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經濟變共享經濟!何為共享經濟?

2021-02-23 海鴻國際

      最近共享經濟這個詞很火,但什麼是共享經濟呢,今天小編就來惡補一下,查閱了相關的帖子,覺得講的通俗易懂,就拿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漲漲姿勢。

  分享的主題是 共享經濟,人人分享的時代。


  好,在開始之前先給大家講個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我的一個哥們,他也是做網際網路方面的工作,他有一輛車,他原來每天都會一個人開車上下班,最近他發現順風車,專車很火,他想著啊,反正來回來去也是自己開,車上空著的座位空著也是空著,何不賺點油兒錢呢?於是他也下了軟體,成為了一名「司機師傅」。

  現在他上下班都會打開順風車軟體看看有沒有同路的人,好賺點外快。你知道,結了婚的人都沒啥錢。不過你也知道北京有尾號限行的,這時候他也會打開軟體作為一名乘客去搭別人的車,他覺得也挺方便。

  有一次他加班很晚,下班的時候打了順風車回家,接他的人是個中年男的,他那天挺累的就沒主動說話,然後那個中年男子就開始跟他聊起天來,後來兩個人一路上聊的很好,他們竟然發現兩個人竟然有很多相同的愛好和觀點,更沒有想到的是兩年前,他們竟然在一家公司上班?

  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說這個故事是什麼意思?

  其實我們可以從故事中聽出幾個關鍵點。

  

  閒置。我哥們的車子上座位是閒置的,對不對?賺錢,他通過打車軟體,來做順風車出行。他既是擁有者也是使用者。他用車子給自己創造了價值,同時他也做別人的車子,讓別人獲得價值。他通過這樣的方式認識了陌生人。

  這是一個平凡的故事,卻反映著我們當下的生活狀態,而這種狀態就是今天我們要講的主題——共享經濟。 共享經濟

  那究竟什麼是共享經濟呢?

  共享經濟就是將你閒置的資源共享給別人,提高資源利用率,並從中獲得回報。共享經濟的理念就是:共同擁有而不佔有。

  

  什麼意思?舉個我們身邊的例子。

  很多上班族都會開車上班,包括在座的各位可能有車或者如果有車也會開車來。回想一下,你的車子每天被使用的時間大概有多久?2小時?4小時最多了吧。

  相反,他在停車場上被限制時間會更長,可以有20個小時左右。這時候我們需要付出的東西就很多,比如停車費,油費等等。我們可以看出這輛車並沒有很好的利用起來,對不對?

  

  如果你用共享經濟的理念來處理這件事情會怎麼樣呢?

  當你早起7點開車到達公司後,時間是9點,你發布了一條租車信息,時間是早10點到完20點,十分鐘後,有人租了你的車,順利的將車開走,你去上班,今天你的的支出減半,同時還賺了100塊錢。

  這樣是不是可以將閒置資源最大的利用了?

  所以我們說 共享經濟共享經濟合理的將閒置資源調配並極大化利用

  通過以上的故事和定義,我們可以看出共享經濟的一個本質。

  就是互助和互利。互助就是互相幫助,我需要幫助,你共享出來你的東西來幫助我。另外就是互利,這個利並不是利用的利,而是利潤的利。互相幫助,互相掙錢。

  

  我們知道,任何東西都有他形成的軌跡與路徑,那麼這種共享經濟是怎麼形成的呢?

  首先我們可以追溯到19世紀,那時候物質很匱乏,所有東西都是公有的,沒有人會說這個東西是我的,那個東西是你的,大家的物品都是公用的,而且人們之間相互信任,因為只有相互的信任才能讓這種公有制的行為維持下去。

  但隨著時間的推進,到了20世紀,物資開始有了盈餘,這時候就出現了私有制和個人所有制,同時隨著人口都湧向了城鎮,人與人直接的關係也發生了變化,人們開始漸漸變得陌生和冷漠起來。

  而現在呢,物資依然有盈餘,某些東西開始閒置下來,但人們的需求開始變的多元化起來,很多長尾的需求得不到滿足,這時候共享經濟就作為一種解決辦法又被推行了出來,與此同時,隨之改變的還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隨著共享經濟的推出而又變得相互信任起來。

