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人在紐約說鄭曉龍

2020-10-17 Shadowbroker

我想大多數年紀稍長一點的人知道鄭曉龍是看過《北京人在紐約》這部劇的!

我本人也是極為喜歡鄭曉龍的《北京人在紐約》《生死十日》這兩部劇,雖然後一步極為小眾,但今天我們不止談論鄭曉龍的作品,也來談談鄭曉龍其人。

鄭曉龍是北京電視藝術中心主任,這件事還得從那部轟動了中國的電視連續劇《北京人在紐約》說起!


紐約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獄,是戰場。美國,是沒有人給你吃白飯的。可哪裡又不是戰場呢?在哪裡不是沒有白飯吃的呢?
劇中王啟明和郭燕在剛到美國的時候的掙扎傷痛,無非是因為以他們在北京時的身份地位,陡然面對地下室與打工的生活,一時無法適應過去與現在、想像與現實巨大的落差。但是這樣的遭遇不是理所當然的嗎?你不會英語,沒有美國身份,如何在紐約立足?想像這麼一個人,不會說也聽不懂普通話,沒有北京戶口,所有文憑資歷均不被認可,口袋空空去北京街頭四處奔波求職,難道境遇會不那麼尷尬嗎?那個把王啟明打了一頓的混蛋說:要是在北京,你會搭理我嗎?
這個時候王郭只不過多了異國的悽涼,語言文化隔絕的窘迫。
如果只是為了生存,其實完全可以相濡以沫。郭燕顯然是順從丈夫疼愛女兒的勤勞善良傳統女,按部就班為人辦事,本身並無多少野心,卻為丈夫的自我嘲謔無法接受。越是傲氣好勝的大男人,居然降到了為撿來沙發電視機而興致勃勃的程度,越讓從骨子裡明白他的女人加倍感受到生活的不可承受的重壓。
大衛一輪又一輪的狂熱追求,她不是一直回應得很得體嗎?如果不是因為王啟明的自卑、不甘都快把他憋爆了,恨紐約生存之艱難、恨美國有錢人,仇恨轉到他老婆身上(看看在機場那一幕,下決心破釜沉舟的同時,也將患難夫妻扔到一邊,寧願獨自奮鬥),郭燕又何以至於考慮接受大衛的求婚。
王有多混,一個例子:從阿春餐館辭工,揣了一肚子氣回來,郭燕安慰說,沒關係,她可以多加班多做些毛衣,可王起明埋怨她,說看不上她只會苦做,不如阿春,什麼都來得,做老闆做得風生水起。郭燕氣哭了,她不怕跟丈夫吃虧,可受不了這種話。
貧賤夫妻百事哀,雖哀也可牢牢相守、相依為命。一朝丟了自尊,落花流水。王分明是被生活打敗了。你想要找回自我、證明自己,這沒錯,何苦負氣將共過患難的妻狠狠推開。說到苦,我讀過賈平凹、高智晟寫童年時母親帶一大群孩子的疲勞,勉強沒有餓死累死,還有網上流傳的那對為救病兒表演吃草的夫妻……人世間的苦難,沒有底!幸好冰冷艱難之中,畢竟有親情相依。王丟盔棄甲般放棄十幾年、青梅竹馬的妻子、孩子的母親,太狠!對自己也太狠!對郭燕,他明明是將她直接推向大衛。即使她不愛舒適的生活,光憑大衛對她表現的仰慕溫柔體貼,被丈夫的無情和爆發狠狠打擊過的脆弱郭燕根本沒有招架之力。
這個時候,王的心中,什麼過去的恩情、自己的良心、最在意的女兒的感受,全沒有位置啦!
王如此選擇,明顯很大原因在於阿春那一番話起了作用。「所有能生存下來的人,根本用不著回去!」他撐著不去找阿春,卻把這個最大可用資源留到關鍵時刻用。
顯然,不只是為了生存。像大李那樣的才一直是生存模式。在生存之上,還加上了野心,想要成功,想要出人頭地。為了成功,可以勢利,可以無情,可以卑鄙,可以打感情牌。像阿春說的把感情和錢分開,可能嗎?沒有錢的時候自然純情,有錢了感情五味雜陳。
