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評分最高十部電視劇,《亮劍》第4,第一是國產劇天花板

2021-02-21 汽車預生活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

現在的電視劇很多,一個月就能出好幾個爆款,可是我們依然會遭遇劇荒,很多電視劇雖然好看,但是過了那陣風就沒人討論了,讓人有二刷、三刷衝動的好劇越來越少。

而過去的電視劇,雖然數量少,但翻來覆去能看好多次,25集的《西遊記》愣是看了一個童年。24集的《還珠格格》,在湖南衛視重播了幾十次,依然讓人看得津津有味。

很多新劇就像新推出的飲料,喝起來可口,但喝多了就膩得慌。

我的好友小謝,98年出生的小夥子,最近在抖音上刷《雍正王朝》,這部劇的年齡幾乎和他一樣大。

我作為一個90後,也常常在吃飯的時候打開《武林外傳》當BGM,特別的下飯。

很多老劇就像陳年的酒,越久越香,讓人回味無窮。

今天,皮哥就來盤點一下過去20年豆瓣評分最高的10部經典電視劇,當你遭遇劇荒的時候,不妨拿出來回味一番。

—10—

《康熙王朝》

豆瓣9.2分丨古偶劇的開山鼻祖

2001年的《康熙王朝》一播出就成了現象級熱劇,陳道明憑藉本劇真正做到了家喻戶曉,韓磊演唱的主題曲《向天再借五百年》成為一代人心中的經典。

這部劇豆瓣評分高達9.2分,是許多人的歷史啟蒙劇。

然而現在回頭再看,《康熙王朝》本質上是一部歷史爽劇,劇中的「龍傲天」就是康熙本人,某種意義上說整部劇就是陳道明一個人的魅力秀。

劇中康熙皇帝無所不能,仿佛戴上了金手指的爽文主角,開啟了一刀999級的收割之旅。

皇后、容妃、慧妃全死心塌地愛他。

鬥鰲拜、滅吳三桂、擒葛爾丹,手到擒來。

每當遇到點困難,編劇立刻給他開了上帝視角,於是陳道明微微一笑,似乎早已看穿了一切,問題很快迎刃而解。

因此,《康熙王朝》並不是一部嚴肅的歷史劇,它就是套了個歷史殼子的大男主古偶劇,在那個年代這樣的創作是很受觀眾喜歡的,跟著康熙徵戰殺伐,縱橫天下,有一種當皇帝的代入感。

現在再回頭看,這樣的電視劇就很難讓人有二刷的衝動了,不過作為古偶劇的開山鼻祖,它的地位毋庸置疑。

—9—

《大宅門》

豆瓣9.4分丨50年一遇的電視劇

2001年《大宅門》播出後,創造了17.74%的收視奇蹟,豆瓣評分高達9.4分,主演陳寶國評價它是「五十年一遇電視劇」。

本劇根據導演郭寶昌真實經歷改編,劇本寫了38年,手稿被毀壞過3次,經歷了前後兩次拍攝,最終與觀眾見面,郭寶昌說「我獻上的不僅僅是一部劇,而是我生命的全部」。

《大宅門》中百草堂的原型是同仁堂,而白景琦的原型就是導演郭寶昌的養父。

郭寶昌就像曹雪芹一樣,把自己經歷過的事寫成了劇本,所以這部劇也被稱為「現代版紅樓夢」。

郭寶昌被稱為「第五代導演的引路人」,上世紀80年代初,他是廣西電影製片廠的主任,在他扶持下,張藝謀和陳凱歌分別拍了《一個和八個》、《黃土地》等作品,開啟了第五代導演的輝煌。

