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日曆一輪生肖的收尾之作,福牛賀新歲 豐年禾黍香

2021-01-17 周肉沫日記

《故宮日曆》,將時光珍藏。

1933年時局動蕩,為了保護紫禁城內的藝術藏品,故宮文物開啟了浩浩蕩蕩的南遷之路,也是在這樣戰亂的一年。故宮決定出版《故宮日曆》,新舊交替,民智初開之際,它滿足人們窺探「紫禁城」的欲望,敲打著時人的迷思,也承載對民眾進行古代藝術啟蒙的使命。

2009年末,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朝氣蓬勃的,但博物館們卻似乎有些「高冷」,我們嚮往如斯,卻總覺得它離生活太遠,這時故宮出版社決定再版《故宮日曆》。一年一個主題,一天一個文物,記錄著日子,也了解著歷史,「將故宮帶回家」成為一種可能。

待到2020年,更快的節奏,更高的壓力,回想這十餘年的變化,才發現滿滿地,我們丟掉了一些東西:生活的儀式感、文化的傳承性、對藝術與美的感受力……

人們開始重視精神上的富足,各種文化與藝術的領域逐步興起,一時讓人眼花繚亂,難以選擇,忽有一日回頭,才發現桌上的那本《故宮日曆》,年復一年,默默無言。卻已向我們介紹了4000餘件文物,仔細算一算,2021年的《故宮日曆》,正值「醜牛送福」。

福牛賀新歲 豐年禾黍香

剛好是新版日曆一輪生肖的收尾之作,不知是感動,還是感慨,我期待著它陪我,度過另一個值得珍藏的十二年。

——1933-1938——

《故宮日曆》,國民藝術的啟蒙之作

1933年山海關失陷,為了保護文物,故宮博物院理事會決定將部分文物分批運往上海,這是歷史上故宮文物的頭一次南遷。也是在這樣多災多難的一年,一代傳承者在搶運文物之際,故宮前輩馮華先生編纂出一本官方定製的小冊子——民國版《故宮日曆》。

▲民國版《故宮日曆》內頁

帝制終結,舊的已去,新的欲來。民智初開之時,這本《故宮日曆》不僅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成為大眾了解紫禁城的窗口。也順勢揭開了宮廷生活以及宮廷文物的神秘面紗,成為普通人了解古代藝術的啟蒙之作。

在許多老畫家的回憶中,戰亂時代物資缺乏,《故宮日曆》每一頁都是他們的描摹對象。可以說,從誕生之初,《故宮日曆》就是宮廷文化乃至中國文化的載體。

所以在1933年到1938年出版期間,有人這樣形容這本日曆:「震鑠世界」、「獨霸天下」,這本日曆也有「頭號民國社交禮物」之稱。

▲1935年版《故宮日曆》廣告頁

學者俞平伯曾將《故宮日曆》送給老師周作人。作家梁實秋也在信中提過獲贈《故宮日曆》的事:「頃接故宮日曆一冊,既有陰陽日曆可察,復逐日有古物照片欣賞 (二月二十與五月廿四重複),實日曆中最佳之作,拜領謝謝矣。」

——2010-2021——

新時代,傳統文化的更多可能

歲月流轉,時代的巨輪轟隆而過,那些「深藏在禁宮中的文物」不應該被埋沒。要知道,故宮裡有1863404件(套)藏品,就算我們每天看100件寶貝,也要看近50年(當然,大部分情況下,這些寶貝都終日鎖在庫房裡,難得一見)。

為了喚醒「沉睡多年的歷史」,也為了繼承先人保護文物、傳播傳統文化的初心,2009年末,故宮出版社決定以1937年版為藍本,將風靡一時的《故宮日曆》再度出版。

▲2010年版的《故宮日曆》

在繼承舊版尺寸、版式、部分字體等基礎上,新版《故宮日曆》對內容進行了優化和創新,融入「十二生肖」元素作為日曆或隱或顯的主題線索。

再按照歷年主題,將海量藏品系統化梳理,服飾、畫作、書法、陶瓷、青銅器、雕塑、玉器……係數囊括,堪稱生肖文化及所選主題的文化小百科。

而且考慮到我們碎片化的閱讀習慣,日曆以精美的文物圖片搭配短小的文字說明,引入「國寶日讀」的概念,每日一讀、每日一賞、每日一學。因為將日曆的圖書化、實用化、藝術普及日常化合為一體,《故宮日曆》深受讀者喜愛。

