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7日晚,運城市蒲劇青年實驗團在河東會堂演出新編古裝劇《楊門女將》。(照片來源:多亞波新浪博客)
勝敗圖 新編古代故事劇。1939年程勉齋、南川編劇。事見《明史》及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敘明末,李自成義軍推翻朱明王朝,建立大順。但由於領導集團內部腐化,內外政策失誤,遂致革命由勝到敗的悲劇。
此劇系鬚生唱做工並重戲。1940年由太嶽中學蒲劇團首演於太嶽區洪洞縣道覺村。劇本由太嶽新華書店出版,藏山西省圖書館。
李香君 新編古代故事劇。又名《桃花扇》。20世紀40年代王子欽編劇。事見清孔尚任《桃花扇》傳奇。敘明末,奸臣魏忠賢收阮大鋮為子,陷害忠良。魏失勢,阮隱退南京,伺機再起,遭學士侯方域等痛斥,欲設法攏絡。恰侯慕秦淮名妓李香君,阮託楊文聰撮合,助侯梳攏之。婚後真相大白,香君退還全部妝奩,揭穿阮之陰謀。崇禎帝北京自縊,阮大鋮勾結奸黨立福王為帝,欲將侯方域等一網打盡。楊文聰暗助侯逃走。新任漕督田仰逼娶香君,香君誓死不從,血濺方域定情時所題詩扇,楊文聰就血跡畫成折枝桃花。清兵南下,福王被擄,香君流落葆貞庵。侯別香君,先投史可法,後逃回河南原籍。清開科取士,侯方域中榜,即尋至葆貞庵接香君。病危中的香君痛其失節,嚴辭拒絕,含恨而死。
此劇系小旦應工唱做念並重戲。20世紀40年代蒲劇在西安上演,轟動一時。劇本存佚不詳。
三打祝家莊 新編古代故事劇。20世紀40年代程勉齋、南川編劇。事見《水滸傳》。敘梁山農民起義軍,攻打地主武裝盤據的祝家莊,由於貿然進兵,被困盤陀路,幾乎全軍覆沒。遂派石秀探明盤陀路,並採取各個擊破策略,爭取李家莊、扈家莊,孤立祝家莊。但因祝家莊堡高塹深,義軍只靠強攻猛打,二次進兵又遭失敗。梁山再聯絡孫立、孫新、樂和等打入祝家莊,作為內應,終於攻克之。
此劇系武打戲,太嶽解放區各蒲劇團均有演出。劇本存佚不詳。
紅娘子 新編古代故事劇。1944年程勉齋編劇。事見《明史》有關章節與清人《紅娘子》傳奇。敘明朝末年,災荒不斷,河南杞縣尤為嚴重,饑民成群湧向街頭,賣藝女子紅娘子與其父紅二,隨饑民齊到被崇禎罷官的尚書李精白公子李巖家借米,公子慷慨施捨,但人多米少。在此情況下,李巖去杞縣縣衙勸說縣令開倉賑民,縣令不從,反大肆搜刮,激起民變。李巖、紅娘子志同道合,結成伴侶,殺贓官、除豪富,率領杞縣饑民投奔李自成農民軍。
此劇系武旦、武生唱做打並重戲。1944年12月由太嶽中學蒲劇團首演於太嶽區群英大會。1946年劇本由太嶽新華書店出版發行。現藏山西省圖書館。
正氣圖 新編古代故事劇。1944年墨遺萍編劇。事見《明史·劉基本傳》。敘元末,高安縣丞劉基 (伯溫),棄官歸裡,以「行醫鎮邪」為名,雲遊天下,鼓動學士起事無果;後潛身鄉村,用「雞毛轉帖」,暗地廣結農民、船戶,約期起義。張良弼搜劉不獲,毒打鎮長方某致死,並捕其女。張妻宋芳梅苦勸不聽,與之決裂。張又刑逼唐老大及方女,欲探劉基下落。劉知張與宋芳梅決裂,乃授計芳梅以原配出首脅之,張不得已私釋唐、方。後常遇春起義,於八月十五借吃月餅為記,劫牢反獄,共同反元。
1950年此劇由太嶽區解放劇團首演。同年11月,劇本由新華書店太原分店出版。
桃花媒 新編古代故事劇。1946年王子欽編劇。敘張氏次女武秋霞,花園賞花。山東鄆城解元石郎路過府門,欲借桃花一枝觀賞,秋霞贈之,石留詩於牆寄情而去。秋霞睹詩思人,苦盼與其重逢。張氏為解其悶,讓去表妹梨花家擔花,歸途恰遇石郎上京趕考。在張氏和梨花協助下,二人喜訂終身。
此劇系小旦、小生、正旦唱做工並重戲。1946年由西安唐風社首演。筱蘭香(田鬱文)演出代表戲之一。有「擔擔子」表演特技。臨汾蒲劇院藏筱蘭香演出本。
乞巧圖 新編古代故事劇。1948年墨遺萍編劇。敘奴隸社會時有個鵲家莊園,因首先使用荊條編筐、蒲草織席而名揚天下。織絹奴小索娘經多日實驗,想出了「梭織絹」妙法,一天一人織十肘,代替了十人一天織一肘的笨法。同時河西出一巧男叫姬叔均,發明了「牛耕田」,一時傳為佳話。一日鵲莊主出徵設壇祭天,要宰奴隸九名以祭,索老為免小女索娘一死代其前來,被拒,非索娘不可,終因祭祀時辰到,殺另一家奴,索娘倖免一死。父女夤夜逃往河西邊山與叔均相會,並約定「叔均教會萬戶牛耕田,索娘教會千戶梭織絹」,而後成親。時至功成,眾呼二巧為牛郎織女。七月七日正當二巧拜堂時,莊園大宰官以勾引奴隸謀反,將索老下監,索娘編為家奴。叔均逃走,後被抓回亦編入家奴。翌年七月七日牛郎織女相會於蓮花池旁,被浪民發現,夥同大小宰官將二人抓去,處以酷刑釘之高杆。第三個七月七日,眾奴在荒山中蓋成「乞巧廟」為牛郎織女獻禮祭奠。鵲莊主燒廟,並將祭奠者下獄。不久鵲莊主太夫人去世,鵲命大宰官挑選八百奴隸殉葬,眾奴聞訊^造**,打死鵲莊主,以祭牛郎織女。