所以在拍攝《大宅門》時,影視圈的一眾大咖都來幫忙。

張藝謀當時正在拍攝申奧宣傳片,百忙之中抽身來到片場,在劇中飾演了太監李蓮英。

陳凱歌當時在英國,利用回國的三天假期,跑到懷柔拍攝基地跑龍套,郭寶昌為他現場臨時編了個角色,他直接化妝表演。

還有姜文也在劇中飾演了一個衙門貪官,導演田壯壯在劇中飾演了一個日本兵。

而幾位主演更是賣命。

陳寶國為了這部戲連續三年不接其他戲,一度窘迫到賣房度日。

斯琴高娃拿到一個角色後,跪謝副導演。

而劉佩琦因為出演這部劇,沒來得及見父親最後一面。

眾人拾柴火焰高,這麼多精英聚集在一起,創造了《大宅門》的輝煌。

—8—

《潛伏》

豆瓣9.4分丨中國諜戰劇的天花板

2006年的《暗算》被認為是中國諜戰劇的開山之作,之前中國沒有嚴格意義上的「諜戰劇」,這部劇讓觀眾第一次真正意義上了解了地下革命黨真實的工作狀態。

《暗算》分為《聽風》、《看風》和《捕風》三個子單元,講述了三個時代的諜戰故事,許多內容闡之未盡。

2009年,《潛伏》橫空出世,它站在《暗算》的肩膀上觸摸到了中國諜戰劇的天花板。

本劇的導演兼編劇姜偉,將原著一萬多字的小說擴寫成了30多萬字的劇本,不僅保留了原著的內核,還豐滿了小說裡一個個鮮活的人物,讓很多觀眾欲罷不能。

這部劇好在三點。

第一是開創了「捉內鬼」的諜戰劇模板,之後的諜戰劇都能看到它的影子。

第二是敵我雙方全員智商在線,雙方都有著自己堅定的信仰,這種硬碰硬的對壘特別好看。

第三就是人物非常鮮明,沒有臉譜化的處理。

孫紅雷和姚晨飾演的革命戰友感情細膩,讓人很感動,「達康書記」飾演的陸橋山城府極深,而祖峰飾演的李涯給人的壓迫感非常強。

《潛伏》的成功帶來了一陣的諜戰劇熱,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兩部。

第一部是《黎明之前》,這部劇吸收了美劇的創作經驗,相比《潛伏》更加緊湊好看,但本質上還是《潛伏》那套東西。

第二部是《風箏》,這部劇跳脫出了諜戰劇的窠臼,從狼人殺的遊戲中上升到了描述歷史風雲變幻和個人命運沉浮中去了,格局是大了,價值是上去了,但問題在於把後面的路都堵死了。

因為上價值的東西只能用一次,用第二次就成了說教了。

所以《風箏》之後,諜戰劇迅速衰落了,而《潛伏》成為了諜戰劇風雲時代的一座永遠的豐碑。

—7—

《士兵突擊》

豆瓣9.4分丨一部沒有女性角色的劇

2006年,《士兵突擊》橫空出世,它當時每集的價格只有3000元,與現在動輒百萬千萬的大製作沒法比,可是它卻帶給了觀眾無盡的感動。

這部劇因為沒有女主角,剛上線的時候收視率並不出色,可是很快它低開高走,火遍了全國。

據說當年每10個當兵的人裡,有9個是因為受到《士兵突擊》的鼓舞,多年後王寶強參加綜藝節目《真正男子漢》的錄製,他來到軍營中受到熱烈歡呼,很多軍人都他視為偶像。

《士兵突擊》已經超越了一部電視劇的範疇,成為了那個年代的一種精神符號,「不拋棄不放棄」響徹了那個時代,給無數年輕人以鼓舞。

而劇中鋼七連的每個演員的命運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張譯當時是話劇團的打雜人員,28歲的他給導演康洪雷寫了3000字的自薦信,要求出演《士兵突擊》裡的許三多。