如此全面、系統、便捷的方式,不僅加深了讀者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知,也實現了大眾「將故宮帶回家」的願望,在不經意間,就將文化與藝術融入我們的生活。

正因如此,《故宮日曆》也成為傳統文化和古代藝術的宣傳普及讀本,更成為博物院對外交流中一張響噹噹的名片。

| 醜牛送福,十二生肖又一輪。

明代劉宗周在《人譜》中稱:「六畜之中,有功於世而無害於人者,惟牛與犬」。

對於中國人而言,有兩個尤重要的圖騰載體,一個是天上騰飛的龍,一個是在地耕種的牛,一個是虛,一個是實,一個是心中的理想,一個是腳下的道路。

是土地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兒女,作為象徵農耕文明的「牛」,總能喚起我們對前人遙遠綿長的回憶。

在十二生肖中,牛排列第二,它是中國人腳踏實地、吃苦耐勞、不怕艱辛的精神化身,也象徵著風調雨順與國泰民安。

2021年,既是牛年、福年,也是新版《故宮日曆》發行的第十二年,正是一輪生肖的收尾之作,所以,這本日曆也被賦予了更加珍貴的心意。

每個月的文物選擇上,皆結合著季節,圍繞著「牛」、「耕種」、「收穫」等主題,為讀者呈現「福牛賀新歲,豐年禾黍香」的祥瑞圖景。

再配合著年、月、日及節日、節氣、七十二候等內容,堪稱一座「農耕文化」的微型百科。

你總會看到各種住在珍貴文物裡的「牛大哥」,向你走來,為你送福。

比如一月的「牛迎豐年」主題,選取以五牛圖為代表的威武福牛,為這一年的豐收定下基調。而且在這一個月內,你可以看到各種牛之形象,玉牛、石臥牛、青銅牛、陶牛等盡數囊括。

▲唐 韓滉《五牛圖》局部

玉牛首、石臥牛、青銅牛、陶牛等盡數囊括,琳琅壯觀。

三月的「吉牛納福」,講述是作為禮器及文房用具的牛。商代青銅三足雙耳鼎中的牛頭圖案、漢代作為飾片的銅鎏金牛頭、明弘治年間描金牛紋宮廷祭祀用器等珍貴藏品悉數登場,展示古人對牛的喜愛,以及衍生出的威嚴之感。

四月的「耕織為本」, 選取了清康熙曹素功制耕織圖詩墨;五月的「綠疇力作」則收錄數幅胤禛耕織圖冊。這些畫作設色典雅,細膩精緻,將農家耕織的細碎事進行逐一解讀,十分生動。

在這本日曆中,你處處可見古人尊重四時的自然觀、追求勤勞的文化志趣,一種遙遠的親切感撲面而來。

| 《故宮日曆》,將時光珍藏。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我們獲得任何信息都輕而易舉,但也失去了安定的力量。匆匆而過的生活,更缺少了儀式感。而一本日曆,則告訴我們,日子是需要被銘刻的。