等熬過了艱苦的原始積累階段,基本過了語言關,品嘗到了成功滋味的時候,生活反而更多煩惱。該享受天倫之樂了吧,偏偏把孩子接過來之後,開始了無窮無盡的矛盾。
就像當初沒想到到美國要從最底層做起一樣,他們又沒想到孩子到美國來要不可避免接觸其文化的灰色一面:吸毒、悖逆、性。。。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要面對痛苦的人生。孩子對父母多年缺席的怨恨,永遠無法彌補的虧欠,以前被剝奪的童年快樂,加上發現父母離異的打擊,多少錢也買不來一個和美的家。寶貝女兒的加倍叛逆、對阿春的仇視、阿春的冷靜遠離、前妻的落魄,都讓王啟明的成功變味了!
人就是這樣,好不容易努力得來的東西,等到手之後,卻失去了享受它的胃口!
胃口好卻沒吃的,奮鬥;山珍海味在前卻胃口全無,悲哀!
一生多長,一生中有多少時候不在這兩種狀態之下?
後來的郭燕,對於自己離婚再婚何等悔恨自責,王啟明卻對自己離情別戀全無一點悔意。在他眼裡,阿春是福星、是紅顏知己、是避風港!她的美貌、才幹、堅強、獨立、智慧、精確的判斷力、對人性的洞悉和寬容、有著比金子還寶貴的在美國生活的經驗,遊刃有餘,又善解人意。更關鍵的是,她若即若離,從不許諾,從不表白,因而永葆魅力。她也有不顧一切、瘋狂投入的時候,可更多的是在不娶她的王面前抽身離去。只要過程,不糾結結局,何等瀟灑。在王春風得意的時候,是她一再提起郭燕的功勞,她一再讓王與前妻複合。
阿春與郭燕的區別,讓我想到王熙鳳與襲人的不同。
郭更遭人詬病的是,誰讓她腳踏兩隻船。尤其她坦然接受大衛贈車,還有編劇安排的幾乎沒有過渡地就與大衛結婚。她在婚禮上特意將玫瑰花送到阿春手上,王找她要大衛商業機密時她先給才怒斥其卑鄙,她一再拒絕大衛求她回去,還有王再次困窘時她默默回車間織機旁的身影——前妻做到這份上,沒話可說吧!她拒絕接受大衛的賣房款的一半,寧可租房、做清潔工,重新過苦日子。她其實也很有能力,可處富貴可處貧賤。
王啟明何德何能,遇上郭燕和阿春這麼好的女人!他也有令我感動的一幕,在大衛得知郭燕將王作為競爭對手引入商場而大怒時,王說,你今天和她離婚我明天就會娶她。他是眼睛看著郭對大衛說這話的,似乎真誠。可是,劇中沒有看到過他去找郭燕,只看到郭去看女兒,寧寧卻找不到父親回家。王捐出一大筆錢、讓郭燕有一筆獎學金可以念博士,似乎以此清債。
郭心灰意懶,一度酗酒,以孤獨生活來自我懲戒。被不願做情人的阿春拒絕,痛苦和空虛之中,王起明拿鈔票來買風塵女一遍又一遍地說:「I love you. I really love you.」看到這裡,心底苦不堪言。
回頭想來,到底為什麼要出國?出國必然意味著人生架構扭轉,無論是經濟基礎還是上層建築。不出國,一家三口平平靜靜地生活,不是很好。王啟明、李國華出國,兩家人不都家破人亡。即使在今天,出國早已失去了八十年代那種炫目的光環,仍然有那麼多人願意出國,到別處生活,為了自己,或為了下一代;為了追求夢想,或為了逃避現實。遠離故土太久,或在異地過了太不同的生活,已無法回頭,故土也已不是記憶中的模樣。生活,已經時過境遷,走不回去了。
阿春說,東半球,西半球,哪裡的土都是土。兩顆難耐寂寞的孤獨靈魂如果相交,不全是真愛,更多的是需要!