導演深受感動,讓他出演了班長史今,雖然願望落空,但張譯憑藉這個角色開始了演藝之路。

陳思誠當年已經在影視圈嶄露頭角,他也主動請纓扮演主角許三多,可是康洪雷覺得他氣質不符,讓他出演成才。這個角色也成就了他。

段奕宏原本要出演班長史今,可是這個角色被搶了,導演告訴他史今這個角色對他難度太小,他應該飾演袁朗這個更複雜的角色,最終段奕宏也沒辜負導演的期待。

還有李晨,童星出身,一度泯然眾人,在本劇裡他飾演了吳哲這個角色,實現了完美轉型。

直到開拍前十多天,主角許三多的演員依然沒有定下來。

導演康洪雷拒絕了很多演員,原因就是他已經有了扮演許三多的合適人選——王寶強。

可是王寶強剛開始是拒絕的,他想成為李連杰李小龍這樣的功夫巨星,許三多和傻根兒一樣還是冒著傻氣,他不想再重複自己。

王寶強去馮小剛家做客時提到此事,師母徐帆鼓勵他接下這個角色,王寶強立馬動身去了《士兵突擊》的劇組。

最終,這部劇成為中國電視史上的經典,豆瓣評分9.4分是對它最好的肯定。

—6—

《我的團長我的團》

豆瓣9.5分丨從全網群嘲到豆瓣9.5分

《士兵突擊》火了之後的第三年,原班人馬集結拍攝了這部《我的團長我的團》。

大家都期待看到一部《士兵突擊2》,可這部劇卻讓人看得十分壓抑。

在播出之後,爭議聲此起彼伏。

有人說它「文鬥勝於武鬥,人物強過節奏」。

有人說它「色調昏暗,節奏緩慢,精神萎靡」。

這部劇首播之後再也沒有重播過。

然而10年過後,它的口碑徹底反轉。

它成了B站神劇,許多人三刷四刷,看得不亦樂乎。

它的豆瓣評分從8.7分一路爬升到了9.5分,比上一部《士兵突擊》的9.4分還要高。

有人評價它後勁兒很大,根本停不下來。

有人說它是國產戰爭劇的巔峰。

還有人甚至說:「說這是中國版《兄弟連》,那是抬舉了《兄弟連》!」

短短十年,口碑直線攀升,根本原因在於《團長》和《士兵突擊》是兩部完全不同的劇。

《士兵突擊》是那種即食即得的電視劇,所有笑點、淚點、嗨點都能在第一次刷劇時get到,所以那句「不拋棄不放棄」才能響徹整個中國,許三多精神才能傳遍兩岸三地。

那個時代網際網路不發達,一部電視劇往往只有一次在觀眾面前亮相的機會,很少有人會去二刷三刷,所以《士兵突擊》這樣「簡單直接」的劇就火了。

但對於主創來說,再去簡單重複這樣的劇未免無聊,他們都在尋求新的突破。

比如導演康洪雷和編劇蘭小龍,在《士兵突擊》後一直在琢磨新的本子,有一次他們來到雲南騰衝市,在滇西烈士陵園他們了解了遠徵軍的事跡,見到了前來弔唁的老兵,一種責任感湧上心頭,兩人無聲啜泣,《我的團長我的團》就這麼誕生了,可以說創作這部劇是戴著鐐銬跳舞,它比《士兵突擊》要厚重得多。

比如演員張譯,在《士兵突擊》裡他飾演的班長史今完美的像童話故事中走出來的,觀眾喜歡這樣的角色,但對於張譯這樣有追求的演員來說卻是莫大的困擾,他想塑造有血有肉的複雜的角色,所以拍完《士兵突擊》後,他一度拒絕出演這樣的同題材軍旅電視劇,當《我的團長我的團》找到他時,他剛開始是拒絕了,可是當拿到劇本後,他一口氣讀完。

同樣的「症狀」還發生在其他演員身上,段奕宏在殺青後偶然翻到劇照,淚流不止。張國強在10年後回到拍攝地騰衝,在烈士墓園灑了48瓶白酒。

敏感的題材,話劇式的對白,哈姆雷特式的人性追問,魯迅筆下的民族劣根性以及主角的雙重人格,一部劇將這麼多要素熔於一爐,觀眾一下子是接受無能的,這部劇的好需要時間一點點煨出來,它需要等待欣賞它的觀眾成長起來。