  說一個特別通俗易懂的例子,大家小時家裡都有小霸王遊戲機,那會兒街坊四鄰有遊戲機的人不多,哥兒幾個都去他家玩,這就是早年的共享經濟,後來大家都富裕了家裡都用了自己的小霸王,都開始跟自己家玩兒,這時候很可能小夥伴們彼此的聯繫就少了,之間就開始變得陌生了。

  到了現在,我們是多麼希望能有一個人跟自己玩玩FIFA,玩玩NBA2K啊。。你又開始邀請你的好朋友到你家和你一起玩了,但是當然,招待朋友嘛,你一般是不會要錢的。。但這也是一種共享經濟的思路,因為你讓遊戲機的另一個閒置的手柄也派上了用場。

  如果這時候你覺得,ei,我覺得這個模式不錯啊,我也想做一個共享緊急平臺,怎麼辦。這裡教你一個速成的法則。

  

  你要找到的方向必須是資源過剩的領域。什麼意思?無論是時間、物品、知識,只有他們出現盈餘之後才會被共享出來。所以我們說資源過剩是一切共享經濟的根基,如果沒有這個先決條件,其他都是無效的。你要搭建一個共享經濟平臺。當說到平臺的時候,我們自然會想到網站、APP之類的,其實如果你很在意成本,你在你家小區裡就可以搭建一個平,你找個毯子網地上一放,邀請大家把自己閒置的物品都放在你這裡來出租,而這個時候你就成為了一個撮合供需兩方的介質。這就是最原始的做法,而網站,app只是將這種形式無限擴大並高效利用起來。 按需分配。什麼意思,就是當你這個毯子上放了好多好多人的東西之後,你去在小本子上面記住這些人的物品,按照這個小本子去尋找需要他們的人,直到讓這些物品都成功的共享出去。這就是所謂的按需分配。很古老吧,如果用高大上的網際網路手段呢?比如Uber的大數據算法,去計算離你最近的車主,Uber就會主動將你的訂單推送給他,讓你在最快的時間做上專車。 最後就是獲得回報,就是你要讓共享者可以在其中獲得回報。這個回報不一定是金錢上的回報,也可能是心靈上的回報。比如因為幫助一個人你的心靈是不是也會保持一天的喜悅呢?助人為樂,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是吧?別笑。我是認真的。。

  所以我們說產能過剩是一切的根基,共享平臺是介質,按需分配是手法,獲得回報是結果,這就是一個共享經濟平臺。

  如果你開了一個共享平臺,啊,我說的是在小區裡原始的那種,別人要是問你為什麼說共享經濟是一個好模式,是一個向善的模式?

  你可以告訴他以下三點:

  成本低建立連接可持續發展

  

  先說成本低。在舉一個跟車子有關的例子。租車領域在國內我們都知道神州租車,這是典型的傳統租車公司,他們會向汽車廠商購置一批車輛,編制在自己的租車公司上,然後再租一塊地皮來停放這些車輛,同時為了做好C端的服務,神州還要在各個城市建立線下的網點提供服務。這些都是所謂的成本不論是時間成本還是資金成本,所以我們在神州租車上租到的車會很貴很貴。

  再說一家公司叫PP租車,他們的模式是一種共享經濟的模式,他們沒有線下的門店,沒有自購車輛,只是一個撮合平臺,車子都來自於社會上的車主,沒有購置車輛、沒有停車場的費用,讓用戶在PP租車上的成本急劇下降,所以PP租車上的價格會比神州租車便宜很多。

  這是第一點成本低, 再說建立連接。

  在11年12年的時候,大家可能都記得百團大戰這個東西,那會兒因為團購的搭建門檻很低,所以數以千家的團購網站都上線了,然而很快這些網站就一批批的倒下了,有人說是BAT資金雄厚,小商家幹不過他們。

  但我認為有一個很大原因是這些平臺都沒有與用戶產生一次 「連接」。他們只是作為一個線上的平臺,讓用戶通過價享受服務或買到東西的一次交易,你與平臺,平臺與商家,你與商家之間不過是一次金錢交易而已。所以就會出現這家平臺優惠力度大,消費者就去這個平臺,那家平臺錢少就註冊一個他家的。根本形成不了所謂的用戶粘性。