自1933年誕生,《故宮日曆》已走過近88個年頭。待到2009年重新復刻,也有了近12年。它關乎歷史、文化、美學、情感,無聲無息地浸潤我們的日常。

哪怕是偶爾的翻閱,也能讓我們的生活獲得某種力量。所以除了自用之外,《故宮日曆》也成為許多讀者贈送親友的甄選好禮。

2021年《故宮日曆》依然延續古樸雋永之風,「故宮日曆」四個字沿用了1937年版日曆封面的字體,由漢朝《史晨碑》集字而成。

封面字體與生肖圖案的明黃色燙金設置,和象徵宮牆的紅色相呼應,盡顯宮廷美學。

為了防止盜版,塑封包裝處,增加「故宮日曆」字樣防偽標識。

絲帶書籤處,也加印「故宮日曆」名稱,請讀者朋友仔細甄別。

書脊處的「仿線裝」設計,致敬民國版《故宮日曆》的裝訂傳統,翻頁自然,可平攤180°,方便閱讀。

打開日曆,左邊是故宮藏品,從書畫、雕塑到服飾、器物,應有盡有。每日一張文物圖,天天不重複。短小的文字說明,即道明歷史淵源或各種典故,10s就能讀完。

右邊是日期詳情。除了可獲得日曆信息,也算是一頁微型字帖。其字體皆是從故宮收藏的古代楷書、隸書碑拓中選出來的,每日臨摹習字也是一件雅事。

下方有可以記事的橫線。自由書寫你的心情隨筆,記錄日常點滴,伴隨歲月流淌。

待到一年結束後,還能在日曆後面看到這一年文物的索引,方便復讀。翻閱回顧時,或有一悟:天行有常,萬物皆有曆法可循。

| 限量典藏版,可私人定製。

《故宮日曆》除了推出紅色的經典紀念版,也推出了限量典藏版。

典藏版主打金色調,它採用了浮雕燙金工藝,以及磨邊鎏金工藝,奢華高貴。

相關焦點

  • 2021「新版」日曆來了!365件「牛文物」盡顯農耕文明,牛氣沖天
    梁實秋收到別人贈送的《故宮日曆》後寫了一封感謝信:「頃接故宮日曆一冊,既有陰陽日曆可察,復逐日有古物照片欣賞(二月二十與五月廿四重複),實日曆中最佳之作,拜領謝謝矣。」遺憾的是,1937年之後,因為種種社會原因,《故宮日曆》的出版戛然而止,直到2010年新版《故宮日曆》又重新進入我們的視野,延續1937年《故宮日曆》的編撰藍本,融入「十二生肖」元素,將日曆圖書化、實用化、日常化三線合一,至今已累計發行500多萬冊,被譽為「中國至美日曆」。這到底是一本什麼樣的「日曆」?
  • 2021故宮日曆開售丨金牛送福,人間皆安
    俞平伯曾將《故宮日曆》送給老師周作人。 梁實秋也曾收到一冊,寫下:「頃接故宮日曆一冊,既有陰陽日曆可察,復逐日有古物照片欣賞 ,實日曆中至佳之作,拜領謝謝矣。」
  • 2021年《故宮日曆》青少版推出 打造可以聽的博物百科日曆
    《故宮日曆》由故宮出版社出版,以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文物藏品為承載、以深厚的文化內涵為主旨,是故宮博物院介紹院藏文物珍品、播揚故宮文化,宣傳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扇重要窗口。發布會上,由新東方與故宮出版社聯合打造的2021年《故宮日曆》青少版正式亮相,博物百科與傳統文化的CP檔繼續為全國青少年奉上有趣有料的文化大餐。
  • 2021最美日曆
    01故宮日曆點擊圖片 立即購買2021年版《故宮日曆》以「福牛賀新歲、豐年禾黍香」為主題,全書選取故宮院藏的歷代牛文物以及由牛引申出與我國農耕文化相關的文物藏品,分別展現了牛迎豐年、春來牛肥、吉牛納福、耕織為本、仙牛呈瑞、牧牛意趣、丹青寫牛、百牛賀歲等豐富內容
