榨是在所難免的。即使烏莊頭送來那麼多的年例,賈珍還抱怨物品短少,面對著那張浸透了勞動人民一年辛苦血汗的沉甸甸的米麵肉菜單子,竟然斥責:「這夠做什麼的!你們又打擂臺,真真是叫別過年了!」賈府對底層百姓的傾軋可見一斑。曹雪芹通過這一描寫,暴露出了賈府這個「詩禮之家」的道貌岸然,刻畫了封建官僚地主的剝削本質。

其二、祭先祖。賈府每年除夕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這既是出於傳宗接代、延續香火的實際需要,也是後代報效祖先、感恩先人的一種隆重禮儀。賈家是大家族,宗祠建得極有氣派,祭祖不僅有複雜的準備工作,而且儀式隆重、複雜,充分顯示了賈家非同一般的地位。曹雪芹通過描寫「五間大廳,三間抱廈,內外廊簷,階上階下兩丹墀內,花團錦簇,塞的無一隙空地」的宏大場面,烘託出了賈府嚴格的宗祠制度和等級制度,使賈府一品望族的地位躍然紙上。

其三、朝賀。賈府是一個即將沒落的家族,因為有了元春的入宮和得寵,才給它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即使這樣,賈府仍然無法擺脫「外面的架子還未甚倒,內囊卻也盡上來了」的敗落趨勢。為了維持這種「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的局面,賈府必須要對賜予他們恩惠的皇帝表達千恩萬謝,尤其是到了春節這種重要節日,更要虔誠的到皇宮磕頭朝賀,感激皇恩。「次日五鼓,賈母等人按品上妝,擺全副執事進宮朝賀,兼祝元春千秋」,寫出了賈府上下在對皇帝朝賀問題上的高度重視。

其四、尋歡作樂。賈府過年時既要祭先祖,但是作為妻妾成群的大戶人家,此時更不忘尋歡作樂。曹雪芹在描寫賈府過年取樂時,除了與親戚們互相宴請吃「年酒」外,把更多的筆墨用在了「元宵開夜宴」上。元宵節時,普通人家可以出外觀賞煙花社火,而賈府這樣的官宦人家,妻妾成群,丫環如雲,自然不用像平常人家那樣,他們可以在深宅大院裡自娛自樂,盡情享受節日的歡樂。熱衷於享樂的賈母為了活躍節日氣氛,竟然在「花廳上擺了十來席酒」,還「差人去請眾族中男女」來一起喝酒、聽戲。高興之餘,賈母還要大把給戲子們賞錢,以此來顯示了賈府表面上的富足和繁華。

賈府是一個世享皇恩的豪門望族,處於上流社會的上層,過年的講究非同一般;而處於上流社會中層的大戶人家,過年時又是一種景象。那麼,他們過年時又有哪些講究呢?明代小說《金瓶梅》中男主角西門慶是當地因經商暴富的大戶人家,可謂是處於上流社會的中層。《金瓶梅》中也用大量筆墨描寫了西門家族過年時情景,尤其詳細地講述了大年三十、正月初一的過年場景。

西門慶妻妾成群,又有眾多丫環,過年時雖然比不上賈府繁花似錦,但與平常人家相比還是熱鬧非常,講究的也要多一些。如書中對於西門家的除夕夜吃年飯的記述:「除夜置酒於後堂,合家大小對月娘等一一都遞了酒,兩旁列坐。」在西門慶家中,月娘是正室夫人,孟玉樓、潘金蓮等都是側室夫人,也就是小妾,這裡雖然講的是按禮儀順序列坐,但也把「合家團坐以度歲」的意思講出來了。接著書中又說:「先是春梅……五個磕頭,然後小玉……磕頭……來保兒子僧寶兒、來興女孩年兒來磕頭。西門慶與吳月娘俱有手帕中銀錢賞賜。」這段文字的意思是說,在西門這樣的大家族裡,妻妾、奴婢按照地位高下,一批批地給主人磕頭。不過磕頭也收穫,磕一次頭,會從長輩或主人那裡拿到一份錢。