此劇系小生、小旦唱做工並重戲。1949年由臨汾縣人民蒲劇團首演,後晉南地區各蒲劇團大多上演。劇本存佚不詳。
河神娶婦 新編古代故事劇。1949年墨遺萍編劇。事見 《國語》及《列國演義》第八十五回。敘魏文侯時,用吳起鎮守西河(洛河)以防秦,西陲無憂。惟鄴處邊遠,北臨趙國,無人固守,頗以為慮;於是從翟滇之薦,選西門豹治鄴。豹至鄴,見田園荒蕪,民有憂色。經了解始知十年前鄴水(漳河)大溢,女巫勾結延椽官、三老及豪長者編造謊言:「送河伯婦,可免其災」。之後,每年選民女投河已成積習,藉此詐取百姓錢財。豹將計就計。至期,豹投女巫與三老於河,讓其去與河伯協商。豪長者及小女巫懼怕,道出真情。豹令悔改,並發動民眾引水灌田。
此劇系鬚生為主唱做工並重戲。晉南地區蒲劇團大多上演。1950年9月劇本由新華書店華東總分店出版發行。臨汾蒲劇院藏新華書店1950年版本。
打鎮臺 新編古代故事劇。20世紀50年代閻逢春移植秦腔劇目。敘明神宗時,李慶若身為八臺總鎮,放縱其子為非作歹。一日李子調戲民女,為戶部尚書文慶所遇,激於義憤,命部屬將其打死。李懷恨在心,面奏神宗,欲圖報復,敕命華亭知縣王震府審處。李慶若仗勢欺人,大鬧公堂。王震府為人耿直,秉公斷案,並以大鬧公堂罪,將李飽打,以示儆戒。
此劇系鬚生、淨唱做工並重戲。亦是著名鬚生閻逢春演出代表戲之一。1990年曹鎖元曾對此劇加工整理。原本藏臨汾蒲劇院,整理本刊《蒲劇藝術》1990年第四期。
屈原 新編古代故事劇。移植自話劇。敘戰國時,秦國欲滅六國,懼楚、齊聯盟於己不利,遂遣張儀入楚,勸楚與齊絕交。楚三閭大夫屈原識破張儀來意,勸懷王拒之。懷王不聽忠諫,重用靳尚,疏遠屈原。後張儀靳尚合謀,騙取南後信任,囚屈於太廟,南後又使其父張太卜送毒酒害之,嬋娟誤飲身亡。繼而屈原被逐。
20世紀50年代此劇由山西人民蒲劇團演出。劇本存佚不詳。
血濺鴛鴦樓 新編古代故事劇。1952年李樹滋編劇。事見《水滸》第二十九至三十回。敘武松發配滄州,結識柴進,替其抱打不平,到快活林酒店醉打仗勢霸店的蔣門神。蔣勾結官府,誣武松盜金,定罪發配邊關,中途謀害,反被武破枷打死解差,夜返鴛鴦樓,將聚宴的蔣門神、張團練殺死,投奔梁山。
此劇系武生應工之武打戲。由陝州蒲劇團首演。董洪福飾武松。劇本藏陝州蒲劇團。
燕燕 新編古代故事劇。1954年劉鑑三據關漢卿《詐妮子調風月》雜劇殘本改編。敘世家公子李素卿家犯皇抄,避居張府,患難中與侍女燕燕互生愛慕,並訂終身。但李父官復原職後,竟背信棄義,與張府小姐鸞鶯相愛,且在迎娶鸞鶯時要燕燕作二夫人。燕燕不甘凌辱,逃離張府。
此劇系小旦、小生唱做工並重戲。1954年由山西人民蒲劇團首演,王秀蘭飾燕燕,筱月來(段連傑)飾李素卿,筱鳳蘭(李玉仙)飾鸞鶯。此後一些蒲劇團相繼排演,成為保留劇目。改本刊1955年12月《劇本》月刊「戲曲劇本專刊」第二輯,並收《中國地方戲曲集成·山西省卷》。
牆頭馬上 新編古代故事劇。1956年劉鑑三、洛林、王辛路據元代白樸《裴少俊牆頭馬上》雜劇改編。本事見唐白居易新樂府《井底引銀瓶》及宋金院本《裴少俊伊州》。敘唐時,貴族小姐李千金與裴尚書之子裴少俊相愛,私奔至裴家,在後花園同住七載,生一兒一女,後遭裴父驅趕;裴中狀元後,合家團圓;裴父則受李奚落。
此劇系小生、小旦唱做工並重戲。1956年由山西人民蒲劇團首演。筱月來(段連傑)飾裴少俊,王秀蘭飾李千金。同年參加山西省第二屆戲曲匯演,獲演出獎、優秀演員獎。臨汾蒲劇院存劉鑑三等改編本。
竇娥冤 新編古代故事劇。1958年行樂賢參照傳統劇目《六月雪》及元關漢卿《感天動地竇娥冤》雜劇編寫。敘山陽民女竇娥,自幼喪母,被送至蔡婆家為童養媳。不數載,夫亡,婆媳相依度日。一日,蔡婆向賽盧醫索要欠款,險被殺死,為無賴張驢兒父子相救。蔡感其恩,邀張氏父子至家。張氏父子即以其為由,挾蔡家婆媳坐堂招親,遭竇娥拒絕。驢兒懷恨,置毒藥於羊肚湯內,欲害蔡婆一死,不料反將其父毒死。張賄通貪官桃杌,將竇娥判成死罪。刑前,竇娥發下三樁誓願:血飛白練,六月降雪,貪官汙吏身首不全。後果應驗。三年後,其父竇天章官居監察御史歸裡,竇娥之冤方得昭雪。
此劇系小旦、老旦、醜唱做並重戲。1958年由晉南蒲劇院首演。1959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為彩色戲曲藝術片,趙乙導演,張峰、康希聖編曲,王秀蘭飾竇娥,筱嬡娜(曹洪文)飾蔡婆,吳永勝飾張驢兒,楊虎山飾桃杌,閻逢春飾竇天章。同年,劇本發表於《長春電影》,1961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單行本。