  在看共享經濟,他讓用戶與用戶直接連接,就像我講的那個故事一樣,他們在共享的過程中,相互了解和認識,成為了一種認識陌生人的方式。其實我也是一個順風車車主,我在順路帶別人出行的時候,有時候真的會忘記這是一次金錢交易,而沉浸在兩個人在路上,聊聊天讀過的一段路程。曾經Airbnb做過一次調查,調查發現,人們在選擇租房的時候會選擇那個房主與自己有共同愛好的,這點是不是很有趣,不過也很合乎情理,平臺讓人們相互連接,興趣與愛好更是給這個連接加了一把鎖,如果許多人通過你這個平臺相識,想一想他們會不會從而喜歡這個平臺帶給他們的不一樣生活呢?這就產生了一種無形的連接。

  最後是可持續性

  我們都知道北京的道路很擁擠,汽車保有量很高,每天往返通州的車子隊伍排的很長,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這些車子裡很少有能把座位坐滿的,基本就是一兩個人,剩下的座位就是所謂的閒置資源了。

  如果我們都利用共享經濟的方式出行的話,那麼這些空座位就會被合理的利用起來,發揮他們的價值。同時這樣的出行方式,如果成為了一種習慣,人們的上下班的出行需求被滿足了,會不會汽車增長量就會有所放緩,這正是讓人們放棄創造資源,而轉向重複利用現有資源的方式。

  這種共享經濟的出行方式無論對中國,還是對於世界都是一種非常環保與可持續性發展的方式。

  雷軍曾經說,站在風口豬都能飛,共享經濟就是未來5-10年的這個風口之一。我們可以從資本市場對這個領域的投入可以看出來,Uber今年融資10億美元,估值超過500億,而Airbnb同樣在今年融資10億估值達200億美元。這些都是資本市場看好這個領域的徵兆。

  如果你還不信,那麼我拿一個世界上比較著名的共享經濟公司Airbnb舉例。這家公司成立於2008年,最開始就是兩個窮屌絲租房子付不起房租了,發現有個房間空著想著要不咱們放個氣墊床吧,讓過路的人來睡覺咱們受個床位費,再給他們準備點早餐。這樣兩個哥們就幹了起來。。然後真的把房租錢賺了回來。

  所以他們公司全稱就是「Air bed and breakfast」(氣墊床和早餐)的縮寫,恩,還是挺隨意的。他們的主要盈利模式就是從出租人與租客交易中抽取佣金。

  

  這家公司擁有者相對傳統租房公司的兩個亮點,一個是價格,一個是他是一個帶有社交性質的租房。價格我們之前就說過了,成本低是共享經濟的一個特點,而社交性質的租房這個怎麼理解?

  Airbnb是出租的當地居民的房子,對吧?那麼如果你住進去的話,房東就會給你介紹周邊的美食啊,哪裡好玩什麼的?恩。。心動了吧,比導遊說的還繪聲繪色,接地氣。而且他們做個一個調查,使用Airbnb服務的遊客在當地逗留時間明顯長於普通酒店旅客,其它旅遊消費額也更高,默默的帶動了城市的消費。

  然而資本家們看到的還不僅僅是這些,在這之上的還有這些產品更大的想像空間,那就是他們的延展性和疊加性。比如Uber做城市物流,憑藉其平臺上的大數據和社會化運力供給,如果再結合無人駕駛技術的介入,想像空間極大。而對Airbnb來說,因為建立這個交易連結所需要的互信極高,因而很容易疊加其他服務,比如旅遊和本地生活,讓房東帶你去全城最地道的餐廳和只有本地人知道的景點,對用戶一定是很有趣的體驗。

  誇了這麼久了,又是連接又是便宜的,但是在繁華背後也發現了他的問題,那就是 安全。Airbnb在2011年的時候還沒有今天這麼多的安全措施,所以在當年當有一位房主將房子租出去之後,當他回到家後發現,家裡已經被洗劫一空了,之後這個房主就去AirBnb去投訴了。這件事情之後被各大媒體報導,在當時給這家公司帶來了很大的困擾。

  在這個事件之後。不論是airbnb還是Uber都做了一個東西,是什麼?就是建立了產品的信用體系。

  

