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月1日報導法新社倫敦2020年12月31日報導稱,以下是在英國曠日持久的脫歐進程——從2016年脫歐公投到2020年12月31日決定性的離開——中曾經發揮了關鍵性作用的重要人物。
奈傑爾·法拉奇
作為歐洲議會中的歐洲懷疑論者和英國獨立黨前領導人,法拉奇在長達25年的時間裡一直在為脫離歐盟而奔走。
正是在過去10年的前5年裡,英國獨立黨獲得的支持激增促使當時的首相戴維·卡梅倫呼籲舉行2016年公投。
在脫歐一方意外獲勝後,他最初表示將退出政治前線。但是,他在2019年回歸,譴責時任首相特雷莎·梅是脫歐「背叛者」。
戴維·卡梅倫
從2010年開始任英國首相6年的卡梅倫舉行了脫歐公投,並領導了所謂的「留歐」運動。
當舉國支持脫歐時,他別無選擇,只能辭職,承認他不再適合「擔任引導英國航船前進的船長」。
此後,卡梅倫基本淡出公眾視線。他在接受英國獨立電視公司採訪時說,詹森從未真正相信英國脫歐。
特雷莎·梅
這位前首相2016年時並不支持英國脫歐,但在卡梅倫下臺後成為領導執政的保守黨的「可靠人選」。
特雷莎·梅誓言英國將退出單一市場,並將結束人員自由流動。但是,她在選擇於2017年6月倉促地提前舉行大選後遭到嚴重削弱,保守黨在那次大選中失去了議會多數席位。
鮑裡斯·詹森
這位倫敦前市長曾是官方「脫歐派」的名義領袖,敦促英國從布魯塞爾手中「奪回控制權」。
2019年7月,他輕鬆贏得保守黨領導人選舉,隨後又出人意料地與布魯塞爾達成了新的脫歐條款。他在2019年12月的大選中贏得了壓倒性多數支持,承諾將「完成英國脫歐」。
多米尼克·卡明斯
卡明斯是「為脫歐投票」組織背後的智囊人物。他的好鬥戰術和粗暴性格令他在政界四處樹敵。11月,他被迫辭去作為詹森最重要的高級顧問的職務。
他咄咄逼人的競選策略,使他成為英國脫歐反對者憎恨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