港口驛 新編古代故事劇。20世紀60年代初秦學敏編劇。敘明時,總督胡宗憲之子胡豹,為非作歹。一日,胡奉父命壽昌探親,攜帶隨從胡千,路經港口驛,因驛丞吳奇接待不周,即行拷打。吳女月素聞父受笞,急來觀看,為胡所見,即生歹意,因見吳奇昏倒,匆忙逃走。遂平知縣攜女白玉蓮,為胡宗憲納妾送親,夜宿驛站。此夜胡千帶人來搶月素,誤將玉蓮搶去。丫環春蘭,聞聲急出,與胡廝打,抓破胡面被殺。玉蓮被搶入胡府,白知縣失女向胡宗憲告狀。胡宗憲抓來月素審問,並欲判斬。此事為淳安知縣海瑞所知,攔阻不許,並勘察此案。後在月素相助下,計擒胡豹,查明兇手。巡按徐階恰至集賢鎮。海瑞將胡千押解徐處,胡宗憲為子求情。海瑞終以春蘭抓破胡千之面及繳獲胡府殺人之刀為證,不顧徐階求情和胡恫嚇,立斬胡豹。
此劇生、旦、淨、醜俱重,以鬚生唱做更突出。由晉南蒲劇團一隊首演。1963年繼由晉南青年蒲劇演出團赴京演出,王天明飾海瑞,田迎春飾吳月素,趙靈喜飾胡千,範俊全飾胡宗憲。周總理在國務院小禮堂觀看演出後接見全體演職員併合影留念。郭沫若題詞祝賀。1979年經作者修改,由運城地區蒲劇團參加山西省建國三十周年獻禮演出,獲劇本及演出獎。1980年劇本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各兄弟劇種、劇團多移植演出。
灰欄記 新編古代故事劇。1960年墨遺萍據李行道同名雜劇改編。敘馬員外妻姚氏,年過半百,無子。馬納妾張秀英,生子壽郎。姚氏妒,暗於藥中下毒,反誣張謀害親夫。張被屈打成招下監。王媽知情,暗告其兄。其兄遂至開封府喊冤,包公審案,姚、張俱言已為壽郎生母。包公命撒下灰圈,令十歲壽郎站於圈內,能拉壽郎出圈者為生母。二人爭拉壽郎,秀英憐子,不忍用力,最後主動放棄,壽郎終被姚氏拉出。包公依此判定秀英為生母,將其斷歸秀英,並由王媽作證,將姚定罪收監。
此劇系淨、旦唱做並重戲。1960年由稷山蒲劇團首演。劇本存佚不詳。
白溝河 新編古代故事劇。1961年趙乙、韓剛、杜波編劇。事見《宋史》及《楊家將演義》。敘北宋太平興國四年,太宗趙光義繼承兄業,平北漢後,欲趁機收復燕雲十六州。不料遼兵南下,欲奪汴京。太宗派楊繼業舉兵抗遼,大戰於白溝河。遼兵不支,假意求和,以燕雲十六州相許。太宗疲於徵戰,允之。楊繼業知遼兵不懷善意,力勸太宗收復燕雲;但太宗聽信王侁、潘仁美讒言,反將繼業貶家為民。繼業遭貶,遼乘白溝城議和之機將太宗困於城內,逼其割讓河東、澤潞之地。繼業聞訊,與妻佘賽花率眾子女及代州百姓,出奇兵於白溝河,救宋王,收失地。
此劇系鬚生、青衣唱做工並重戲。由晉南青年蒲劇團首演,趙乙導演,康希聖、姚友德、吳鳴編曲,白星、任希漢舞臺美術;宋東元飾楊繼業,裴青蓮飾佘賽花,王天明飾宋太宗,程樹華飾蕭銀宗,韓長玲飾楊排風。1963年赴京演出,首都史學界、戲劇界專家學者吳晗、翦伯贊、郭沫若、田漢、張庚等著文推薦,吟詩稱讚。現存版本:①1963年《山西戲劇》刊本;②臨汾蒲劇院藏1963年赴京演出本。1995年海南音像出版社出版此劇錄音帶。1998年中國唱片總公司出版此劇VCD光碟。省內外兄弟劇種多有移植,秦腔移植後更名《白溝議和》。
會襄陽 新編古代故事劇。20世紀70年代行樂賢編劇。事見姚雪垠長篇小說《李自成》。敘明崇禎十六年,闖王李自成攻打襄陽。原襄陽知府楊嗣漢,因與總兵傅宗龍有殺子之仇,被革職。自成攻破襄陽,楊攜夫人鄧氏及女惠蘭、丫環春嬌逃出城外,混亂中,楊被義軍所殺,鄧與惠蘭返城隱居。自成佔襄陽後,對官兵採取招降之策。明將李際遇原與惠蘭指腹為婚,此時奉命圍攻襄陽,自成派牛金星說服,以保護惠蘭為條件,李際遇情願退兵。不料楊嗣漢之推官李振聲投降自成後,討好自成堂弟李鴻恩,定計讓其假冒際遇,欲佔惠蘭。惠蘭識破,不從,鴻恩遂殺鄧氏及春嬌。自成聞知,欲斬鴻恩。適劉宗敏將鴻恩之母接來。五嬸再三為子求情。自成仍以軍紀為重,力斬鴻恩。際遇感其大義,率明軍三十萬降之。
此劇由運城地區蒲劇團演出,張保飾李自成,裴青蓮飾五嬸,王藝華飾李鴻恩。劇本曾獲1984年山西省劇本評獎三等獎,載運城地區《戲劇藝術》1984年第十二期。
臣子恨 新編古代故事劇。1979年王天翔編劇。事見明李梅、馮夢龍《精忠旗》傳奇及《說嶽全傳》。敘嶽飛揮師北上抗金,郾城大捷。正欲乘勝收復失地,卻接朝廷敕令退兵之十二道金牌。嶽飛無奈班師回朝,與秦檜等投降派進行了堅決鬥爭,宋高宗聽信讒言,以「莫須有」罪名,將嶽飛父子殺害於風波亭。
此劇系鬚生、小生、正旦、淨角唱做並重戲。1980年由宜川縣蒲劇團首演,李勝傑導演,王天翔編曲;趙俊明飾嶽飛,李勝傑飾秦檜,薛涇成飾万俟卨,馮鐵廣飾嶽雲,王淑芳飾嶽夫人。同年參加延安地區戲劇調演獲集體二等獎,主要演員獲單項獎。劇本藏宜川縣蒲劇團。
