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四月天,廣州進入踏春賞花的好時節,盛放的百花成為城中最搶眼的主角。廣州市民紛紛出動賞花,各種賞花美圖、賞花地圖刷爆了朋友圈。
連日來,記者走訪廣州各處賞花點,發現廣州市民都選擇做個「安靜的賞花人」。身在花海,大多市民只是拿出手機,輕按一張。「廣州式賞花」也讓花城之美,再添新意。
廣州自古被冠以「花城」美譽,這不僅因為廣州是一座流動不衰的花卉博物館,也源於廣州街坊千百年來與花相伴相隨,賞花已成為廣州市民的生活方式。
廣州日報記者 陳憂子 攝
近年來,廣州市政府著力打造廣州「花的名片」、建設「花的海洋」——計劃在未來兩三年,進一步種植30萬株紫荊花,打造「紫荊主題花景觀」。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還編制了《廣州賞花地圖》,列出了廣州每個月的主題花。
△海珠廣場盛放的英雄花成為「解放軍叔叔」最相配的背景。
廣州日報記者黎旭陽攝
芳菲四月,草長鶯飛,羊城迎來又一個賞花季。各類賞花地圖、賞花攻略和賞花圖儼然成為時下朋友圈最亮眼的主角,大家分享著踏青賞花的趣聞樂事,享受著廣州最美的季節之一。剛剛過去的周六、周日,廣州幾乎有一半的時間被大雨佔據,然而這似乎並沒有打斷市民的賞花熱情。晴好的時候就出門賞花,大雨來時守著窗臺看花,就連刷爆廣州人朋友圈的各種賞花美圖都是一景。
「為木棉狂,為木棉痴!」賞花達人駱柳彤這段時間的朋友圈同樣被「花海」佔據。上周末,她專程帶著一朵在中山圖書館花雨下撿到的木棉花,作為拍攝工具一路暢遊廣州,情趣十足。駱柳彤笑言,這叫做「木棉伴我遊廣州」。
△海珠橋附近,在日落余光中一棵盛放的紅棉吸引眾多市民拍照。
廣州日報記者黎旭陽攝
連日來,記者走訪廣州各處賞花地,發現文明賞花成為「廣州式賞花」新風尚。在人民北路,從三月起,粉紫荊如期綻放,連綿不斷的紫荊花像是為蜿蜒的人民北路鋪上了一條粉紅色飄帶,粉紅緋紅、團團簇簇、濃淡相宜。上周六上午,張女士一大早就去人民北路拍照,卻發現每一株紫荊樹下已經站著不少拍照的行人。她笑言:「如果能給每個人都分配一株紫荊花那就好了。」而在眾多賞花客中,卻絲毫不見摘花扯花拍照亂象,也沒有「踩花大盜」將鮮花踩成「春泥」,廣州市民選擇「做個文明賞花人」。
昨天下午,中山紀念堂遊客來來往往,一株株紅棉在雨後盛放、嬌豔欲滴,在幾株紅棉古樹下,遊人紛紛掏出手機,情不自禁地輕按一張。67歲的李姨扛著自己的「大炮」,站在遠處安靜地透過鏡頭觀察著枝頭上的木棉花,似乎想要等待風來,拍攝風吹花顫的曼妙一刻。「賞花也能體現出一個城市的文明。」李姨說,她願意在安靜的等待中,捕捉花自然流露出的最美一幕。
不僅如此,廣州的賞花客們可謂創意十足,有人將鏤空人像畫貼在花叢中,把「花城」穿在身上。趁著春色,駱柳彤靈機一動,讓自幼學美術的女兒創作了幾張鏤空的人像畫,帶著畫像出門賞花。在鮮花背景下,鏤空人像的一襲長裙有時是翠綠的嫩葉,有時是嬌豔的杜鵑。
畢業於美術專業的陳小姐則更有心思,她畫出5幅盛裝打扮的女子,將衣裙剪出鏤空,再出門尋春。這時的花城廣州,仿佛化身成一個變幻莫測的美麗女子:映照在綠葉之上,她是身著翠綠旗袍的嫻靜少婦;映照在木棉之上,則像是穿著水墨畫寫意風格中式禮服的優雅女子;映照在粉紫荊之上,又變成一個穿著粉嫩短裙的活潑少女……陳小姐說,當她拿著鏤空畫在東湖公園拍拍走走時,一群年過六旬的街坊大讚「有創意」,還爭相拿著鏤空畫合影。