  • 《故宮日曆》推出十二載典藏版呈現「紙上博物館」
    2010年,《故宮日曆》在繼承傳統的同時,開始嘗試創新,以生肖作為每年出版主題,陸續編輯出版了「紫禁城龍時空」「山水有清音」「快走踏清秋」「美意延祥年」「瑞獸祝昌隆」「豐年禾黍香」等,展示了故宮博物院各個門類藏品以及文物背後的文化內涵。至2020年,故宮出版社已發行新版《故宮日曆》十二冊。
  • 故宮線上發布2021年《故宮日曆》 展現館藏曆代牛文物珍品
    人民政協網北京8月24日電(記者王慧峰)故宮博物院23日舉行2021年《故宮日曆》線上發布暨讀書分享會。由故宮出版社出版的2021年《故宮日曆》以「福牛賀新歲、豐年禾黍香」為主題,展現了365件不同朝代、不同類型、不同材質的珍貴文物藏品。
  • 《故宮日曆》上新了:你集齊十二冊了嗎?
    2009年,《故宮日曆》以1937年版為藍本復刻出版,至2020年,故宮出版社已發行新版《故宮日曆》十二冊,每一冊都賦予不同的主題。2010年開始,《故宮日曆》在繼承傳統的同時,開始創新,並以生肖作為每年的出版主題,邀請不同作者陸續編輯出版了 「紫禁城龍時空」「山水有清音」「快走踏清秋」「美意延祥年」「瑞獸祝昌隆」「豐年禾黍香」等主題。
  • 2021年《故宮日曆》再遭盜版 出版社詳解如何辨偽
    2021年《故宮日曆》家族系列 故宮供圖  新版《故宮日曆》已出十二載  1933年至1937年,當時的故宮博物院曾經連續5年編纂出版了《故宮日曆》,作為賞用兼宜的普及性藝術讀物,廣受歡迎,可惜因戰亂戛然而止。
  • 鼠年生肖郵票上市 圖案:子鼠開天 鼠兆豐年
    天津北方網訊:2020年1月5日,鼠年生肖郵票──《庚子年》特種郵票正式發行。該郵票1套2枚,圖案內容為:子鼠開天、鼠兆豐年。全套郵票面值為2.40元,由著名藝術家韓美林設計,採用小寫意裝飾畫法,以「家」為核心概念,將生肖形象特點與中國人的家國情懷巧妙結合,賦予生肖形象以「合家歡」的生動設定。  首發儀式上舉行了郵票及相關主題郵品上市發行、文惠卡紀念封首發、生肖新年郵文化體驗區亮相等一系列活動。
  • 用一本新的日曆擁抱2021年
    ◆故宮日曆最近幾年故宮日曆大受歡迎。這本日曆大有來頭,早在1932年時就已問世。1933年到1938年期間,故宮日曆可謂是當時文化界的網紅單品,據說,這本小冊子在當時被稱為「頭號社交禮物」。圖/故宮文化官方旗艦店微信公眾號截圖而「大人版」的2021年版故宮日曆則以「福牛賀新歲、豐年禾黍香」為主題,全書選取故宮院藏的歷代牛文物以及由牛引申出與我國農耕文化相關的文物藏品。日曆中分別展現了牛迎豐年、春來牛肥、吉牛納福、耕織為本、仙牛呈瑞、牧牛意趣、丹青寫牛、百牛賀歲等豐富內容,寓教於「歷」,小小一本,大有內涵。
  • 「子鼠開天」「鼠兆豐年」 鼠年生肖郵票今日發售!
    (央視財經《天下財經》)每年的1月5號,中國郵政都會發售新一年的生肖郵票。今天上午,庚子鼠年生肖郵票正式開售,那麼今年的生肖郵票銷售情況如何呢?集郵愛好者:當天都用了,主要是實寄,生肖(郵票)每年都寄,一個是朋友互相寄聯絡感情,再一個給親戚朋友做個紀念。除了用於收藏,近年來很多集郵愛好者都迷上了首日實寄,也就是生肖郵票發行後的第一時間,就將買到的郵票和首日封現場寄給外地的朋友。到了8點,郵票正式開始發售。
  • 2021年典藏版故宮日曆,將時光與寶藏一同珍藏
    不僅如此,2021年的《故宮日曆》典藏版還延續了每年以生肖為主題的傳統。 2021年發行的典藏版故宮日曆,以「伏牛賀新歲,豐年禾黍香」為主題,從故宮文物中精心甄選出故宮院藏的歷代牛文物以及引申出的農耕文化相關文物藏品