孫成打酒 新編古代故事劇。移植自江蘇採茶戲。敘皮匠鄒三吉因貧久鰥,與徒弟孫成相依為命。酒店主張氏與女桂英,家無男丁。孫成因打酒同桂英產生愛情,雙方長輩雖贊同他們結合,但無論男贅女嫁,必使一方老人孤獨。後,經青年戀人撮合,雙方長輩亦結伴侶,兩家合一家,皆大歡喜。
此劇系小生、小旦、老生、老旦唱做工並重戲。1980年由臨汾地區蒲劇院青年蒲劇團首演。任跟心飾孫成,白麥浪飾鄒三吉,崔彩彩飾王桂英,衛琳鳳飾張氏。劇本藏臨汾蒲劇院。1985年海南音像出版社出版此劇錄音帶。
歸唐徵西 新編古代故事劇。1980年尹開章、李廷璽編劇。敘唐代西涼謀反,薛丁山率軍徵討,軍至棋盤山下,被佔山為王的竇家兄妹劫去糧草。原來竇天德在朝被殺後,竇家兄妹在程咬金暗助下隨母逃出京城。現兩軍對陣,竇母欲投西涼,抗擊唐軍。交戰中竇仙童俘薛丁山,生愛慕之心,竇一虎對薛金蓮亦有聯姻之意。程咬金冒險上山,與竇母對話,曉以大義。竇母在子女和眾兵將哀求下,終允薛竇聯姻,合兵徵討西涼。
此劇有文有武,頗見功底。1980年由翼城縣蒲劇團首演,參加臨汾地區「堯王杯」戲曲調演,獲組織、劇本、演出、導演、伴奏等獎項。後為該團保留劇目。劇本刊臨汾行署文化局、中國戲劇家協會山西臨汾分會合編之《劇作選》第五輯。
洛陽宮 新編古代故事劇。1980年孫方山編劇。事見《魏徵傳》。敘唐貞觀時,太宗李世民聽信權萬紀之言,東遊洛陽挑選嬪妃與圍場行獵。東都留守趙元楷助紂為虐,薦已訂婚之女鄭豔珠入宮,毀青苗拆房舍廣擴圍場。洛陽縣令皇甫德參諫阻,趙請旨拆散陸爽與鄭女婚姻,丞相魏徵東都視察,皇甫聞之請其作主,魏據實面君。李世民不聽勸告,反誣皇甫欺君傲上,欲斬之。魏闖宮直參,陳述「兼聽則明,偏信則暗」之理。李世民納諫,斬權萬紀、趙元楷,封皇甫為監察御史,陸爽為洛陽縣令,並與鄭豔珠成婚。
此劇系鬚生唱做念並重戲。1983年由襄汾蒲劇團首演,繼之大寧、洪洞蒲劇團先後上演。劇本發表於《蒲劇藝術》1981年第一期,並榮獲山西省1983年優秀劇目創作二等獎。
南郭先生 新編古代故事劇。1981年任國成依成語 「濫竽充數」 虛構而成。敘戰國年間,齊國侵燕破壞了合縱聯盟,身掛六國相印的蘇秦入齊,投宣王聲色之好,削弱齊國。都城臨淄南郭先生,一日與妹串親歸來,發現牆上貼有招收竽隊、而且要將第一名招為駙馬的榜文,苦無良策。適遇蘇秦,便冒認為舅,送妹進宮受到寵幸。然後通同作弊,利用宣王老眼昏花,喜聽合奏之便,在殿試中,讓其將武藝超絕,又善吹竽,和南郭面貌相似的秦生誤認作南郭,招南郭為附馬。公主洞房門口復考。南郭又騙秦生應對,露出破綻,被打入書房,與宮女傻大姐苟且。秦國得知蘇秦入齊,命大將白起舉兵討伐。因南郭殿試時曾鼓吹音樂可克敵制勝,宣王便命其掛帥,帶竽隊出徵。幸虧太子暗派秦生帶兵援救才退秦兵。南郭反借私自出兵之名,要斬秦生。南郭還朝,蘇秦早被國人刺殺,宣王歸天,緡王登位。緡王喜聽獨奏,命竽隊隊員分別獨奏,為秦生慶功,濫竽充數者斬。南郭途窮,與傻大姐逃宮而去。秦生、公主拜堂成親。本劇旨在揭示:昏庸的領導才是「南郭們」的溫床。
此劇系丑角應工之喜劇。由稷山蒲劇團演出,潘懷玉導演,獲1981年運城地區調演優秀創作獎。劇本刊《晉陽文藝》1981年第12期,獲該刊有獎徵文一等獎。亦收《河東優秀劇作選》。
花馬劍 新編古代故事戲。1982年韓剛、行樂賢編劇。事見姚雪垠長篇小說《李自成》。敘崇禎十一年初冬,李自成農民軍敗於潼關南垣,僅剩十餘騎,潛入商洛山練兵整軍,欲圖再舉時,官兵壓境,連年荒旱,地方寨主「絕糧困虎」,致使義軍軍紀渙散,滅明大業時有半途而廢之慮。商洛獵戶陳德奎,武藝出眾,因其表妹周仙草(又系未婚妻)為義軍所救,欲投軍以報。寨主張守業暗派陳三姑,利用義軍親兵樊小五,以「說親」為名,勾引自成堂兄李鴻恩,姦污周仙草,誘陳上當。自成執法不苟,親授花馬劍,揮淚斬兄,士氣大振。陳德奎憤然醒悟,與義軍裡應外合,一舉破寨。
此劇系鬚生、武生、青衣、醜、二淨唱做工並重戲。1982年由運城戲校首演。1983年臨汾蒲劇院蒲劇團再排。主要演員馮文良(飾李自成)、筱嬡娜(曹洪文,飾周陳氏)、王英山(飾李鴻恩)、衛金玉(飾陳德奎)、李峰(飾樊小五)。劇本藏臨汾蒲劇院。
嶽雲 新編古代故事劇。1982年鬥兵、呂永安、李勝安、舒原據評書《說嶽全傳》編寫。敘北宋末,徽、欽二帝被金人所擄,高宗趙構南下臨安。此時,嶽飛被困牛頭山,牛皋奉命搬兵。路經嶽家莊,向嶽夫人講述嶽飛被圍情況。嶽夫人掛圖訓子,嶽雲急於出戰金兵,但祖母以孫年幼,堅不相許。嶽雲在牛皋慫恿下,偕之而逃。嶽飛牛頭山坐待救兵,高懸免戰牌。嶽雲一氣砸壞,違令出戰,以八稜錘擊死金彈子。嶽飛因其違令出戰,欲問斬,經牛皋求情,將功折罪。不久,嶽飛在朱仙鎮大敗兀朮,正欲追擊,高宗聽信秦檜誣奏,用十二道金牌調嶽回朝。且以「莫須有」罪名,將之囚入監牢。嶽雲與母前往探監,嚴斥秦檜。後因趙構昏庸,嶽家父子被害。牛皋奔牛頭山聚義。
