氍毹美譽滿閭閻--緬懷蒲劇青衣演員劉新賢

2021-02-23 河津市小梅花蒲劇團


我是一個痴情蒲劇的戲迷。在小時候,我就聽說過王秀蘭閻逢春等蒲劇大師軼聞軼事,在我年輕時,又聞說過武俊英,孔向東,王藝華,賈菊蘭等梅花獎得主的演唱讚譽之辭,可以說他們都是我心中的偶像。

然而,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左右,驀然間有個蒲劇青衣成為我追求的偶像。她就是我縣興盛莊(我村人叫南位溝)的劉新賢。

南位溝距我村僅有十餘裡地,當時我常聽村裡戲迷和老百姓說,南位溝女子唱得好哩!

我想,啥時也能看她的戲呢?

我當時在學校任教,沒有時間到外村去看戲,但劉新賢這個名字卻深深地烙在我的心裡,並渴望有一天能親眼看到她精彩的演唱,一解我渴塵萬斛之情。

有一天,我們學校調來一個教師,他叫劉克功,而且有幸地是他是劉新賢的愛人。於是我與劉克功老師關係走的頗為親蜜,並從他口中了解到劉新賢的許多演唱軼事。當時,劉克功談說時還是比較謙虛的,因為劉新賢畢竟是他的妻子。

終於有一次稷山蒲劇團來到我們下迪村舞臺唱戲。我欣喜若狂,終於有機會看到我仰慕的好演員劉新賢了!

那天晚上,演唱的現代劇《一顆紅心》,劉新賢主演三嬸,劉新賢一登場,立刻就吸引了我的眼球!

我當時的心境,就像唐詩人孟郊中舉時那樣:

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

心裡真想把劉新賢老師表演的精湛技藝和優美唱段盡享飽覽……

我凝神細看她表演的一招一式,她把握有度,恰到好處,把個熱愛集體紅心向黨的徐老三之妻,即農村婦女形象表演得惟妙惟肖。她表演農村婦女是那樣的駕馭嫻熟自如,得益於她細心地觀察生活。對於這一點,我早從劉克功老師那裡得知。原來劉新賢為了表演農婦形象,每每回到家鄉深入生活,與家鄉婦女促膝談心,了解其性格特點與言行舉止,也難怪她在舞臺表演具有如此逼真的生活氣息。

劉新賢的唱腔,令人一聽,猶如韓娥雅韻,沁人心脾,醉人心田,優美音質,簡直如天籟之音,餘音繞梁,三日不絕於耳。

她的唱腔時而厚重有力,如銀瓶炸迸,金帛撕裂,時而高亢婉囀,如百靈鳥鳴叫,恰似珍珠落玉盤,泠泠作響,清脆悅耳。

劉新賢唱腔如老藝術家王秀蘭一樣能扣人心弦,啟人心扉,而細品其韻味,又別有洞天,令吾久久陶醉其中……

這晚觀看劉新賢演唱,

真有曾經東海難為水,除去巫山不是雲之感。既償吾夙願,又大飽眼福,還欣饗了一頓精神大餐。實為一舉三得,受益良多。

此後,我多次觀看過劉新賢在舞臺上表演塑造的各種女性角色,如《紅燈記》中的李奶奶,《槐樹莊》中的老常嬸,後來還有幸觀看過古代劇中她演飾的《三娘教子》中的王春娥,《劈山救母》中的王桂英等,使我對她高超的演技,優美的唱腔,活靈活現的人物性格塑造更加佩服不已,以至我逢人說項,在閭閻中廣為其傳頌……

再後來,劉新賢由於年齡原因終於戀戀不捨地離開她數十年表演的心愛舞臺,在文化館工作了。

那年,我去縣城有事,曾專門前去拜訪過她。她和我已成了熟人,對我這個忠實粉絲也頗有了解,因此我和她談論無拘無束。

我問她,你離開戲劇舞臺有何感想?

她說,說老實話,離開舞臺確實留戀不舍,自己不能登臺為觀眾們演唱了,心裡感到惆悵與遺憾!但在我有生之年,還可以扶腋後人,為蒲劇事業發揮餘熱。

我問,有年輕人來向您求教的嗎?

她笑著說,有哩!不管是專業的,還是業餘,只要他們來,我都把自己知道的東西盡心的傳授給他們。

我想,這正是劉新賢老師熱愛蒲劇事業,執著追求蒲劇藝術,扶腋後人的高貴品格!

那天,我和劉新賢老師傾心相談約一個多小時,對我受益匪淺。

後來,我由於多年帶畢班學生,教學工作繁忙,與劉新賢老師無暇謀面。但我對她的表演藝術和優美唱腔酷愛與日俱增。有時興致來了,就模仿她的唱腔來幾句亂彈。雖然我唱的不著邊際,但卻抒發了我對她唱腔痴迷之情!