用時下流行的詞來形容就是,這部劇帶來的是延遲的滿足。

這部劇拍攝過程中發生了兩起重大安全事故。

造成了1死51傷的悲劇,整部劇差點流產。

第一起事故發生在2008年4月8日,在拍攝一場戰爭戲時發生意外,煙火組組長郭巖被彈片擊穿了胸膛,搶救無效不幸離世,他的兩名助手也受傷。該劇的製片人吳毅表示,他們會給郭巖的家屬一個交代,同時保證後期的拍攝做好安全防護措施。

誰曾想,這話剛說完沒兩個禮拜,4月20日又發生了第二起事故,劇組本來要拍攝一個鏡頭:群眾演員通過橋梁後炸橋,為了節約成本,本該鋪在上面的塑料瓦片被換成了真瓦片,結果拍攝當天颳起了大風,廊橋突然坍塌,38名群眾演員受傷。

兩起事件發生後,劇組停擺,段奕宏氣得當眾拍桌子,質問製片部門的工作人員:「我們是在拿生命演戲,你們絲毫不顧及我們的人身安全!」

絕望的氣氛蔓延開來,段奕宏帶頭的一眾主演甚至想過罷演,導演康洪雷含淚表示要把這部劇拍完,還給大家鞠了三躬。

鋼七連的兄弟們深受感動,堅持拍完了全劇。

《我的團長我的團》作為《士兵突擊》的續集,幾乎聚集了《士兵突擊》了原班人馬,可只有王寶強沒來。

原來他參演了央視另一部熱劇《我的兄弟叫順溜》。

不過多年後導演康洪雷接受採訪時澄清了這件事,他說在拍攝初期早就安排好了王寶強的角色,劇中他飾演的是單純善良的角色牛騰雲,雖然戲份不多,但王寶強主動配合拍攝。

可惜後來因為拍攝計劃變更,原來的劇本刪減了4集,其中寶強的戲份全在其中,導致王寶強最終沒有出現在這部劇中。

—5—

《武林外傳》

豆瓣9.6分丨中國古裝情景喜劇GOAT

2006年,《武林外傳》登陸央視八套,它開創了一種全新的喜劇形式——武俠喜劇。

和中國過去的情景喜劇相比,《武林外傳》可以說上演了一次完全的顛覆。

不論是人物性格、故事情節、臺詞設計都屬於首創,所以剛開播的時候,許多觀眾看不習慣。可是很快,這種全新的喜劇形式得到了觀眾的認可,巔峰的時候,這部劇在全國多家電視臺播放,誇張點說,即使你不停換臺,也能完整地看完一集故事。

15年過去了,《武林外傳》依然熱度不減,成為了許多人的下飯神器。「排山倒海」、「葵花點穴手」、「子曾經曰過」這些金句也成為了一代人的集體記憶。

《武林外傳》的故事設定在晚明時期關中一個普通小鎮——七俠鎮上,鎮上有家同福客棧聚集了一群性格迥異的人物:初入江湖內心純良的郭芙蓉(姚晨飾),刀子嘴豆腐心的佟掌柜(閆妮飾),江洋大盜白展堂(沙溢飾),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呂秀才(喻恩泰飾),還有憨厚的廚師李大嘴(姜超飾)等等,幾個人齊心協力,懲兇除惡,演繹了不少啼笑皆非的故事。

