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劇傳統劇目簡介(一)

2021-02-22 河津市小梅花蒲劇團

1959年夏,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十周年,晉南蒲劇一團在太原演出蒲劇《薛剛反朝》。閻逢春飾徐策、王秀蘭飾紀鸞英、楊虎山飾薛剛、曹鎖元飾薛葵。

無影簪  傳統劇目。又名《伐冀州》、《獻妲己》。事見《武王伐紂平話》及《封神演義》第三回。敘殷紂於女媧廟降香,見女媧塑像甚美,竟以淫詞題於粉牆。女媧大怒,即命九尾狐狸、玉石琵琶、九頭雉雞三妖下凡,並賜狐狸無影簪一支,蠱惑紂王。紂王回宮後思念女媧不止。適逢朝覲之年,各路諸侯雲集朝歌。紂王聽信費仲讒言,要納冀州侯蘇護之女妲己為妃,蘇護不允,題詩宮門而去。紂王怒,命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討伐蘇護。姬昌按兵不動,惟崇侯虎與其子應彪率兵前往,被蘇護及其子全忠打敗,只得退守,以待西伯侯兵至。蘇護自思冀州彈丸之地難敵天下諸侯,欲殺妲已以絕紂王之念。適西伯侯遣散宜生前來下書,曉以君臣大義,陳以利害。蘇護聽從其言願獻妲已。中途妲己被九尾狐狸攝取女魂,化身進宮蠱惑紂王。紂王冊封妲己為妃,蘇護獲赦,進位太師。

此劇系淨角、花旦唱做工並重戲。今存版本:①《山西地方戲曲彙編》第六集刊本;②臨汾蒲劇院存傳統演出抄本。③《蒲州梆子傳統劇本彙編》第十九集刊本。

  炮烙柱  傳統劇目。又名《比幹挖心》、《闖宮抱鬥》,含折戲《闖宮》、《抱鬥》。事見《武王伐紂平話》、《史記·殷本記》、《封神演義》第六回。敘終南山練氣士雲中子,赴朝歌獻劍除妖,紂王不用其計,乃向杜元銑府門題詩一首,隱寓「殷紂將亡,周室當興」之意,杜元銑抄詩入宮進諫。因詩中含有「妖氣」二字,觸犯妲己忌諱,妲己乃進讒言,將杜元銑處斬。上大夫梅伯聞訊,由首相高容引入內宮,直言激諫紂王,並指妲己為妖。紂王因怒生恨,妲己從旁慫恿,製造銅柱炮烙,將梅伯炮烙而死。中宮姜皇后,深知紂王殘害忠良盡出妲己之謀,因而面諫紂王,並痛責妲己。妲己心中懷恨,暗命奸臣費仲、尤渾買囑刺客姜環故意行刺紂王,被擒後誣為姜後指使。紂王命楊娘娘用刑審問。因姜後不肯招認,紂王乃命太監挖去一目;復用火鬥炮烙雙手,姜後終於蒙冤而死。姜後之二子殷郊、殷洪,痛傷母后慘死,怒殺姜環,並聽楊娘娘之言,求救於文武大臣。有方弼、方相二鎮殿將軍,膂力過人,聞知紂王無道,氣憤之下背負二太子逃出朝歌。紂王命黃飛虎追殺二太子,黃不願助紂為虐,反使方弼保了殷郊,方相保了殷洪,分赴東魯、南郡借兵復仇。黃回朝復旨,佯言追趕不及,紂王遂亦置而不問。

  此劇系鬚生、正旦、花旦、大淨唱做工並重戲。其中折戲《闖宮》、《抱鬥》常單獨演出。是楊登雲(楊老六)、楊佔河演出代表戲之一。山西蒲縣柏山廟舞臺題壁載:光緒五年三月襄陵祥順班演出此劇。今存版本:①臨汾蒲劇院存1956年蒲州梆子鑑定演出本;②《山西地方戲曲彙編》第六集刊本;③《蒲州梆子傳統劇本彙編》第十九集刊本。

  渭水河  傳統劇目。又名《文王訪賢》。事見《封神演義》第二十三、二十四回及《武王伐紂平話》。敘周文王求賢若渴,深得眾望。一夜,夢見飛熊,以為獲賢之兆,遂率文武大臣,四處訪賢。途遇武吉,力薦姜尚(子牙),胸藏經綸,堪稱大賢,現在渭水之濱。周文王遂至渭水河邊,面見子牙,請他出山輔政。經子牙允諾,以輦載之,由文王拉車而行,以示敬意。

  此劇系淨角唱工戲。蒲劇改用鬚生飾演姜尚,舊時稱「吉祥戲」,祭神時多演出。牛瑞亭演出代表戲之一。有清末太原華美工廠刻印本。臨汾蒲劇院存抄本。秦腔亦有此劇目。

  黃河陣  傳統劇目。事見《封神演義》第四十七回。敘聞仲伐周不勝,搬請趙公明相助。被張陸及姜子牙用「釘頭七箭書」射死。趙公明之妹雲霄、碧霄、瓊霄,身帶法寶,替兄報仇,擺下「九曲黃河陣」,用混元金鬥困住十二大仙及道教教主、通天教主、截教主、闡教主等。老子、元始天尊、燃燈道人下凡,始大破黃河陣,三霄大敗而逃。

  此劇系神魔戲。表演中用金交鐧、大鬥、混元鏡等武器,有雜技和群打戲之特點。劇本存山西省戲劇研究所。

  誅仙陣  傳統劇目。又名《碧遊宮》。事見《封神演義》第七十二回。敘廣成子因救姜尚,打死火靈聖母,進碧遊宮見其師叔通天教主(火靈聖母之師)請罪。教主放他出宮時受門下所侮,又失手將龜靈聖母打現原形。申公豹藉機向教主進讒。教主大怒,率七妖擺下誅仙陣。姜尚請來老君、老壽星等,未能奏效。後得準提、接引二道人相助,方破此陣。

  此劇系生旦淨醜唱打並重神話劇。山西蒲縣柏山廟舞臺題壁載:嘉慶五年三月杜盛班,道光七年三月、二十七年三月永盛班,均演出此劇。臨汾蒲劇院存抄本。京劇、川劇、秦腔、漢劇、同州梆子、山西中路梆子、上黨梆子、豫劇、河北梆子均有此劇目。

  澠池關  傳統劇目。又名《五嶽圖》、《收張奎》、《破澠池》。事見《封神演義》第八十六至八十八回。敘姜子牙率周兵伐殷,兵至澠池關,守將張奎、高蘭英夫妻出戰。連傷周之黃飛虎、土行孫等五名大將,後姜子牙在土行孫之師懼留孫幫助下,指點楊戩、楊任、韋護將張奎誘至黃河岸邊,以降魔杵擊殺,破了澠池關。

  此劇系武淨、鬚生為主之唱、做、武打並重戲。今存版本:①臨汾蒲劇院存演出抄錄本;②《山西地方戲曲彙編》第七集刊本;③《蒲州梆子傳統劇本彙編》第二十集刊本。

會孟津  傳統劇目。事見《封神演義》第九十五回至第九十七回。敘殷紂王無道,眾諸侯均有伐紂之意。周武王遂匯集八百諸侯於孟津,共討紂王。紂王屢敗不支,武王兵臨朝歌,逼殺妲己。紂王遣殷破敗往周營乞和,武王不許。殷破敗無奈,大罵姜子牙,眾將殺死破敗。後周兵破城,由武王歷數紂王十大罪狀,紂王於摘星樓自焚而死。

  此劇系鬚生為主的唱做舞並重戲。著名鬚生任祥娃(任金祥)演出代表戲之一。劇本存運城市文化新聞出版管理局。

黑逼宮  傳統劇目。又名《慶陽圖》、《斬李廣》。1962年晉南蒲劇院發掘。敘西周厲王,為平虹霓之叛亂,命李廣、李剛前去徵討。功成還朝,李廣被封為王,李剛被封為侯。一日,厲王賜宴慶功,酒席宴前,李剛自述戰功,誤打國舅馬蘭之冠。馬蘭責李剛無禮,李剛反譏笑馬蘭恃妹得寵,席間不歡而散。馬蘭懷恨,向妹馬妃進讒。兄妹訂計,趁厲王酒醉,誣李廣與楊後有曖昧之情。厲王怒,立命馬蘭監斬李廣。楊後逼厲王下詔赦免。馬蘭急斬李廣,假稱斬時未接旨意。李剛聞知噩耗,率兵反朝,打死馬蘭。厲王此時閉宮不出。李剛兵圍皇城,逼斬馬妃後罷兵。

此劇系生、淨為主之唱做工並重戲。臨汾蒲劇院存抄本。秦腔、河北梆子、同州梆子均有此劇目。

烽火臺  傳統劇目。又名《進褒姒》。事見《東周列國志》第二回。敘周幽王昏庸無道,上大夫褒響進諫被囚。其子褒洪德獻美女褒姒贖父罪。幽王寵褒姒,廢申後及太子宜臼以取悅褒姒。褒姒不喜笑,幽王依大臣貘公計,舉烽火以戲諸侯,褒姒果然大笑。後申侯與戎兵犯鎬京,幽王再燃烽火,諸侯不來,鎬京陷落,幽王被殺,褒姒自縊。宜臼繼位,創建東周。