時光倏忽,轉眼間幾十年過去了,去年冬天,突然得知劉新賢老師猝然離世噩耗,猶如五雷轟頂,令我痛惜悲傷不已。

遂賦詞一首《長相思》:

夜夢魘,思綿綿,驚醒珠豆溼枕邊。汝金嗓,縈耳畔,此生不覓嬌容顏。陰陽兩重天。

我心中的一顆蒲劇名星逝去了。這是梨園界的一大損失,也是我和眾多的粉絲們心中永遠抹不去的傷痛。我為蒲劇界失去如此優秀的名演而扼腕惋惜。同時,我對劉新賢老師更加懷念。從此,再也不能在戲院舞臺下聆聽劉新賢老師唱腔,因而令我分外渴念。

有詩云:

人有生老三千疾,

唯有相思不可醫。

劉新賢老師優美絕倫的唱腔像磁石,像戀人一般吸引著我,令我思念綿綿(這裡僅以此詩活用對劉新賢老師唱腔比喻為磁石與戀人一樣具有吸引力,令人思念)。以至我屢屢從網上調出她的唱段,權且聊補我的渴念之情!

如今在劉新賢老師逝世一周年之際,我寫此文,一則表達對劉新賢老師的無限緬懷之情,二則表達一個普通戲劇愛好者對她發自內心的敬佩之情!

劉新賢老師永遠地離開了她酷愛的人生氍毹,離開了屬於她的眾多的愛好者和粉絲們,但她的戲劇藝術之樹永遠長青,她的精湛地表演藝術和優美的唱腔,永遠深深地留在人們的記憶裡……

我做為劉新賢老師的一個忠實的普通粉絲,發自內心地對劉新賢老師演唱,用杜甫詩句做出這樣的評價:

錦城絲管日紛紛,

半入江中半入雲。

此曲只應天上有,

人間能得幾回聞。

最後,為了表達對劉新賢老師無盡地軫念之情,謹以此詩句作為結尾:

我寄愁心與冰輪,

伴隨直到地府門。

待到來年花爛漫,

梨園英靈報新春。

2020年12月25日晨寫於鄰裡家

作者簡介:胡根慶,自號五柳汾士,山西稷山下迪村人氏。曾於八十年代在《河東文學》發表萬餘字的中短篇小說《野寡婦》《天邊有一片晚霞》,在《山西農民報》《山西老年雜誌》《運城日報》《棗花報》等作品均有刊登。曾在《電力杯》徵文大賽中小說獲一等獎,《防震減災杯》徵文大賽中小說獲一等獎,《交通安全》徵文大賽中小說獲二等獎,《稷醫杯》徵文大賽中散文獲二等獎,《山西老年》徵文大賽中散文獲三等獎,小說散文詩歌戲劇話劇微電影等在各網絡平臺已發表數千餘篇。已寫完巜村長老張》《汾鄉巨變》兩部長篇小說。