△春天的廣州花紅葉綠,市民遊客紛紛用手機相機記錄美麗一刻。 廣州日報記者莊小龍 攝
△廣州日報記者 黎旭陽 攝
上周末雖然有雨,但擋不住賞花人的熱情。不少市民發現,今年的花似乎比往年更旺盛,賞花人的數量也似乎比往年更多,事實上是這樣嗎?對此,華南植物園首席研究員邢福武介紹,之所以有這種感覺,有兩個原因,一是最近天氣暖和、雨水充足,有利於植物的開花;另一個原因是,今年的紫荊花,尤其是宮粉紫荊比往年開得多,這主要歸功於近兩年廣州園林部門大量種植宮粉紫荊,今年正好到了開花的時間,所以一下子覺得開得特別旺。
早在2013年年底,廣州就開展「一路一樹」道路景觀提升工程。目前,廣州基本形成了「森林圍城、綠道穿城、綠意滿城、四季花城」的城市景觀,這裡有全國最長的城市花帶、貫穿全城的綠道。截至去年年初,廣州打造出約30處「花景」,以適合在本地生長的30多個優良開花喬灌木品種為主,樹種包括木棉、宮粉紫荊、紅花紫荊等。「今年,不僅傳統賞花景點的花開得好,還有綠化帶也多了很多花樹,總體感覺花越開越好。」賞花愛好者駱柳彤說。
△滿春色「引蜂招蝶」忙了賞花人。廣州日報記者高鶴濤 攝
廣州自古被冠以「花城」美譽,從古至今,廣州街坊便與花相伴相隨、情深義重。從兩千多年前南越國人人「彩縷穿花」,再到海上絲路興起,廣州引入海外各種花卉,到如今「花城」已經成為廣州獨有的別稱與美譽。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首席研究員邢福武介紹,國內有不少城市因「花」而聞名,但廣州之所以能成為最著名也是最矚目的「花城」,這是由於廣州獨一無二的氣候條件與歷史條件。
他介紹,廣州地處南亞熱帶地區,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適宜花卉種植。據統計,目前廣州各類園林、花帶、綠地種植的植物總計約1500~2000種,常見植物有200多種。
而追溯歷史,兩千載時光荏苒,廣州人始終愛花如痴,百花也對這一方土地情有獨鍾。早在唐代,嶺南貴族就有了種植花卉的習慣,詩人孟郊寫下「海花蠻草延冬有,行處無家不滿園」的詩句,描述了廣州冬天仍處處有花草的奇景。如今的廣州,更是一年四季皆有花期。冬天,迎春花市數裡長街吐豔爭芳,人潮湧湧;春天,四月芳菲,繁花似錦,車水馬龍中,風吹過,暗香浮動。還有五月牡丹、七月荷花、九月菊花……整個城市儼然一座流動的花卉博物館。
雖然花卉品種眾多,但在廣州,不得不提的就是廣州市花木棉花。每逢四月,廣州城內木棉盛放、嬌豔欲滴。其中最年邁的一株或是位於中山紀念堂、有著300多年歷史的木棉王。樹下的石碑上,至今仍印刻著1959年廣州時任市長的朱光撰《望江南·廣州好》:「廣州好,人道木棉雄。落葉開花飛火鳳,參天擎日舞丹龍。三月正春風」之句。
然而,或許連不少廣州市民都不了解,作為花城,廣州千年前就有市花——素馨花。這種曾經在珠江南岸芬芳了幾個世紀的小花,千百年來一直是廣州人的寵兒。
△廣州日報記者 黎旭陽 攝
有街坊說,當廣州陷入花海,沒有一座城市比它更配稱作「花城」,沒有一座花城比它更有味道。這當中蘊含的,不僅僅意味著廣州是一座全年皆花期的花卉博物館,同時也來源於愛花懂花欣賞花的廣州人。
從事花卉經營超過20年的葉迎賢是芳村花卉市場一家花卉公司的董事長,也是市場裡資歷最深的行家。在他看來,廣州市民都有一顆「花心」——愛花懂花之心。他坦言,與國內很多城市不同,其他地方的市民喜歡買花,大多將花當成禮品,但廣州人卻懂得欣賞花,不僅喜歡出門踏春賞花,也愛讓鮮花作為家庭擺設,深入千家萬戶。