此劇系淨、花旦、正旦、小生唱做工戲。劇本收《蒲州梆子傳統劇本彙編》第一集。

淮都關  傳統劇目。含折戲《黃逼宮》。事見《左傳·魯隱公元年》及《東周列國志》第四回。敘春秋時,鄭武公掘突染病在床。經王太師策劃,二王姬寤增(共叔段)攜王妃借進宮探病之機,藥死武公,篡奪王位。王妃恐大王姬寤生還朝奪位,派子都把守淮都關(又名陰審關),以阻大王還朝。大王與子都戰,被擊馬下,頂上真龍出現,子都乃降。還朝後斬奸妃,又將二王打入牛脾山,乃繼王位。

此劇系鬚生唱做工戲。其中《黃逼宮》一折常單獨演出,為張慶奎演出代表戲之一。郭澤民以《黃逼宮》參加1982年山西省優秀中青年演員評比演出獲最佳青年演員獎。劇本藏臨汾蒲劇院。中國文採聲像出版公司曾於1999年出版郭澤民主演之《黃逼宮》光碟。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黨梆子均有此劇目。

美人圖  傳統劇目。又名《進驪姬》、《蜜蜂計》,含折戲《土地堂》。事見《東周列國志》第二十二回及《列國演義》第二十七、二十八回。敘晉世子申生出兵打敗驪戎國後,驪戎國公主驪姬去晉和聘,獻公見驪姬美貌,不聽忠諫,收為宮妃。驪姬欲報前仇,假意論功行賞,請調申生回朝。適獻公設宴百花樓,驪姬事前用蜂蜜塗發,席間又藉故採花,招引群蜂飛繞,申生驅蜂中計。誣為調戲國母,金殿問斬。群臣為申生辯冤,獻公不聽,反將丞相狐突打入天牢,大夫裡克貶官。世子重耳與齊世子姜興邦亦被逐出。後姜妃及世子夷吾聞訊趕至論理,亦被處死。驪姬反受封為正宮。姜興邦得姑母血書,與大將介子推計議,力保重耳逃國。

此劇系小生、小旦、鬚生、大淨唱做並重戲。著名鬚生十二紅(黃正卿)演出代表戲之一。其中《土地堂》一折,常單獨演出。宋福林、蓋天紅(王佔魁)亦擅此折。忻州城內財神廟舞臺題壁載:晉南平陽太平縣得勝班及雙梨園班同治三年前後演出此劇。劇本收《蒲州梆子傳統劇本彙編》第一集。

火燒綿山  傳統劇目。事見《左傳·僖公二十四年附錄之四》、明李贄《史綱評要·周記》、《東周列國志》第二十二回。敘春秋時,晉獻公寵愛驪戎國王之女驪姬。後驪姬用「蜜蜂計」陷害公子重耳,重耳被迫逃國。途經土地堂,腹飢難耐,介之推刮股奉君。十餘年後,晉獻公死,重耳還國登基,大封功臣。介之推因還國時為重耳所忘,一氣之下隱居不出。重耳派人訪之,介之推背母逃向綿山。重耳為促其出山,命人焚山。介矢志不移,抱樹被焚而死。

此劇系《美人圖》續編。有光緒二十二年西安聚和堂刻印本。劇本收《蒲州梆子傳統劇本彙編》第一集。

鐵獸圖  傳統劇目。事見《史記·秦本紀》及《東周列國志》第二十六回。敘春秋時,晉獻公假虞滅虢,繼而滅虞。虞國人百裡奚,逃向楚國邊邑,為人飼馬為生。秦穆公聞其賢,以五羖羊皮贖之,拜相輔政。百裡奚離家後,虞國發生饑荒,其妻杜氏攜子孟明外出逃荒,為清福神用「鐵獸圖」將其救至秦國,使百裡奚夫妻、父子團聚。後秦穆公將百裡孟明、西乞木、騫伯三人,均封為帥,稱霸諸侯。

此劇系老生、青衣唱做工戲。劇本收《蒲州梆子傳統劇本彙編》第一集。秦腔亦有此劇目。

臨潼會  傳統劇目。又名《臨潼鬥寶》。含《戰潼關》、《臨潼鬥寶》前後兩部。事見《左傳》、《春秋鼓詞》及明丘浚《舉鼎記》傳奇。敘秦王為威懾諸侯,計邀十七國諸侯至臨潼鬥寶。楚國大將伍員知寶被盜蹠所劫,鞭打盜蹠,奪回寶物,又與其結為兄弟。至秦,各國比寶、比武,伍員力舉千斤銅鼎,壓倒諸侯,秦王懼之,將妹孟嬴(無祥公主)許婚楚太子建。各使臣安然回國。

此劇系生角為主之唱做並重戲,有時連演,有時分演。劇本存佚不詳。豫劇、同州梆子有此劇目。

出棠邑  傳統劇目。含折戲《拆書》、《殺府》。事見《左傳·昭公二十年》、《史記·伍子胥列傳》、《春秋五霸七雄列國志》及《列國演義》第七十二回。敘春秋時,楚平王父納子妻,太傅伍奢進諫,平王怒而殺之。時伍奢之子伍尚、伍員鎮守棠邑,平王恐其^造**,逼伍奢獄中修書,調子進京。書到棠邑,伍員看出破綻,阻兄進京。伍尚以父命難違,執意前往。伍尚走後,伍員遣散兵士,其妻賈氏自刎而死,伍員將子託於丫環,隻身逃出棠邑。

此劇系鬚生應工戲。是著名鬚生閻逢春演出代表戲之一,以做工表演見長,其中「推盔」、「撣劍」、「上馬」,被譽為表演上的三絕。此劇在表演上分閻派(閻逢春)與張派(張慶奎)。宋東元、王水玲亦擅演此劇。有清末太原華美工廠《殺府》折戲刻印本。1955年李星五對此劇加工整理,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豫劇、京劇、漢劇、川劇以及中路梆子、北路梆子,均有此題材劇目。

富貴圖  傳統劇目。又名《雙藏櫃》、《專諸刺僚》。含折戲《輝姬鬧房》、《雙藏櫃》、《魚腹劍》。事見《左傳·魯昭公二十七年》、《列國演義》第七十三回及《東周列國志》第七十六回、元李壽卿《說專諸伍員吹簫》雜劇。敘春秋時,吳王薨,姬光以長當立。廉修專權,既擁姬僚繼位,又欲加害姬光。丞相許孟暗助姬光男扮女裝逃出宮門。姬光逃出,改名輝姬。夜遇廉修,收為奴婢。廉女賓蟬家藏要離之女娟仙所畫富貴圖一幅,姬見廉女貌美,戲之,露真跡,具實以告,二人暗拜富貴圖為媒,結為夫妻。廉修子廉賢,強娶要離之女娟仙為妻。迎娶之日,適許孟前去降旨,姬光跟隨花轎前來,藉機遣書許孟,要離始知姬光下落。廉賢迎娟仙歸,正欲拜堂,箭瘡忽發,老夫人即命賓蟬陪新人暫住繡房。夜間娟仙看破賓蟬、姬光行色,亦與姬光私合。一日,姬僚率領群臣大宴於姑蘇臺,忽念及姬光,即令許孟捧旨並攜冠帶前去訪問。許孟至廉府宣旨,廉賢方知妻、妹與姬光同居,氣憤而死。楚國伍員逃在吳國,結識俠客專諸。許孟迎姬光回朝,得與伍員相見,伍員又薦專諸於姬光。姬光請姬僚赴宴。專諸假扮廚夫,魚中藏劍,假獻魚為名,刺殺姬僚,專諸亦被殺。伍員殺死廉修。姬光奪位,改號闔閭。許孟、伍員、要離各授官職。賓蟬、娟仙冊為宮妃。

  此劇系小生、小旦、鬚生、老旦、大淨唱做並重戲。南路二十四本之一。其中折戲《輝姬鬧房》、《雙藏櫃》、《魚腹劍》常單獨演出。山西蒲縣柏山廟舞臺題壁載:嘉慶五年三月杜盛班,道光九年三月、二十七年三月永盛班及光緒五年三月襄陵祥順班,均先後演出此劇。山西河津縣吳村舞臺題壁載:同治十二年芮城高仁道班演出此劇。劇本收《蒲州梆子傳統劇本彙編》第二十集。

太和城  傳統劇目。又名《刺慶忌》。事見《列國演義》第七十四回。敘姬光使專諸刺死王僚,恐僚子慶忌領兵在外謀叛。伍員舉薦要離,並用苦肉計斷要離臂。要離投靠慶忌,慶忌不疑。一日,二人同舟,要離刺殺慶忌,隨即自刎。

  此劇系淨角唱做工並重戲。劇本存臨汾蒲劇院。豫劇、川劇、秦腔亦有此劇目。

伍員伐楚  傳統劇目。又名《伍員鞭屍》。事見《列國演義》第七十六回、明孟稱舜《二胥記》傳奇。敘原楚國大將伍員為報滅門之仇,興兵伐楚。楚平王驚懼而死,申包胥出城,勸伍員收兵,伍不聽。其子伍辛殺死楚將,楚昭王棄城而逃,孟贏自盡,申傅擒費無忌,伍員殺之,既而掘平王墓,鞭屍報仇。