相關焦點

  • 【文化】用生命在演唱——著名蒲劇表演藝術家景雪變、蒲劇丑角第一人-七旬高齡耿典吉,著名青衣李愛玲
    蒲劇舞臺上的「丑角第一人」,50年後的今天依然可愛「淘氣」。 9月17日晚,第25屆「關聖杯」折子戲大賽名家展演現場再次沸騰。運城市蒲劇青年實驗團獻演了《灞橋挑袍》《三對面》《拆書》和《櫃中緣》四折戲,讓上千名觀眾享受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蒲劇視聽盛宴。
  • ​蒲劇旦角全才原曉蓉
    河津市小梅花蒲劇團的青年旦角演員原曉蓉就是後起之秀之中的佼佼者、河東戲苑一顆光彩奪目的蒲劇新星。2006年,年僅16歲的原曉蓉以青衣唱功重頭戲《三娘教子》榮獲運城戲劇第8屆龍門獎,成為嶄露頭角的蒲劇童星。相繼就讀於山西藝術職業學院,參加省晉劇院「苗潔旦角藝術研習班」培訓,參加運城市舉辦的「國家藝術基金蒲劇表演人才培養」短期培訓,進一步夯實了她的業務基礎。成為能唱能演、能文能武,並且具有自主創新意識和能力的青年一代蒲苑多面手。
  • 蒲劇大師閻逢春的藝術人生
    閻逢春用坎坷不平而又矢志不移的一生,成就了他作為蒲劇著名表演藝術家的傑出藝術人生。1917年農曆九月初九深夜,在中條山北麓、運城百裡鹽湖南岸的西姚村,蒲劇藝人閻金環的妻子生了個男孩。舊社會的藝人沒有社會地位,窮苦貧寒的閻金環一家,為這個男孩的問世又喜又愁。喜的是閻家後繼有人,愁的是沒錢給母子添點滋補的營養品。滿月後,金環請村學的教書先生為孩子起名「岱蓉」,這就是日後的閻逢春。
  • 【蒲劇百科】蒲劇科班與戲校
    在這個班的藝徒有武旦金群,大淨張山,鬚生廣娃等。 成名者有小生黃鴻才,其翎子功最為人稱道。趙村娃娃班  光緒二十年(1894)在永濟縣趙村創辦。供主杜銀銀。藝徒中有後來成為蒲劇名淨楊固榮,汾城縣南賈村人;二淨張悶呆,萬榮縣羊道村人;另外還有小旦天升,武生滿鬥,正旦霸王旦,鬚生石八牛等。張秉義窩子班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在河南省靈寶縣焦村創辦。班主張秉義。
  • 蒲劇優秀青年演員孫濱
    回覆:以下《》中劇目可欣賞相關視頻:《名老藝人》《王秀蘭》《朱秀英》《七朵梅花》《竇娥冤》《烤火》《藏舟》《跑城》《觀圖》《舍飯》《路遇》《朝房》《空城計》《提刀》《採花》《戰冀州》《三岔口》《算糧》《蘇三起解》《寇老西升堂》《三關明月》《三擊掌》《罵殿》《白蛇傳》《扈家莊》《斷橋》《堯頌》《廉吏于成龍》《張連賣布》《祥林嫂》《劉胡蘭》《焦裕祿》《遲開的玫瑰》
  • 「虹光」映彩七十春--寫在永濟虹光蒲劇團建團70周年之際
    名角多 異彩紛呈永濟是蒲劇的發祥地,「虹光團」一成立,便將當地名角及從陝西返鄉的知名老藝人邀請加盟,使劇團藝術力量雄厚,演出劇目豐富,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收入,成為譽滿秦晉豫甘蒙等蒲劇流行地域的一支勁旅
  • 【名老藝人】建國前後蒲劇四大名鬚生之景恆春
    他是建國前後蒲劇四大名鬚生之一,唱紅了臨汾、洪洞、襄汾、曲沃乃至晉南,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景恆春,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生於洪洞縣董堡村,抗戰後遷居臨汾(今堯都區)吳村鎮孫曲村。自幼家境貧寒,隨母親寄居姐姐家中,民國4年(1915)12歲入臨汾壇地村馬懷娃娃班學藝,初學青衣,變聲期後因嗓音不適,改學鬚生。
  • 宋東元:從蒲劇「十八畝地」談起
    如果戲曲演員與模特演員互換服裝,各自仍按各自的行動規範去表演,那就不成藝術了。這不僅指模特和戲曲而言,其它藝術如:話劇、歌劇、舞劇等,似乎都存在類似的差異。就依話劇為例,話劇是寫實的——體驗派;戲曲則是寫意的——體現派。話劇把舞臺大幕當作第四堵牆,演員在舞臺上不是給觀眾演戲,而是在生活;強調演員心目中不能有觀眾,必須體現出生活幻覺的真實,而且不允許有劇場效果。而戲曲則恰恰相反。
  • 運城出了個蒲劇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她來康傑中學做講座
    根據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和旅遊局、市教育局安排,近日,著名蒲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文化部文華表演獎、中國戲劇二度梅花獎、第13屆世界民族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獲得者景雪變,率市蒲劇青年實驗團走進康傑中學舉行「戲曲進校園」活動。
