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用瓶子培育菜苗
楚天都市報記者 劉俊華 通訊員 陳靜
小學生除了學習書本知識,還要學習什麼呢?
陳賢貝娜第一次炒白菜時,嚇得連筷子都扔鍋裡了;王依昕學蛋炒飯時,嫌鍋太小了;黃楚皓親手挖過紅薯後,才知道什麼叫順藤摸瓜……
這些看似平淡無奇的技能,又有多少家長自信地認為,自家的寶貝都不在話下呢?
在校學種菜在家學做飯
從去年以來,宜昌市西陵區桃花嶺小學推行LAS課程,將勞動、藝術、科學(labor、art、science)融為一體,開展「大勞動教育」模式。一年過去了,這所學校的小學生,都解鎖了幾項日常生活的新技能。
一般的校園是園丁種花,桃花嶺小學校園裡多是學生種的菜。白菜、茼蒿、菜薹、蔥……一盆盆蔬菜長勢喜人。603班的黃楚皓說,親手種過菜之後,才知道一粒種子長成菜多麼不容易。
在學校種菜,在家裡還要學做飯和其他生活技能。陳賢貝娜在媽媽的指導下將白菜切好洗淨,等著鍋裡的油燒熱了,正準備放白菜,不料一滴水滴進油鍋裡,一陣噼裡啪啦的爆炸聲,嚇得她連筷子都扔鍋裡了……還好媽媽及時出手解圍。
不過萬事都只是開頭難。經過家長老師的指導,和自己的實踐,楊楚暄現在連藏針繡這種細活都會做了。三年級的餘昊天,竟然學會了揉面、捏饅頭。
家長讚賞孩子的新技能
對於孩子的成就,家長也是看在眼裡、喜上心頭。
楊楚睻的媽媽王女士說,看到兒子自己釘扣子、縫襪子,特別欣慰。王依昕的媽媽張豔說,孩子現在對廚藝特別感興趣,每周都會學一道新菜。她認為學校的這種創新嘗試,非常符合家長對教育的期望,也與時代的潮流緊密契合。
這是有意義的探索嘗試
大勞動教育的倡導者、桃花嶺小學校長賀金蓮的理念是,LAS課程不僅限於勞動技能,還涉及德育、學科和綜合實踐等領域。
宜昌市教育局局長覃照評價,桃花嶺小學推行的LAS課程體系,讓孩子們在做中學,實實在在地出力流汗,展現出豐富的勞動成果。學生不僅掌握了勞動技能,更體會到勞動的價值,強化了勞動意識,養成了愛勞動的習慣,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探索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