此劇系鬚生唱做工並重戲。臨汾蒲劇院藏五十年代發掘抄錄本。

西施  傳統劇目。事見《史記·越世家》、明梁辰魚《浣紗記》傳奇、《列國演義》第八十、八十一回。敘吳王夫差滅越。越王勾踐用範蠡之計,在薴蘿村訪得美女西施,獻於夫差。夫差被惑,斬伍子胥,國事敗壞,被越所滅。範蠡棄官,與西施泛舟五湖。

此劇與《臥薪嘗膽》各有側重。《臥》劇寫越王發奮圖強而興越;《西》劇寫吳王荒淫無道而亡國。劇本存佚不詳。

臥薪嘗膽  傳統劇目。事見《東周列國志》第八十回。敘吳王夫差為報殺父之仇,與伍員領兵伐越,將越王勾踐拿獲,命其牧馬。一日夫差患病,勾踐用範蠡之計,進宮嚐糞醫病,感動夫差。夫差欲放勾踐,伍員勸諫不納反被斬首,勾踐君臣得回故國。勾踐回國後臥薪嘗膽,進西施於夫差。吳國國事敗壞。越伐吳,吳敗,夫差自刎。

此劇系鬚生、小旦唱做工並重戲。20世紀60年代初有改編本演出。劇本存佚不詳。

豫讓橋  傳統劇目。事見《史記·刺客列傳》、《列國演義》第八十四回、元楊梓《忠義士豫讓吞炭》雜劇。敘晉國趙襄子無卹欲滅智伯。豫讓因感智伯舊恩,謀刺趙,被擒,趙釋之。豫讓復漆身吞炭藏於橋下,仍謀再刺,又被擒。乃求趙脫衣,以劍砍衣以報智伯恩,然後自刎。

此劇系淨角唱做工並重戲,劇本存山西省戲劇研究所。漢劇、秦腔有此劇目。

雲夢山  傳統劇目。含折戲《五雷陣》。事略見《東周列國志》及《鋒劍春秋》鼓詞。敘戰國末期,秦王贏政派大將王翦滅燕。燕王派白起迎戰,為王翦神鞭擊死。雲夢山弟子孫臏被龐涓陷害,久困魏國,家中只留老母與侄兒孫燕。適孫臏返歸,母即告以孫燕為青龍轉世,將來必登大位,責其盡心輔佐,言畢即辭世。孫母系燕王公主,王聞噩耗,親至靈堂,正在奠祭,又報王翦領兵復至。燕王令孫臏應戰。孫系雲夢高徒,善用神拐,又兼有仙人道術。王翦被阻,遂搬來師兄孟賁,亦不濟。孟賁不甘失敗,從其師竹山仙處借來陰五雷,擺起五雷陣,將孫困於陣內幾乎喪生。幸有孫弟子毛遂,盜來老君的九轉還陽丹,南極仙的太極圖,孫始倒打五雷陣,擊斃孟賁,壓王翦於五雷陣下,取得了抗秦的暫時勝利。

此劇系鬚生、淨角武打戲。其中折戲《五雷陣》常單獨演出。袁效瑜擅演此劇,以「甩紙幡」絕技聞名。萬榮縣蒲劇團吳開章亦繼承演出。今存版本:①《山西地方戲曲彙編》第八集刊本;②山西臨汾蒲劇院藏萬榮縣文化局抄本。③《蒲州梆子傳統劇本彙編》第十六集刊本。

齊王採桑  傳統劇目。又名《齊王求將》。事見《英烈春秋》鼓詞。敘戰國時,齊宣王偶遊桑園,遇鍾離春,喜納為妃。鍾離春貌不美而卓有才識,宣王讓其襄理國政,致使齊國大治。後宣王聽信讒言,欲將鍾離春三絞致死,為人所救。魯國吳起興兵伐齊,宣王無奈,又召回鍾離春,領兵抵敵。魏王用吳起之計,誆齊王赴宴,鍾離春保駕前往,借與吳起比箭之機,射死魏王,保齊王脫險。

此劇系淨角、武旦唱做工並重戲。20世紀80年代河津市蒲劇團曾有演出。劇本存河津市蒲劇團。

火牛陣  傳統劇目。又名《樂毅伐齊》。事見《史記·田敬仲世家》和《列國演義》第九十五回。敘戰國時,燕惠王中齊國離間之計,以騎劫代樂毅攻打齊國。先攻下臨淄,後攻打即墨。齊相田單誘使騎劫割掉齊國俘虜的鼻子,挖掉齊人的祖墳,致使齊軍下定與即墨共存亡的決心。並派人謊報騎劫,城內糧絕,不日即行投降,以消磨燕軍之志。田單趁燕軍鬆懈之機,挑選五千壯士,化裝成怪人;再挑千頭壯牛,打扮成五顏六色之怪獸,犄角捆綁尖刀,尾系滲油的麻和葦子,利用深夜燕軍酣睡之機,火燃牛尾,衝入燕軍營中。五千壯士隨後廝殺,終於殺死騎劫,齊國俘虜亦趁機反正,一舉消滅燕軍,收復當年被樂毅攻佔的七十餘城。

此劇系鬚生為主唱做工並重戲。劇本存山西省戲劇研究所。豫劇、秦腔有此劇目。

和氏璧  傳統劇目。又名《伐蘇秦》,含折戲《打張儀》、《激友》。事見《史記·蘇秦列傳、張儀列傳》及《東周列國志》第二十回。敘戰國時,魏人張儀,南遊至楚。館於故人馮傑家中。楚相昭陽延為上賓。一日,昭陽宴會文武及賓客於襄山望江樓上,以所賜美玉和氏璧出示與眾,眾莫能識。惟張儀能略述來歷與其可貴之處。昭陽益加敬服。繼而江中鯨魚出現,眾皆登高暸望,翟賢趁機盜去美玉,反在昭陽面前誣陷張儀。昭陽不察,即將張儀重加笞責,直至奄奄一息,棄於荒郊。傑見儀出未歸,經探詢始知張儀負屈受辱,急召張儀至家,再謀避禍之計。儀有盟友蘇秦,時在趙國為相。聞儀在楚,乃遣舍人賈桂邀儀往趙。張儀、馮傑乃隨賈桂星夜乘船離楚。張儀至趙,蘇秦故意白眼相待,暗中卻派賈桂資以黃金、彩緞,助其出使秦邦。張儀起兵伐楚,昭陽懼,將張儀之夫人送還。所還夫人實為馮傑之妹馮巧雲。因張儀去後,昭陽索張儀妻甚急,馮母以女巧雲代之,為昭陽母收留。馮母攜張妻逃走。輾轉至秦,尋見張儀,道明前後情由,張儀遂納巧云為妾。昭陽被張儀戰敗,求救於趙。蘇秦至,張儀欲報前憤,經賈桂說明原委,始知其得志秦邦,皆賴蘇秦之力,向日慢己,實乃激之,復好如初。

此劇系小生、鬚生唱做並重戲。南路戲二十四本之一。《激友》更是賈悅發演出代表戲之一。今存版本:①《山西地方戲曲彙編》第六集刊本;②臨汾蒲劇院存賈悅發口述抄錄本;③臨汾蒲劇院青年蒲劇團存《激友回店》折戲;④《蒲州梆子傳統劇本彙編》第十九集刊本。

澠池會  傳統劇目。事見《列國演義》第九十六回及元《保成公逕赴澠池會》雜劇。敘秦昭襄王設宴於澠池,請趙王赴宴,藺相如伴君前往,席上秦王借讓趙王鼓瑟以侮辱之,相如則讓秦王擊罄以回報。秦王以武力威脅,索要趙國城池,藺嚴詞駁斥,繼由廉頗接應,保護趙王安然回國。

此劇系以鬚生為主唱做工並重戲。劇本存佚不詳。

贈綈袍  傳統劇目。含折戲《跪門》、《吃草》。事見《史記·范睢列傳》、明人《綈袍記》傳奇及《列國演義》第九十七回。敘魏相魏齊遣門客須賈及範睢出使齊國,齊王敬重範睢,須賈嫉妒,誣範私通齊國。魏齊怒而鞭打範睢,死而復甦。秦派大夫使魏,救範還秦,化名張祿拜相。後須賈使秦,範睢故扮乞兒往見。須賈因天寒贈綈袍一件。範伴須賈往謁秦相,及見,始知即範睢,大驚請罪。範睢念其尚有贈袍之情,赦之不死,卻於宴會使臣時,使食草料以辱之。

此劇系淨角、鬚生唱做並重戲。其中《跪門》、《吃草》常單獨演出,為著名折戲,張悶呆、楊虎山演出代表戲之一。老藝人張悶呆等,創作了許多獨具特色的表演藝術。建國後,楊虎山於1955年在稷山縣馬村永寧莊段秀軒先生處,找到《贈綈袍》原抄本並經劉建勳執筆整理,又訪問狗當子(乳名)與靳古雷,學習與發展「吃草」表演技巧。 1956年由新絳縣蒲劇團演出,參加山西省第二屆戲曲會演獲演出獎,楊虎山獲優秀演員獎。原本收《蒲州梆子傳統劇本彙編》第十一集。改本1962年9月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川劇有《跪門鑑》。