「人們賞的是百花盛放,其實曬的是幸福。」已來廣州多年的小劉告訴記者。他發現,在朋友圈看到的曬花美圖,其實在告訴每個人:我有人陪伴共賞美景。「廣州是一座花城,與其他城市不一樣的是,在這裡賞花很多時候並不需要專程去公園或者花園,哪怕只是大街小巷或者自己窗外,都幾乎抬眼就能看到:哦,原來美景就在這。」在他看來,廣州的花親民,親民得讓人置身畫圖中而不自知。
文/廣州日報記者申卉、秦松
木棉花有清熱利溼、解暑的功用功效。樹皮有祛風除溼、活血消腫的功用。根有散結止痛的功用。
木棉除了觀賞價值高,它的花、皮、根均有藥用價值。將曬乾了的木棉花煮粥或者煲湯,可以解毒清熱驅寒去溼;木棉皮煮水也有清熱、利尿、解毒等功效,對慢性胃炎、胃潰瘍、洩瀉、痢疾等有顯著療效。還可用幹木棉煮粥或煲湯。
食用方法:【木棉花陳皮粥】用新鮮的木棉花30克,陳皮10克,粳米100克,蜂蜜適量。木棉花和陳皮洗淨,加水煎汁,去渣待用;粳米洗淨,加水和木棉花陳皮汁煮粥;待粥快成時,加入適量蜂蜜,稍煮即成。
櫻樹葉及櫻花做為傳統中藥材,其功能具有止咳,平喘 ,宣肺,潤腸、解酒的功效。櫻花具有很好的收縮毛孔和平衡油脂的功效,還具有嫩膚、增亮膚色的作用,是護膚品的重要原料之一。
食用方法:櫻花可以泡茶或者做成櫻花醬食用。櫻花也可以用鹽醃漬後做成鹽漬櫻花食用。櫻花還可以做成櫻花蜂蜜或者櫻花醬搭配麵包片食用。
茉莉花性寒,味清淡,有「理氣開鬱、闢穢和中」的功效,並對痢 疾、腹痛、結膜炎及瘡 毒等具有很好的消炎解毒的作用。茉莉花清香提神,花極香,為著名的花茶原料及重要的香精原料;花、葉藥用治目赤腫痛,並有止咳化痰之效。
食用方法:茉莉花炒雞蛋、茉莉冬瓜湯、茉香蜜豆花枝片、枸杞茉莉雞、茉莉花粥、茉莉豆腐、茉莉銀耳湯等,均是清新食用之佳品。茉莉花茶有去寒邪、助理鬱」是春季飲茶之上品。
中醫認為,玫瑰花味甘微苦、性溫,最明顯的功效就是理氣解鬱、活血散淤和調經止痛。玫瑰花含有多種微量元素,維生素C含量高,玫瑰花可製作各種茶點,如玫瑰糖、玫瑰糕、玫瑰茶、玫瑰酒等。
玫瑰果的果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及維生素P,可預防急、慢性傳染病、冠心病、肝病和阻止產生致癌物質等。用玫瑰花瓣以蒸餾法提煉而得的玫瑰精油(稱玫瑰露),可活化男性荷爾蒙及精子。玫瑰露還可以改善皮膚質地,促進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
食用方法:【花瓣養顏粥】取陰乾玫瑰花瓣10克。先以粳米80克、枸杞子15克、大棗10枚、芝麻15克煮粥,煮數沸後,加入玫瑰花再煮至粥熟軟,然後加白糖適量。此粥補腎健脾、養血調經,有防衰抗老之效。
桃花味甘、辛,入藥有利水、活血、通便功效。桃花富含鐵,有補血改善面色的功能,將花瓣泡茶,常飲用會使人體散發香氣。
取初開桃花,烘乾研磨過篩,煉蜜為丸,早晚各服6克。此丸對肝鬱氣滯、血行不暢所致面色黯黑或見粉刺、痤瘡、蝴蝶斑者均有良效;還可用於婦女痛經及偏頭痛的治療。桃花粥有活血利水、潤燥通便,美容之功效。
食用方法:【桃花粥】桃花30克,糯米200克,蜂蜜20克,柿霜餅30克。將糯米浸泡洗淨,加水煮開;桃花洗淨,備用;待糯米爛熟時,將桃花、蜂蜜、柿霜餅一同加入攪勻,稍煮即可。
