傀儡子嬰毫無權勢,卻用5天就殺掉太監趙高,當了46日「真皇帝」

2021-01-17 網易

  縱觀我國歷史,經常會出現一些宦官權極一時的狀況,皇帝都是他的傀儡,是棋盤上的一顆小小棋子。就連一統六國的

  秦始皇之子——子嬰也難逃這個命運。可令人嘖嘖稱奇的是,本來子嬰一手爛牌卻打出了王炸的效果!


  子嬰劇照

  01、知道自己的準確定位

  秦始皇在出巡的時候病死,不過卻留下了詔書,想要把自己的皇位留給公子扶蘇。

  當時的趙高其實就已經手眼通天,不過看到詔書後卻隱隱擔憂:如果扶蘇成功上位,怕不是最先死的就是自己了吧!

  所以便急忙暗中聯絡當時的丞相李斯,兩人一起把詔書偷偷摸摸地改了,可是秦始皇十多個孩子,皇位給誰好呢?秦二世胡亥進入了他們的視線中,當時胡亥相當無能,作為一個皇子無心朝野,整日花天酒地。而趙高卻恰恰看中了這份無能,直接把胡亥推到了皇位上。

  胡亥得到了皇位那是老高興了,直接把趙高當作自己的親爹,上位沒多久直接殺了大將軍蒙恬和自己十多個兄弟姐妹。隨後繼續花天酒地去了,

  而趙高已經權傾朝野,和皇帝沒多大區別了。


  後來秦朝發生了叛亂,趙高就想著趁此機會稱帝,結果滿朝百官極力反對,沒辦法,趙高只能讓胡亥的親屬子嬰上位。

  可子嬰這個人心機很重,他也知道自己的定位,就是一個傀儡罷了,隨時都可以被替代,而他從一開始就沒想過讓趙高活著!

  在子嬰登基之前其實就和自己的兩個兒子密謀好了,本來趙高是想在宗廟內殺了子嬰,沒想到被子嬰識破。而子嬰選擇說自己生病了,趙高必然會親自來看他,這個時候就可以除掉趙高永絕後患!

  同時他對於這次的計劃做了相當充分的準備,早早就讓太監韓談埋伏在一旁,只等自己的暗示便衝進來砍死趙高。而子嬰本人又是宗師身份,根本就不怕被別人報復!


  02、抓住弱點,趁你病要你命

  按照真實情況來說,子嬰的計劃不可能完美無缺密不透風,趙高要被殺的消息早就傳遍了整個宮中,文武百官幾乎人人皆知,可是為何最後子嬰還是刺殺成功了呢?

  其實,胡亥還在世的時候,兩個人做了許多傷天害理的事情,攪得整個朝堂雞犬不寧人人自危,人人都恨他,恨不得生啖其肉,飲其血。所以當知道子嬰想要殺趙高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給趙高通風報信。

  而不得人心,這也正是趙高最大也是最致命的弱點!

  不得人心,哪怕你權勢再大,哪怕你平日裡多麼作威作福,也難逃死亡的命運。子嬰深知這一點,這才剛剛登基五天就殺了趙高還朝堂一份安寧。


  我們在職場中是否也發現過競爭對手的弱點?這個時候一般都會怎麼做?自然是趁他病要他命!商場也是修羅場,一不小心就會萬劫不復。我們在行業裡不能一個勁地低頭衝,也要緊盯自己的競爭對手,閉門造車終究是行不通的。

  只有清楚地知道對方的弱點並把握好機會,才能一擊必勝。

  這也是為什么子嬰能殺得了趙高,因為知道趙高低估了自己的城府,也在整個朝堂中不得人心,所以甘願讓整個朝廷中的人都知道此事,說不定還有人能助他一臂之力!


  可能就連趙高也沒有想到,自己作威作福那麼久,最後卻死在了自己的傀儡手裡。沒有想到一直對他低聲下氣的滿朝文武沒有一個人敢通知他子嬰的計劃,在朝野中這麼久,到頭來一個可以信任的人都沒有啊!