荊軻刺秦  傳統劇目。含折戲《匕首劍》。事見《史記·刺客

列傳》、明葉憲祖《易水寒》傳奇及《列國演義》第一百零六回、一百零七回。敘戰國時,秦國不時侵燕,燕太子丹因抗秦無力,延請豪俠荊軻,行刺秦王贏政。荊軻與太子丹定計,先激秦國逃將樊於期自刎,再攜其首級與督亢地圖,並將匕首藏於圖中,往鹹陽假意進獻,展圖讓秦王觀看。圖窮匕首見,荊軻急取匕首,向秦王投去。秦王急避,因劍長,急拔不出。後經內侍暗示,舉臂背手拔劍拼殺,荊軻身受重傷,繼而遇害。

此劇系小生、二淨唱做工並重戲。宋福林飾演秦始皇以甩髮著稱。二尺長的梢子,甩得直立,落下時似牡丹開花,猛一甩左右插花盤旋。亦是著名二淨馬初生、相小鱉、楊李敬代表戲。運城市文化新聞出版管理局存抄本。臨汾蒲劇院存韓剛改編本《匕首劍》。秦腔、同州梆子、河北梆子亦有此劇目。

秋胡戲妻  傳統劇目。又名《桑園會》、《採桑》。事見元石君寶《魯大夫秋胡戲妻》雜劇。敘春秋時,魯國大夫秋胡,在外居官二十餘年。因思念老母,辭官歸裡,行至桑園附近,遇其妻羅銀環桑園採桑。因久別不識,秋胡以代夫捎信之名,佯為調戲,以試其妻。羅銀環憤怒還家,秋胡隨後追趕。至家後始知為已丈夫,憤而自縊。秋胡與母急救。嗣後秋母問明情由,責胡賠情道歉,夫妻和好。

此劇系鬚生、青衣唱做工並重戲。張學義、韓玉梅擅演此劇。劇本存山西夏縣蒲劇團。秦腔、河北梆子、山西中路梆子有此劇目。

大劈棺  傳統劇目。事見《警世通言》卷二。敘戰國時,宋國莊周入山學道。道成後回家探妻,路遇一孀婦揮扇扇墳,上前詢問。知是其夫死前相約:待墳幹方可嫁人。莊周感慨良深。至家偽死以探其妻是否忠誠。成殮後田氏守靈。莊周則幻化為楚王孫,偕書童來家祭奠。田氏見王孫心生愛慕,遂與之苟合。「王孫」佯裝有病,須以人腦治之。田氏乃劈棺欲取莊周之腦,莊周突起,痛責田氏。田氏不勝羞愧,自縊而死。

此劇系生、旦唱做念並重戲。劇本存佚不詳。秦腔、河北梆子亦有此劇。

蘆花  傳統劇目。又名《鞭打蘆花》。事見宋元戲文《閔子騫單衣記》、明人《蘆花記》戲文、清唐英《蘆花絮》雜劇。敘孔子弟子閔子騫(損)受繼母虐待,冬日以蘆花絮衣。一日閔損與弟英哥隨父出外學禮,中途閔損呼冷,父責其不求上進鞭之,衣破露出蘆花。其父始知後母之過,歸家,請來李氏父母明理。李氏初不願認錯,閔父憤而休妻。閔損跪地求情,以「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之理,打動父親,收回休書,一家重歸和好。

此劇系娃娃生、正旦、鬚生唱做並重戲。早年為堂兒紅(李彥堂)、張貞祥、張慶奎演出代表戲之一。後樊小黑、溫俊祥以唱腔抒情、催人淚下見長。有清末太原華美工廠刻印本。臨汾蒲劇院藏張慶奎演出本。北嶽文藝出版社1991年出版溫俊祥主演《蘆花》之錄音帶、北京市青少年音像出版社1998年出版溫俊祥主演《蘆花》之VCD光碟。山西中路梆了、河北梆子、豫劇、漢劇均有此劇目。

馬鞍山  傳統劇目。又名《伯牙奉琴》,含折戲《奉琴》。事見《今古奇觀》第十九回。敘晉大夫俞伯牙出使楚國,舟至馬鞍山,撫琴自娛,為樵夫鍾子期所欣賞。俞乃邀鍾登舟,共論琴律,喜得知音,結為兄弟而別;次年伯牙公務畢,攜琴入山訪鍾,路遇鍾父元甫,始知子期已死。伯牙至其墓前哭祭,痛感知音難得,將琴摔碎,迎養鍾父回晉。

此劇系生角為主之唱做工重頭戲,其中折戲《奉琴》常單獨演出。臨汾蒲劇院藏抄本。川劇、秦腔、漢劇、徽劇、滇劇均有此劇目。

殺狗  傳統劇目。又名《殺狗勸妻》。敘戰國時,楚國大夫曹莊娶妻焦氏,性情刁潑,她不滿婆母讓曹莊棄官回家,又嫌其麻煩,時有齟齬。一日,曹莊打柴未歸,曹母腹中飢餓,焦氏卻以幹饃、清湯敷衍。婆婆啃不動,焦氏竟將其餵犬。曹母要責打焦氏,焦氏反將婆母暴打。曹莊歸家,強自忍耐,好言相勸。焦氏誤以為得計,更加無理取鬧。曹莊忍無可忍,舉刀欲殺,因母阻擋,誤殺家犬。焦氏為婆母相救所感,悔悟認錯,一家人得以和睦相處。

此劇系潑旦、鬚生、老旦唱做並重戲。王存才演出代表戲之一。有民謠云:「不坐民國天下,也不能誤了存才的《殺狗》、《掛畫》」。王秀蘭、任跟心也因主演此劇,名噪一時。劇本刊《蒲劇藝術》1983年第三期。

孟姜女  傳統劇目。又名《哭長城》,含折戲《送寒衣》、《哭長城》。事見元鄭庭玉《千裡送寒衣》雜劇、明《孟姜女尋夫》彈詞及《杞良妻》、《長城記》傳奇。敘秦始皇造萬裡長城,捉拿士人萬杞良充役,萬妻孟姜女千裡尋夫,到鹹陽,萬杞良已死。孟姜女哭夫,長城崩塌,始皇欲佔孟姜女為妃,孟佯允,俟禮葬其夫後,投河自殺。

此劇系正旦唱念做並重戲。其中折戲《送寒衣》、《哭長城》常單獨演出。韓樹荊、楊煥育曾於20世紀80年代末改編此劇,由運城地區蒲劇團演出。主演武俊英(飾孟姜女)、馬建義(飾秦始皇)。原本與改本均存運城地區蒲劇團。

鴻門宴  傳統劇目。事見《史記·項羽本紀》及《西漢演義》。敘秦二世胡亥,冤獄成災,招致項羽與劉邦起兵反秦。由楚懷王約定,先入鹹陽者為王。劉邦趁秦後防空虛,一舉佔領鹹陽,並派兵把守函谷關,阻擋項羽西進。項羽進關後,忌劉邦捷足先登,特設宴鴻門,欲以加害。劉邦因與項羽兵力懸殊,前往鴻門謝罪。席間範增命項莊明以舞劍助興,暗欲置劉一死。項羽叔父項伯,識破計謀,挺身與之對舞,又經張良從中周旋,劉邦終得脫身。

此劇系大淨、老生、鬚生、二淨唱做並重戲。劇本存佚不詳。京劇、秦腔亦有此劇目。

蕭何月下追韓信  傳統劇目。簡名《追韓信》。事見《史記·蕭相國世家》、《西漢演義》第三十六至三十八回、元金仁傑《蕭何追韓信》雜劇、明沈採《千金記》傳奇。敘劉邦貶為漢王,急圖東歸,讓張良物色元帥。張看中在項羽帳下懷才不遇的韓信,以薦書為憑,請他去見劉邦。韓信羞於借他人之力,到漢中後,不屑拿出薦書。丞相蕭何素知韓信,屢次奏請重用,劉邦因韓身世貧寒,曾受辱胯下,始終不肯重用。韓信遂棄官而去。蕭何聞訊急忙出城,追回韓信。劉邦終拜韓信為帥。

此劇系鬚生、武生念唱並重戲。臨汾蒲劇院藏抄本。

韓信拜帥  傳統劇目。又名《登臺拜帥》。事見《史記》、《漢書·韓信本傳》、元武漢臣《窮韓信登壇拜將》雜劇、明《韓信築壇拜將》戲文及沈採《千金記》。敘漢高祖鴻門宴脫險後,回至漢中,日夜憂懼霸王不已。謀臣張良說動韓信,棄楚歸漢。高祖大悅,命其總領兵馬,宿將英蓋恃功不服,信大怒,將其推出斬首。眾將講情不準,稟於高祖親自講情。韓信無奈辭官,交還兵符印信。高祖為尊重韓信將令,只好答應將英蓋斬首。又因高祖馬闖轅門,削去四蹄。從此威重法嚴,建立與鞏固了漢室基業。