編劇寧財神寫這部劇時原本計劃寫30集,前面他文思泉湧,前30集處處高能。

可是30集後,寧財神為了還房貸,又強行寫了50集,後面的劇情從佟掌柜吃人參就開始拖垮了。

最後寧財神彈盡糧絕,整個劇組都在等他的劇本,寧財神就是像擠牙膏一樣,完成了80集的創作。

寧財神涉毒,估計也和這一段時間的超負荷創作有關係。

後來寧財神又寫了《龍門鏢局》想要複製《武林外傳》的輝煌,但效果平平。

本來觀眾還對《武林外傳》最後一幕的「前八十回完」幾個字浮想聯翩,但寧財神吸毒被抓,念想也就徹底斷了。

—4—

《亮劍》

豆瓣9.6分丨一代人的英雄主義

2005年,《亮劍》火爆全國,成為當時的收視冠軍,最高收視率達到了13.7%。

本劇改編自同名小說,原著長達44萬字,以李雲龍的人生經歷為主線,反映了從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到新中國成立以及之後的一段歷史,堪稱一個人的史詩,小說入選了「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原著小說的人物和以往影視劇中的「臉譜化」軍人形象有極大不同,而在改編成電視劇後,李幼斌、何政軍和張光北這些老戲骨給小說裡一個個人物成功注入了靈魂。

特別是李幼斌,成功演活了李雲龍這個草莽英雄,也使得亮劍精神成為那個年代許多人心中的精神圖騰。

《亮劍》的拍攝並不容易,原著小說後半部涉及到了建國後的兩次運動,這是電視劇拍攝的禁區,為了規避審查,本劇只拍攝到新中國解放,以大團圓的劇情收尾。

在小說結尾,李雲龍用楚雲飛送的白朗寧手槍開槍自盡,妻子田雨兩天後割腕自殺,令人沉默不已。

所以說電視劇版的結尾和小說的結尾註定無法重合。

但不管怎麼說,《亮劍》是一部絕對的經典,它是一代人心中英雄主義的完美體現。

—3—

《毛騙終極篇》

豆瓣9.7分丨草根逆襲,成為經典

10年前,河北傳媒學院的學生拍了一部網劇,沒想到誕生了一部經典,這就是網劇《毛騙》。

這部劇講述的是石家莊的一群小偷巧妙布局騙錢的故事。

粗糙的畫面,零演技零明星,就是這麼一部「不入流」的劇因為強大的劇情成為了那個時代的草根英雄。

《毛騙》第一季豆瓣8.5分,第二季9.4分,主創不斷在嘗試和摸索中追逐新的高峰。

直到2015年,他們終於迎來真正的巔峰,推出了《毛騙終極篇》。

這部劇這部劇一共10集,前幾集片長都在1小時左右,大結局的時長更是來到了90分鐘。

精心構築的劇情引人入勝,故事脈絡上環環相扣,任何一處動作、道具上的設計,都讓人讚嘆巧妙。

《毛騙終極篇》豆瓣評分高達9.7分,它或許永遠無法登上大雅之堂,但它的創造力、市井氣、野性美卻有著十足的魅力,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觀眾為它搖旗吶喊。

—2—

《走向共和》

豆瓣9.7分丨一部堪稱偉大的電視劇

2003年這部歷史劇一播出,許多人為之歡呼,這是一部堪稱偉大的電視劇,它是中國影視作品中對中國近代史的一次勇敢而大膽的展示,全劇將歷史進程和個人命運完美融合在一起,表面上講的是歷史,實際上講述的是人性。

時間聚焦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短短二三十年,中國經歷了波詭雲譎的風雲變幻,洋務運動、甲午戰爭、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最終結束了清朝統治,走向了民國,然而新思潮傳了進來,舊的制度走向衰退,處在其中的大人物該何去何從。

慈禧太后、李鴻章、袁世凱、孫中山等人在時代的洪流裡做出了個人的選擇。

《走向共和》接近完美,唯一的缺點就是過度美化了李鴻章,被很多歷史帝追著噴,但瑕不掩瑜,它依然是一部經典。

很多人以為這是個開始,沒想到竟然是結束,17年過去了,我們再也沒有看過這般客觀冷靜反映中國近代史的歷史劇了。

—1—

《大明王朝1566》

豆瓣9.7分丨劇王之王

這是一部堪稱完美的電視劇。

本劇有一個完美的劇本,全劇沒有一個廢人物,甚至沒有一句廢臺詞,在陳寶國、黃志忠、倪大紅、張志堅、閆妮等人的完美演繹下,給觀眾帶來了極大的心靈震撼,皮哥為了重溫這部劇專門入了會員。