我想《北京人在紐約》不單單是一部電視劇。它無疑是新時代的《海國圖志》,讓有幸生活在影像時代的中國人,能夠更加具體、感性地感知到「美國」乃至「資本主義」的面貌。它所產生的社會效應,也不僅僅是國人對於劇情的熱烈討論,同時還有對於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社會在觀感上的巨大裂變和逆轉。很多熱烈擁抱「西方文化熱」和「中國文化批判熱」的國人開始重新調整立場來看待西方,而「出國熱」也在很大程度上有了降溫。《北》對於西方近乎妖魔化的「極端」描繪所帶來的廣泛的社會影響,直到2000年之後才漸漸消散。

1993年6月,鄭曉龍和他的朋友們用辛勤的付出,使一部區區21集的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在中國廣袤的大地上造成了萬人空巷的盛況,十幾億甚至十幾億的觀眾在同一時間觀看同一部電視劇,僅此,就足以令那些外國同行們目瞪口呆,想像不來!


鄭曉龍作為一位學者型導演。並不說明鄭曉龍在《北》思考的僅僅是這些內容,它們只是從某個側面說明,鄭曉龍多年來思考的重心所在和偏好所在,而鄭曉龍的這些思考與偏好,從根源上說明著鄭曉龍作品,包括他所關注的那些題材和故事為什麼總是具有很強的思想性,而且作品一旦問世,便總能產生較強的影響力(並不總是正比例於票房),以至於數年後仍然被觀眾要求重播的內在原因,我想在我國影視界,鄭曉龍是近十幾年來引進、傳播、弘揚人文思想最專注、最執著、最自覺的一個,尤其在執著和自覺方面,業界可能只有導演陳凱歌可以與之比肩。

把陳凱歌和鄭曉龍做一簡單比較將會是很有意思的!陳凱歌以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批評見長(比如《孩子王》),鄭曉龍對西方人文精神的理解見長(比如《刮痧》);陳凱歌對傳統文化歷來取批判態度,鄭曉龍對人文精神歷來取弘揚態度;陳凱歌以影片《和你在一起》為標誌逐漸走向平和,不再激進,鄭曉龍則不屈不撓,持之以恆,冥頑不化,不願放棄,一部《又見英雄》的劇本創作,時間竟達十數年之久,更換編劇達十數人之多,就其忠勇而言,鄭曉龍更像是一位高舉著人文思想的旗幟,向那個大風車一次次發起衝鋒的中國式騎士唐·吉歌德。

要解釋鄭曉龍為什麼會對弘揚人文精神有如此的熱情,只要指出兩點就足夠了。一個是他在美滯留多年(那裡有一個他註冊於美國的華資公司),對中美人文差異有所比較,尤其對我國人文現狀的落後有深切感受。另一個是他畢業於著名的北京大學,而那裡從過去到現在,一向是朝國內引進、改造、傳播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學術中心,是一座能量巨大的儲存庫和轉播塔,而不像中國人民大學那樣,從過去到現在,一向是新中國黨和政府的思想武庫,是培養黨內思想家、學者、專家的搖籃。鄭曉龍不愧是北京大學的畢業生,而且還是個忠實地帶著北大傳統在影視界行走的北京大學畢業生。

作為藝術家作為導演,鄭曉龍的所作所為沒有任何錯誤,即便所有觀眾都反對甚或不滿他的興趣和熱情,他也仍然擁有選擇的權利。然而,結症並不在這裡,而是在鄭曉龍對人文精神的關心、宣揚著實是過早了一些,以至於他的觀眾可以「容忍」他十年,但他的觀眾卻恰恰不理解也鬧不懂他在說些什麼。鄭曉龍的提前量可以這樣來衡定:只有到了近幾年,當國內的房地產商們「團結」成為社會經濟乃至整個社會生活中最具權威的力量,關注民生,弘揚人文精神才被黨和國家所公開提出。


有道是:「環境只接受同它一致的品種而淘汰其餘的品種,環境用重重障礙和不斷的攻擊,阻礙別的品種發展。」(羅·丹納)如此,生活給鄭曉龍的出路,或者叫做鄭曉龍本人的選擇,就必然地變成了一種在荊棘叢生的道路上頑強行進的艱苦努力甚或掙扎。經驗說了,在中國,早熟的孩子通常是沒有香餑餑吃的。

也許這就是成功路上的羈絆,正如有好的地方必有壞,有光的地方必有影。但總而言之,我們還是期盼著這樣有著人文深度內涵的作品而不是爛大街的狗血奇葩劇更多一些,再更多一些......