此劇系鬚生唱做重頭戲。劇本存佚不詳。

九裡山  傳統劇目。又名《霸王別姬》。事見《史記·項羽本紀》和《西漢演義》。敘漢高祖劉邦,命韓信伐楚。韓信用詐降計誘項羽入山。在九裡山前設伏,圍困項羽。因項羽不諳形勢,疑楚兵皆已降漢,無法突圍,乃與虞姬飲酒作別。虞姬酒後自刎,項羽倉皇逃至烏江,自思無臉見江東父老,亦飲恨自刎。

此劇系淨、旦唱做並重戲。牛五福(牛俊傑)曾因主演此劇馳名。劇本存山西省戲劇研究所。京劇、秦腔、粵劇、川劇、滇劇均有此劇目。

未央宮  傳統劇目。又名《斬韓信》,含同名折戲。事見《史記·呂后本紀》及《西漢演義》第九十三回、元李壽卿《呂太后定計斬韓信》。敘漢初呂后與蕭何定計,召韓信入京,削去兵符,韓信憤而與陳倉謀反。呂后誆韓信入宮,設伏捉之欲斬。韓信謂劉邦封過「沒有殺我之天,沒有殺我之地,沒有殺我之人,沒有殺我之刀」。呂后命人用蘆席罩天,紅氈鋪地,陳倉之女(女人不算人)用菜刀(切菜之刀不算刀)殺了韓信。陳女亦自刎。又差蕭何、樊噲殺陳倉。陳寡不敵眾,命喪陣前。

此劇系鬚生唱做戲。同名折戲尤為流行。著名鬚生「蓋天紅」(王佔魁)飾演的韓信最著名。劇本收《蒲州梆子傳統劇本彙編》第七集。京劇、秦腔、川劇、漢劇、滇劇、同州梆子、河北梆子均有此劇目。

永壽簪  傳統劇目。含折戲《踏青》、《奇遇》。敘漢初,梁王彭越將虞姬束髮之寶——永壽簪,賜與大將軍扈輒,輒將寶物交女兒蘭英收藏。一日,蘭英在繡樓憑窗遠眺,適梁王世子彭興行至樓下,蘭英一見鍾情,拋簪以訂終身。恰在此時,布政司之子郭清遊玩至此,一見蘭英頓覺消魂,回府求父行聘。郭父差御史張順作伐,遭拒。懷恨在心,與張順同謀,誣奏彭越,私通趙相、陳豨謀反;奏扈輒系彭同黨,高皇不察虛實,捕彭、扈大理寺審問,繼而抄滅滿門。扈府被抄,郭清趁機搶親,被扈輒之子扈勇打死。扈勇攜妹蘭英出逃,遇追兵,兄妹失散。蘭英投江蒙梁老夫婦相救,收為義女。扈勇男扮女裝,又被張順誤作蘭英搶回郭府,侍奉小姐蘭香。香慕其貌美,暗度鵲橋。梁王府被抄,世子彭興逃至柳兒灣,為梁老夫婦收為螟蛉;後通過贈授永壽簪與蘭英相認,埋名隱居。前者,太僕奕布受梁王差遣,使齊為齊王祝壽,適反歸,聞梁王、扈輒為奸賊所害,決意面君,為之昭冤。行至柳兒灣遇世子,始知原委,上殿動本。高皇悔,封彭興、扈勇子襲父職。奕布辨冤有功,晉封定國侯。二奸處死,至此冤怨相報。彭興與蘭英,扈勇與蘭香雙雙拜堂成親。

此劇系生、旦唱做工並重戲。所含折戲《踏青》、《奇遇》常單獨演出。今存版本:①《山西地方戲曲彙編》第八集刊本;②臨汾蒲劇院藏夏縣李玉清先生抄本。

東宮掃雪  傳統劇目。事見《前漢書·列傳第十》。敘漢景帝寵愛奸妃唐鳳高,正宮吳後諫奏不聽,反遭處斬。太子盤龍撫屍悲憤填膺,大罵奸妃。唐鳳高復與太監沈祥合謀,捆盤龍於芭蕉樹上,欲致凍餓而死。正值此時,大雪忽降,土地神急報東宮周太貞,搭救盤龍,並令其用裙邊掃雪,消沒足跡。後盤龍赴江東外爺處搬兵,清除君側,整飭朝綱。

此劇系小生、正旦、小旦唱做工並重戲。運城市文化新聞出版管理局存抄本。

蘇武牧羊  傳統劇目。事見《史記》及《漢書》本傳、《前漢書·蘇武傳》、宋元《蘇武牧羊記》戲文、金《蘇武和番》院本、元《持漢節蘇武還鄉》雜劇、明人《牧羊記》傳奇。敘漢武帝派蘇武出使匈奴,匈奴王單于逼降,蘇武寧死不屈,被逐北海牧羊。匈奴太尉胡克丹之女胡阿雲因拒充單于姬妾,被單于怒配於蘇武,夫妻情篤。後武帝遣將討還蘇武,單于放蘇回國,不允阿雲同行,阿雲自刎而死。

此劇系老生唱做工並重戲。清末民初流行劇目,董銀午演出代表戲之一。運城市文化新聞出版管理局、臨汾蒲劇院均存抄本。秦腔有此劇目。

卓文君  傳統劇目。又名《文君當壚》。事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西京雜記》、明、清《 裘》雜劇、傳奇。敘漢武帝時,四川臨邛富翁卓王孫之女卓文君,丈夫新死。她平素喜讀司馬相如詩文。一日卓王孫宴請相如,文君一見傾慕,夜間於花園面訂白首之盟。相如求婚,卓王孫嫌貧不允,文君遂私奔相如,同赴成都。後回臨邛開設酒店,文君親自當壚賣酒。王孫深以為恥。相如獻《子虛賦》,漢武帝拜為中郎將榮歸。王孫欲尋釁,待至酒店,始知相如封官,頓易容色,立即備禮認親。但為文君夫婦所拒。

此劇系生、旦唱做並重戲。劇本存佚不詳。

乾坤報  傳統劇目。又名《朱買臣休妻》。事見宋、元《朱買臣休妻》戲文、明人《爛柯山》傳奇。敘漢武帝時,生員朱買臣家境貧寒,發奮攻讀。其妻崔氏好逸惡勞,逼夫寫具休書,改嫁泥匠張三賣水為生。朱買臣愈加苦讀,中試後任會稽太守。赴任之日,適逢崔氏淪為乞丐,跪攔馬前,請求收留。朱買臣以盆水潑於馬前,令其將水收回盆內,始允收留。崔氏收水不起,羞愧觸牆而死。

此劇系鬚生、青衣唱做工戲。著名鬚生筱九娃(陳九娃)演出代表戲之一。臨汾蒲劇院藏永濟虹光蒲劇團演出本。

漢宮秋  傳統劇目。又名《昭君出塞》、《漢明妃》,含折戲《昭君和番》。事略見《漢書·匈奴傳》、元關漢卿《哭昭君》雜劇、吳昌齡《月夜走昭君》雜劇、明人《和戎記》傳奇。敘漢元帝時,讒臣毛延壽暗通匈奴,招致李廣戰敗、李虎陣亡、李陵被擒。為與匈奴結好,漢廷讓李鳳英冒充公主,前去和番,被番王識破,三絞斃命。漢元帝無奈,命昭君出塞和番。毛延壽此時已投匈奴。昭君抵達匈奴後,奏告番王,斬了毛延壽,並設計百般擺布番王。後昭君以白陽河觀景為名,投河自盡。數年後,李廣與昭君之妹賽昭君,統率大軍,徵服匈奴,番王投降。蘇武亦於此時返回漢朝。

此劇系旦角唱做應工戲。劇本收《蒲州梆子傳統劇本彙編》第五集。

松棚會  傳統劇目。又名《藥酒臺》。事見《東漢演義》第一回、明蒲俊卿《雲蒙記》傳奇。敘漢平帝時,王莽陰謀篡位,與王尋、蘇獻合謀,借松棚設宴之名,藥酒毒死平帝劉衍,並命王尋、蘇獻,向孝元太后逼要玉璽。太后以玉璽怒打王尋,後見大勢已去,投井而死。大臣吳開山見事不平,大罵王莽,王莽恃權將其問斬。後王莽將己女嫁吳開山之子吳漢,命其鎮守潼關,以籠絡之。

此劇系淨角、鬚生、旦角應工戲。運城市文化新聞出版管理局存抄本;臨汾蒲劇院存汾西縣蒲劇團演出本。河北梆子亦有此劇目。

馬武奪元  傳統劇目。又名《戰昆陽》,含同名折戲。事見《東漢演義》。敘王莽篡漢,開科取士。馬武、岑彭、吳漢赴京應試。劉秀易名金和,科場放箭,報仇未果,被捕欲殺,幸得王封拯救。馬武、岑彭相持奪魁,吳漢一箭分開,並言明放箭原因,被王莽招為駙馬,官封潼關太守。主考官王封有意留下馬武復漢,獻策點岑彭為魁元。馬武不服,惹惱王莽,要將其斬首。經王求情,逐出校場。

此劇系以二淨為主的唱做工並重戲。亦是著名二淨楊老六(楊登雲)演出代表戲之一。臨汾蒲劇院藏楊老六口述抄本。

反潼關  傳統劇目。敘王莽藥死平帝篡漢,潼關守將李忠之父金殿大罵王莽不仁,被拔舌挖眼而死,其母亦撞死於金殿。王莽又命蘇顯圍剿潼關,以圖斬草除根。李忠向三軍痛述王莽之罪及其父母之冤,全軍大震,共討王莽,打敗蘇顯,反了潼關。