《金瓶梅》對西門家族大年初一「賀節」著墨也較多。如「到次日,重和元年新正月元旦,西門慶早起,冠冕穿大紅,天地上了炷香、燒了紙,吃了點心,備馬,就出去拜巡按賀節去了。」

西門慶宮中無人自然比不上賈府顯赫,過年時不需要朝賀宮拜,但他作為一個地方官員必需要四處「拜年」,主要是去應酬府縣官員。當然,西門慶的「拜年」跟平民百姓間相互拜年是有區別的。明代文人陸容的《菽園雜記》對「民間拜年」是這樣敘述的:「京師元日後,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來交錯道路者連日,謂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親友,多出實心;朝官往來,則多泛而不專。」這把當時社會形態刻畫得入木三分。

西門慶不僅要四處拜年,但他還需接待前來拜年的親友同僚。那麼,西門慶家又是怎樣接待拜年的人呢?《金瓶梅》裡寫道:「那平安兒與該日節級在門首接拜帖,上門簿,答應往來官長士夫。……後邊大廳,擺設錦筵桌席,單管等親朋;花園卷棚,放下氈圍暖簾,鋪陳錦繡毯獸炭火盆,放著十桌,都是銷金幃,寶裝果品,瓶插金花,專一留待士大夫官長。」這西門家是非常排場的,或許摻有小說家的渲染,一般人家是沒有這麼鋪張的。

由此可見,不論《紅樓夢》也好,還是《金瓶梅》也罷,古代作者在描寫一個家族生活的時候,都不忘描寫過年時年俗生活,這不僅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同時也為世人留下了「年節風俗」的普及教材。.