  支付、評價、客服、溝通他們用這些手段來提昇平臺的整體安全性,而這也成了如今共享經濟平臺產品的標配。

  而我們建立信任體系的最終目的其實並不知道要約束我們的用戶,實際上是要建立信任。對不對?建立他們對用戶、對平臺的信任。做到人與人之間的高度信任,共享經濟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所以我們說信任更像是平臺的一個助推器,他讓平臺能夠走的更快更好。

  如果從「你和你信任的朋友或者不信任的陌生人的借用互動方式」作為出發點,去思考共享經濟的創意,你會發現有很多很多。

  比如你買的跑步機,一天你也就跑1、2個小時,他就閒置了,能不能把他分享出來,按小時的拿回報?比如你家的廁所?你家的洗衣機呢?你無時無刻不洗衣服嗎?不是吧,城市中蟻族們有些還是需要手洗的,你把洗衣機分享出來,來洗衣服?冰箱呢、自行車呢?,都是可以作為閒置的資源進行共享。

  通過觀察現有的優質共享經濟平臺我們發現,他們普遍都具備以下的幾個規則:

  在共享經濟裡,我們不是匿名的;心理學研究表示,我們不想幹擾我們認識的人;共享經濟不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它還在重新構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錢是其次的;事後反思與他人的聯繫升華了整個共享體驗。

  聯繫升華怎麼解釋呢?

  就是讓一次簡單的分享——回報中找到一些我們曾經失掉的善良與憨厚。找到夥伴、同類、認同,從自己的世界走出去。

  而我們最終會發現在共享經濟的世界裡商業仿佛已經退居其次,人與人的溝通、連接奠定了整個交易流程,而人際關係與真實身份獲得最好的方式,在目前看來就是 社區或者叫社群。因為在這裡我們技能獲得相對固定的人際關係,並且每一個人都是真實存在的真人。

  前兩天吳曉波做過一個分享說去 如何運營好一個社區

  三點,有態度的內容、圈層化互動、共享中互利。

  

  什麼是有態度的內容,就是作為一個人說人話。我們都知道人都是又個性的,每一個說出來的話都代表了獨一無二的整個人。學不來的。換做品牌我們能想到可口可樂代表的分享與快樂,印象筆記的知性文藝等等,這種鮮明的個性都是通過一次次活動與宣傳打造出來的,如果你想讓你的社區變的獨一無二,請從今天開始思考?你是誰?你如果去表現自己的個性?你做的內容符合你的個性嗎?為自己貼上一個獨特的標籤。明天做個有頭有臉的社區。

  再說圈層化互動怎麼解釋,比如你喜歡TFboys,你發現隔壁鄰居也喜歡,鄰居的鄰居也喜歡,然後在社區裡發現越來越的人喜歡,這就形成了一個圈子。你們每天都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

  當我們在小區中策劃滑動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如何利用這種圈子呢?比如專門為這個圈去策劃互動,讓他們的關係更加的緊密?這就是所謂的圈層互動。

  最後就是共享中互利,我想找個之前已經被提及很多了,你懂的。。

  尾巴

  最後用一句「偉人」的話結束今天的分享。。eBay的創始人皮埃爾·奧米迪亞說過一段話「我們不必刻意制定價值觀,我們的社區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我們需要與它協調一致,否則就不會有什麼作用。」

  

  於是,eBay員工的名牌上寫的價值觀第一條就是 我們相信人性本善。



      

