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客廳,稱為廳堂,是會見賓朋、長幼教諭、喜慶活動的場所,需鎮得住場面。
典型的大戶之家或書香門第的廳堂格局特點:
入門:入門正對著板壁或屏風,起到擋風闢邪和加強私密性的作用。
板壁前:放長條案,條案前是一張四仙或八仙方桌,左右兩邊配扶手椅或太師椅,以右主、左賓或左上右下為序,皆以「序」來入座。
牆正中:掛中堂字畫,這一定是按「皇、相、翰林、名人、格言」為序的匾額,是中國古代社會文明中的「序」和「禮」。
牆兩側:配上條幅,皆是名人字畫,內容多為儒家治家修身格言。
堂中央兩側:擺放對稱的幾和椅,是晚輩或下屬的排列座式。恭王府壽字紋圈椅賞析!-->推薦點擊
廳堂家具的擺放,是最能體現家庭精神境界和生活品位的焦點。
可謂「添一筆則無章,少一筆則意寡」,只有相得益彰,方能起坐之間,自成天地。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