此劇系小生、鬚生、淨角唱做武打戲。臨汾蒲劇院藏高玉英抄錄本。

漁家樂(連二本)   傳統劇目。又名《楓洛池》。系由清人《漁家樂》傳奇改編而來。敘漢末,外戚梁冀專權,命議郎牛貴監造楓洛池,司農馬榮廣選民女為姬。牛、馬二人平素不睦,牛極言馬女瑤草貌美,梁向馬索要,馬貪爵祿而假意應允,實則欲迫使漁女鄔飛霞代瑤草以獻梁。飛霞未婚夫杜若義從楓洛池逃役歸來,梁府爪牙至飛霞家搜捕,正巧馬府爪牙也來逼婚。飛霞機智誆嫁,掩護若義,事後闔家夜逃。馬榮計破,又逼瑤草適梁。瑤草逃至書生簡仁同家,因與仁同意氣相投,乃訂終身。梁府爪牙追捕瑤草,瑤草得鄔飛霞幫助渡江逃逸。梁府爪牙未獲瑤草,逼殺飛霞父,並揚言血洗漁村。飛霞為救漁民、報父仇,假冒瑤草挺身入府。瑤草不忍飛霞遭難,也與仁同仗義闖入梁府。梁冀見二女皆稱瑤草,疑心其中有刺客,當堂辨草。飛霞智逼馬榮認己為女,解救瑤草。是夜,飛霞刺殺梁冀,杜若義也率民夫火燒楓洛池,殺死牛貴,與飛霞等共赴臥虎崗聚義。

此劇系小旦、小生、淨角唱做工並重戲。南路戲二十四本之一。亦是芮城黃河蒲劇團保留劇目。劇本分收《蒲州梆子傳統劇本彙編》第十七集、《山西地方戲曲彙編》第八集。

吳漢殺妻  傳統劇目。又名《出潼關》、《斬經堂》。敘王莽之婿吳漢鎮守潼關,將劉秀俘獲。吳母告漢,莽乃殺父仇人,命將劉秀放走,並勸子殺妻投劉。吳不忍,母以死相逼。吳妻自刎,母亦縊死,吳漢歸附劉秀。

此劇系鬚生、正旦、老旦唱做工並重戲。今存版本:①臨汾蒲劇院藏抄錄本;②萬榮縣蒲劇團藏傳統抄本和20世紀50年代改編演出本。

上天台  傳統劇目。又名《斬銚期》。敘東漢大將銚期鎮守邊關,漢帝劉秀召其回朝伴駕。銚期之子銚剛性烈,誤把國丈郭榮打死。郭皇妃乘劉秀酒醉,假傳聖旨,欲將銚氏滿門問斬。後經馬武再三保奏,方得赦免。

此劇系鬚生唱工戲。劇本刊《蒲州梆子傳統劇本彙編》第六集。

取洛陽  傳統劇目。又名《光武興》。事見《東漢演義》及《賜繡旗》傳奇。敘東漢時,朝廷命鄧禹掛帥攻取洛陽。鄧禹欲用馬武,恐其不從,乃用激將法激怒馬武。馬武不知是計,一怒去奔太行山。洛陽蘇顯聞知,欲攔截馬武,勸其投降。鄧禹獲訊,繼派吳漢、岑彭、銚期、杜茂等,設伏迎敵,馬武藉機擒拿蘇顯。

此劇系武淨功架戲。楊老六(楊登雲)演出代表戲之一。運城市文化新聞出版管理局及臨汾蒲劇院藏抄錄本。秦腔、豫劇、京劇、河北梆子、山西中路梆子等均有同一題材劇目。

琵琶記  傳統劇目。又名《趙五娘》。含折戲《五娘吃糠》、《描容上路》。事見南宋《趙貞女蔡二郎》戲文、金元《蔡伯喈》院本、元高明《琵琶記》傳奇。敘東漢時,陳留郡人蔡伯喈,奉父命進京赴考,得中狀元,牛丞相強招為婿,與家中斷絕音訊。時陳留郡荒旱三載,蔡妻趙五娘乞討糧米奉敬公婆,自己則以糠充飢,蔡母反疑其有私。真相大白後,蔡母羞愧,爭吃谷糠時不幸噎死。蔡父亦飢餓而死。五娘賣發葬埋公婆,並描畫公婆影像,帶在身邊,進京尋夫。鄰人張廣才,送五娘銀兩及琵琶,並願代為照看二老墳塋。五娘一路求乞到京,在彌陀寺追薦公婆。適逢伯喈入廟焚香,發現父母遺容,夫妻得以團圓。伯喈悔恨交加,隨妻回家守孝。

此劇系青衣唱做工並重戲。臨汾蒲劇院藏抄本。

槐蔭樹  傳統劇目。又名《天仙配》。事見漢劉向《孝子傳》、魏晉六朝幹寶《搜神記》、唐《永行孝》曲賦及宋、元《董永遇仙傳》話本、《董秀才遇仙記》戲文、明《董永賣身寶卷》等。敘漢時,有孝子董永者,賣身葬父,感動天地,玉皇命七仙女下凡,由土地撮合,在槐蔭樹下成就百年之好。不久,北番反漢,玉皇授董永以武藝,讓其從軍報國,夫妻暫別。後董永凱旋還朝,天仙特為其送子。

此劇系小生、小旦唱做工並重戲。運城市文化新聞出版管理局、臨汾蒲劇院均藏抄本。河北梆子、秦腔均有此劇目。

天河配  傳統劇目。又名《牛郎織女》。事見《情史》卷十九「織女」。敘牛郎和織女本是天上的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相約下凡,觸怒王母,王母將牽牛謫貶人間是為牛郎。金牛星同情牽牛,也遭貶下凡,變為老牛陪伴牛郎。織女被王母鎖入雲房,終日穿梭織帛,但她時刻思念著牛郎。一日,趁王母外出,便和眾仙女悄然下凡,得老牛幫助與牛郎結親。三年過去,他們已有一雙兒女,過著美滿生活。不料被王母發覺,立遣天將把織女抓回。牛郎帶著兒女追趕,卻被王母用金釵劃出一條銀河,生生隔開。喜鵲憐其不幸,每年七月初七夜為之搭橋,使其夫妻相會。

此劇系小旦、小生、老旦唱做並重之神話劇。臨汾蒲劇院藏抄錄本。

安安送米  傳統劇目。又名《蘆林會》,含折戲《安安送米》。事見《後漢書·列女傳》、漢劉向《孝子傳》、明人陳墨《躍鯉記》傳奇。敘陶氏聽信弟媳姜姑讒言,逼子姜詩休棄媳婦龐三春。龐自盡未遂,投蘆林庵為尼。其子安安,積米百日,送至庵中,母子相見。姜詩向母親說明此情,陶氏親至蘆林庵,邀龐回家重聚。

此劇系鬚生、娃娃生、正旦、老旦唱做工並重戲。臨汾蒲劇院藏抄本。

捉放曹  傳統劇目。事見《三國演義》。敘曹操謀刺董卓未遂逃走,董下令緝捕。曹操逃至中牟縣為陳宮所獲。陳深惡董卓專權,乃棄官與曹同逃。行至曹父故友呂伯奢家,呂殺豬沽酒,盛情款待。曹聞磨刀聲,疑呂殺己,遂殺呂全家。陳宮怨曹不仁,乘夜棄之而去。

此劇系大淨、正生唱做工並重戲。楊老六(楊登雲)、席留根演出代表戲之一。劇本收《蒲州梆子傳統劇本彙編》第十二集。1936年上海勝利唱片公司曾錄製楊登雲主演此劇之唱腔選段。

虎牢關  傳統劇目。事見元鄭德輝《虎牢關三戰呂布》雜劇及《三國演義》。敘董卓廢少帝立漢獻帝後,獨霸朝綱。曹操會合各路諸侯,以袁紹為盟主共討董卓。兵至虎牢關,董卓派呂布出關抵禦,各路諸侯屢戰不勝。當時劉備尚不為袁紹器重,後因袁戰敗,始派劉備、關羽、張飛兄弟三人合戰呂布獲勝。

此劇系武生、紅生、二淨做工戲。劇本存佚不詳。秦腔、豫劇、河北梆子均有此劇目。

鳳儀亭  傳統劇目。又名《連環計》,含折戲《賜環》、《小宴》。事見元人《錦元堂美女連環計》雜劇、明王濟《連環記》傳奇及《三國演義》第八回。敘漢末,董卓專權,又仗呂布為虎作倀,司徒王允見歌姬貂蟬有憂國之心,乃定「連環計」,先將貂蟬詐作己女,許婚呂布;又將貂蟬許與董卓。董卓納蟬,呂布不快,遂乘董卓上朝之際,與貂蟬私會於鳳儀亭。董回府見之大怒,以呂布之戟追擲,董、呂反目,呂布殺死董卓。

