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維,新實踐,參透管理智慧!
目前網際網路的論述非常多,人們的想像力比較差,理解的層面不夠,所以我重新來定義下這個時代。聽完我分享之後,大家可以去看央視紀錄片《網際網路時代》,這個紀錄片說的很深刻。
騰訊視頻-網際網路時代紀錄片
我給網際網路時代第一個定義:網際網路是一門新的語言
語言是作用是什麼?語言是為了交流,交流之後為了什麼呢?交流是為了共同協作,所以我說語言是協作的基礎。大家在單位工作,最愛開會,領導噼裡啪啦講一堆,會後各個部門要協作去完成一堆任務。
先讓我講一個聖經《創世紀》裡的故事。上帝創造了男人,取男人肋骨一根創造了女人,安置在東方的伊甸園裡。亞當夏娃生活在伊甸園,完美的地方,上帝吩咐一切都可以隨意取用,唯獨不能吃園中那分辨善惡的樹的果子。後來夏娃被蛇引誘偷吃了禁果,又引誘亞當吃了。隨後,上帝說:「這人已經和我們神相似,能知道善惡,恐怕他又偷吃生命樹的果子,就可永生。」,於是把人趕出伊甸園去。
亞當和夏娃離開伊甸園,開始自己耕種,而後繁衍後代,但是人類紛爭不已,兄弟之間尚且相互殘害。上帝再次發怒,要把一切不潔淨的毀滅。唯獨喜歡挪亞,於是吩咐挪亞建了方舟,帶了各種活物一公一母,以保全生命。這就是挪亞方舟的故事。挪亞之後,人類再次繁衍眾多,那時候,天下人的口音都是一樣的。他們往東方遷移的時候,見到一片平原,人們彼此商量:「來吧,我們要作磚,來吧,我們要建一座城,建一座塔,塔頂通天」。
上帝看到就擔憂,「他們成為一樣的人,都是一樣的語言。如今既然做起這事兒來,以後他們要做的事兒就沒有不能成就了!」。於是,上帝變亂了人的口音,使得人們的言語不能相通。因為人類的語言不通了,無法交流,於是放棄了通天塔的機會,人類從此開始分散到各處。這個地方叫巴別(變亂的意思)
通天塔也叫巴別塔。這個故事說明,如果人們有共同語言,可以分工協作,那可以做成任何一件事兒,甚至可以通天。而打亂了語言,人與人無法交流,無法協作,人類成為一盤散沙。就一事無成,進步緩慢。
原始人協作是通過語言嗎? 當然是通過語言,有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原始人生活圈的人很少,假如遇到另外一個部落的人,如果語言不同,就只能躲避或者戰爭,無法協作。一個強大的國家,他的語言也強大。西班牙應該很最早稱霸全球的國家吧,所以西班牙言至今還是全球使用人數第三大。後來英國強大,開始全球流行英語。中國人學外語,無非是可以為歐美國家服務,去跨國公司上班。
我要說明網際網路是一門語言,一門全球協作的語言!全球任何地方的人,都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快速連接起來,溝通、協作。通過網際網路把全球的人聚集起來,這種進步該有多快呢?二戰後,美國把德國的科學家運回去,美國的科技進步很快,至今引領世界潮流。今天,哪個國家對網際網路支持最大,誰的網際網路世界最開放,就可以容納最多的人才和資源來協作,引領世界的潮流,這次引領,比以往都更為進步,網際網路已經成為通天塔!
網際網路時代第二個觀點:要重新劃分歷史,分為網際網路時代和網際網路前時代
目前的學界把人類歷史分為農耕時代、工業時代、網際網路時代。我對這種劃分不認可,農耕時代,工業時代,電氣時代,網際網路時代。前面三者可以說是工具的進步,或者說動力進步。鐵犁的發明是工具、蒸汽機的發明是動力,那網際網路技術是工具,還是動力呢? 網際網路技術不能讓火車跑得更快,也不能讓機器生產更多的產品。
之前的時代,產出的都是實物;網際網路時代,產出的是虛擬。這個最大的特徵被忽略了,因為人的習慣了眼見為實,這個局限了思維。按我的劃分,人類歷史分前網際網路時代和網際網路時代即可。虛實一體、虛虛實實、真真假假、色即是空、空既是色,這就是網際網路時代最大的特徵。
1、能夠分享的都會被分享
人類一直就在共享,只是如今提出了這個名詞,Uber 、AirBnb等公司火了起來。從人性來說,人類有分享的欲望,而且歷史上所有思想家和宗教家都在教導分享。從現實情況來說,目前大多數國家社會資源嚴重過剩。而從技術上來說,網際網路技術又讓分享變得高效。
拿Airbnb來說,把私人閒置的房子拍照傳網上,旅行的人可以來住。比酒店價格便宜很多,而且體驗不錯。國內有很多模仿的公司出現,其中比較知名的叫途家。途家的廣告是這樣的:「租個別墅過周末,找個房車看星空,出差能洗衣,帶娃能做飯,美屋預定找途家,全球公寓民宿預定平臺」。還有沙發旅行,分享自己的沙發和客廳,給很多年輕人窮遊住宿。這樣大量出現的分享房屋的網際網路公司,直接威脅到傳統酒店行業的生意,大至希爾頓等豪華酒店,小至七天、如家等連鎖經濟型酒店。
