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媽》「院轉網」力獲同行支持 北影節「大咖」共話大銀幕與流...

2020-11-19 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30日訊(記者 郭博文) 近年來,由於科技技術的飛速發展,流媒體迅速崛起,逐漸成為了影像觀賞的主要平臺之一。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促使一批院線電影走進流媒體平臺,「院轉網」也應時成為了行業聚焦的一大熱點。29日,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未來影像發展高峰論壇——大銀幕與流媒體平臺競爭下的破界融合」在北京懷柔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徐崢、張一白、姜偉、宋佳、吳鶴滬等論壇嘉賓以及論壇主持人周黎明就不同平臺之間如何互補融合,技術與藝術如何創新表達等等內容進行經驗分享與交流。

論壇現場 中國經濟網記者郭博文/攝

  「大銀幕」「流媒體」 疫情下共面危機

  再提《囧媽》「院轉網」,導演徐崢直言,初衷是為了在特殊時期讓觀眾能免費的看到這場電影,整個傳統藝術行業並不會因為一個電影的選擇而顛覆。「我覺得這是一個特殊時期的一個特殊決定。在電影院看電影是一種非常有儀式感、非常特別的體驗,大家之所以在生活當中會選擇這樣的一種消費方式,是因為它完全是一種體驗,不僅僅是對內容的閱讀。網際網路的發展其實已經帶來了大家對內容閱讀方式的改變,但是看電影不僅僅是閱讀,還包含了一種體驗,就像你到遊樂場裡面坐過山車的感覺一樣,你儘管可以在網際網路上看到主觀鏡頭,就是拍怎麼坐過山車,但是和你去遊樂場裡面坐過山車還是不一樣的。」徐崢表示,走進流媒體是一種生態的自行蔓延,隨著公眾在手機、網際網路上的時間越來越多,自然而然會出現一些更適應大家閱讀方式的內容,這些內容的發展和衍生及整體的活躍度,將會為整個娛樂模式帶來一個更大的轉機。

  「對於平臺來說,其實我們也面臨著非常大的困難和挑戰。從我們自己的運營來說,只能摸著石頭過河,根本不知道前面的路是什麼樣的。」愛奇藝電影中心總經理宋佳表示,疫情下流媒體平臺也並未獲得理想的業績,線上電影仍舊面對著品類及平臺間的競爭,電影新片資源缺少更新的狀況,也在導致著線上觀眾的流失。並且,電影上線運營中的種種新問題也成為了特殊時期裡考驗著平臺運營團隊的難題。

  在宋佳看來,網絡平臺之前的經營往往是通過版權採購、網絡分帳的模式,把內容引進到平臺上來,然後再進行生產、上線、推廣以及有效運營的探討等等,營銷工作基本上大部分在院線階段就已完成,並不太需要平臺去做特別多營銷方面的工作。但隨著流媒體的發展,平臺的發行策略將需要一定程度上的前置,環節上的調整可能將聯動到電影的生產階段。

  「兩者之間不應築立人為的長城將其隔離開來,應該主動的開挖運河,讓彼此間互相溝通並採取互補的方式進行發展。」對於大銀幕和流媒體之間的關係,原上海聯和院線公司副總經理吳鶴滬認為,在科技發展的大好形勢下,大銀幕要主動的向流媒體靠近,親近流媒體,與流媒體共舞,這樣才能發揮各自的優勢推動壯大影視市場,用更多更好的作品去吸引更多的受眾,讓受眾有更多的選擇,讓市場進行自然的分流,無論是大銀幕,還是流媒體,真正得益的將是普通的人民大眾。同時,他對《囧媽》「院轉網」的做法表示認同。

  「我相信徐崢導演也在經歷著難以割捨的東西。」同樣曾遭遇疫情下「撤檔」危機的導演張一白也表達了自己對《囧媽》「院轉網」的支持與讚賞,並暢談了自己對大銀幕與流媒體之間的關係的看法。他表示,兩者之間觀眾的觀影感受有很大的區別,流媒體與大銀幕間並沒有存在競爭,其競爭的本質更多在於對觀眾時間上的爭奪,電影創作者也在熱情擁抱流媒體帶來的自由與紅利。