相關焦點

  • 談談共享經濟
    那麼,共享經濟,到底是不是我們所理解的,美好的未來?回到分析問題的基本思想,一切脫離應用場景的概念都是耍流氓。我們從具體應用場景來看這個事情。當然,即便如此,airbnb的發展也並非一帆風順,開始啟動的時候,有相當長時間是沒有什麼成交和用戶的。
  • 共享經濟:租衣平臺崛起
    現在這把火又燒到服裝行業:共享服裝,典型的代表是國內眾多租衣平臺的迅速崛起。以下我們將會對共享經濟的含義、共享經濟模式、國內外主要租衣平臺進行介紹和分析。什麼是共享經濟共享經濟,一般是指以獲得一定報酬為主要目的,基於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權暫時轉移的一種新的經濟模式。
  • 共享情人陳經濟
    渣男是無法成為共享情人的,因為他踐踏的就是「情」,人渣則未必,陳經濟就是這樣的一個可以被稱之為共享情人的極品人渣。跟當下名為「共享」實為租賃的諸多偽共享經濟不同,陳經濟用自己標杆式的言行定義了什麼才是貨真價實的共享經濟。而作為一名共享情人,有時候他會收錢,但更多時候他連錢都不要甚至還倒貼。這就是為什麼同樣是情與色的付出,白馬會所的那叫賣豆漿,而陳經濟的叫共享精髓。
  • 「共享經濟」已死,誰幹的?
    「你為什麼不去租個電鑽來用呢?或者把你自己的租出去賺點錢?」在那個時候,這種Botsman所稱的「協同消費」(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或者後來更廣為人知的「共享經濟」(the sharing economy),看起來溫暖、模糊、不可避免。
  • 共享經濟下的黑馬:閃約生活改革個人時間經濟
    1  2  隨著科技的進步,移動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如今共享經濟大有顛覆傳統消費模式之勢。甚至有學者稱:「未來的經濟是共享的」。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網絡進入緊密連接的全球市場,從而進行消費或者交換,享用更加便利、舒適、快捷和實惠的商品與服務。  共享經濟是指個體間直接交換商品與服務的系統。
  • 中國共享經濟年度報告出爐 雲聯惠以「消費共享」引關注
    原標題:中國共享經濟年度報告出爐 雲聯惠以「消費共享」引關注  近日,權威機構「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發布《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年度報告(2018)》。報告顯示,我國共享經濟繼續保持高速增長,2017年我國共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約為49205億元,比上年增長47.2%。高歌猛進的共享經濟,為十九大後經濟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型提供了新的動能和廣闊視角。
  • 2019網際網路大敗局回顧:共享經濟篇
    早在1978年,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社會學教授馬科斯·費爾遜(Marcus Felson)和伊利諾伊大學社會學教授瓊·斯潘思(JoeL.Spaeth)就提出了協作經濟的概念,指將閒置資源分享給社會並取得回報,這與今天共享經濟的概念是一致的。但是,受限於當時的技術條件,共享的信息不能有效地傳遞,因此共享經濟並未流行起來。
  • 共享經濟:以人民的名義爭奪流量入口
    「數位之牆」(ID:digitalwallcom)不產生大流量的共享經濟都是耍流氓流量,是網際網路商業發展永恆不變的主題。當我們以為誰已是流量 入口,是不可撼動的巨頭,其他人再無機會時,往往從角落裡冒出新 的競爭者取而代之。搜尋引擎分食門戶網站流量,社交網絡再分食搜尋引擎流量,然後整個移動網際網路分食以PC為基礎的網際網路流量。
  • 這些年我們遇見的共享經濟案例
    共享經濟的興起讓很多年輕人找到了一條可行的商業模式,國內外共享經濟創業公司不斷冒出,有的成為網際網路獨角獸,也有在網際網路的長河中消失在眾人的眼中,在這篇文章裡我們不去聊那些老生常談的Uber和Airbnb,我們來聊聊其他的:一、物品的共享
  • 探訪青島共享經濟:共享單車敗退後,共享電動車又來了!
    開篇話近幾年,共享經濟已經滲透到大家的日常生活中,大到共享汽車、共享電單車,小到共享充電寶。不可否認,許多共享產品在經歷了快速爆發期後,出現困境陸續倒下,但是依然還有人站在共享經濟的風口下,不斷摸索前行。
  • 共享經濟如何逃離「非標化」?陳歐執掌的共享充電寶這樣做!