這部劇跳脫出了一般的男歡女愛、宮廷爭鬥的俗套,而是用一個封建歷史故事,講述了十分現代前衛的道理,而且還毫無違和感。

比如劇中的改稻為桑和長江黃河論,都是虛構的劇情,但是觀眾看著卻十分貼合那個時代的背景,在處理這些棘手問題時,暴露的是封建制度的弊病。

全劇沒有說封建制度一句壞話,但觀眾認真看完後就能看出這個制度是有問題的,它揭示的是封建社會君君臣臣、修齊治平、和治亂循環那一套東西,編劇沒有對歷史足夠的熟知與深刻的理解,是寫不出這樣的本子的。

不過,它的優點也是它的弊病,《大明王朝1566》過於艱深濃縮晦澀,使得普通觀眾根本無法欣賞它的好。

本劇2007年在湖南衛視首播,收視慘澹,次日湖南衛視痛定思痛,改變了策略,推出了《一起來看流星雨》,瞬間火遍全國。

但好的東西不會被埋沒,十多年過去了,《大明王朝1566》不斷被提起,它的豆瓣評分高達9.7分,已經成為了中國電視劇裡當之無愧的「劇王之王」。

好了,以上也是皮哥心中的20年十佳,你的十佳是什麼,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答案吧。