各個領域都可以共享,都在被共享,甚至愛情和婚姻。創業者關注的是衣食住行這些領域。衣服共享的好像沒有,這點大家可以思考。吃飯共享的,有天使廚房、約飯等,都還是萌芽。住房共享,就是Airbnb和國內一些公司。行的共享就是Uber, 但是Uber只是在城裡的交通,旅行的行呢?這裡有大機會。
2、一切行業都在快速社群化
社群經濟我之前寫過兩篇文章,大家可以繼續參考,也是我傳播最高的文章,有幾百萬閱讀了,通俗易懂。我觀察、參與、也組建了很多群,比如吳曉波書友會、正和島、羅輯思維等,我自己也在14年也嘗試建全球分會,失敗告終。目前搞微信群的,只是社群的低層次,而且90%都會死掉。但是社群經濟是確定性,一定是要來的。
社群經濟的確定性,我用兩個理論來說,一個是馬斯洛,一個是滕尼斯。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第三層次就是社交需求,社交需求是愛、情感、歸屬感。第一、第二層次是安全和生理需求,第四層次是尊重需求,比如我們的領導;第五層次自我實現需求,聽我分享的朋友很多已經實現財富自由,開始追求人生的價值。
騰尼斯是德國非常知名的社會學家,1881年出版了一本書叫《共同體與社會》。滕尼斯認為,共同體是建立在自然基礎之上的群體,是人類的本能或者習慣的制約或者共同的記憶。血緣共同體、地域共同體、宗教共同體是共同體的基本形式。但是,共同體不僅僅是各個部分加起來的總和,而是有機地渾然生長在一起的整體。共同體是一種持久的和真正的生活。
而社會是一種目的的聯合體。個人預計共同實現某一目的會有利於自己,而聚集在一起形成社會。社會有各種機構、公司組成,人們以為利益關係連接起來,以和平的方式生活在一起,但是基本上是分離的。社會是機械的聚會,社會是人工製品。人類渴望回歸的願望從來沒有消失,在城市裡居住的人會懷念過去鄰裡之間的溫情,人類有從社會回歸到共同體的願望。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網際網路時代一開始,就是以網絡社區的形式為主,無數人湧入到社區之中,因為某個共同話題,每個共同興趣聚集起來,尋找同類,尋找溫情,尋找身份認同和歸屬感。
基於以上兩個理論,再觀察我們身邊湧現的網際網路公司,可以肯定社群經濟已經到來,一切行業都在快速社群化。那社群經濟怎麼玩,我只提三個層次
--組建圈子,聚人(羅輯思維、老耿新思維、吳曉波書友會等)
--融合產品或項目(會員眾籌、產品型社群、YOU+青年公寓、丁俊暉撞球俱樂部等)
--融入思想和精神(無印良品、Nike、iphone等)
3、純精神消費產品越來越多
這個時代的主流產品不是物品、貨物,而是看不見的時間、情感、思想。如果想打敗京東,淘寶,不要再去做京東淘寶了,要做一個兜售時間、情感、思想的平臺。目前已經有一些萌芽的公司了,時機也許不成熟,但是未來十年會證實我的預言。純粹精神消費產品成為主流,人類可以忘記下半身,成為上半身思考動物。
文章來源:轉自 愛加貝,感謝 陳智 推薦
【相關課程推廣】若想培養系統化的創新思維能力,提高創業的成功率,或引入最先進的創新流程,用生態·共創·分享·增值的理念來設計商業模式,請報名《創新思維與共享經濟》課程,由耿人健老師和矽谷歸來的資深投資人蔡炯先生聯合執教。課程詳細大綱,請點擊文章左下角的閱讀原文。6月16日,新思維社群打造的萬人微課,將在北京時間晚上9點全球直播,請掃碼關注公眾號,閱讀文章【重磅微課來襲~】獲知報名方法。或可添加助理微信號gengroger詳詢。
【社群深度互動】若要參與新思維社群互動和相關話題的專題分享,請掃碼入群。如果滿員加不進,請添加微信號rogergeng003申請入群。
【精品線上課程】跟碎片化學習不一樣,耿人健老師推出了《高效經理修煉》和《鮮活的商務禮儀》系統化微課,每個話題四次,每次1小時,你的學習將是系統的,完整的。
【互動線下課程】新思維社群下月起,推出系列線下課程,每個課程兩整天,採取互動工作坊的方式,主張「參與·互動·貢獻·產出」。
7/8-9 《邏輯思維與問題解決》
7/10-11 《時間管理與高效經理》
7/13-14 《高效能人士七個習慣》
7/15-16 《完美PPT與魅力演講》
7/17-18 《戰略銷售與價值營銷》
7/20-21 《創新思維與共享經濟》
7/22-23 《情商修煉與壓力管理》
7/24-25 《投資分析可行性論證》
7/27-28 《領導力與高績效團隊》
7/29-30 《完美PPT與魅力演講》
7/31-8/1 《創新思維與共享經濟》
8/2-3 《情商修煉與壓力管理》
8/4-5 《邏輯思維與問題解決》
課程介紹,請關注「老耿新思維」,點擊公眾號底部的下拉式菜單。課程報名,請掃碼或添加
助理微信號gengro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