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流浪地球》電影中的科與幻

2021-02-08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2月9日電春節期間上映的電影《流浪地球》以「硬科幻」的特點收穫大量好評。「硬科幻」,即具有嚴謹科學底蘊、基於科學原理的科幻作品。那麼,這部電影中哪些說法具有較強的科學基礎,哪些說法現在還只是幻想?

(小標題)引力彈弓效應

依照影片中描述的「流浪地球」計劃,人類給地球安裝上萬座巨大的重元素聚變發動機,它們被稱作行星發動機,推動地球逃離年邁的太陽,飛往最近的恆星——比鄰星。

但地球是個龐然大物,平均半徑6371公裡,質量超過59萬億億噸。要讓它飛往比鄰星,需要脫離太陽引力,只靠人造的發動機還不夠,於是電影裡讓它藉助木星的「引力彈弓」。

木星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300倍,當地球靠近木星時,會被其強大的引力吸引,從而加快行進速度。由於木星也在繞太陽公轉,在天體的互相影響中,最後地球會被木星像拋球一般拋出去,從而達到脫離太陽系所需速度。這就是引力彈弓效應。

引力彈弓效應不是新發現,蘇聯在1959年發射的「月球3號」探測器就利用了引力彈弓效應。在精確計算後利用天體的引力彈弓效應,可以在不消耗太空飛行器本身能量的情況下,改變太空飛行器的速度和前進方向,幫助太空飛行器抵達目標。

在人類的航天徵程中,引力彈弓效應的應用已十分廣泛。首個進入星際空間的人類探測器「旅行者1號」在飛離太陽系前,就曾多次藉助引力彈弓效應;「帕克」太陽探測器也曾7次藉助金星的「引力彈弓」而逐漸逼近太陽,最終成為史上最靠近太陽的太空飛行器。

(小標題)洛希極限

影片中,地球由於接近洛希極限,導致行星發動機發生故障,地球即將解體墜入木星,人類面臨滅頂之災。

這裡提到的洛希極限是指天文學中一個特殊的距離,如果一個天體與另一個天體離得太近,以至於後者的潮汐力可以將前者撕碎,這個距離就被稱作洛希極限。這個距離極限值是由法國天文學家洛希首先計算出的,因此稱為洛希極限。

地球與木星之間的洛希極限是科學上可計算的,但讓地球靠近木星到如此近的程度,還只能算是幻想。那電影中為什麼要靠這麼近呢?

依照電影中的計劃,人類原本想要利用木星的「引力彈弓效應」,如果離得太遠的話,就不能「借」到足夠的力,達不到衝出太陽系的速度。太近不行,太遠也不行,這個問題需要科學家精確的計算,也給了影視作品發揮的空間。

(小標題)重元素聚變發動機

科幻小說中,經常會提到解決能源問題的終極手段——聚變。在電影《流浪地球》中,為了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人類在地球上建造了上萬座高聳入雲的重元素聚變發動機,單個發動機通過重元素聚變能夠產生150萬億噸的推力。

目前人類已經實現的聚變是氫彈,它利用氫同位素聚變釋放出能量,有巨大的威力。但氫彈的能量是爆炸式釋放,目前人類還不能實現可控核聚變,即讓聚變產生的能量平穩輸出,一些相關裝置還處於實驗階段。

電影中,行星發動機的燃料不是氫,而是石頭。這不是說把石頭燒成石灰,而是石頭中的重元素發生聚變,從而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推動地球飛出太陽系。

這當然只是電影的想像。不過,所謂重元素聚變並不是空想。在宇宙深處有不少恆星「巨無霸」,內部就在進行著重元素聚變。

在未來,人類如果能夠掌握從重元素聚變中穩定獲取能量的技術,或許真能夠徹底解決能源問題。(參與記者:郭爽、周舟)(完)

