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啟動後看轉速行車也沒什麼特別的正確方式,唯一注意的一點就是儘量避免「車輛冷啟動後不要立即加油門拉高轉速行駛」。因為汽車在冷啟動階段對發動機的磨損、損耗算是最大的,所以應儘量避免冷啟動後直接給油加速行駛。這倒不是說這種操作會對車輛直接造成什麼影響,只是長期這種習慣對發動機和變速箱不是很友好,一定年限後會增加故障風險。
市面上絕大多數的車輛在正常熱車怠速都集中轉速集中在500-1000轉範圍內,並且很多搭載最新發動機的車型怠速只在450-700之間。之所以有怠速區間就是因為:過低怠速不利於發動機穩定運轉,過高怠速不利於排放和燃油消耗,所以車企都會在兼顧三者平衡後對ECU進行怠速設定。這裡也牽出另一個開車習慣,就是停車後關閉車內空調,不至於下次啟動的時候空調壓縮機佔用一小部分怠速轉速,有利於減輕發動機負荷,減少油耗。雖然車用空調壓縮機的功率只有1.5-3KW左右,但不要小看壓縮機的功率,它能佔到車輛怠速時發動機輸出功率的20%-30%。
至於說是否一定要等到發動機轉速低於1000再行駛,這樣做當然可以。
轉速低於1000轉說明至少怠速了一段時間,這期間發動機已經處於預熱狀態,機油的流動性也逐漸恢復、溫度也慢慢上來了,行車加速阻力感也基本消失,這種做法本人也是建議的。怠速稍微熱車會讓發動機快速暖機,這對油耗、排放以及駕駛感都比較友好。現在的發動機技術都比較先進,很多都集成電控系統,比如電控機油泵、電控氣門正時、電控中冷器等等,所以基本不存在長時間怠速熱車的情況,除了冷啟動瞬間對發動機、起動機有一定影響外,啟動後發動機基本都會快速進入可運行狀態。只要不是啟動後立馬加油、加速,稍微怠速一會和基本不怠速其實都不會對車輛造成什麼大影響。但肯定會對排放、燃油、駕駛感受有一定影響,這也就是冷車行車會有油門阻力、加速無力、轉速上升明顯並且油耗增加,原因就是發動機自我保護需要儘快熱機、加大噴油、提高轉速。
實際上除了車輛本身質量問題外,一些因操作問題導致的車輛問題幾乎少之又少,有些車型的車輛說明說甚至都未曾提到過「怠速熱車」的必要性。但是一個良好的用車習慣可以減少車輛發生問題的概率,這些問題往往不會立即產生負面影響但是長期多年下來就有可能為某些故障帶來隱患,這可能需要六七年、甚至十來年,但對於平均換車年限7年的國人來說有的基本也遇不到。所以,對於熱車問題沒必要過於糾結,只要避免冷車啟動後直接加油行駛即可,至於是否看轉速、水溫等,這些就根據自己的認知情況來定了。
對於熱車問題個人意見和經驗:冬季啟動熱車2分鐘左右是很有必要的;任何時候應儘量避免啟動後立即加油、加速行駛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