  所以有時候我們能發現自己的弱點,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這說明我們對於自己有更清醒的認識,可以根據自己的弱點做出適當的改變,可以讓自己變得無懈可擊

  。而發現了弱點時,對於我們來說也無疑是一個機會,是可以徹底搞垮競爭對手的絕好機會,所以一定要抓住這種機會哦!


  03、擅用自己的優勢

  子嬰的優勢是什麼?雖然是一介傀儡,但皇帝終究還是皇帝,在秦朝處於巨大危機的重要關頭,自然需要一個名義上的統治者才能保證國家的統一,而身負皇室血脈的子嬰恰好是最佳人選。

  畢竟當時宗室傳承深入人心,也只有具有「真龍血脈」的人才配成為皇帝。

  趙高為什麼不能稱帝?一個是因為他禍害一方,惹得天怨人怨,民不聊生;再有就是他只是一個小小的宦官,哪怕他權勢再大也終究改變不了這一點,而當時還有皇家血脈的子嬰,選擇誰?高下立判!

  子嬰正是算準了這一點,哪怕趙高再強自己也是個皇帝,有這麼個名頭。雖然自己被趙高當作傀儡,

  但是名義上的皇帝更能說服群臣,也更容易讓他人效忠。這就是子嬰的優勢!子嬰也是將自己的優勢不斷放大,沒有在胡亥在世時殺他。而是在胡亥去世的5天後殺了他。


  因為他清楚,胡亥不死那么子嬰永遠只能是太子。胡亥一死,他就是名正言順的皇帝,雖然只當了46天皇帝,但是自己其實是正兒八經的「秦三世」,所有人都會聽命於他,並且將希望放在他的身上。畢竟權傾朝野的趙高誰又敢動呢?當時胡亥對趙高言聽計從,若是殺了趙高,自己也指不定會死,何不指望子嬰能徹底滅掉趙高呢?

  所以子嬰殺趙高一事,順應了天時地利人和,他掌握著絕對的主動權。有趙高的輕視、滿朝文武的人心,自然殺趙高如探囊取物。

  而我們是否清楚自己的優勢在何處呢?是超高的專業知識技能?還是優秀出眾的口才能力?還是廣結良緣的人際關係網?

  我們身上的每一個優勢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如何用好我們自身的優勢,如何把自己的優勢變成實打實的利益,這是我們需要不斷摸索和學習的。


