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手遊那點事 | 欣欣、Ben
評論中甚至有很多寫著,「五分只為被看見」。
29號18點左右,騰訊吃雞手遊《光榮使命》上線 App Store,在6個小時的時間裡,排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上升到了總榜第一。但到了今天(11月30日),《光榮使命》口碑全面崩塌,在App Store上的評分低至2.9分,TapTap上也只有4.0分,免費榜TOP1的殊榮與玩家的極低評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一、4000萬預約量助力《光榮使命》拿下免費榜TOP1
騰訊這款預約已久的吃雞手遊終於在昨天正式上線,據了解,這款產品上線6個小時便登頂免費榜,比之前的幾款吃雞手遊的勢頭更加兇猛。此前《光榮使命》就已經創下了三周內全平臺預約數破4000萬的驚人記錄,而開測當天的突出成績,更是表明了這款產品的受關注的程度。
《光榮使命》的火熱除了得益於「吃雞」風口之外,更與騰訊的助力息息相關。
11月初騰訊突然爆出的「CHIJI」海報吸引了眾多的眼光;
隨後,「CHIJI」懸念網站地址被更改為GRSM.QQ.COM,這一做法將也得到了廣泛的討論;
11月8日,騰訊對外透露這是一款射擊類手遊,可以支持百人對戰,無疑為「吃雞」玩法蓋上標籤;
11月21日,《光榮使命》開啟限號測試,部分玩家搶先進行了體驗;
11月29日,在跳票了4個小時之後,《光榮使命》終於面世。
在長達一個月的預熱之後,騰訊在《光榮使命》上線當天的推廣投入也毫不吝嗇,上線當天除了有朋友圈廣告覆蓋、微信手Q應用寶三大渠道力推之外,還推出了「光榮之日」的活動,大手筆邀請了上百位遊戲主播,包括PDD、五五開、若風、Miss、小蒼、大司馬、騷男等等,開啟跨平臺同步直播,百位主播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在遊戲中進行對戰。為了這款遊戲的市場熱度,騰訊可謂是卯足了勁。
但當玩家大批量湧入到遊戲中卻發現,期待了這麼久的《光榮使命》,居然是這樣的.
二、玩家卻不買帳了:「我覺得不行」,這是一款趕工的產品
大概連騰訊自己也沒想到,這款首發的純正「吃雞」手遊口碑並不理想,甚至可以說是爛透了。《光榮使命》在 App Store 上25555個評分裡只獲得了2.9的平均分(滿分5分),對比《終結者2》的4.5分和《荒野行動》的4.3分,可以說是差距巨大,甚至連《小米槍戰》的3.8分也在口碑上明顯高於本作。
細心觀察評分結構,可以看出《光榮使命》在 App Store 上的評分兩極分化嚴重,絕大部分評分由一星和五星構成,從結構上看是典型的刷分結構。當然其中也不排除會有一些真心為本作打上五星的玩家,以及一些打五星只為了被看見的玩家。
而在 TapTap 上,《光榮使命》的評分比意料之外還更低一些,在41831條評論下只獲得了可憐的4.0分(滿分10分),對比《荒野行動》的8.6分和《終結者2》的8.2分,情況可以說是慘不忍睹,甚至連《小米槍戰》的7.5分,也同樣遙遙領先本作。
但 TapTap 的評論方向比較特別,大部分玩家的關注點放在了遊戲製作方Big Monster。玩家們一致認為,這個號稱只有五人的遊戲製作團隊,在精心策劃了一起欺詐性營銷事件後,又大張旗鼓地推出《光榮使命》這款遊戲,實在是太過分了。
三、《光榮使命》為何收穫巨量差評?