相關焦點

  • 轟動一時的《北京人在紐約》:鄭曉龍對「美國夢」潑出的一盆冷水
    恰好那時候鄭曉龍看到了一部小說,名字就叫做《北京人在紐約》,他用一夜的時間翻完了這部小說,第二天他便心血來潮,開始籌備《北京人在紐約》的準備工作。貸款拍電影的瘋狂導演此前鄭曉龍的妻子,著名編劇王小平有過在美國生活的經歷,紐約對於她來說並不陌生,但擺在鄭曉龍面前最棘手的問題其實是資金的來源,顧名思義,《北京人在紐約》是一部講述北京人在紐約的故事,電視劇全部要在紐約取景
  • 轟動一時的《北京人在紐約》:鄭曉龍對「美國夢」潑出的一盆冷水
    恰好那時候鄭曉龍看到了一部小說,名字就叫做《北京人在紐約》,他用一夜的時間翻完了這部小說,第二天他便心血來潮,開始籌備《北京人在紐約》的準備工作。 鄭曉龍 貸款拍電影的瘋狂導演 此前鄭曉龍的妻子,著名編劇王小平有過在美國生活的經歷,紐約對於她來說並不陌生,但擺在鄭曉龍面前最棘手的問題其實是資金的來源,顧名思義,《北京人在紐約》是一部講述北京人在紐約的故事,電視劇全部要在紐約取景,此前鄭曉龍所在的
  • 鄭曉龍將重拍《北京人在紐約》 演員將仍用姜文王姬等
    原標題:鄭曉龍將重拍《北京人在紐約》   《北京人在紐約》這部經典的「美國夢」電視劇重新成為市場熱點。近日,原著作者曹桂林首次澄清:他於兩年半前將《北京人在紐約》與續集《王起明回北京》(暫名)的小說改編電視劇拍攝版權賣給了出品過《金婚》、《甄嬛傳》的花兒影視公司,由《北京人在紐約》的導演鄭曉龍重新出山拍攝「全本」。
  • 《北京人在紐約》&《紐約人在北京》
    因為之後劉歡的歌聲將響起,《北京人在紐約》的片頭會出現。    這部電視劇可謂風靡一時,不僅獲得當年的五個一工程獎,也幾乎包攬了次年的飛天獎、金鷹獎的重要獎項,更重要的是,很多中國人對美國的第一印象,就是從片頭的這幾句話開始。   20多年後,《北京人在紐約》小說原作者曹桂林又出版了《紐約人在北京》,更新了他的「美國觀」:「紐約呀紐約,曾把你比作地獄,曾把你比作天堂。
  • 《北京人與紐約客》:靳東合伙人孫儷,推斷北京人在紐約的日子
    這是都市情感播放《北京人與紐約客》導演鄭曉龍。說到鄭曉龍,他是中國大陸最著名的電視導演。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傑作。我們所知道的《渴望》,《金婚》是一代人一代人心中的經典,近年來,電視連續劇中最著名的電視連續劇是《甄嬛傳》和《羋月傳》。這也是他的工作。我相信《北京人與紐約客》也會著火。更重要的是,鄭曉龍的主管選擇在《北京人與紐約客》中與孫儷合作。可以說,近幾年來,二者取得了成功。
  • 北京人在紐約的幕後故事,現在你還想去紐約嗎?
    1993年導演鄭曉龍貸款150萬美金,決心赴美國拍攝《北京人在紐約》,如果你不知道此時的鄭曉龍是誰,那你一定知道後來的《甄嬛傳》 《羋月傳》,而這些神劇的幕後導演都是大名鼎鼎鄭曉龍。當時陳道明也在劇組,一次在機場的偶遇,讓他推薦了剛從美國回來的北京大妞王姬去試鏡,然後就沒了下文,王姬重回美國經商,只是偶爾從報紙上看到《北京人在紐約》開拍的消息,本來已經不抱希望的她確突然接到劇組讓她演阿春的電話錄音,過段時間就再會聯繫她,王姬一等又是一個月,迫切需要知道結果的王姬拿起電話打給鄭曉龍,才得知人家劇組又打算把阿春換人了,氣的王姬劈頭蓋臉的把鄭曉龍罵了一頓,大意就是你們「今日對我愛答不理
  • 北京人在紐約:陳道明夫婦雙雙辭演,王姬留下了一生的遺憾
    「如果你愛一個人,就送他去紐約,因為那裡是天堂;如果你恨一個人,也送他去紐約,因為那裡是地獄。」這是《北京人在紐約》的第一句話,開篇導演就講出了對紐約的看法。、姜文和王姬主演的《北京人在紐約》正式上線,此劇一經播出便轟動全國,同時打破了北京電視藝術中心無盈利的現狀。