    共享經濟如何逃離「非標化」?陳歐執掌的共享充電寶這樣做!」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展中心發布的《2020共享經濟標準化發展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共享經濟交易規模已達3.28萬億元,標準化發展成為共享經濟的主流。
  • 柯瑞文:發展數字經濟 共享美好未來
    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在大會主論壇上,圍繞「數字經濟與科技抗疫」議題做了題為「發展數字經濟,共享美好未來」的主旨演講,分享中國電信的實踐與思考。堅持「網是基礎」,持續深耕細作,率先建成了覆蓋全域的ROADM全光傳送網,覆蓋城鄉農村的FTTH全光接入網,為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構建堅實的網絡基礎。
  • 當心共享經濟下的龐氏騙局
    昨天我們講了 網絡購物背景下所衍生出的刷單詐騙 今天我們來講講 共享經濟背景下所衍生出的龐氏騙局
  • 魏延安:從摩拜單車被收購看共享經濟的困局 ——兼談(美)羅賓·蔡斯《共享經濟:重構未來商業新模式》閱讀心得
    由此,我們必須在共享經濟的本源上去尋找問題的根本,為什麼被描述得無比美好,甚至可能顛覆人類現有經濟模式的共享經濟,在現實中卻是如此不堪?2015年底,美國人羅賓·蔡斯的《共享經濟:重構未來商業新模式》一書在中國發售,作者被稱為共享經濟的鼻祖,而且親力親為創辦了共享汽車公司Zipcar。
  • 【管理新思維】未來經濟= 共享+社群+虛擬(三大趨勢!)
    於是,上帝變亂了人的口音,使得人們的言語不能相通。因為人類的語言不通了,無法交流,於是放棄了通天塔的機會,人類從此開始分散到各處。這個地方叫巴別(變亂的意思)   通天塔也叫巴別塔。這個故事說明,如果人們有共同語言,可以分工協作,那可以做成任何一件事兒,甚至可以通天。而打亂了語言,人與人無法交流,無法協作,人類成為一盤散沙。就一事無成,進步緩慢。
  • 創新模式 共享專機打造通航新業態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機器人主播「九妹」本次推出的是天九通航集團新近推出的共享專機——巴航工業旗下飛鴻300E公務機,是天九通航的基礎機型,兼具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性價比,為股神巴菲特的首選機型,在通航市場廣受認可,在國內外都享有極高口碑。天九通航還會根據客戶的需要,定製龐巴迪、灣流、萊格賽及其他高性價比的機型。
  • 共享經濟的前世今生:一場遊戲一場夢
    共享經濟在資本裹挾下狂奔的日子結束了,但這場爭議與光環夾雜的大潮也早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王玄璇編輯|馬吉英 插畫|王超ofo「消失」了。ofo在某種程度上映射出共享經濟大潮退去,曾經有多瘋狂,現在就有多落寞。近兩年,共享經濟明星公司接連失去光環。如果說Uber市值遠低於上市前估值證明了泡沫的存在,WeWork上市失敗更是一個標誌性事件,共享經濟在資本裹挾下狂奔的日子結束了。國內景象也不樂觀。
  • 閒置汽車也能掙錢 GOFUN科技如何突圍共享經濟?
    共享經濟帶著光環誕生,但也遭人詬病。不僅共享單車如此,其實共享汽車領域也是九死一生。據不完全統一,2017年底,共享汽車品牌EZZY宣布停止運營,作為國內首家倒閉的共享汽車企業,引發了連鎖反應,不久途歌、綠狗租車也紛紛陷入了危機,就連戴姆勒奔馳旗下的car2go,也在2019撤出中國市場。
  • ATT配倉寶:抓住當下潮流 將共享經濟進行到底!
    共享經濟已經成為當下最為熱門的一個詞,那麼什麼是共享經濟呢?共享經濟是指擁有閒置資源的機構或個人有償讓渡資源使用權給他人,讓渡者獲取回報,分享者利用分享他人的閒置資源創造價值。人們對共享經濟的認識,基本上是來自於滴滴、優步這類不同於傳統計程車公司的新服務模式。其實,共享經濟不僅僅可以實現車輛、房屋這類有形資源的共享,更重要的在於人力資源的共享,共享經濟的核心是信譽,它提高了社會的效率,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繫。
  • 馬亮:規訓網際網路巨獸將成為共享經濟下半場監管創新的主旋律
    中國城市房地產行業的蓬勃發展,催生了大量閒置住房,為滿足流動人口的住房剛需提供了可能,也推動了民宿、短租和長租公寓市場的勃興。自如和蛋殼等房屋租賃公司發展的商業模式,建立了中介、房東與租客三者之間的新型關係,使過去分散而混亂的房屋租賃市場得以重構和升級。這些企業的迅速崛起,為房東和租客都帶來了共享的短暫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