相關焦點

  • 古代大戶人家妻妾成群,為何還要養丫鬟?因為妻妾有個事做不到
    男性作為家族血脈的傳承者,往往更受大家重視,而女性則淪為了男人的附屬品,即有了「女子無才便是德」這種觀念,古代大戶人家的男人往往是妻妾成群,而女性也只能默認這樣的關係,於是就有了一大群女人天天圍著一個男人轉的情況。
  • 古代大戶人家的「標配」
    在古代,一說「大戶人家」,首先想到的是家財萬貫、良田千頃、僕從成群,衣著必然綾羅綢緞,飲食必然窮奢極欲。但是,我們畢竟沒有親身經歷過,只是從書上、畫中、人們的口口相傳中,發揮我們的想像力,才能有大體的印象,那麼有沒有實物的東西來印證所謂的大戶人家究竟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 古代大戶人家的主人休息,為何要讓丫鬟守在門外?古人很有講究
    古代大戶人家的主人休息,為何要讓丫鬟守在門外?古人很有講究現在的社會男女基本上已經平等了。女性也得到了這個社會該有的尊重與重視。古代的時候,男人的地位要比女人高多了。女子基本上沒有什麼地位,都是看著男人的眼色行事。女人也是沒有什麼絕對的自由的。
  • 可能是2018富人最佳投資標的:現在成為前海「大戶人家」,未來就是「大戶人家」
    絕對是頂頂的「大戶」。歷史上這些有名的大戶人家生活到底怎樣的?電視劇看多了,好像覺得古代那些有錢有勢的大戶人家除了爭權奪利,勾心鬥角,啥也不幹了,所以花了點時間,認真地扒了一下古代大戶人家的歷史背景。這個對於我們以後觀看歷史劇,絕對有幫助。
  • 經典名著|妻妾成群
    中篇小說字數45千字首版時間1991年《妻妾成群》是作家蘇童創作的一部中篇小說。這部作品通過描寫一個「受過新時代教育」的女學生頌蓮,自願嫁入到高牆深院秩序井然的封建家族陳府,最終又在「妻妾成群」明爭暗鬥中走向精神崩潰的悲慘命運,藝術化地再現了中國封建禮教吞噬人性的恐怖景象。《妻妾成群》曾被改編成多部影視作品,由張藝謀執導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就是其中之一。
  • 《妻妾成群》:一座勾心鬥角的大宅門,一群失重的悲劇人生
    《妻妾成群》在1989年發表的時候,蘇童只有26歲。「其實很多人並不知道《妻妾成群》在讀者心中會造成一些幻覺和誤解」。讀者會很好奇這是怎樣的作家能把女性形象和女性關係描繪得這麼細膩和富有魅力,以至於當他開始描繪起「男性形象「的時候,讀者會發問「誒?
  • 清朝「妻妾」老照片,拍照時妻和妾的位置有講究,中間不一定是妻
    這一個大戶人家的妻妾全家福,主人和七個貌美妻妾,堪比韋小寶。緊挨著男主人的不是結髮之妻,而是對稱位置上、也就是另一端的女人是妻,很明顯。 這是一位王爺跟他的五位妻妾,中間挨著他坐著的是結髮之妻,一看就可以看出來,涇渭分明。
  • 在古代,不是什麼家庭都能被稱為大戶人家,至少要住得起這種房子
    在古代,不是什麼家庭都能被稱作大戶人家,至少要住得起這種房子 說起古代人和事,「大戶人家」這個詞經常出現,實際上,古代的大戶人家不僅要有財富,還要顯赫的身份地位以及良好的家學淵源,比現在的「大戶人家」標準可高上許多在古代,不是什麼家庭都能被稱作大戶人家,至少要住得起這種房子 萬變不離其宗的是
  • 布置客廳有講究,看看古代大戶人家都是怎麼布置的?
    中國古代的客廳,稱為廳堂,是會見賓朋、長幼教諭、喜慶活動的場所,需鎮得住場面。典型的大戶之家或書香門第的廳堂格局特點:入門:入門正對著板壁或屏風,起到擋風闢邪和加強私密性的作用。牆正中:掛中堂字畫,這一定是按「皇、相、翰林、名人、格言」為序的匾額,是中國古代社會文明中的「序」和「禮」。牆兩側:配上條幅,皆是名人字畫,內容多為儒家治家修身格言。堂中央兩側:擺放對稱的幾和椅,是晚輩或下屬的排列座式。恭王府壽字紋圈椅賞析!
  • 晚清老照片:朝廷大臣後院妻妾成群,布衣男子坐在屋頂上發呆!
    其中不但有晚清時期朝廷大臣的後院妻妾成群留影,而且亦是可以一窺晚清時期的布衣男子坐在屋頂上神情哀傷發呆的真實場景。廣東錢局於1889開始正式建立,其全局不但有熔化爐72座,而且張之洞還花重金安裝了鑄幣機90臺,之後由晚清的藩司兼任督辦日常工作。
  • 古代大戶人家的家眷們安排住宿有講究,地位明顯等級差別大