  在有過製片方與放映方雙重經歷的五元萬象影業總裁姜偉看來,大銀幕與流媒體的關係應從經濟層面進行探討。他認為,不管是院線電影還是流媒體上映,更多要考慮的是現金流的問題,電影創作流程非常注重現金流。網際網路和流媒體會給內容的製作者提供更多的渠道,這是一個科技發展的必然結果,大銀幕與流媒體的融合,對於內容製作者來說,就多了一個回收的渠道,但怎樣保證內容生產的可持續性以及具體怎麼樣去平衡,姜偉表示,市場會給出一個更好的答案。

論壇現場 中國經濟網記者郭博文/攝

  介質規律各異 「爆款」仍有觀眾決定

  據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頻道記者現場了解,北京國際電影節官方對觀眾的大銀幕與流媒體的側向做了部分問卷調查,引起論壇嘉賓的關注。在「什麼因素會讓你考慮去電影院觀影」這一問題中,4K修復、3D(IMAX)、120幀等新技術等因素所在的選項成為參與調研觀眾的首選。在選擇電影院觀看電影類型中,劇情片、科幻片處於觀眾選擇的前兩位,文藝片、動作片緊隨其後。

論壇現場 中國經濟網記者郭博文/攝

  參與問卷調查的觀眾中,39%的人表示經常在流媒體平臺看電影,並為了看電影而充值尊貴會員;40%的人表示偶爾在流媒體平臺看電影,有很想看的會選擇流媒體;有8%的人選擇不用流媒體平臺,大銀幕才是電影的歸屬。面對「你認為流媒體平臺可以取代傳統影院嗎?」這一問題,94%參與調研的觀眾選擇「不可以取代」。足見,大銀幕與流媒體兩者在觀眾群體印象中並未處於競爭的兩端,創作方式、內容等方面的不同,才是觀眾決定選擇的關鍵。

  愛奇藝電影中心總經理宋佳表示,內容表達上網絡電影與院線電影存在差異,當前的「爆款」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爆款,流媒體電影內容製作還需要在互動感、製作技術以及整體知識結構體系等方面進行更多的嘗試與探索。

  導演徐崢也談到,經典的藝術電影雖然在表面上表達的具有個性,但在內在線索、人物刻畫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創作規律,網絡電影製作介質的不同,其創作規律也不相同,「爆款」的打造往往需要導演去做切實的研究。他表示,內容上的連接或許將成為大銀幕與流媒體的一種交互方式,在未來可能將有一種IP設計關乎「網影聯動」,網上劇集、網絡電影與大銀幕上下季敘事性的連接互動,將助力兩者融合吸引更多觀眾的關注。

  「電影是不能離開觀眾的,觀眾也離不開影院。法國大作家雨果對觀眾有這樣的一個定義,觀眾是一個易于波動的廣大而充滿活力的流體,這裡是流動的流。」原上海聯和院線公司副總經理吳鶴滬認為,電視、電影、流媒體間的觀眾流動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大銀幕上看電影就好像在美術館裡看一幅原版的油畫,流媒體上看電影則油畫就變成郵票,大小、質感存在不同,有人喜歡在流媒體上看電影,影視工作者就需要為觀眾提供這樣的內容。

  他談到,大銀幕的儀式感與社交感並不同於流媒體的隨心所欲,同樣的電影作品在不同的載體播放中存在差異,流媒體在影片宣發等過程中也為電影行業做出著貢獻,其憑藉面廣、量大、速度快等特點,已然成為同屬於影像製品的文化產品。大銀幕與流媒體之間應互通,先是讓觀眾有更多的選擇,後再讓市場有自然的細分。