此劇系小生、小旦、花臉、鬚生唱做工兼重戲。其中《賜環》、《小宴》等折常單獨演出,賈王女、黃鴻才、彭福魁、舒明貴、亓俊美在該劇中翎子技藝堪稱一絕。1995年10月,亓建生攜《小宴》參加首屆全國中老年戲曲匯演,榮獲「牡丹獎」。1982年,康希聖、吳正中曾改編此劇,易名《貂蟬》。原本分別刊《山西地方戲曲彙編》第八集、《蒲州梆子傳統劇本彙編》第十六集。改本發表於《蒲劇藝術》1987年第三期。中國唱片總公司於1998年出版《小宴》VCD光碟。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黨梆子亦有此劇目。

戰宛城  傳統劇目。又名《張繡刺嬸》、《盜雙戟》。事見《三國演義》第十六回。敘曹操徵宛城,張繡出戰不敵而降;曹操誤聽其侄慫恿,擄佔張之嬸母鄒氏。張繡大怒,但懼典韋之勇,遂用賈詡之計,遣胡年盜去典韋雙戟,夜襲曹營。典韋戰死,曹大敗逃走,張繡刺死鄒氏。

此劇系武生應工戲。景留根(景恆春)、舒明貴演出代表戲之一。臨汾蒲劇院藏抄錄本。川劇、粵劇、漢劇、徽劇、豫劇、秦腔等均有同一題材劇目。

轅門射戟  傳統劇目。事見《三國演義》第十六回。敘袁術遣大將紀靈攻打劉備,約呂布夾攻。劉備向呂布求援。呂設筵為兩家解和,紀靈不肯。於是呂在轅門擺畫戟一支,言明如果一箭射中,請兩家罷戰。結果一箭中的,紀靈懼而撤兵。

此劇系小生、鬚生、淨角唱做並重戲。柳蘇全(飾呂布)演出代表戲之一。臨汾蒲劇院藏抄本。山西中路梆子亦有此劇目。

水淹下邳  傳統劇目。又名《白門樓》、《斬呂布》。事見《三國志平話》卷上、《三國志通俗演義》、《三國志·魏志·呂布傳》及元《斬呂布》雜劇。敘曹操攻佔徐州後,會合劉備、關羽、張飛弟兄,合力攻打呂布所佔之下邳。呂布孤守,曹操決沂、泗二水以淹之。因呂布對待部屬苛刻不仁,部將侯成盜呂之赤兔馬降曹;另有宋憲、魏續二將,甘做內應以獻城。呂布城破被擒,陳宮、張遼、貂蟬亦隨之被俘。曹操入城後,斬呂布於白門樓,陳宮亦被殺,張遼被曹勸降。

此劇系小生、大淨唱做打並重戲。表演因演員而異。楊老六(楊登雲)重在刻畫曹操氣質。其他演員則重在呂布表演甩髮、跪步等。劇本收《蒲州梆子傳統劇本彙編》第八集。秦腔、山西梆子、同州梆子、河北梆子亦有此劇目。

白逼宮  傳統劇目。又名《審吉平》、《血帶詔》,含折戲《拷吉平》。事見《三國演義》二十二回至二十四回及《三國志·魏志·武帝紀》。敘三國時,曹操專權,獻帝畏其勢,修血詔一道,命董承伐曹。董承聯絡王子服、馬騰等人共議伐曹事。時,太醫吉平斷指為誓除曹,並趁為曹診病之機,暗配毒藥,殺曹未遂。曹百般拷問,吉平不屈而死。董承家人苗澤,因與其妾私通,受董責而逃往曹府出首。曹操領侍卒殺董承、馬騰,進宮殺死董妃,逼獻帝傳旨,將女曹金定封為昭陽院正宮,以做謀篡之內應。馬超於西涼得知其父馬騰遇害,即與馬岱、龐德率兵為父報仇。趕至潼關大破曹兵,曹操割須棄袍,方逃活命。

此劇系白淨、鬚生、正旦唱做並重戲。所含折戲《拷吉平》常單獨演出。楊佔河演出代表戲之一。劇本收《蒲州梆子傳統劇本彙編》第六集。

白馬坡  傳統劇目。又名《斬顏良》。事見《三國志·魏志·武帝紀》、《三國志·蜀志·關羽傳》及《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敘劉備投袁紹,袁紹遣大將顏良攻曹,圍白馬,連斬曹將宋憲、魏續,並敗徐晃。曹軍大震,關羽自請出馬,立斬顏良。

此劇系紅生、武淨應工武打戲。筱月來(段連傑)、董銀午、楊虎山演出代表戲之一。臨汾蒲劇院藏董銀午演出本。

斬貂蟬  傳統劇目。又名《關羽月下斬貂蟬》。事見明人《斬

貂蟬》雜劇。敘貂蟬被擒,曹操欲殺之,恐其貌美殺者不忍下手,後送貂蟬於關羽,欲以美色誘之,使為已用。關羽不為女色所惑月夜斬蟬。臨刑時,貂蟬陳其刺董卓、擒呂布之功,關羽不赦,終斬之。

此劇系紅生、小旦唱做工並重戲。劇本存佚不詳。豫劇有《月下斬貂》。

挑袍  傳統劇目。事見《三國志·蜀志·關羽傳》、《三國演義》、明朱有墩《義勇辭金》雜劇。敘關羽與曹操自屯土山「三約」之後,曹為籠其心,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並贈良馬一匹。一日,關羽得知劉備去向,欲辭曹而去,曹操、張遼力避不見。關羽無奈,掛印封金,保護二皇嫂離開許都。曹操聞報,率諸將趕至灞陵橋送行。關羽橫刀馬上,以禮相揖。曹贈關羽錦袍,關羽馬上挑袍而去。

此劇系紅生應工戲。彥子紅(祁彥子)關公戲之一。有云:「彥子紅,彥子紅,鞭打蘆花再不能,斬子加蘆花,挑袍取長沙。」劇本存佚不詳。秦腔亦有此劇目。

出五關  傳統劇目。事見《三國演義》第二十七回。敘徐州之戰後,關羽被困曹營,深受曹操厚待。自斬顏良、文丑後,得知劉備蹤跡,決意辭曹尋兄,曹故意迴避。關羽遂掛印封金,留柬告辭,與二嫂離許昌直奔河北。一路經東嶺、洛陽、沂水、滎陽、黃河渡口五處關隘,先後斬孔秀、孟坦、韓福、卞喜、王植、秦琪六員曹將,脫險而出。

此劇系紅生唱做工並重戲。柳蘇全演出代表戲之一。臨汾蒲劇院存抄本。

出許昌  傳統劇目。又名《觀春秋》。敘劉備、關羽、張飛自徐州失散,關羽身困曹營,深受厚待,但桃園舊情難忘;後知劉在河北,欲保二皇嫂尋兄,曹不允。關終日愁悶,穩坐樓臺,秉燭觀《春秋》。一日更深,二皇嫂來見,商議尋劉之事。關留柬於曹,保二皇嫂出離許昌。

此劇系紅生重頭唱工戲。關目與《出五關》略同,但重點演關羽秉燭觀《春秋》事。

古城會  傳統劇目。又名《斬蔡陽》。事見《三國演義》第二十八回、明佚名作品《古城記》傳奇及元、明雜劇《關雲長義勇辭金》、《關雲長千裡獨行》、《關雲長古城聚義》等。敘關羽弟兄徐州失散,曹知關義勇超群,英雄蓋世,意欲收其為將,倍加優待。贈名馬美女,慶功封侯,關皆不喜,惟念桃園弟兄。一日在白馬坡斬顏良、誅文丑,報曹厚意,並得知劉、張在古城安身,遂三次辭曹,曹避而不見。關羽乃領五百人馬,不辭而別。一路灞橋挑袍,過關斬將,保二皇嫂趕到古城。張飛疑其降曹不讓進城。此時曹將蔡陽趕來為甥秦琪報仇。關遂勒轉戰馬,智誅蔡陽,進城與兄弟聚會。

此劇系紅生為主之唱做工並重戲。柳蘇全、董銀午、筱月來(段連傑)演出代表戲之一。臨汾蒲劇院藏筱月來演出抄本。芮城黃河蒲劇團存董銀午演出本。京劇、崑曲、高腔、徽劇、河北梆子、秦腔、戈陽、滇劇、湘劇均有此劇目。

徐母罵曹  傳統劇目。又名《女罵曹》。事見《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敘漢末,徐庶輔佐劉備,連敗曹兵,曹操聞徐庶事母至孝,乃將徐母劫至許昌曹營,命她修書召子,棄劉歸曹。徐母將曹痛罵,並執硯擊曹。曹大怒,欲將徐母處死。程昱聞訊趕來勸止,並獻計禮待徐母,誆其筆跡以誘徐庶。曹從其言,依計而行。

此劇系老旦唱念並重戲。1999年韓剛曾對此劇加工整理,更名《徐母之死》。原本藏臨汾蒲劇院,改本刊《蒲劇藝術》2000年第二期。

闖轅門  傳統劇日。又名《張飛闖轅門》。敘三國時,劉備拜諸葛亮為軍師,命四弟子龍,吩咐大小三軍同上轅門。張飛不服,連點五卯不到,諸葛怒,本當問斬,念劉、關講情,遂讓其進帳謝罪,如其不然,定斬不饒。張飛聞聽,怒火中燒,闖進轅門與諸葛爭辨,劉、關相勸不聽,反拉馬欲回涿州。諸葛聞報,立命子龍帶五百弓弩手追趕張飛回來,否則亂箭齊放。張飛路上略有悔意,劉、關追至,猜疑俱釋,張隨劉、關回營徵討夏侯惇。