相關焦點

  • 劉遠舉 | 合理與自洽:硬科幻電影中的科與幻
    《流浪地球》引發了激烈的爭論。毋庸諱言,《流浪地球》的評價,有家國情結的加持。其實,《流浪地球》未必有多少家國情懷。好萊塢電影中美國人拯救世界,是為了美國國內市場,中國電影中,自然也是中國人拯救世界,沒其他國家什麼事,甚至被用來襯託中國人,是正常的市場策略。此外,吳京的意識形態色彩是自帶的,電影情節並未過多強調家國主義。
  • 春節長假檔「打完收工」 《流浪地球》成最大贏家
    杭州人最愛看《流浪地球》 在杭州地區,票房排名前三的是《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飛馳人生》,票房最高的三家影院分別是蕭山區的德納國際影城、餘杭區的中影國際影城(永旺店)以及建德市的中影國際影城(盛德國際廣場店),這也與春節期間的人口流行趨勢相符。 這麼好的成績是「內因」與「外因」作用的結果。「內因」是近幾年中國電影越來越好看了。
  • 深觀察|從《流浪地球》看科幻電影的「硬核」在哪
    《流浪地球》劇照《流浪地球》上映後,好評和差評形成尖銳對立。無論是從科技角度,還是價值觀,抑或是專業編導,以及演員的表演和人設,都陷入了褒貶不一的評論混戰。本文無意介入這些爭議,僅談論科幻作品(小說、電影)的存在意義或者科幻作品刷存在感的理由。
  • 這樣的地球,我怎麼忍心你流浪——「流浪地球」影評
    電影開場了,先是一段祖孫三代間的尬聊,順便帶出了整部電影的核心主題:太陽提前衰老,臨死前要拉太陽系陪葬,地球上有一種叫人類的生物不甘心和天地同老,日月同壽,還想再活5000000.年,於是,他們組織了一個稱為「聯合政府」的東東,計劃集中所有力量為地球裝上1萬個動力引擎和42個轉向引擎,期待能夠飛出太陽系,從太陽臨死前的致命一擊中逃生,人類還自說自話認了4.2光年之外恆星當
  • 《流浪地球》:開啟國產科幻電影元年
    此後,該片的排片不斷上升,從2月8日開始,該片的票房佔比在8部春節檔的電影中就超過了50%,可謂是砍下了春節檔電影的半壁江山。      春節檔大戰打響前,《流浪地球》的預售票房在八部同檔期影片中僅排名第四,不及前三部喜劇片,該片甚至一度被認為「不太適合春節檔電影氛圍」。
  • 《流浪地球》之後 中國科幻產業向何處去
    原標題:《流浪地球》之後,中國科幻產業向何處去來源:科技日報《流浪地球》之後,中國科幻產業向何處去剛剛落幕的2020中國科幻大會上,《流浪地球》熱度延續。這部上映於2019年年初、票房高達46.88億元的科幻電影橫空出世般,把中國科幻產業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對不起,《流浪地球》我還真給不了7.9分的「高分」
    《流浪地球》劇照從劇情來看,「科」與「幻」緊密結合首先,我們從劇情上來分析一下。但請各位注意,這是科幻小說,科幻電影,「科幻」的真正魅力,就在「科」與「幻」的緊密結合上,就像導演組對請來幫忙的中科院科學家說的,「我們得假設它能推動」,「帶著地球去流浪」,正是《流浪地球》這部電影吸引人的點之一,也是這部電影「幻」的部分。地球離開了原來的位置,開始走出太陽系。
  • 電影《流浪地球》靠什麼在科學技術界圈粉無數?
    因為由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將在大年初一公映。影片還沒上映,原作粉早就按捺不住激動,科幻迷們也紛紛聲援支持……網上掀起了一陣陣熱潮。國內喜歡科幻的人這麼多,《流浪地球》可是中國科幻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大片,大家能不沸騰嗎?
  • 《流浪地球》之後,下一個中國科幻的引爆點在哪裡?
    ◎ 科技日報記者 崔爽剛剛落幕的2020中國科幻大會上,《流浪地球》熱度延續。這部上映於2019年年初、票房高達46.88億元的科幻電影橫空出世般,把中國科幻產業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大會期間發布的《2020中國科幻產業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科幻產業總值、科幻閱讀市場總值、周邊產品市場總值等均有大幅增長,全都不同程度得益於《流浪地球》的熱映。但不可否認的是,之後的近兩年時間裡,《流浪地球》託舉起的科幻熱潮漸漸沉寂,科幻產業暫時沒有新的爆點。所有人都在關心,《流浪地球》的輝煌可超越嗎?中國科幻產業的前路又在哪裡?