論壇現場 中國經濟網記者郭博文/攝

  導演張一白直言,在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短片故事集形式的策劃中,製作團隊對票房市場曾有猶豫。他認為,觀眾最終對影片接受程度高的原因除國慶濃厚的節日氛圍外,便是近幾年流媒體、短視頻等觀影體驗造成的公眾觀影習慣潛移默化的轉變。「我相信觀眾是識貨的。」對於流媒體平臺觀眾選擇倍速播放的情況,張一白表示,如果劇情足夠精彩,表演足夠精彩,觀眾一定會回到原速觀看。

  此外,論壇嘉賓還對未來流媒體平臺電影觀看付費方式以及流媒體與大銀幕電影敘事節奏等內容進行深入的探討。

  本次論壇由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主辦,北京國際電影節有限公司承辦。

相關焦點

  • 《囧媽》「院轉網」力獲同行支持 北影節「大咖」共話大銀幕與流媒體破界融生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30日訊(記者 郭博文) 近年來,由於科技技術的飛速發展,流媒體迅速崛起,逐漸成為了影像觀賞的主要平臺之一。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促使一批院線電影走進流媒體平臺,「院轉網」也應時成為了行業聚焦的一大熱點。
  • 《囧媽》院轉網囧了誰?
    原標題:《囧媽》院轉網囧了誰?來源|河豚影視檔案(ID:htysda)作者|鄧穎翀王雅莉最早開始提檔,23日才宣布撤檔,24日就宣布將在頭條系APP免費獨播,《囧媽》這波操作驚呆了所有人。隨即而來的是一系列行業討論:歡喜傳媒和字節跳動這麼做到底值不值?以後這種新型的合作模式會不會成為常態?
  • 觀察 | 「院轉網」這件事,在「討伐」中提速了?
    特殊之年,「院轉網」的這把爭議之火在全球燒了起來。窗口期被打破,一方是製作方的自救,一方是影院對生存權的捍衛。除夕當天,徐崢導演的賀歲片《囧媽》率先宣布「院轉網」,於大年初一在抖音等頭條系流媒體上線。此次頭條以6.3億大手筆助推「院轉網」,不僅引來一片驚呼,譴責聲也隨之而來。
  • 大銀幕與流媒體之爭,是個「偽命題」丨聚焦·北影節
    烹小鮮(pengxx01)及聯盟帳號作為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論壇特別支持媒體,推出『聚焦·北影節』專題策劃,為大家帶來最新鮮、最有料、最具有觀點的行業報導。本篇為專題的第三篇文章——聚焦北京國際電影節「未來影像發展高峰論壇」,「大咖」共話大銀幕與流媒體破界融生的報導。
  • 大銀幕與流媒體之爭,是個「偽命題」丨聚焦·北影節
    烹小鮮(pengxx01)及聯盟帳號作為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論壇特別支持媒體,推出『聚焦·北影節』專題策劃,為大家帶來最新鮮、最有料、最具有觀點的行業報導。本篇為專題的第三篇文章——聚焦北京國際電影節「未來影像發展高峰論壇」,「大咖」共話大銀幕與流媒體破界融生的報導。
  • 張一白支持《囧媽》轉網 贊徐崢撫慰人心
    他也對《囧媽》轉網播的決定表示支持,稱徐崢的選擇功德無量。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8月29日,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未來影像發展高峰論壇——大銀幕與流媒體平臺競爭下的破界融合徐崢談《囧媽》轉網播,稱那是特殊情況下的決定,且不是自己一個人的決定,出發點是讓觀眾免費看到電影。張一白稱作為創作者,是非常擁抱流媒體給創作帶來的方便、自由、紅利的。他也對《囧媽》當時轉網播的決定表示支持,稱徐崢的選擇功德無量。
