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愛宮牆柳,只被前緣誤。
花開花落自有時,總賴東君主。」
深宮幽怨,風雲暗湧。今年秋天一部部宮鬥劇你方唱罷我登場再次掀起收視狂潮,成為觀眾談論的焦點。當後宮一眾嬪妃在大螢屏上爾虞我詐的同時,不少觀眾自然會想起幾年前同樣取得收視佳績、宮鬥劇鼻祖級的經典大戲《甄嬛傳》。說起這部神劇的成功,除了孫儷、蔣欣的精彩表演外,作為該劇的靈魂人物-導演鄭曉龍的功勞可謂功不可沒。
鄭曉龍,中國內地著名導演,代表作品:《北京人在紐約》、《金婚》、《甄嬛傳》、《羋月傳》、《生死十日》、《紅高粱》等優秀電視劇。曾榮獲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導演獎、華鼎獎中國百強電視劇最佳導演獎、金鷹獎最佳導演獎。
年份
作品
主要演員
1993
《北京人在紐約》
姜文、王姬
2001
《永不放棄》
江珊、李幼斌
2004
《刑警使命》
孫淳、吳越
2007
《金婚》
張國立、蔣雯麗
2007
《生死十日》
何冰、吳越
2008
《春草》
陶虹、王雷、奚美娟
2009
《老闆馬一明》
姜武、張恆
2010
《金婚風雨情》
胡軍、周韻、姜文
2011
《甄嬛傳》
孫儷、陳建斌、蔡少芬
2012
《新編輯部故事》
陳好、呂麗萍、黃海波
2013
《紅高粱》
周迅、朱亞文、黃軒
2014
《羋月傳》
孫儷、劉濤、方中信
2016
《急診科醫生》
張嘉譯
王珞丹
打開大導演鄭曉龍的作品履歷表,您會發現這位「宮鬥劇之父」執導風格路線甚廣。
除了其擅長的宮鬥劇《羋月傳》、《甄嬛傳》廣為流傳之外,公安劇《刑警使命》、家庭情感劇《金婚》、《金婚風雨情》、都市時裝劇《急診科醫生》都成為了當年的收視冠軍。才華橫溢的鄭導,甚至還曾另闢蹊徑拍攝過一部經典的抗戰戲《生死十日》。「宮鬥劇」導演拍攝「抗戰題材」,這場面和氣氛的營造,想一想就令人期待不已。
由鄭曉龍執導,何冰、吳越主演的電視連續劇《生死十日》目前正在吉林衛視【燃情劇場】下午檔持續熱播。因《大宋提刑官》一劇而躍升國內一線實力演員陣容的何冰,此次在《生死十日》中出演智勇雙全、幽默樂觀的八路軍小分隊隊長劉亮。而在《我的前半生》劇中有出色表現的著名女演員吳越出任該劇的女一號--敢愛敢恨、聰慧大方的國民黨戰地女記者吳效謹。
據了解,《生死十日》講述了一支護送國民黨女記者的八路軍精銳小分隊,途中意外俘虜一名日本軍官,在十天的時間裡經歷生死激戰的傳奇故事。鄭曉龍導演曾透露,「從創作上講,《金婚》跨度是50年,比《生死十日》難;從拍攝上看,《生死十日》比《金婚》難得多。《生死十日》大部分都是夜戲,很多場景都是半夜在山上實拍。如果說《金婚》是演出來的,那麼《生死十日》就是拍出來的。我更看重《生死十日》獨特的視角和類型,希望觀眾能夠喜歡。」
導演鄭曉龍認為,《生死十日》有著奇特的故事情節,7人小分隊的成員可以說是各懷絕技、性格迥異,除隊長劉亮外,還有槍法精準的「一槍準」於得水,醫術精湛的「小華佗」杜梅,口技高超的「快嘴」李文全,一身輕功的「猴子」孫二風,精通爆破的「小礦工」齊永泉,再加上摔跤能手「大個兒」包鐵柱,使得該劇十分精彩,「可以說,從來沒有人以這樣的角度、這樣的故事講過抗戰」。
1943年夏天,日軍制定了妄圖消滅八路軍北山軍區主力的"木馬計劃"。與此同時,八路軍北山軍區三分區政治部正式通知偵察參謀劉亮(何冰飾),任命他為三分區司令部偵察科科長,並交給他上任後的第一個任務--組建一支七人小分隊,護送從前線完成採訪工作的國民黨中央社女記者吳效瑾(吳越飾)平安返回軍區總部。上級特別指示,必須在十天內完成此次穿越敵佔區且長達三百裡路程的護送任務。
在隊長劉亮的精心挑選下,槍法精準的"一槍準"於得水,醫術精湛的"小華佗"杜梅,口技高超的"快嘴"李文全,一身輕功的"猴子"孫二風,精通爆破的"小礦工"齊永泉,再加上蒙族摔跤能手"大個"包鐵柱,各懷絕技且性格迥異的七人小分隊誕生了……
「在人的一生中,十天是一個很短的時間。但是在烽火連天的抗日戰爭時期,一支七人組成的八路軍小分隊,卻在一起度過了極為漫長的生死十日…」— 導演 鄭曉龍
十天時間的朝夕相處、患難與共,
他們的情感也經歷著怎樣激烈的衝突和心靈的洗禮?
更多精彩,
請鎖定吉林衛視【燃情劇場】正在播出的《生死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