  • 懷念經典:《北京人在紐約》愛人的天堂和地獄
    《北京人在紐約》是由鄭曉龍、馮小剛執導,姜文和王姬主演的第一部境外拍攝劇。本劇已於1994年1月1日上演。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中期的時候,社會上流行這樣一種句式:「如果你愛一個人,你就把她送到哪哪哪,因為那裡是天堂!如果你恨一個人,你就把他送到哪哪哪,因為那裡是地獄!」這個句式從哪來的哪?
  • 《北京人在紐約》:為什麼陳道明夫婦雙雙辭演,王姬留下一生遺憾
    《北京人在紐約》,在央視一經推出就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緣起為什麼看中了《北京人在紐約》這部小說?導演鄭曉龍說:因為它真實。但這仍然是一筆巨款,鄭曉龍不敢輕視,害怕電視劇撲街,投資失敗,他早早的留出了給銀行的利息錢,並且給劇組打招呼,這筆錢堅決不能動。這算是「破釜沉舟」的一次嘗試。 陣容《北京人在紐約》在今天看來陣容依然強大:導演是鄭曉龍和馮小剛,主演是姜文、王姬、嚴曉頻。
  • 【改革開放40周年】《北京晚報》:鄭曉龍 · 永不停步的電視劇奠基人
    《編輯部的故事》中有很多人物類型,即便現在的電視劇鮮有涉及,比如張國立飾演的同性戀,還有歌星雙雙,還有一些無比荒誕的故事誇大地反應現實,如今再看也依舊映射人心,比如飛來的星星和欺凌僱主的小保姆。北京電視藝術中心是國家事業單位,有一部分政府撥款,除此之外用於拍攝的大部費用需要到社會上四處籌資,金主都是餐館和做服裝生意的私營老闆。鄭曉龍便想到找大企業做贊助,產品植入劇情中,《編輯部的故事》裡植入了百龍礦泉壺和潔廁靈。「那會兒對金主還有劇情都要負責,我們不光編臺詞、還編情節,還要看起來合情合理,又讓對方滿意。臺詞裡『少抽兩包萬寶路,一年不用刷廁所』,說的就是潔廁靈。」
  • 《北京人在紐約》:為什麼陳道明夫婦雙雙辭演,王姬留下一生遺憾
    這部電視劇叫做《北京人在紐約》,這部電視劇是1994年由鄭曉龍執導的一部電視劇,這部電視劇上線之後,就引起了全國的轟動。不得不說,這部電視劇反映了當時的出國熱,在早年間不少人都希望到國外去生活,因此那時候年輕人碰在一塊可能聊的最多的就是想要到國外生活的願望。不少人也將出國這件事情當做是自己的人生大事來看待。
  • 讓姜文偏愛,讓陳道明後悔,《北京人在紐約》為何這麼有魅力?
    讓姜文偏愛,讓陳道明後悔,《北京人在紐約》為何這麼有魅力?上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依然沐浴在神州大地,那個時候的東方巨龍剛剛甦醒,中國人民逐漸過上了好日子,只是不像現在這樣出國方便,很少有人知道中國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一部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打開了中國觀眾的視野,成為了當年最成功的電視劇,也成為了中國電視劇史上的一部經典之作。
  • 陳道明因姜文錯過,製片撿垃圾拍戲,你不知道的《北京人在紐約》
    在上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部電視劇播出時創下了多個收視紀錄,達到了萬人空巷的效果,甚至可以說是影響了幾代人的看法,這就是《北京人在紐約》。這部劇首播是在1993年9月26日,至今過去了超過26年,卻仍然是幾代人心中永遠的經典作品。
  • 讓姜文偏愛,讓陳道明後悔,《北京人在紐約》為何這麼有魅力?
