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隨著貝多芬戲劇配樂《愛格蒙特》全本北京首演,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2020/21樂季正式揭曉。
在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十周年之際推出的這次主題為「日新」的新樂季本應於今年3月與公眾見面,出於疫情防控需要,很多國際大師無法按期赴約,樂季原計劃被推翻並重新策劃。
但樂團也因此收穫意外驚喜,那就是整個樂季將成為中國頂尖音樂家的大聚焦,變成中國風採、華人力量的大展示。李心草、陳琳、李飈、楊洋、張藝、張國勇、袁丁、張潔敏、俞峰等指揮家相繼執棒樂團獻演。張昊辰、呂思清、楊雪霏、李佳等獨奏家陸續亮相,夏侯金旭、孔嘉寧、杜天奇等青年藝術家也將與樂團開啟首次合作。
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馬勒誕辰160周年
為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樂團將上演貝多芬全部9部交響曲,並在音樂總監呂嘉的指揮下探索貝多芬11部序曲作品。此外,貝多芬為歌德戲劇配樂《愛格蒙特》全本首次亮相首都舞臺,樂團還特邀精通德語經典文學的李健鳴女士翻譯了中文版戲文;為向「樂聖」致敬,樂團特別委約作曲家於京君創作了意趣盎然的弦樂四重奏《致貝多芬》;樂團音樂家們還將在室內樂系列中呈現貝多芬弦樂四重奏和鮮有上演的管樂作品。
2020年也是馬勒誕辰160周年,在「馬勒的生命狂想」板塊中,呂嘉將帶領樂團演繹《大地之歌》《旅行者之歌》及未完成的《第十交響曲》。儘管原計劃由丹尼爾·蓋蒂與呂紹嘉執棒的兩部馬勒交響曲已取消,但依舊會攜手其他客座指揮家探索馬勒的重要交響樂作品,並將上演室內樂改編版的馬勒交響曲和鋼琴四重奏等作品。
既然以「日新」為主題,新樂季中自然少不了各種「新意」。在表演形式上,已經上演的《培爾·金特》與《愛格蒙特》都以讀劇表演的形式更完整地還原了音樂原貌和劇情,前者邀請著名演員王耀慶一人分飾22角,後者由著名演員孫強擔任讀劇。在委約新作品方面,樂團與卡內基音樂廳、加拿大國家藝術中心聯合委約盛宗亮所作的《金雞破曉》將世界首演;於京君為新樂季創作的同名作品《日新》將世界首演;與德國及荷蘭樂團聯合委約黃若的新作也將面世;樂團還將繼續參與第六屆國家大劇院青年作曲家計劃參賽作品的展演。趙季平作為本樂季的焦點作曲家,其《第二琵琶協奏曲》《小提琴協奏曲》等作品都將上演,還將接受樂團委約創作交響合唱作品《花兒的故事》。
樂團慶祝十歲生日 堅守高水準藝術追求
樂季發布當天下午,在《愛格蒙特》公開排練結束後,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在音樂廳舞臺上舉行了簡約但隆重的十周年生日儀式。隨著「生日快樂」旋律的奏響,生日蛋糕被推到舞臺中央,呂嘉和聲部首席們共同為樂團切蛋糕致慶。在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總經理任小瓏看來,儘管原定4月的團慶音樂會因疫情而遺憾取消,但這特殊的十歲生日,卻變得更加意義非凡。「樂團在疫情中逆行而上,用音樂鼓舞人心、傳導信念,既是一次對自己作為藝術工作者的職責和使命難得的再審視、再思考,也是一次特殊成長和自我教育的機會。」
十年間,樂團與眾多世界級指揮家、獨奏家、歌唱家合作,在音樂廳舞臺留下了無數珍貴歷史畫面。對於樂團成員來說,有無數珍貴的成長記憶。用擔任樂團首席八年之久的李喆的話說,樂團裡有相當多「八十年代出生、九十年代入學、新世紀出國學習、後又回國報效的新生代音樂家」。回顧與樂團相伴的這些年,李喆表示:「從不敢鬆懈,每一個音都不放過,嚴格要求自己。」
展望樂團未來十年,音樂總監呂嘉說:「作為藝術家,我們要一要堅持,二要創新,堅持就是堅守住藝術的本源,無止境的追求高水準,而創新就是要利用技術來堅守住我們內心的藝術標準。如果說過去的十年,我們已經築牢了地基、堅實了骨架、確立了規格,那麼,未來的十年就是我們盡情翱翔、展翅騰飛的時刻!」
攝影/牛小北
內容來自北京頭條客戶端
[ 北京頭條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