  • 新版微軟 Win10 日曆體驗手記
    近日微軟開始陸續向Win10預覽版用戶,推送全新Windows日曆組件。和現版相比,新版的一個最大改變就是啟用了全新的外觀設計。接下來就帶大家快速瀏覽一下。首先是年度月份,新版增加了一個置頂欄,所有按鈕被集中在這裡,醒目且條理性更強。年份和月份被居中顯示,這樣我們就能更清楚地看到當前日曆所代表的時間。此外這也是其他廠商的通行做法,這樣的設計應該更容易激起好感吧!
  • 日曆專場 | 因為2020,我們才更加期待2021
    恰逢農曆辛丑年,《故宮日曆》選取表現福牛與農耕的文物,寓意「福牛賀新歲,豐年禾黍香」; 同時甄選院藏的歷代牛文物,以牛引申出我國農耕文化相關的文化藏品,分別展現了牛迎豐年、吉牛納福、仙牛呈瑞、牧牛意趣、丹青寫牛等十二個主題。封面採用紅色布面,象徵巍峨莊嚴的宮牆。
  • 2021年文創日曆競爭太激烈
    資料圖:2021年《故宮日曆》 故宮供圖以故宮為例,2021年對應的生肖是牛,2021年版《故宮日曆》的主題是「福牛賀新歲、豐年禾黍香」,選取故宮館藏的歷代牛文物以及由牛引申出與中國農耕文化相關的文物藏品。
  • 搶先發|「牛年生肖郵票之父」時隔36年再出山,驚動收藏圈!
    當年中國郵政籌備第*套生肖郵票,從一眾名家裡選擇他,正是因為他畫的牛獨具魅力,有一股不屈不撓的力量。▲姚鍾華代表作《啊!土地》,現藏於北京大都美術館。如今再聯手,意義非凡,也正是低價入手大師之作的上好時機。
  • 2017,日曆也瘋狂
    日曆當然不是今年的發明。但日曆煥發新生,年輕化、審美化和趣味化的文藝日曆以暴增之勢橫掃市場,掀起一股現象級的消費浪潮,卻是今年出版界值得關注的一件大事。 時至年末,又是一年日曆發行時,2017年,又有什麼「新的驚喜」在等待著文藝日曆的擁躉們呢?
  • 《賭城大亨之新哥傳奇》賀新說,窮人沒有權利選擇心情好或不好
    《賭城大亨之新哥傳奇》這部電影,讓我第一次覺得劉德華不夠帥賭王何鴻燊的傳奇故事,本身已經很吸引眼球。王晶以此為背景,在1992年執導了這部電影《賭城大亨之新哥傳奇》。當然,為了戲劇張力,編劇也做了適當的改編。時過境遷、時代的巨輪不曾停下,人們的觀念不斷被刷新,但到目前為止,這部老電影的評分還在六分以上。
  • 《賭城大亨之新哥傳奇》賀新說,窮人沒有權利選擇心情好或不好
    王晶以此為背景,在1992年執導了這部電影《賭城大亨之新哥傳奇》。當然,為了戲劇張力,編劇也做了適當的改編。時過境遷、時代的巨輪不曾停下,人們的觀念不斷被刷新,但到目前為止,這部老電影的評分還在六分以上。看電影時建議聽粵語,賀新與何鴻燊聽起來很接近。
  • 「鼠兆豐年」!2020鼠年特種郵票貴陽首發
    1月5日,中國郵政《庚子年》特種郵票在貴陽市噴水池郵政營業廳正式發售,圖案內容分別為:子鼠開天、鼠兆豐年首發儀式現場《庚子年》特種郵票延續第四輪生肖郵票以「家」的核心的創作理念,採用小寫意裝飾畫法。郵票第一圖為「子鼠開天」,一隻形象可愛的老鼠騰空跳起,抬頭望天,形似民間傳說中的「鼠咬天開」,寓意鼠年生活節節高;第二圖為「鼠兆豐年」,兩隻大老鼠帶著萌動可愛的小老鼠側身遠望,身邊是寓意豐收的花生,表情歡喜、得意,寓意2020年五穀豐登,生活幸福美滿,也包含「鼠到福來」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