  其實這像極了職場不是嗎?當我們一手爛牌時,如何能打出王炸的感覺,如何能逆風翻盤迎難而上呢?正是要充分掌握以上三點辦法,才能突破絕境,找尋生的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秦三世子嬰是趙高的傀儡,無兵無權,是如何殺掉趙高的
    秦三世子嬰能夠成為秦朝最後一位統治者,完全是因為趙高。在秦二世三年,趙高逼死秦二世胡亥,然後立子嬰為秦王。僅僅五天後,趙高就被子嬰所殺。在當時子嬰只是趙高的傀儡,手裡沒有任何的權利和軍隊,那他是如何殺死掌握大權的趙高?趙高出生在罪犯家庭裡,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後來通過自己的努力,被秦始皇提拔為中車府令掌皇帝車輿。他又憑藉精通法律,又當上秦始皇兒子胡亥的老師。
  • 秦朝末年,趙高大權在握,為什麼還要殺掉傀儡皇帝胡亥呢?
    而就趙高來說,並沒有想著如何平定叛亂,而是逼迫秦二世胡亥自盡。值得注意的是,秦二世胡亥當時,已經是一位傀儡皇帝了,這就是東漢末年的漢獻帝劉協一樣,根本不會對趙高構成了什麼威脅。因此,對於趙高來說,本來就大權在握了,沒有必要除掉秦二世胡亥。那麼,問題來了,秦朝末年,趙高大權在握,為什麼還要殺掉傀儡皇帝胡亥呢?
  • 趙高那麼厲害為什麼被子嬰殺了?
    趙高那麼厲害為什麼被子嬰殺了?
  • 太監門的祖師爺,指鹿為馬的趙高只用了幾年就毀掉了秦人數代心血
    太監在中國是一個比較古老的職業,《左傳》中記載,當年追殺晉文公重耳的就是一個武功非常高強的太監。也就說從春秋時開始,宦官就已經走進了人們的視線,成為了歷史舞臺上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古老的東方諸國,除了日本外,各國都採用了宦官制度,因為皇帝的女人很多,他不可能時時刻刻把自己的女人都收入眼底,而那些寂寞的女人們也許一年都不會得到一次皇帝的寵幸。
  • 逼死胡亥擁立子嬰,隻手遮天的趙高,為何能被輕輕鬆鬆除掉?
    歷史有時候很諷刺,當初秦人從王國之餘,到建立國家,稱霸西戎,隨後入主關中一統天下,用了八百多年的時間,但是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用了15年,強大的大秦王朝就在東方六國復國戰爭中灰飛煙滅。
  • 《大秦賦》趙高上線,秦國六世餘烈,為什麼抵不過趙高的一人之力
    也有人更絕,說這部劇前面演的是假寺人嫪毐,後面演的是真寺人趙高,乾脆改名叫做大型史詩級歷史劇《真假侍人傳》,不得不少這屆網友真不好帶。但是這個題目還真說到點子上了,真假寺人,這是一語雙關的詞,嫪毐這個太監是假,但趙高這個太監就是真的嗎?
  • 秦王子嬰無權無勢,為何僅用了5天,便弄死了權傾朝野的趙高?
    眾所周知,秦始皇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他結束了戰國時期的紛爭亂世,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大一統帝國,其成就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稱其為「千古一帝」一點也不過分,但秦朝卻二世而亡。究其原因,與一個人有很大的關係。此人便是中車府令趙高。
  • 【名人百科】大秦帝國的「終結者」——秦國宰相趙高
    【名人簡歷】趙高(?-前207年),中國秦朝二世皇帝時丞相,著名宦官(一說並非宦官)。秦始皇死後與李斯合謀篡改詔書,立始皇幼子胡亥為帝,並逼死始皇長子扶蘇。秦二世即位後設計陷害李斯,並成為丞相。後派人殺死秦二世,不久後被秦王子嬰所殺。
  • 不是,他還有第三位皇帝,在位只有46天
    其是中國歷史上首位用「皇帝」稱號的君主,完成華夏大一統,奠定了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秦二世,公元前230年-前207年,嬴姓,名胡亥,生於鹹陽(今陝西鹹陽),他是秦始皇第十八子,秦朝的第二代皇帝,被後世稱為二世皇帝。秦始皇出遊南方病死沙丘宮平臺,秘不發喪,在趙高和李斯的幫助下,他殺死兄弟姐妹二十餘人,並逼死扶蘇而當上秦朝的二世皇帝。
