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可共享?
隨著共享經濟的日益發展,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等幾乎將共享市場全都瓜分完畢,再無分一杯羹的可能。
於是,共享經濟中的暗線開始浮出水面,實物共享之後又延伸出了虛擬共享:時間共享。
所謂的時間共享,顧名思義就是出租個人時間。比方說,不想去上課,那就租個代課的;不想去拿快遞,那就租個拿快遞的;懶得找對象,那個租個男朋友/女朋友回家交差。
這種「租人」行為最開始是出現在日本。有一家名為Family Romance的公司,會為顧客提供「租人」服務。
這家公司已經成立將近十年了,目前旗下有整整一千多名演員,承接租父母,孩子,女友,配偶,男友,甚至是親戚朋友等各種業務,價格也是根據時間和扮演角色的不同而不同,一般為500到1000人民幣不等。
為此,甚至有男子在該公司連續租了7年的「老婆」!
而在國內,這種「租人」行為也漸漸開始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
從不知何時起爆紅網絡的商場一塊錢掃碼領共享男友,陪你逛街提包解悶;到現在出現的各種租人APP。
只要在手機商城中打上「租人」這兩個關鍵詞,就能找到好幾個出租個人時間的APP,例如「租我」、「約單」等等。這些APP大多給出導語就是「確認過眼神,租到對的人」。與前段時間因涉黃而被下架整改的探探這種陌生人社交軟體類似,唯一的不同,則是這裡的陌生人會明碼標價。
這類「租人」價格多在每小時1元至300元的區間內,也有部分標價超過500/小時,甚至上千元。雖多為吃吃飯看看電影的活動,但也不乏部分出租者個人頁面中的照片穿著暴露,且含有特殊的「暗號」,如「想約的租我,身材、技術肯定喜歡」、「想約的加我,有你想要的」……
擦邊球警告:我懷疑你在開展色情活動。
而對此,平臺客服則表示:一般出租業務都是吃飯、看電影、逛街、K歌這些的,都是綠色出租。
嗯,是有點綠。
因為前期為了博得噱頭引流,吸引客戶註冊,所以這類軟體的用戶使用門檻非常低,只要輸入手機號或者第三方平臺驗證就可以登錄,照片和信息連實名都不用,可以隨意填寫上傳。這也就導致這類販賣時間的平臺出現不正規、打擦邊球的現象。
當然,這類時間共享的設計初衷一開始肯定是友好的,出租的也是空閒時間和個人技能,可這社會人群畢竟良莠不齊,再加上管控和設計流程不到位,一不小心,這類正經的平臺就會變成遊走在邊緣的「荷爾蒙交易市場」。
就如同被幾禁幾改的陌生人社交一樣,相親平臺變灰色地帶。
或許只有拿好了「色字頭上的那把刀」,斬斷了這類時間出租軟體的「荷爾蒙源頭」,才能讓其真正撿回「共享的價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