1983年10月,此劇由運城地區文化藝術學校演出。並以錄相參加全國兒童劇會演,獲演出獎,又獲山西省劇目評獎三等獎。劇本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煙花淚 新編古代故事劇。1986年杜波、趙乙、張峰、李安華、謝添參照優秀傳統劇目《打神告廟》、《情探》編寫。敘宋朝時,因葬父自賣本身,落入煙花的名妓敫桂英,去海神廟進香時,在雪地營救了落第書生王魁。並與之結為夫妻,助其攻讀。王魁高中狀元後,招贅相府。差家人送回三百兩銀子和一紙休書斷了前恩。桂英悲憤欲絕,奔入曾和王魁定情盟誓並為之祈禱的海神廟。向海神哭訴不幸,期求主持公道,譴責王魁。然而,海神、判官、小鬼俱無靈驗。桂英氣憤至極,責打神靈不公,發誓雖死也要報仇!復仇心理,產生幻覺,以為自己變鬼,海神爺恩準,命判官、小鬼帶她去報仇,途中,桂英又苦求判官允她前去試探,判官見憐應允。桂英目睹王魁與丞相之女韓小姐另敘新歡,心如刀絞。待韓走後,桂英唱起曾伴王魁讀書時唱的曲子,想喚起王魁舊日感情。又向王魁講述別後思念之情,並試圖說服王魁和她一起回家。桂英的到來,王魁感到莫大威脅,他先以謊言相勸,繼以最惡毒的語言辱罵桂英是煙花女子,配不上他這狀元公。桂英一氣之下,毆打並怒斥其如何負義。面述前情。王魁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仗劍欲殺桂英。就在這時,判官、小鬼前來相助,捉拿王魁為桂英報仇……然而,這只是一場夢幻,夢幻醒來,一切如舊,桂英滿腔悲憤無處傾訴,真是空悲對寒秋,怨恨悠悠無盡頭。
此劇系小旦、小生、二淨唱做念並重戲。1987—1988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為彩色蒲劇藝術片。主演任跟心。1989年春節向全國發行放映。分鏡頭劇本刊《蒲劇藝術》1988年第三期。
銅雀遺恨 新編古代故事劇。1987年郭江編劇。敘三國時,魏王曹操年邁,其子曹丕、曹植孰繼王位舉棋不定,後終立曹丕為嗣子。丕一再離間操與植關係。不久操去世,丕繼位稱帝。便因植與甄夫人心意相隨而欲斬之,眾臣保護,促其七步成詩。隨後,在母后卞後的保護下返回封邑。丕計騙甄夫人講出真情,命其自裁。自此,植與甄夫人銅雀臺遺恨。
此劇於1988年獲山西省首屆劇本徵文三等獎,劇本刊《蒲劇藝術》1998年第二期。
琵琶淚 新編古代故事劇。1987年賈合意(執筆)、郭江編劇。敘蔡伯喈考中狀元,官封議郎,參奏丞相牛太浦。牛為拉幫,招他為婿,蔡以有高堂、賢妻拒之。蔡妻趙五娘,葬雙親上京尋夫,誤以為蔡負義絕情,夫妻相見,方知是牛強迫為婚。牛丞相將五娘打入牢獄,並令施刑,五娘觸案而亡。蔡伯喈祭奠五娘,牛小姐深為理解,在丞相為其擇吉成親時,飲鳩而亡。蔡伯喈欲撞御賜相府之「忠孝傳家」金匾絕生,被家院扯住,牛見女已死,欲勒死蔡伯喈。
本劇系根據高則誠《琵琶記》改編。作者在參考民間流傳馬踏趙五娘、雷擊蔡伯喈之說基礎上,改成此劇,以揭示封建制度黑暗。劇本刊《蒲劇藝術》1987年第四期,並獲山西省1988年首屆劇本徵文三等獎。
瓊玉公主 新編古代故事劇。1988年楊煥育編劇。故事取材於傳統劇目《藥酒計》。敘北宋時,太子趙紀丹赴西羌與瓊玉公主聯姻,宋羌和好。八年後宋王病重,召太子回朝繼位。杜皇后卻以大宋不納胡女為妃之由阻瓊玉歸宋。紀丹和瓊玉歸宋後,杜將侄女杜鳳香強許紀丹,逼瓊玉回羌。瓊玉、紀丹誓不從命,皇親杜珩火焚東宮,追殺瓊玉,幸遇元帥吳天相救。杜珩又挑唆西羌王出兵為女報仇,瓊玉聞訊,帶病趕赴邊關 勸父退兵,終使真相大白,宋羌重歸和好。
此劇由平陸縣蒲劇團首演。譚蘭英飾瓊玉、孫迎春飾趙紀丹、馬恩省飾西羌王、梁素珍飾皇后。1990年參加山西省振興蒲劇調演,獲綜合治理、優秀編劇、導演、作曲、舞美等獎項。1991年劇本發表於《戲友》第二期;1992年劇本收《河東優秀劇作選》。同年,獲文化部、中國劇協和中國少數民族戲劇學會聯合舉辦的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題材戲劇劇本創作銅獎。
鐵碑案 新編古代故事劇。1989年董仲民編劇。敘明英宗正統七年,張太后輔政,司禮太監王振受寵。他網羅黨羽,以「薦賢」為名,調同鄉薛瑄任大理寺少卿。昔明太祖曾立「內臣不得幹預朝政,犯者斬」之鐵碑,王畏之如虎,指使馬順將其推倒,嫁罪劉球。薛瑄奏請處斬馬順,流放王振,並將其賄賂當殿獻出,反被下獄候斬。幸山東巡撫王驥還朝,截獲王振賣國文牒,冤案始明,王振、馬順被除。