  • 賈樟柯談《囧媽》「院轉網」風波:雙方都沒錯
    【僑報網綜合訊】大陸男星徐崢執導兼主演的電影《囧媽》在今年春節檔「院轉網」(院線上映改為上網播放)的風波原本已經平息,沒想到近日再掀波瀾。記者爆料「徐姓藝人」改稿 徐崢上熱搜賈樟柯上述訪談節目是9月21日上線的,而就在幾天前,《囧媽》「院轉網」事件和徐崢還因一篇爆料帖上了微博熱搜。
  • 《囧媽》轉網是中國奈飛?辱飛了!
    」 疫情擴散,《囧媽》第一個提檔至大年三十;《熊出沒》《姜子牙》兩部動畫電影相繼撤檔,真人電影中《囧媽》第一個跟上;春節檔集體撤檔之後,《囧媽》又是第一個轉網首播……兜兜轉轉,只為讓你「提前見媽」。
  • 36氪專訪|歡喜傳媒CEO項紹琨:《囧媽》院轉網是特殊時期做出的正確...
    年初,在春節檔影片全部因為疫情撤檔時,歡喜傳媒出品的電影《囧媽》宣布在字節跳動旗下的多個平臺在線首播,成為了國內「院轉網」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歡喜傳媒勇走鋼索的行為雖然獲得了居家觀眾的讚美之聲,但也招來了全國不少院線老闆的聯手抵制。在這場飽受矚目的交易中,字節跳動向歡喜傳媒支付了 6.3 億元人民幣,並籤訂了長期合作協議。在這之後,歡喜繼續激進地推動影視作品走向網際網路平臺。
  • 徐崢談《囧媽》「院轉網」爭議:只為讓觀眾受惠
    囧媽》,自大年初一選擇「院轉網」以來飽受爭議,甚至有院線人士表示今後會抵制徐崢的其他電影。徐崢近日在接受採訪時談及此事,表示這一舉動不可能改變整個電影產業,也不會搞垮院線。另外,他也提到《囧媽》網播後,自己內心的一點遺憾。徐崢表示:「首先,《囧媽》上線只是這一部電影的決定,不可能把電影產業改變,也不可能把院線搞垮。這是特殊時期才產生的特殊方式,從更大的範疇來看,你不可能做出多麼離經叛道、逆轉運行的事情。
  • 院轉網,再造爛片的狂歡與泡沫
    7月份,全國各地的電影院陸續復工,很多人認為院轉網就此告終,可是直至現在,院轉網的影片仍在陸續增加,有數據統計,今年至少已經有19部院線電影已經或即將在網絡視頻平臺首播。拋開疫情期間被迫放出的《囧媽》、《大贏家》等,《徵途》、《冷血狂宴》這兩部投資過億的電影選擇了院轉網。不像《囧媽》年初線上公映時業內譁然,一片反對之聲,如今行業對於院轉網的敵視似乎少了許多。
  • 電影觀察 | 疫情時代,院線電影「轉網」大觀察
    疫情下的影院在此背景下,國內外都出現了院線新片轉網首播的商業模式(下簡稱「院轉網」),國內以徐崢執導的《囧媽》首開先河,《肥龍過江》《大贏家》隨後,可謂再一再二又再三;在國外則出現了包括派拉蒙的《愛情鳥》,環球的《隱身人》《愛瑪》《獵捕》《魔發精靈2:世界之旅》,索尼的《喋血戰士》,獅門影業的《依然相信》,以及迪士尼/皮克斯的《1/2的魔法》等在內的大量影片的「院轉網」上映
  • 23家院線上書電影局,《囧媽》院轉網這次囧了誰?
    有支持的,自然有反對聲音。無緣上映的影院則紛紛表示,此舉「落井下石」「壞了規矩」。本身此前帶頭提檔,就已經遭到了部分影院的反感,這次《囧媽》乾脆放棄院線投奔流媒體,算是把院線和影城們得罪了個遍。 更重要的是,把《囧媽》賣給字節跳動,不需要等待電影下映後結算,回款夠快。對現金流普遍緊張的影視公司來說,這無疑是一種誘惑。 此外,歡喜傳媒本身也有自己的流媒體平臺——歡喜首映。