  • 「菊壇名人之後——緬懷前賢話傳承」友情聚會活動在京舉辦
    「菊壇名人之後——緬懷前賢話傳承」合影照人員排序:
  • 蒲劇新秀——王苗苗
    她從依山傍水、風光秀麗的古絳州走來,帶著歷史文化名城底蘊和靈秀;她在激越高亢、委蜿纏綿的蒲劇藝術中迷醉,用心演繹著「俊英腔」的風格和韻味。十餘年的唱念做打,十餘年的艱苦磨鍊,她靚麗的扮相、出色的表演、清新的風格,贏得了眾多戲迷的認可,成為蒲劇大花園裡一枝奼紫嫣紅的鮮花。
  • 創新傳承 發展蒲劇藝術的楷模——紀念蒲劇大師田鬱文(筱蘭香)百歲誕辰
    農曆3月15日,是已故著名蒲劇表演大師、戲曲教育家田鬱文老先生百歲誕辰紀念日,他的高足、以蒲劇新流派俊英腔享譽劇壇的武俊英、衛立穩夫婦專程趕回新絳,偕田老子女一同掃墓祭奠。早年在西安晉風社主演新排《水漫金山》時戲報上寫:「改編水漫金山,早已譽滿西安。本社重排新演,唱做格外新鮮。蘭香(田鬱文)小順豔秋,月來筱亭雲山。滑稽不過永勝,文武帶打花臉。本社座位不多,諸君早來觀看」。
  • 蒲劇《反潼關》將亮相第二屆山西省藝術節
    2019年10月4日,由臨汾市蒲劇藝術研究中心推出的大型蒲劇傳統戲《反潼關》(解光禮導 演:郭雙奎 曹志華藝術指導:郭澤民音樂設計:謝成民舞美設計:梁素玉演員表(飾)參評演員簡介:崔鵬升師承蒲劇著名表演藝術家、首屆「梅花獎」獲得者郭澤民。1996年考入臨汾市文化藝術學校表演班,2002年畢業後分配進臨汾市蒲劇藝術研究中心工作,2014年考入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主演《火焰駒》《金沙灘》《黃逼宮》《反潼關》《徐策跑城》等劇目。入選2018年「中華優秀傳統藝術傳承發展計劃」地方戲曲類,名家傳戲­——當代戲曲名家收徒傳藝工程。傳承劇目為蒲劇《黃逼宮》《徐策跑城》。
  • 「俊英腔」: 當代蒲劇聲腔之豐碑
    1968年,她考入新絳縣蒲劇團,師承譽貫秦晉的著名蒲劇男旦筱蘭香(田鬱文),工習旦角。1982年以演《送女》成名。之後調入運城地區蒲劇團,又以《蘇三起解》中的出色演唱,贏得盛讚,被稱之為「俊英腔」。她是蒲劇新流派「俊英腔」創始人,是第五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是「中國金唱片獎」戲劇類第一名獲得者,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蒲州梆子)項目傳承人。
  • 蒲劇名家武俊英快手直播觀後感
    庚子五月的一天,一條「蒲劇藝術家武俊英快手直播開通了」的消息傳開,許多微信群、朋友圈都在轉發這條消息。眾多戲迷和文藝工作者為武俊英老師開通快手直播表示祝賀!名家開直播,觀看在網絡。夜幕降臨,打開快手,藝術家的唱腔醉天、醉地、醉滿粉絲家人們的心房。蒲腔嗣響,絕唱同鶯婉囀;戲音悠悠,腔聲天籟。把萬人陶醉。我們為武師精神所震撼,我們為武師的力量所感動!
  • 蒲劇新編古裝劇劇目簡介
    李懷恨在心,面奏神宗,欲圖報復,敕命華亭知縣王震府審處。李慶若仗勢欺人,大鬧公堂。王震府為人耿直,秉公斷案,並以大鬧公堂罪,將李飽打,以示儆戒。此劇系鬚生、淨唱做工並重戲。亦是著名鬚生閻逢春演出代表戲之一。1990年曹鎖元曾對此劇加工整理。原本藏臨汾蒲劇院,整理本刊《蒲劇藝術》1990年第四期。屈原  新編古代故事劇。移植自話劇。
  • 弘揚傳統戲曲文化——蒲劇絕活亮相北京大學
    來自運城、臨汾兩市的11名優秀蒲劇青少年演員,將水袖功、椅子功、帽翅功、哨子功等蒲劇絕活帶進了北大校園,並與京劇、黃梅戲、評劇等戲曲界精英同臺演出,向北大學子弘揚傳統戲曲文化。蒲劇絕活水袖功、手帕功、椅子功一亮相,也贏得了滿堂喝彩。
  • 一部震撼心靈的蒲劇藝術影片《棗兒謠》
    就在幾乎放棄觀看這場電影念頭的時候,福人自有天相,運城市蒲劇團著名的的作曲家、此次蒲劇戲曲影片《棗兒謠》的音樂設計師暢元發老師給我打來一個電話,說能幫我搞到一張觀影券。這真是喜從天降,解決了我的一個燃眉之急。
  • 蒲劇《美人圖》首次帶樂通排
    由臨汾市蒲劇藝術研究中心整理改編的蒲劇傳統戲《美人圖》經過40天的精心排練,現進入響排階段,院領導和專家觀看了中心的第一次帶樂通排。《美人圖》是蒲劇傳統劇目,又名《蜜蜂計》、《進驪姬》,事見《東周列國志》第二十二回。此次的演出版本由解光禮擔任總導演、李太強進行劇本改編、謝成民擔任音樂設計,這部戲有著悠久的演出歷史,是小生、小旦、鬚生唱做並重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