相關焦點

  • 近20年評分最高十部電視劇,《潛伏》第8,第一是國產劇天花板
    我的好友小謝,98年出生的小夥子,最近在抖音上刷《雍正王朝》,這部劇的年齡幾乎和他一樣大。我作為一個90後,也常常在吃飯的時候打開《武林外傳》當BGM,特別的下飯。很多老劇就像陳年的酒,越久越香,讓人回味無窮。今天,皮哥就來盤點一下過去20年豆瓣評分最高的10部經典電視劇,當你遭遇劇荒的時候,不妨拿出來回味一番。
  • 近20年評分最高十部電視劇,《潛伏》第8,第1名是國產劇的天花板
    我的好友小謝,98年出生的小夥子,最近在抖音上刷《雍正王朝》,這部劇的年齡幾乎和他一樣大。我作為一個90後,也常常在吃飯的時候打開《武林外傳》當BGM,特別的下飯。很多老劇就像陳年的酒,越久越香,讓人回味無窮。今天,皮哥就來盤點一下過去20年豆瓣評分最高的10部經典電視劇,當你遭遇劇荒的時候,不妨拿出來回味一番。
  • 近10年評分最高十部國產劇:《大江大河2》排第8,第一名來源於草根
    21世紀前10年,國產劇誕生了《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武林外傳》、《亮劍》、《士兵突擊》這樣的國劇經典,且類型多樣,堪稱百花齊放。但在這之後,國產劇就步入了一個怪圈,雷劇頻出,情節雷同,韓劇、美劇趁機搶佔市場,俘獲了一大批觀眾。
  • 別不服,你認為最好的那部劇可能連豆瓣評分前十都沒進去
    不信,就來看看,說不定你心中認為最好的那部劇,壓根就沒在前十裡面。咱們還是按照從高到低的順序來寫。這是正午陽光出品的電視劇中評分最高的一部,導演正是大名鼎鼎的金牌導演孔笙。但隨著口碑不斷發酵,該劇從2009年4月1日起,北京電視臺、重慶衛視、東方衛視、黑龍江衛視四家電視臺同時爭搶播出,轉年更是賣到了香港有線娛樂臺和香港有線第一臺。
  • 近3年國產劇豆瓣評分前20名,《鬼吹燈》才第7,你猜第一名誰
    微博大V青春劇未央曾發布了一份近三年來國產劇豆瓣評分前20名單。
  • 近十年評分最高十部電視劇,《大江大河2》排第8,第一來自草根
    今天筆者就帶著大家一起梳理中國過去十年的電視劇,我們按照豆瓣評分高低從中篩選出10部最優秀的國產劇集,看看能在中國電視劇史上留下名字的都有哪些作品。—10—《人民的名義》豆瓣8.3分丨國民熱度最高的劇把《萬曆十五年》和《人民的名義》聯繫在一起看,能看出很多有意思的東西!
  • 近十年評分最高十部電視劇,《大江大河2》排第8,第一出乎意料
    不知道各位電視劇迷是否發現,近幾年,國產劇慢慢雄起,在品質上也形成了持續輸出。  今天就帶著大家一起梳理中國過去十年的電視劇,按照豆瓣評分高低從中篩選出10部最優秀的國產劇集,快來看看哪些你都看過。
  • 盤點2020年十部評分最高的國產電視劇
    回歸過往,盤點一下2020年評分最高的國產劇導演: 王偉編劇: 蒲維 / 黃琛主演: 李易峰 / 金晨 / 王瀧正 / 牛駿峰 / 施詩 類型: 劇情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豆瓣評分8.2去年要說最火的電視劇,《隱秘的角落》排第二那沒人敢排第一秦昊於張頌文兩位文藝片男神坐鎮,再加上小演員們演技都在線表演出色,短短12集的良心製作。
  • 評分最高的十部國產電視劇,哪些言過其實,哪些實至名歸?
    無論美劇、英劇、韓劇、日劇有多精彩,國產劇一樣佳作如雲,今天無二君分享評分最高的十部國產劇,不乏神劇,也不乏爭議頗大的劇。1.這部歷史劇是在北京大興拍攝的,歷經三年多,於2003年4月12日在央視首播,講述了清末近30年的近代史。這部劇播出之時因為對歷史人物重新刻畫,因此飽受爭議,而這部劇播出後即被禁,至今也未解禁。
  • 豆瓣評分最高的四部抗日神劇,亮劍僅排第三,第一難以企及!
    豆瓣評分最高的四部抗日神劇,亮劍僅排第三,第一難以企及!《少帥》是由張黎執導,文章、李雪健、宋佳領銜主演的年代劇 。該劇以自傳的方式,講述了歷史傳奇人物張學良輝煌而又坎坷的一生。傳奇人物張學良的人生自傳,娓娓道出這位滄桑老人輝煌而又坎坷的一生。張學良出生於軍閥混戰的年代,幼年喪母,是大軍閥張作霖最鍾愛的長子。
  • 電視劇排行榜:還記得那些年豆瓣評分最高的10部國產抗日神劇嗎?
    近年來大家被所謂的抗日「神劇」雷的不輕,但也有一些非常優秀的抗日電視劇。有些以國共之爭為主的優秀電視劇,也有抗日的劇情,但考慮到抗日劇情並不是主線,這裡就不介紹了。今天小七就整理了豆瓣評分最高的10部國產抗日電視劇。