    讓姜文偏愛,讓陳道明後悔,《北京人在紐約》為何這麼有魅力?上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依然沐浴在神州大地,那個時候的東方巨龍剛剛甦醒,中國人民逐漸過上了好日子,只是不像現在這樣出國方便,很少有人知道中國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一部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打開了中國觀眾的視野,成為了當年最成功的電視劇,也成為了中國電視劇史上的一部經典之作。貸款拍戲拍攝一部這樣的電視劇,作為當時的導演鄭曉龍來說,是充滿風險的。
  • 《北京人在紐約》:這部電影害了多少人?王姬留下一生遺憾
    到了這裡,許多人已經意識到這是哪一部劇了——《北京人在紐約》。該劇講述了90年代一批懷抱夢想的北京人在世界最繁華的經濟中心紐約城打拼的故事。中國的首都,美國的繁華之城,奮鬥與掙扎,夢想與現實,這些種種元素吸引著眾多渴望出國,幻想國外生活的中國觀眾。同時令人眼前一亮的,還有劇中的演員,雖然這部劇的故事較簡單,但它背後的有關角色的故事,卻不那麼簡單。
  • 1994年,《北京人在紐約》爆紅全國,時隔26年,主角現狀天差地別
    導語:還記得26年前爆紅全國的《北京人在紐約》嗎?正是這部作品,讓跑龍套多年的王姬再次站在舞臺上,開啟了她「開掛」般的人生。姜文也因為這部劇快速被更觀眾認識,為他以後的導演之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可你知道嗎?
  • 1993年姜文的21集連續劇,北京人在紐約,堪稱經典!
    ,所以去美國也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兒,同時美國在人們心中就像天堂一樣美好,但是直到一部電視劇的出現,大伙兒才真正了解在美國生活的北京人到底是什麼樣兒的1993年在曹桂林的同名小說原著的基礎上改編出了21集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
  • 1993年的21集電視劇,姜文的巔峰佳作,北京人在紐約堪稱經典!
    1993年在曹桂林的同名小說原著的基礎上改編出了21集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一經播出就引發了廣大的熱議,這部劇主要講述了以北京人姜文為視角在紐約展開的一系列故事,劇中姜文飾演的是在北京小有名氣的大提琴家王起明和他媳婦兒郭燕兒懷著美好願景來到了異國他鄉,但現實很骨感,當他們真正來到美國的時候才發現一切都和想像中的不一樣
  • 《北京人在紐約》:捧紅了王姬,卻毀了她的兒子
    一部描寫北京人在美國紐約奮鬥的電視劇,讓王姬一炮而紅。這部劇成就了王姬,同時也成了她永遠的傷痛這部劇就是由鄭曉龍與馮小剛執導,王姬與姜文主演的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王姬接拍《北京人在紐約》:一切都是天意王姬長相大氣端莊,容貌氣質出眾,是90年代的第一美女。
  • 原 創|:《北京人與紐約客》老幹部靳東與孫儷娘娘要合體了!
    這兩個老戲骨將合拍電視劇《北京人與紐約客》當然,這有別於好幾年前的一部電視劇叫做《北京人在紐約》該電視劇是《北京人在紐約》的姊妹篇。這部電視劇是根據著名作家曹桂林的小說改編而成。導演鄭曉龍也是對這部電視劇充滿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