  • 子嬰身世成謎,到底是誰的兒子,為何要殺死擁立他做秦王的趙高?
    秦始皇是大秦帝國一世皇帝,胡亥是二世皇帝,子嬰本應是三世皇帝,但因為項羽和劉邦的楚漢聯軍逼近關中,子嬰在萬般無奈之下以秦王繼位。所以歷史上說有大秦二世而亡,沒有三世而亡的說法,這也是對子嬰這個末世秦王的一種總結。
  • 為何胡亥不殺子嬰?為什麼有人會說子嬰是成蟜的兒子
    不過,跟隨他一同出遊的皇子胡亥,卻在趙高的攛掇下,將這件事悄悄壓了下來。不僅如此,他們還宣稱秦始皇死前曾留下了遺詔,要立皇子胡亥為帝。至於留給扶蘇的信,卻被替換成了一道自殺的命令。胡亥即位後,為了確保皇位的穩定,避免後顧之憂,他將自己的二十多個兄弟姐妹全都殘忍殺死。不過還沒等他當幾年皇帝,趙高就派人將他解決掉,另立子嬰為帝,也就是我們說的「秦三世」。
  • 「盤點」影視劇中那些堪稱「人精」的太監,最後一個竟逼死皇帝
    說起古裝劇、宮廷劇,除了皇帝、嬪妃、宮女,不得不提的一個人群就是太監,可不要小看太監,太監中可是出了不少人才。他們善於察言觀色、揣摩人心,有高超的交際手腕,手中掌握著皇宮中的絕大多數人脈資源。,但是他確實當過太監,雖然是假太監,但是這位可是人精中的人精,能跟皇帝稱兄道弟,你爺爺長你爺爺短的,官越當越大。
  • 「盤點」影視劇中那些堪稱「人精」的太監,最後一個竟逼死皇帝!
    說起古裝劇、宮廷劇,除了皇帝、嬪妃、宮女,不得不提的一個人群就是太監,可不要小看太監,太監中可是出了不少人才。他們善於察言觀色、揣摩人心,有高超的交際手腕,手中掌握著皇宮中的絕大多數人脈資源。一句話,只要有錢,沒有他們辦不成的事,甚至於一句話就可以左右皇帝的決定。
  • 胡亥死後趙高為何讓子嬰繼承大統,他的真實身份竟是
    子嬰聞知後,以趙王殺李牧、齊王殺忠臣等亡國行為予以規勸,立胡諫亥不可殺蒙氏兄弟。不過,胡亥最終沒有採納。第二件,二世自殺後,子嬰在趙高的擁立下即位。但他知道,如果不除去趙高,則自己性命恐怕難保,於是和兩個兒子及宦官韓談密謀剷除了趙高,並滅趙家三族。第三件,劉邦攻破武關,進軍霸上,派人勸子嬰投降,子嬰隨即降了劉邦。項羽入關中後,殺了子嬰及秦國宗室。子嬰即位後,擔心被趙高所殺,因而先下手為強。
  • 趙高篡改秦始皇遺囑,冤殺蒙恬兩兄弟,後來的結局是如何的?
    可是他雖然當時權力大,但真要做這種瞞天過海的事情,還需要一個人幫忙,那就是當時一同出行的人-李斯。拉李斯上賊船李斯貴為當時的丞相,如果有李斯幫忙作證,那自然篡改起來就方便了。但是李斯這個人剛開始也是不答應趙高的要求,但是後來趙高對他說,如果扶蘇上位,你的地位肯定不如蒙恬,畢竟他樣樣都比你強。
  • 秦二世殺了所有的兄弟姐妹,為何獨留扶蘇的兒子子嬰?以訛傳訛!
    在秦國朝堂上,幾乎所有的功臣也被二世皇帝屠戮殆盡,很多人認為秦二世為什麼會留下扶蘇公子的兒子子嬰。雖然秦二世沒有死在子嬰的手裡,但是禍國亂政的權臣趙高卻因子嬰發動的政變斬殺在秦國滅亡的最後一刻,終還政治清明。
  • 指鹿為馬:趙高篡權與覆滅啟示錄
    趙高在一旁立即應聲說:「哎呀!如果丞相真這麼想,那就糟了!沙丘之謀,丞相也是參與者。現在,陛下做了皇帝,他卻沒撈到多少好處,必定懷恨在心。大概他是想讓陛下實行分封,立他為王呢!」趙高又說道:「另外,還有一事,陛下不問,臣還不敢直言相告。」
  • 趙高之死——秦漢歷史人物評析之二十六
    項羽對宋義的霸道頑固極其不滿,結合楚懷王防範疏遠的態度,他與幾名親信開始籌劃殺掉宋義,自己取而代之。當楚軍在安陽駐紮到第46天的清晨,項羽利用單獨向宋義匯報事務的機會,在宋義軍帳中將其刺殺,隨後在親信擁戴下,向全體將士宣稱:「宋義與齊國同謀反楚,楚王密令我殺掉宋義!」宋義的等待無為和嚴苛治軍本就不得人心,諸將領一致擁立項羽為代理上將軍。
  • 我統計了中國歷史上223位皇帝死因,得出《中國皇帝死法大全》
    秦始皇死後,胡亥聯合趙高,逼死了公子扶蘇得以成功即位為秦二世,但胡亥庸碌無為貪玩成性,趙高得以控制朝政大權,甚至上演了指鹿為馬的荒誕戲碼。秦末大起義爆發後,趙高擔心朝臣和百姓將罪責推到自己身上,於是聯合鹹陽縣令閻樂逼殺了胡亥,擁立公子子嬰即位為秦三世,但這個時候的秦朝已經走到了王朝的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