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大學畢業懷揣著夢想的他,兜裡裝著八百元錢隻身來到廣州,陰差陽錯地應聘到了《南方周末》,無意中闖入了傳媒大變革時代。南方報系的職業生涯高度培養了他對事物敏銳的洞察力,造就了一個對生活永葆熱情的資深媒體人。這為他今後創辦企業打下了必不可少的基礎。
定位市場,勇於嘗試
2000年後,柴國斌離開《南方都市報》,創立自己的廣告公司。2003年由於家庭原因回歸上海,先後在《外灘畫報》《青年報》《新聞晚報》擔任重要崗位。2008到2015間,他是拿到10億風投的新媒體公司世通華納的合伙人。二十年的職業生涯起伏變幻,商戰的徵程摸爬滾打不斷嘗試,他始終沒有放棄探索未來發展道路。他許下心願「通過積累,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品牌」。
從媒體人到廣告人再到營銷人
2015年後,柴國斌重新殺回老本行,創立一家以營銷策劃與品牌傳播為主的雨順傳媒。從前的經驗與積累讓他再市場上如魚得水,不斷接到「東阿阿膠」「碧生源」等許多上市公司的的合作邀約。公司的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18年發展形勢發生急劇變化,敏銳的他覺察到,媒體環境已經發生質的變化。品牌打造也由過去一味的媒體投放到大數據高科技精準營銷轉變。他意識到新零售新營銷的時代已經到來。他將帶著自己醞釀半生的黃酒品牌「姑蘇人家」閃亮登場。
重塑「姑蘇人家」品牌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首張繼的《楓橋夜泊》曾印在多少人兒時語文課的記憶中,一聽就帶著濃鬱歷史,清新又悠遠的味道。同樣2000年前後來到蘇州創業的柴國斌初見到這個黃酒品牌「姑蘇人家」時,也深深地觸動到了心底的柔軟。這是他內心家的印象—— 溫馨,歡樂,純真,美好。柴國斌義無反顧地花高價全資收購了酒業公司,不願將就的他立志打造一款品質卓越的黃酒。
收購來的品牌,無論產品定位渠道都與他心中的使命與願景不相符。他要打造真正的珍藏級年份老酒,讓老祖宗留下來的中華文明技藝能夠走向世界。他果斷停掉原來在紹興女兒紅酒廠的生產線,收回原有商超,酒店等傳統渠道。十多年的醞釀與改造,2018年全新的姑蘇人家二十年原漿黃酒橫空出世。這是一款至臻至純的老酒,就像老柴心中最純最美的江南印象。
每一個細節他都力求做到極致。專利設計水晶瓶靈感來自蘇州博物館的園林造型。高分子環保盒,造型取自蘇州古城牆的金磚樣式。既有象徵吉祥祈福之意,也起到了物流防碰防摔的功能。外包裝運用極簡設計的布袋,象徵著中華文化大道至簡的含義,意味著產品真實至純的靈魂。選用二十年純正原漿酒,用姑蘇人家釀酒大師的話說,這就是老祖宗留給我們最真實最原版的味道,這就是活的歷史記憶。打開瓶蓋,淌出一絲淡雅的清香,這是米的精魂,就像是十八的少女,在歲月的成長中出落得純真可愛。淡淡的氣息,沁人心脾。每一瓶都與眾不同,每一瓶都代表著一段生命的故事。這將是怎樣的邂逅?「她」靜待著與有故事的你相遇。
由於年份酒的稀缺性,每個年份酒的產量最多也幾千瓶,所以新品上市第一時間就訂購一空。下月1999年的冬釀即將面世,當問到他面對未來有什麼期盼時,他沉默片刻答道:「我想讓老祖宗留下的好東西發揚光大。我想讓這一杯老酒溫暖家人與生命中有緣人。」從歷史文明的角度看,酒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部分。健康飲酒作為人們與外界交流的重要方式,一直以來也被人們接受與推崇。隨著國家文化戰略地位的提升,作為世界三大古老酒種之一的黃酒必將走向世界。就此看來,老柴的此次轉型之路將成為極具發展空間的智慧之選,也祝福他的願望可以實現——我有一壺酒,足以暖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