此劇系鬚生唱做應工戲。由萬榮蒲劇團首演。1989年在運城地區巡迴觀摩調演中獲劇目、編劇多項獎。1990年,行樂賢改編此劇,易名《鐵碑風雲》。復由萬榮蒲劇團排練,主演仍為程永奎(飾薛瑄)、丁桂蘭(飾薛妻)。為全國紀念薛瑄誕辰七百周年學術研討會獻演。同年被地區第三屆戲劇「龍門獎」推薦演出。原本藏萬榮縣蒲劇團,改本刊《戲友》1991年第一期,收《河東優秀劇作選》。
貂蟬淚 新編古代故事劇。又名《關公與貂蟬》。1989年呂永安、張大魁編劇。事見明人《斬貂蟬》雜劇。敘後漢時,董卓專權,貂蟬依王允連環計,去董卓除呂布,為天下安定做出了重大犧牲,但不為世人所知。曹操因其先嫁董卓,後事呂布,依律當斬。經關羽阻攔,始得申明原委,貂蟬遂對關產生敬慕之情。曹收蟬為義女,欲許關為妻;但當聞關羽「唯大哥之命是從」後,隨機生變,讓關做媒,將蟬許與劉備。貂蟬急找關羽,關見名份已定,一聲「嫂嫂」,將其拒之門外。劉備以為曹、蟬又以連環計破壞桃園關係,命關斬蟬,關陷情、義兩難之間。貂蟬美好憧憬破滅,飲恨自刎。
此劇系紅生、小旦、大淨唱做工並重戲。由稷山縣蒲劇團首演,導演李泉水,音樂設計寧堯銘、閆建平。主要演員丁良善(飾關羽)、胡曉芳(飾貂蟬)。1989年獲運城地區創作劇目巡迴觀摩創作獎。1990年獲山西省振興蒲劇調演優秀演出獎,劇本、導演、音樂設計、主演均獲單項獎。1991年,北嶽文藝出版社率先以《關公與貂蟬》劇名出版此劇錄音帶。此後馬兆錄、高辛培參與改本,再由稷山縣蒲劇團排練,馬兆錄執導,獲省「一周兩節」(中國民間藝術節)金杯獎。1993年運城行署文化局組成任國成、韓樹荊、呂永安三人攻關小組,對劇本進行全面加工,由運城地區蒲劇團上演,導演韓樹荊、李泉水,音樂設計高中秋、暢元發,舞美設計梁克勤。景雪變飾貂蟬,郭關明飾關羽。在1993年全國地方戲交流演出(北方片)中獲劇目、編、導、音、美、表演等各項大獎。次年進京演出,獲文化部第四屆「文華新劇目獎」,韓、李獲文華導演獎,景雪變獲文華表演獎、第十二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劇本刊《劇本》1993年第十二期,收《河東優秀劇作選》、《河東50年文學藝術優秀作品選·戲劇卷》。1997年獲山西省文學藝術創作獎金牌獎。1999年中國文採聲像出版公司出版此劇VCD光碟。
明妃夢 新編古代故事劇。1989年郭成文編劇。敘金兵南侵、家破人亡、被迫流落風塵的汴梁名妓李師師,一生都在苦苦追求一個夢:做個平常人,當個賢惠妻!此夢在她遇宋徽宗趙佶後得以實現。趙佶對李寵愛有加,敕建樊樓,並封為明妃。但李也因而成為「亡國禍水」,悲慘遭遇接踵而至。先是李綱拒納捐銀,後北宋滅亡,徽宗被擄,痛失夫君的李師師更是「橫禍加身」,擔當了全部亡國之責。朝臣、命婦唾罵不止,文人、儒士口誅筆伐,糾糾武夫東逐西攆,就連賣國奸賊都對其橫加指責。盼君南歸的李師師飽受顛沛流離之苦,後窮困潦倒,終在殷殷思念中撒手西去。此劇旨在通過對李師師悲慘命運的描寫,揭露封建統治者的虛偽。
1989年,此劇獲忻州地區劇本評獎二等獎。1994年,獲山西省第二屆戲劇劇本有獎徵文提名獎。後經加工修改,2001年獲第二屆中國戲劇文學獎銅獎。刊《蒲劇藝術》2003年第二期。
忤逆墳 新編古代故事劇。1990年吉張俊編劇。敘忤逆子王進,由於母親溺愛和壞人引誘,漸入歧途,淪為市井無賴。後竟氣死父親,棄母出逃。王母劉淑英討飯尋子,已經得官的王進反令人將母趕走。劉淑英悲憤交加,欲投河自盡,恰被失散多年的兄弟劉元帥相救。母、舅共斥逆子,並革其職。王進無顏苟活,自縊於奶奶廟中。王母最終飲下自釀苦酒。
此劇生旦唱做並重,1990年由候馬市蒲劇團首演。楊入山導演,趙柯信作曲,張雲崗舞臺美術,劉秀花飾劉淑英,楊彩珊、崔榮榮飾王進,高躍立飾王仕,解廣文飾劉遇春。同年參加山西省振興蒲劇調演獲綜合治理獎,編劇、導演、音樂、舞美、主要演員均獲單項獎。劇本刊臨汾行署文化局、中國戲劇家協會山西臨汾分會合編之《劇作選》第五輯、《戲友》1991年第二期。中國文採聲像出版公司出版此劇VCD光碟。
蘇三新傳 新編古代故事劇。1990年張彪、靳貴編劇。敘明代王景隆和煙花女子蘇三悲歡離合之愛情故事。著意歌頌王景隆富貴不移、威武不屈、位高不忘縲紲侶的高貴品質。
此劇離開傳統劇目《玉堂春》及相關史料,另闢蹊徑,重構王蘇愛情,頗具新意。1990年由鄉寧縣蒲劇團首演。彎煜生導演,董永祥作曲,梁克勤舞臺美術,楊玉珍飾王景隆,張改枝飾蘇三。同年參加山西省振興蒲劇調演,獲調演劇目銀牌獎,編劇、音樂、舞美、主要演員獲單項獎。劇本刊臨汾行署文化局、中國戲劇家協會山西臨汾分會合編之《劇作選》第五輯。北嶽文藝出版社於1991年出版此劇錄音帶,中國文採聲像出版公司於1999年出版此劇VCD光碟。