    封建社會等級森嚴,無論是衣食住行還是喪葬規格都有嚴格的標準,尤其是皇家。平民百姓雖然沒有那麼多款項可講究,但是有條件的大戶人家還是很重視這些的。他們在住房上的安排就能看出來那些小心機。明清時期距離我們比較近,這個時期人們基本上是住的四合院。
  • 看古代大戶人家嫡女和庶女,地位差別有多大?
    在古代,封建社會男足女卑,重男輕女的非常濃重。在封建宗法制度之下,均實行一夫多妻制度,也可謂一夫一妻多妾制,其中正妻一人,姬妾數人。在大戶人家裡,還會把妾分為: 良妾、賤妾、通房丫頭、媵妾等。在傳統的封建社會下,不要說重男輕女,男女有別,即便在女兒當中,仍有嫡女和庶女之分。
  • 為什麼好男人孤身一人,而壞男人卻是「妻妾成群」
    記得上大學那會,只要我們出去有活動,小天絕對是我們的後勤部長,事情交給他就可以放180個心。按照現在的標準絕對是好男人一枚,可通過聊天知道,雖然陸陸續續的相了很多次親,但都無疾而終,現在自己都準備放棄了,感嘆一句,為什麼好男人孤身一人,而壞男人卻妻妾成群。我說你心中哪些人是壞男人呢,他說陳冠希、王思聰啊,我說他們如果是壞男人的話,那個文章、吳秀波又是什麼呢?
  • 《妻妾成群》:淺析三太太梅珊的命運悲劇
    前言:蘇童的小說《妻妾成群》講述了一個「受過新時代教育」的女學生頌蓮,因父親生意失敗自殺後,她選擇了嫁到高牆深院、秩序森嚴的封建家族陳府,成為長自己30多歲的男人陳佐千的第四房太太。最終在幾個女人的明爭暗鬥中,,變成了大家庭中的犧牲品,成了別人口中的「瘋子」的故事。
  • 古代流行的「送妾」,為何多數男人欣然接受?因為單身漢太多了
    在一些正史和野史之中,經常會有一些人將自己的妻妾送給別人,而被送的那個人就這樣欣然接受了。
  • 古代大戶人家少爺臥室旁有個隔間,妻子幾乎不會進去
    古代大戶人家的少爺臥室有一隔房,妻子不是不能進,而是不屑於進,因為那是小妾和丫環的房間。少爺的妻子是一家的少奶奶,是有身份的,怎麼可能會隨便進小妾、丫環的房間,這有失尊貴。古時大戶人家的少爺,娶幾個小妾是很正常的,一般在婚前就已經有了通房丫頭,到了娶妻的年齡,妻子也得是門當戶對的大家小姐。這樣的小姐都會從娘家帶幾個丫頭過來,為了防止丈夫去外面找女人,一般會把帶來的丫頭許給自己的丈夫,正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己帶來的丫頭就算受了寵,也還是自己的人。像平兒就是王熙鳳從娘家帶來的丫頭,後來跟了賈璉。
  • 為何大戶人家的小姐不能與她們有來往
    三姑六婆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個詞,也是中國傳統的女性職業,是指靠女性天生的優勢而形成的職業,那這三姑六婆指的到底都是哪些人呢?為何大戶人家的小姐不能與她們有任何來往?道教的道姑,在道教典籍中,男道士被叫做乾道或者黃冠,女道士則被叫做坤道或者女冠,同時有出家和不出家之分,著名的道姑有唐朝的楊貴妃、魚玄機以及元淳等人。卦姑,是指專門給人卜卦或者算命的婦人,也是中國古代的婦女職業之一,在女性的民間信仰中有著一定的影響力跟重要性。
  • 《妻妾成群》① | 「雲配偶」才是中年婚姻的主流
    > 文 | 紫竹凌 · 主播 | 阿成 簡寧導讀:本期「10天陪你讀本書」,為您帶來蘇童的小說《妻妾成群
  • 七幅圖看清古代大戶人家嫁女盛況,圖六與當代極其相似
    女子出嫁對於女性來說將是一生中的大事,通常在這一天她們回家家人的祝福下,還有親朋好友的見證下步入婚姻的殿堂,其實在清朝末期,對於那些大戶人家,或者權貴較高的人家,他們往往格外注重女子出嫁的形式,因此往往其排場是非常大,下面我們通過幾幅圖來看一下晚清大戶人家嫁女的大場面。
  • 淪為主人玩物,妻妾不如隨意送人,揭秘古代豢養「家伎」的陋習
    在這種制度下,無論妻妾,古代女人的地位都很低,而妻妾之外的家伎則是最卑微的那一群。作為妻妾功能的補充,家伎除了做好她們的基本工作——供主人滿足娛樂需求之外,還要忍受更多的羞辱。古代哪家養的家伎越多,就證明這家社會地位越高。裴鉶的《崑崙奴》中描寫唐代大曆年間一等勳臣郭子儀家中竟有「十院歌妓」,可見其社會地位之高。其次,她們不像妻妾一樣,只需面向男主人提供服務,而是要面對大量賓客。大家都知道古代是沒什麼娛樂活動的,有身份地位的大戶人家請客吃飯之後不能結伴去唱K,那怎麼辦呢?這時主人就會叫出家伎,來一段歌舞表演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