梨花,生津潤燥,清熱化痰之功效。主治熱病傷津口渴,消渴,熱咳,痰熱驚狂,噎膈,便秘等病症。也是一種可以美容的特色存在,它對人類面部的黑斑有良好的去除作用,新鮮的梨花取下搗碎,直接敷在臉部的皮膚上,一周使用二到三次,堅持一段時間面部的黑斑就會淡化或者消失。
食用方法:梨花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胺基酸和人體所需的十幾種礦物質,可炒食、涼拌和做湯。民間常將梨花過一下沸油,除去苦澀味,放糖來吃;或拌麵入籠蒸,再添精鹽,麻油,食來清香宜人。
牡丹的食用歷史從宋代開始,到了明清以後已經有了較為完整的原料配方和製作方法,如糕點、花酒、菜餚等。 牡丹花瓣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澱粉、糖類、鈣、磷、鐵等礦物質,以及維生素A、B、C、E,特別是所含的多種游離胺基酸,更易為人體所吸收。牡丹花在烹調上用煎、炸、汆、蒸、釀等法加工,或配以山珍海味成為宴席上的美味佳餚。在菜譜中,有牡丹銀耳湯、牡丹花熘魚片、牡丹花裡脊絲、牡丹花粥等。這些以牡丹花為主的菜餚,不僅美味、清爽,而且還具有清肺熱、益脾胃、益氣活血、涼血解毒之功效。
食用方法:【牡丹花粥】先把米粥煮熟,取鮮牡丹花瓣10克,放入米粥裡再煮,待粥煮熟後,根據個人口味加適量的白糖。經常喝牡丹花粥,對女性月經不調、痛經有一定改善作用。
月季花是婦科良藥,有活血調經、消腫解毒之功效,月季花與代代花合用,更是治療氣血不和引起月經病的良方。月季花不僅可以治病,還可以做菜若菜餚中配蘭花,味道鮮美,具有厚味去膩、淡味提香、清除肺熱、通九竅、利關節等作用。
食用方法:涼拌——洗淨後用鹽、醋、味精、雞精、香油等拌即可;做湯——撒在已做成的湯上即可。蒸著吃都可以——花瓣與麵粉、玉米粉等拌勻後上籠蒸熟再與鹽、醋、蒜汁、香油拌和即可。
梅花有疏肝解鬱,開胃生津,化痰功效。主用於鬱悶心煩;肝胃氣痛;梅核氣;瘰癧瘡毒。梅花與粳米為粥,氣香味甜,功專疏肝解鬱,健脾開胃,對治療肝胃氣痛,梅核氣,胸悶不舒,飲食減少等有較好的療效。
食用方法:首先取綠梅花5克,粳米80克,先將粳米煮成粥,再加入綠梅花,煮沸兩三分鐘即可,每餐吃一碗,可連吃三五天。綠梅花性平,能舒肝理氣,激發食慾。食慾減退者食用效果頗佳,健康者食用則精力倍增。
鮮花上桌有講究吃鮮花不但看上去賞心悅目,滿眼生花,而且炒出來之後,吃到嘴裡感覺非常的好,品嘗鮮花菜餚,主要吃盛開的花瓣,或糖漬,或鹽醃、或水燙、或新鮮入鍋,小炒,制甜點或燉湯。
以鮮花入饌,烹飪應以清淡為主,不宜煎炸,也不宜放過多的調料,儘量保持花本身的色香味。鮮花的烹調方法很多,如涼拌、熱炒、燉湯、煲粥、做甜食等。花苞在盛開前就應該摘下來,以免昆蟲採蜜或被塵埃汙染。
花兒雖美味,但不是所有都可食用。對花粉過敏的人最好別吃鮮花。此外,有些花不僅不能吃,本身還含有一定的毒性,如夾竹桃、曼陀羅、五色梅、文殊蘭、一品紅、馬蹄蓮、虎刺等都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甙類物質及各類生物鹼。
而且,人體的體質有個體差異,有虛實寒熱之分,所以選什麼花來飲用,用多少量,還需根據自身體質,或者在專家的指導下進行。即使是最常見的花,飲用時也是需要注意的。
來源:廣州日報、新華網
編輯:廣州日報全媒體陸聲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