朱痣緣 新編古代故事劇。1990年侯濤據楊永蘭、石錫祥同名戲曲本改編。敘明代末年,平陽公子崔文甫與河北文安縣宋府小姐宋豔蘭自幼訂親。事隔十年,平陽地面連遭荒旱,崔氏二老相繼病故,文甫變賣家產,前往文安投親,途中,誤將賭徒賈成仁救下。賈恩將仇報,借觀景將崔主僕誆至險境,推下深潭,並竊取婚書銀兩,冒名投親騙婚。豔蘭之父宋玉璋,不辨真偽,一味命女與賈完婚。賈在花園與豔蘭相會,露出破綻,豔蘭疑竇頓生。宋玉璋固執己見,逼婚在急,迫使豔蘭深夜出逃,在河神廟巧遇死而復生的崔文甫。夫妻相會,真相大白,賈成仁法網難逃,有情人終成眷屬。
此劇系小生、小旦唱做並重戲。1990年由蒲縣蒲劇團首演。趙永安導演,徐金和、董永祥作曲,樊正平舞臺美術,郭芳飾宋豔蘭,楊文革飾崔文甫,李建虎飾宋玉璋,席蒲龍飾賈成仁。同年參加山西省振興蒲劇調演獲綜合治理獎。編劇、導演、音樂、舞美、主要演員均獲單項獎。原本刊臨汾行署文化局、中國戲劇家協會山西臨汾分會合編之《劇作選》第三輯,改本刊《戲友》1991年第二期。中國文採聲像出版公司1999年出版此劇VCD光碟。
寇老西升堂 新編古代故事劇。1991年張曉亞、楊煥育編劇。故事取材於傳統戲《調寇》。敘宋仁宗時,霞谷縣令寇準被金牌調到京城,升為三品御史,奉旨審理潘仁美陷害楊家一案。潘娘娘派太監王公公以重禮賄賂寇準,為父說情,寇準陷於兩難,欲辭官歸田。八賢王趙德芳得知情由,極力支持寇準秉公辦案。寇準毅然拒賄,升堂理案。
此劇由運城地區蒲劇團首演。王藝華飾寇準、蘭敬生飾老家院、樊小黑飾趙德芳。1991年赴省參加「一周兩節」文藝演出,獲金杯獎;1992年獲首屆中國戲曲金三角交流演出優秀劇目獎、編劇獎、優秀表演獎;1993年,王藝華赴京演出,獲中國戲劇「梅花獎」;1994年劇本刊《劇本》雜誌第五期;1997年獲山西省第三屆文學藝術創作銅牌獎;1999年收《河東50年文學藝術優秀作品·戲劇卷》。並有VCD光碟出版發行。
深宮孽史 新編古代故事劇。又名《深宮豔史》。1994年郭成文編劇。敘皇帝無力生育,偏要嬪妃生子,並以三族性命相逼。翠妃玉蝶無奈,串通宮臣王安秘密「走影兒」借種。為防洩露,王安先後殺死玉蝶戀人吳誠、外甥韓滔、宮女荷香以滅口。孽子終歸長大,君王為保皇家體面,王安為正孫外甥江山,合謀定計,促使孽子跪鳩生母。後,孽子登基稱帝,卻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此劇1996年獲山西省第三屆戲劇徵文提名獎。後經加工,2003年獲第三屆中國戲劇文學獎銅獎。劇本收《中國當代戲劇選·星光集》,刊《蒲劇藝術》2004年第一期。
鐵面御史 新編古代故事劇。1995年張大魁(執筆)、孟慶春、楊志遐據稷山博物館「姚天福神道碑」編寫。敘元代稷山人姚天福為監察御史,上任伊始,便發現身為皇親的大興府太守小甘浦,為非作歹,遂搜其17條罪狀面奏皇帝忽必烈。忽以「吾已賜十不死金牌」為由拒奏。姚說「十罪可免,七罪誰擔?」忽惱羞成怒,將姚貶職。察必皇后遠見卓識,讓姚喬裝民間藝人,率改扮冤民,借大鬧社火之際,向忽來了個「社火諫」。忽恍然大悟,立斬小甘浦,為民伸冤,為姚正名升官。
此劇系鬚生、大淨、正旦、丑角唱做工並重戲。1995年由稷山縣蒲劇團首演。曹鎖元、衛澤導演,衛澤作曲,張振綱飾姚天福,司崇晉飾忽必烈。同年獲運城地區創作劇目調演優秀編劇、導演、音樂設計、演員等多項獎。劇本刊《戲友》1997年第一期。
風雨竹 新編古代故事劇。1996年楊煥育、李泉水編劇。取材於民間傳說。敘東漢末年,關羽與劉備徐州失散,同二皇嫂身困曹營。曹惜才愛將,欲用金錢美女、高官厚祿收買關羽。大皇嫂甘夫人疑關為曹厚恩所動,冷言相加。關身處逆境,欲辯難言。面對狂風暴雨中挺拔蒼翠的青竹感慨萬端,遂畫風竹、雨竹,內藏詩文明志,終使甘釋怨如初。
此劇系紅生、正旦唱做工並重戲。1996年由運城地區蒲劇團首演。李泉水導演。尚文斌、趙高平飾關羽、張秀芳飾甘夫人、孔向東飾張遼。同年在運城地區創作劇目調演中,獲關公文化節舞臺藝術表演金獎。劇本存作者處。
千裡走單騎 新編古代故事劇,1997年安榮、喬宏福、王剛編劇,取村於《三國演義》。描寫關羽、劉備、張飛徐州失散,屈居曹營,後聞兄在袁紹處,掛印封金,辭別曹操,過關斬將,終與兄弟相會,表現了關羽「忠義仁勇」的英雄性格。
1997年此劇由原運城市(現鹽湖區)蒲劇團首演。導演安榮、王剛。參加運城地區第七屆關公文化節演出,獲優秀編劇獎、優秀導演獎。閻景平、張福元(飾關公)、李曉芳(飾曹操)、春梅(飾大皇嫂)、孫曉霞(飾二皇嫂)獲優秀表演獎,仇璽欽(飾張飛)獲運城地區第六屆龍門獎。河津市蒲劇團亦曾演出。劇本刊《戲友》1998年第一期。