1.疑似欺詐性營銷的製作背景
據玩家評論表示,《光榮使命》前身是一款名為《The Last One》的「吃雞」類型遊戲,目前在 TapTap 上搜索「The Last One」已經不能顯示結果。但在《光榮使命》製作團隊Big Monster的介紹頁面上,我們還能看到背景圖上那清晰的「The Last One」。
據筆者了解,《The Last One》曾登頂 TapTap 新遊預約榜,其製作團隊主打「獨立遊戲」、「五人小團隊」和「高畫質」等遊戲標籤。根據製作團隊早期放出的試玩視頻和少量截圖來看,本作的玩法和市面上的「吃雞」手遊類似,但畫面表現力相當優秀,可以吊打目前市面上的數款「吃雞」手遊。
此外,《The Last One》的官方人員「山叔」還曾公開發表其遊戲團隊會堅持獨立研發、不會因為利益關係賣掉產品的言論。如此看來,Big Monster 當初確實是憑著品質過硬的試玩視頻和用戶至上的承諾以獲得玩家一致好評,玩家們期待能儘快玩到這樣一款充滿誠意的作品。
但事與願違,由於遲遲沒有交出遊戲的試玩版本,《The Last One》漸漸磨滅了玩家的熱情,隨後其製作團隊更是銷聲匿跡了一段時間。後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騰訊發布首款「吃雞」手遊,Big Monster 拋棄了它那五人小團隊的形象,搖身一變成為巨人網絡旗下的重點遊戲項目工作室,獨立遊戲《The Last One》成為了大廠出品的《光榮使命》。
因此當玩家看到《光榮使命》在介紹上標示著巨人網絡和 Big Monster 後,便認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欺騙。
當然,要是產品質量過關的話,筆者認為大部分玩家也不會對這件事耿耿於懷。畢竟在玩家的角度看來,能玩到質量上乘的作品才是最重要的。有時候因為各種問題,小團隊想依賴大公司獲取資源也是迫於無奈、情理之中。但就是在這樣一個合理的前提下,卻出來一款並不靠譜的作品,這才是獲得巨量差評的關鍵。
2.遊戲質量過軟,像是一款半成品
《光榮使命》和市面上其他「吃雞」類型產品相似,但在遊戲優化上卻相差甚遠。筆者使用能夠流暢運行《荒野行動》、《終結者2》等遊戲的祖傳iPhone 6p測試,在進入遊戲後卻收到了無法運行遊戲的提示。
要知道 App Store 是具備設備識別功能的,即一款 App 如果不能在你使用的設備上使用的話,App Store 是不允許用戶下載的。由此可知,如果製作團隊明確放棄低端設備運行,是不會出現像《光榮使命》這種下載後卻不能正常運行遊戲的情況。目前可以確定的是,在隨後的版本更新中,本作會加入對1G運存設備的支持,但目前如此的用戶體驗,使這款遊戲更像是缺乏優化、趕工上線的半成品。
由於伺服器卡頓造成的全體玩家卡在空中
此外,由於缺乏優化造成的畫面表現力低、設備發熱嚴重、遊戲地圖過大、伺服器卡頓等各種問題,也逐一引證著《光榮使命》是一款趕工上線的產品。筆者在評論中還留意到,有不少「吃雞」手遊的老玩家稱玩了幾局遊戲後便有頭昏腦脹的感覺,雖然3D眩暈症因人而異,但這部分玩家在玩《荒野行動》沒有出現的問題,在本作中卻出現了,看來本作除了在玩法細節上需要調整以外,對畫面舒適度的優化才是重中之重。
四、騰訊吃雞首戰告敗,但這並不重要
實際上,手遊那點事對玩家的3分評分並不意外,因為《光榮使命》儘管有騰訊的強大渠道做支撐,但始終逃不過「趕工」的命運,而且它並不是騰訊的親自操刀的,而是代理的,因此品質上稍有落後也是可以理解的。
說起來,《光榮使命》從一開始就有多舛的命運,先是遊戲的前身《The Last One》在 TapTap 上被爆出黑料,隨後又扯出了巨人網絡摻和其中,上線當天更是上演了4個小時的跳票,這無疑讓人感覺到,緊趕慢趕,總算趕出來了。
《光榮使命》的口碑出現滑坡,但這對於騰訊來說重要嗎,顯然答案是否定的。騰訊一連公布了4款「吃雞」手遊,而《光榮使命》甚至可以說只是一款試水之作。當下的「吃雞」大戰已經到了非常關鍵的時刻,特別是騰訊網易兩家巨頭更是爭得你死我活,iOS免費榜TOP5中已經有四個位置都被「吃雞」佔了,時機的把控非常重要。畢竟吃雞格局一旦形成,就會快速拉開差距,寡頭將通吃市場。
而《光榮使命》推出後的首要任務就是搶佔風口,儘可能地拉攏更多用戶,讓這場吃雞競爭持續上演,為騰訊後面的「吃雞」手遊爭取更多的研發調優時間。到時候,光子工作室和天美工作室的兩款《PUBG》正版手遊會穩穩噹噹地接盤,或許就沒有《光榮使命》什麼事了,或許它從一開始就可能是一款炮灰,在競爭中註定要被「光榮」。
但秉著「不放過任何一個爆款」的原則,騰訊不能白白看著其他各家在這個市場中搶食,不能白白讓出這個風口,不能等自己萬事俱備之後最終市場只剩下「雞骨頭」。因此即使中間有大量的資源浪費,但騰訊耗得起,也願意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