  • 《流浪地球》火了!電影中的這些科學奧秘,我們可以這樣講給孩子!
    這部由劉慈欣小說《流浪地球》改編的同名電影,歷時4年與觀眾見面。為了打造這部科幻電影,劇組做了大量的功課,整部電影對太空、航天、機械等有著豐富的表現。很多人看完電影後表示,不相信這是中國拍的。很多人看完後依然意猶未盡。
  • 《流浪地球》的這些bug,連物理科代表都解釋不了
    所以必須精心挑選想看的電影一分錢都不想浪費不得不說《流浪地球》是值得花八九十塊錢去看一看的我抱著一顆求知的心走進電影院,但,在觀影過程中,只要出現物理相關的知識,就想立刻!馬上!場外熱線求助高中物理科代表。
  • 流浪地球中的地球真的可以流浪嗎?
    流浪地球可以說這些年來中國科幻片的巔峰之作。說心裡話,郭帆導演將劉慈欣的作品導的很出色。在細節和情節方面真是無可挑剔。與某些科幻電影中將大樓p上屏幕就是未來的敷衍形成了天壤之別。 大家看到我這個題目可能感覺我又是個噴子。但事實並非如此。
  • 科幻電影中的科學——《流浪地球》
    作為中國的第一部硬核科幻電影,之前正在銀幕上不斷刷新票房和口碑紀錄。同名短篇小說《流浪地球》改編自劉慈欣是同名短篇小說,然而這部電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講述了太陽乾涸和膨脹的故事,地球需要通過木星的引力彈射器逃離太陽系,然而卻偏離了木星的洛希極限,在危機時刻地球被木星的引力撕裂的地方,全世界的人們都在一起努力逃離木星的引力。
  • 《流浪地球》:中國電影的一股清流
    儘管影片本身有著諸多瑕疵,但整個觀影過程中大家都對影片營造的那樣一種末日拯救的氣氛肅然起敬。一部電影能做到這一點就足夠了。往小了說,這是中國電影的一股清流;往大了說,在2019年春節,被這部電影掃過的神州大地,或許會變得更加理性、更加清澈、更加秩序、更加文明。
  • 電影《流浪地球》被他找出這麼多bug!最大的一個竟是…
    當觀眾們被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情懷打動時,來自中國科大石頭科普工作室的學生們,對電影的技術細節做了計算分析,當然找出了一些BUG……不過,學生們認為,這並不影響《流浪地球》成為一部很棒的科幻電影!↑↑↑圈出來,這是重點哦!
  • 《流浪地球》電影內外
    3/ 韓朵朵第一次出場是在模擬課堂上上課,老師問什麼是希望,她不置可否,而電影的最後,在最後的營救行動中,韓朵朵終於明白了希望的可貴。4/ 飾演韓朵朵的演員叫做趙今麥,在《流浪地球》之前,她參演的最有名的電影作品是《快把我哥帶走》,在片中,她也不是真妹妹。
  • 《流浪地球》火到了北美
    作為當前中國最賣座的科幻大片和社交媒體最熱門的話題之一,《流浪地球》也火到了北美。隨著該片5日同步在美國29座城市的部分影院上映,這部普通話原聲配英文字幕的影片吸引了以華人為主的大量北美觀眾,部分影院的黃金時段甚至出現一票難求的火爆景象。「這部影片相對於以前的中國科幻電影的確是一個很大進步。」記者在影院遇到的華裔觀眾高女士在觀看影片後這樣評價《流浪地球》。
  • 《流浪地球》,硬
    除夕一過,中國電影也迎來了春節賀歲檔:8部影片大年初一登錄全國院線,喜劇、動畫、玄幻、犯罪、災難等題材接踵而來,讓人目不暇接。其中,科幻片《流浪地球》憑藉多平臺高分成為賀歲檔一匹不容小覷的黑馬,很多人就此拍桌:「中國科幻電影元年開啟了。」難道中國之前就沒有一部科幻片嗎?
  • 《流浪地球》小說比電影更好看
    今年春節檔最熱門的電影,非《流浪地球》莫屬。
  • 電影《流浪地球》高清完整版
    但他最終以流浪地球為藍本寫小說的原因在於,地球在宇宙中流浪的文學意象,要比人類乘坐宇宙飛船逃亡的意象更具有科幻的美感。《流浪地球》的原著和電影,顯然都採取了地球方案。電影選取了小說中設置的逃往場景和基本的世界觀,但在敘事線索、故事細節和情感設定上已經與小說頗為不同。這些區別下邊會詳細說,這裡以小說為主交代一下《流浪地球》的科幻背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