藏窯 新編古代故事劇。1997年任國成、韓樹荊編劇。主要情節由眉戶傳統戲《走南陽》劇尾「隨我南窯去躲避」一句生發而成。敘王莽篡漢,劉秀南陽搬兵,為王莽大將蘇憲追趕。劉又飢又渴,遇陰麗華去燒瓦窯為胞兄陰士道送飯,向其求食不得,昏死窯旁。陰麗華不忍,將飯食送劉。陰士道賣磚回來,陰麗華急藏劉於燒瓦窯內。士道飢餓難忍,陰麗華謊言飯食被討飯人搶去。士道看出破綻,要打麗華,劉衝出相救。士道見之大怒。麗華哭怨劉秀,士道方知真情。時,大兵追捕聲遠遠傳來,陰麗華急中生智,讓劉藏在窯內,泥了窯門,堵死「過火眼」,裝作燒窯,不能藏人的假象,哄走官兵。劉許願封后、封官報恩。陰氏兄妹卻以莊戶人不貪權位,只求天下太平婉辭,表現了施恩不圖報的高尚情懷。
此劇系小旦、小生、小丑應工之喜劇。1998年由運城地區蒲劇團首演。導演韓樹荊,音樂設計高中秋,舞美楊良才。主演吉有芳(飾陰麗花)、郭關明(飾劉秀)、程小榮(飾陰士道)。成為吉有芳最受歡迎的代表戲之一,獲山西省戲劇「杏花獎」大獎、劇本獎、導演獎、音樂設計獎等;吉有芳獲杏花表演獎第一名。後作為吉「奪梅」劇目之一,進京演出。劇本1998年在《戲苑》發表,2000年收《中國當代戲劇選·滄海集》。山西春秋音像出版社出版此劇VCD光碟。
晉宮軼事 新編古代故事劇。1998年吉張俊編劇。敘春秋時期,諸侯爭霸,晉國以武力徵服耿、霍等國之後,又滅驪戎國。驪戎公主驪姬親眼目睹了國破家亡的慘狀,受父王臨終託付,立志報仇復國,面對強晉,驪姬無計可施,只得以美色為武器繼續鬥爭。她緊緊抓住晉獻公這張王牌,打擊晉國忠臣,逼死太子申生,使晉國長期處於內亂而無力擴張,從而爭得驪戎國暫時的和平與養息。戰爭扼殺了少女驪姬的美麗青春,仇恨扭曲了她善良本性,在報仇復國重荷下,她付出了昂貴代價。
此劇系小旦、小生、淨角唱做工並重戲。1999年由候馬市蒲劇團首演。雷平良導演,趙柯薪作曲,毛崇海舞臺美術,劉秀花飾驪姬。同年參加臨汾地區慶祝建國五十周年戲曲調演獲組織獎、優秀演出獎,編劇、導演、音樂、舞美及主要演員均獲單項獎。2004年獲山西省「五個一工程」獎。劇本藏候馬市蒲劇團。
清官寇準 新編古代故事劇。1999年楊煥育編劇,取材於評書《楊家將》。敘宋仁宗時,朝中發生了震驚朝野的潘楊案,楊家將遭奸臣潘仁美陷害,兵敗蒙冤。潘仁美是西宮潘妃父親,楊六郎是八賢王妹夫,後臺都很硬,審案很棘手。西臺御史劉定收了潘妃厚禮,被八賢王一鐧砸死,再無人敢接此案。八賢王為國訪賢,到霞谷縣耳聞目睹,確認知縣寇準是位廉潔清正不畏權勢的清官,於是金牌相調,升為三品御史,晉京審理潘楊案。寇準尚未升堂,潘妃、八賢王皆送來禮品,寇準陷入兩難。公堂前,潘妃舉起上方寶劍,八賢王伸出王命金鐧,皆是凌駕於法律之上的皇權。寇準巧妙拒賄,並收繳象徵皇權之劍、鐧,凜然升堂,依法審案。
此劇系小生為主之唱做工並重戲。1999年由運城地區蒲劇團首演。王藝華主演。同年10月參加山西省建國50周年獻禮演出,獲優秀劇目、優秀編劇、優秀作曲、導演、舞美設計和優秀表演、伴奏等13項獎。12月又獲山西省第三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2002年,西安電影製片廠音像出版社出版此劇VCD光碟。劇本存運城市蒲劇團。
鄒忌與齊王 新編古代故事劇。1999年郭成文、賈合意編劇。敘齊威王繼父霸業,三載不朝。老丞相勸諫無效,憤而大罵。阿大夫趁王酒醉,僭旨殺卻老臣。大夫鄒忌先以寶琴怒砸齊王,後又對其冷嘲熱諷。齊王惜鄒之才,又煩其倔,千方百計迫其就範。面對酒色,鄒毫無所動,齊王肅然起敬,君臣和好。阿大夫離間君臣,使其再度反目,威王氣惱之極,決意嚴懲鄒忌,後經曲折,阿大夫被烹,鄒忌被任為相。
此劇系鬚生為主唱做工並重戲。2003年獲第三屆中國戲劇文學獎劇本獎。劇本存作者處。
楊門女將 新編古代故事劇。又名《十二寡婦徵西》。蒲劇移植範鈞宏京劇本。事見《楊家將演義》。敘宋時,天波府正為鎮守邊關的楊宗保賀五十壽辰時,噩耗忽傳,在抵抗西夏入侵中,宗保深入絕谷探道,不幸陣亡。朝廷震動,竟欲求和。佘太君力抑悲痛,痛斥主和派謬見,毅然以百歲高齡掛帥,率兒媳、孫媳、眾女將合家出徵。兩軍交戰,西夏王大敗,退至老營,憑藉天險頑守,並設計欲將宗保幼子文廣誆進絕谷。佘太君、穆桂英根據宗保生前遺言和馬童張彪所述,證實葫蘆峪內確有棧道,可奇襲敵營,遂將計就計闖進谷去。桂英歷盡艱險,終在識途老馬和採藥老人幫助下尋見棧道,與佘太君前後夾攻,大獲全勝。
此劇系刀馬旦、老旦唱做工並重戲。裴青蓮、梁惠芳、崔彩彩擅演此劇。劇本藏山西臨汾蒲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