  • 徐崢談《囧媽》「院轉網」:特殊情況下的決定,為讓觀眾免費看
    新京報訊(記者周慧曉婉)8月29日,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未來影像發展高峰論壇在懷柔雁棲湖舉行,現場,導演徐崢談了談關於今年大年初一電影《囧媽》轉到網絡播放一事。他表示那是特殊情況下的決定,且不是自己一個人的決定,出發點是讓觀眾免費看到電影。
  • 《囧媽》轉網大賺 片方走出"囧"境
    徐崢本人共獲得8700萬2019年2月26日,歡喜傳媒發布公告稱,全資子公司歡喜首映與北京真樂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徐崢擁有該公司51%權益)籤訂電影《囧媽》製作協議,徐崢將擔任導演、監製、編劇、主演。院線發行保底票房為24億按照原計劃,《囧媽》將像《瘋狂的外星人》一樣,為歡喜傳媒帶來豐厚的保底收入。2019年11月7日,歡喜傳媒宣布,全資附屬公司歡歡喜喜與保底方橫店影業就電影《囧媽》籤訂保底發行協議,約定保底《囧媽》總票房為24億元。
  • 《囧媽》轉網大賺 片方走出「囧」境
    徐崢本人共獲得8700萬2019年2月26日,歡喜傳媒發布公告稱,全資子公司歡喜首映與北京真樂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徐崢擁有該公司51%權益)籤訂電影《囧媽》製作協議,徐崢將擔任導演、監製、編劇、主演。為此,歡喜傳媒向真樂道支付3000萬元製作費,並拿出1億元給真樂道,用於真樂道代表歡喜傳媒和第三方籤署電影《囧媽》攝製相關合同。
  • 好萊塢院轉網愈演愈烈,內地影市為什麼「抄不起」?
    但是影片後續並沒有選擇院線首映,而是通過網絡發行或者院網同步。在《囧媽》之前,此類影片並不少見,但大多數都量級較小,因此也並沒有被業內所重視以及被媒體廣泛報導。好萊塢也同樣如此,早在2016年,好萊塢的院轉網就已經開始,例如傳奇影業的《幽冥》、派拉蒙的《湮滅》《科洛弗悖論》、環球影業《滅絕》等片,都是已經製作完成後,由好萊塢大製片廠轉賣給了Netflix。
  • 《囧媽》由院線轉網播,徐崢掙了8700萬……
    院轉網,《囧媽》「售價」從6.3億下降到4.52019年11月7日,歡喜傳媒宣布,全資附屬公司歡歡喜喜與保底方橫店影業就電影《囧媽》籤訂保底發行協議,約定保底《囧媽》總票房為24億元。如果實際總票房等於或低於保底總票房,橫店影業須支付的保底發行費為6億元。
  • 院線電影轉網:有點想得太美,《囧媽》之後 囧事不斷
    上線雖上線了,但實際的效益和穩定可盈利的模式才是決定院線電影轉網能否成為可持續商業行為的標準,而就這個標準而論,目的真的達到了嗎?我們來一探究竟。《囧媽》奇蹟成了孤例2020年大年初一,《囧媽》免費上線的消息刷遍網絡,隨後3天內,播放量突破6億。
  • 院線電影轉戰網絡,誰有望成為下一個《囧媽》?
    在討論這個話題之前,我們暫且拋開《空巢》《尋狗啟事》等小體量的「院轉網」影片,把目光集中在《囧媽》《大贏家》《肥龍過江》《我們永不言棄》《春潮》和《灰燼重生》上。「院轉網」的成績       字節跳動最早以6.3億的天價,火速地完成了對《囧媽》版權的購買。      如果將這個數據轉化成實際票房的話,差不多是20億的成績。而隨後採買《大贏家》網絡版權的價格則在1.5億左右,對應的院線票房在5億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