  • 20年裡20部不同題材的國產劇代表作,據說看過的都提高了眼界
    前言:2020年還在1個多月就結束了,今年看了哪些國產劇?有沒有一部是完整得看,一秒不落的?如果有,歡迎在評論區分享。如果沒有,那麼看看網友投票整理出的20年不同題材的國產劇代表作吧。《武林外傳》開播第一天收視率只有1.95%,在第二天攀升到4.26%,超過了央視頭一年收視率最高的《京華煙雲》收視率。開播十幾天後,收視率一路地往上躥,現在快躥到10%了,成為2006年之初全國電視劇收視率第一,直逼2005年收視冠軍《亮劍》的 10.3%!
  • 2019豆瓣評分最高的華語電視劇top10 豆瓣評分最高十大國產劇
    日前,豆瓣官微總結出了2019年年達十大華語電視劇,總結出今年國產劇中豆瓣評分最高的10部電視劇,快來看看你都看過幾部吧。2019年豆瓣評分最高的華語電視劇top10  2019年華語片市場多少還是掙了一口氣的,特別是網劇,可以說精品真的是不少,盤點豆瓣上評分最高的10部國產劇,下面這幾部作品都上榜了,一起來看看你都看過幾個吧。2019年評分最高的華語劇集:1.
  • 2020年評分最高的十部國產劇,看過五部以上都是骨灰級劇迷
    說起2020年的國產電視劇,你第一個想到的是哪一部? 最近豆瓣就盤點了2020年評分最高的十部電視劇,可以說一整年口碑最好的劇都包含在這裡面了,看過五部以上那你真的算得上是骨灰級劇迷了,下面就來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劇吧。
  • 2020年上半年豆瓣評分最高的10部國產劇,2部評分超9分
    2020年的上半年雖然難了一點,但是時間還是在我們從臥室旅遊到客廳再到浴室的時候悄然而逝,相信2020年的下半年美好正在向我們緩緩靠近。那2020年又出現了哪些精品國產電視劇呢?這裡為大家盤點2020年上半年豆瓣評分最高的10部國產劇,入選的標準是單集時長超過25分鐘,評分人數1萬+,豆瓣評分截取於發稿時,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劇荒了。
  • 豆瓣最高評分9.7,這5大國產劇,憑什麼能讓人反覆刷?
    豆瓣最高評分9.7,這5大國產劇,憑什麼能讓人反覆刷?現在電視上播放的電視劇千篇一律,當紅偶像明星當主演,不管有沒有演技,刷刷流量隨隨便便就是破千萬的播放量,熱搜一上,點擊率又高升一波。但其中也不乏《偽裝者》、《琅琊榜》、《甄嬛傳》這種演技派挑大梁的劇,全民觀看還不厭煩。
  • 20年豆瓣熱度最高的10部劇:《陳芊芊》第7,《愛情5》第3
    300多部國產劇開播,其中有的劇熱度與口碑雙收,甚至成為年度現象級電視劇。我們不妨來看看2020年豆瓣熱度最高的10大電視劇。第十部:《三十而已》2020年4月,由正午陽光出品的12集的《我是餘歡水》率先著陸,正預示著國產高質量網劇邁入一個新臺階。
  • 值得推薦的十部評分最高又好看的經典國產電視劇都在這裡
    說到國產劇,似乎如今數量越來越多,但是質量卻一部不如一部。於是,很多觀眾和網友開始追憶八九十年代的那些電視劇,短短三十集左右的體量,卻能夠講述三代人的恩怨情仇和快意恩仇。本期,推薦十部評分高又好看的國產電視劇(排名不分先後),絕對值得你收藏和反覆觀看。一、《走向共和》豆瓣評分:9.7分。
  • 吳孟達周星馳評分最高5部電影,《鹿鼎記》第4,第一是喜劇天花板
    自從1990年的《賭聖》成功之後,周星馳開始了和達叔在電影中的長期搭檔合作,為我們貢獻了25部經典作品。這其中網友評分最高的有5部電影,至今仍然是觀眾喜愛的喜劇電影標杆。周星馳和楊國輝在1996年聯合成立了星輝公司,同年推出了第一部電影《食神》。這是周星馳從香港食神戴龍為賭王何鴻燊炒了一碗價值5000港元的,轟動全港的天價炒飯之後得到的靈感而創作的故事。
  • 抗日題材評分最高的五部電視劇,《亮劍》竟然不是第一。
    第四名:人間正道是滄桑 豆瓣評分:9.1簡介:1925年,湖南醴陵的楊氏家族,長子楊立仁(黃志忠 飾)本是個教書先生,《人間正道是滄桑》獲第28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一等獎、第十五屆亞洲電視大獎、第十六屆上海電視節最佳電視連續劇金獎等多項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