此劇系二淨為主念做戲。相小鱉、楊李敬、楊虎山、姚天印演出代表戲之一。臨汾蒲劇院藏抄錄本。

長坂坡  傳統劇日。又名《當陽橋》。事見《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四十二回。敘劉備別新野,投江夏,在長坂坡被曹操夤夜率兵追趕,眷屬均於亂軍中失散;趙雲匹馬獨入曹營,終於亂軍中救出糜竺、簡雍、甘夫人及劉備幼子阿鬥。

此劇系武生、白淨武打戲。彭福魁、筱月來(段連傑)演出代表戲之一,二人均有「活趙雲」之譽。亦為陝縣蒲劇團保留劇目。臨汾蒲劇院藏抄錄本。川劇、漢劇、京劇、徽劇、滇劇、湘劇、豫劇、秦腔、河北梆子均有此劇目。

相關焦點

  • 蒲劇傳統劇目簡介(三)
    伯父命八姐假扮道童,公主見「道童」貌美,擄去遼邦,招為駙馬。六郎在三關得悉八姐事,即命孟良還朝,搬來楊排風至北國討伐,銀宗命駙馬出陣。八姐藉口無兵器盔甲,不能應戰,銀宗以定宋寶刀、金盔、金甲賜之,八姐得寶,一馬返回宋營。公主趕來,被排風打敗。八姐、排風等得勝還朝。 此劇系小生、鬚生、刀馬旦唱做打並重戲。唱腔有專用靠山調。
  • 蒲劇新編古裝劇劇目簡介
    1956年劉鑑三、洛林、王辛路據元代白樸《裴少俊牆頭馬上》雜劇改編。本事見唐白居易新樂府《井底引銀瓶》及宋金院本《裴少俊伊州》。敘唐時,貴族小姐李千金與裴尚書之子裴少俊相愛,私奔至裴家,在後花園同住七載,生一兒一女,後遭裴父驅趕;裴中狀元後,合家團圓;裴父則受李奚落。此劇系小生、小旦唱做工並重戲。1956年由山西人民蒲劇團首演。筱月來(段連傑)飾裴少俊,王秀蘭飾李千金。
  • 蒲劇《反潼關》將亮相第二屆山西省藝術節
    2019年10月4日,由臨汾市蒲劇藝術研究中心推出的大型蒲劇傳統戲《反潼關》(蒲劇《反潼關》蘇 獻……王新穎(飾)中 軍……馮 寧(飾)丫 鬟……何麗麗 張 雪(飾)龍 套……本團演員(飾)參評演員簡介
  • 【蒲劇百科】蒲劇科班與戲校
    該班共培訓藝徒34名,成名者有張金榜(藝名雪裡梅),小旦牛俊傑,二淨師長生,老生呼東明,老旦薛子約,鬚生王傳家等。爵士學社  民國十九年(1930)前後創建於萬泉縣(今屬萬榮縣)王薛莊村。供主趙文甫,清末舉人,酷愛戲曲,自籌資金,置辦戲箱,設科授藝,力求革新教學劇目。
  • 蒲劇《白玉樓》精彩片段搶先看
    資料圖:蒲劇名家田娥、舒良《白玉樓》劇照 蒲劇《白玉樓》,傳統劇目,又名《苦節圖》。事見清人《白玉樓》雜劇。敘書生張彥,娶妻白玉樓甚賢,每日討飯供張讀書。蒲劇《白玉樓》是新絳縣蒲劇團的傳統經典劇目,解放前便是彭福魁(飾金駙馬)、原雲龍(飾張彥)、筱蘭香(飾白玉樓)等名老藝人的演出代表戲之一。1979年,23歲的武俊英在《白玉樓》中飾演白玉樓,廣獲好評。著名蒲劇表演藝術家王秀蘭曾稱讚新絳團的「三白」很厲害,「三白」指的是《白蛇傳》、《白玉樓》、《白水灘》三齣戲,可見名列「三白」之一的《白玉樓》是何等受歡迎!
  • 蒲劇優秀青年演員孫濱
    孫濱在《白蛇傳》中飾哪吒(攝影:陳斌朋)孫濱(右)在《殺狗》中飾曹莊年出生於襄汾縣南焦彭村; 2000-2005年就讀於臨汾市文化藝術學校臨汾蒲劇院定向班戲曲表演專業,畢業後進入臨汾市蒲劇院小梅花蒲劇團; 2007年以《擋馬》榮獲第三屆中國戲曲紅梅獎山西賽區銅獎; 2013年進入河津小梅花蒲劇團。
  • 慷慨激昂精氣神——記蒲劇名家郭澤民
    在女多男少的藝術家群體中,郭澤民的代表劇目以特有的藝術含量享有盛譽。筆者試以部分代表性劇目,對郭澤民的表演藝術進行賞析。上圖:蒲劇《趙氏孤兒》在捩門主演的《周仁獻嫂》中,郭澤民精心塑造了周仁俠肝義膽、舍妻救嫂、感人肺腑的形象,與分別扮演胡秀英、李蘭英的任跟心、崔彩彩聯手打造了這齣傳統大戲,使其成為久演不衰的經典
  • 弘揚傳統戲曲文化——蒲劇絕活亮相北京大學
    來自運城、臨汾兩市的11名優秀蒲劇青少年演員,將水袖功、椅子功、帽翅功、哨子功等蒲劇絕活帶進了北大校園,並與京劇、黃梅戲、評劇等戲曲界精英同臺演出,向北大學子弘揚傳統戲曲文化。蒲劇絕活水袖功、手帕功、椅子功一亮相,也贏得了滿堂喝彩。
  • 創新傳承 發展蒲劇藝術的楷模——紀念蒲劇大師田鬱文(筱蘭香)百歲誕辰
    在師傅的嚴格要求下,刻苦練功,很快學會了以小旦應工的《羅章跪樓》(飾李月英),《藏舟》(飾胡鳳蓮),《鍘趙王》(飾包夫人),《大釘缸》(飾王大娘),《龍鳳箭》(飾狐仙),等劇目。 由於不堪忍受戲班限制人身自由,趕臺時用繩子把孩子們拴在一起由專人監押而行的虐待,伺機逃出戲班,回到虞鄉,被慧眼識珠的蒲劇名家孫廣盛收為入門弟子,並傾囊授藝。當時孫廣盛藝名正盛,曾寧誤打夏收秋,不能誤廣盛《藏舟》之說。
  • 蒲劇新秀——王苗苗
    她從依山傍水、風光秀麗的古絳州走來,帶著歷史文化名城底蘊和靈秀;她在激越高亢、委蜿纏綿的蒲劇藝術中迷醉,用心演繹著「俊英腔」的風格和韻味。十餘年的唱念做打,十餘年的艱苦磨鍊,她靚麗的扮相、出色的表演、清新的風格,贏得了眾多戲迷的認可,成為蒲劇大花園裡一枝奼紫嫣紅的鮮花。
  • 運城出了個蒲劇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她來康傑中學做講座
    根據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和旅遊局、市教育局安排,近日,著名蒲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文化部文華表演獎、中國戲劇二度梅花獎、第13屆世界民族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獲得者景雪變,率市蒲劇青年實驗團走進康傑中學舉行「戲曲進校園」活動。
  • 宋東元:從蒲劇「十八畝地」談起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蒲劇為「產品輸出」的劇種。當時我們產品豐富,多姿多彩,可為黃金時代。一時外劇種求學取經者紛至沓來。因為我們達到了高水準,無需做任何炫耀。那是一靠社會環境的改善,二靠本身實力的展現以及本劇種擁有的天才,得到了外界的尊敬和自身的驕傲。      想想過去,比比現在,我們該如何承前啟後呢?
  • 「俊英腔」: 當代蒲劇聲腔之豐碑
    還有新中國成立前後錄存的蒲劇名旦王存才之《賜環》、堯廟紅(宋友梅)之《罵殿》及雪裡梅(張金榜)之《見皇姑》《三擊掌》幾個唱段音頻。通過這類鳳毛麟角般的蒲腔遺音,當今人們始可領略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蒲劇男旦興盛期之聲腔風韻。迨至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最紅的蒲劇旦角非王秀蘭莫屬。她是在男旦消退期一躍而出的最傑出的坤旦代表。
  • 蒲劇《美人圖》首次帶樂通排
    由臨汾市蒲劇藝術研究中心整理改編的蒲劇傳統戲《美人圖》經過40天的精心排練,現進入響排階段,院領導和專家觀看了中心的第一次帶樂通排。《美人圖》是蒲劇傳統劇目,又名《蜜蜂計》、《進驪姬》,事見《東周列國志》第二十二回。此次的演出版本由解光禮擔任總導演、李太強進行劇本改編、謝成民擔任音樂設計,這部戲有著悠久的演出歷史,是小生、小旦、鬚生唱做並重戲。
  • 蒲劇大師閻逢春的藝術人生
    他窮其一生潛心於蒲劇表演藝術的實踐與創新,生前,不但在舞臺上贏得晉、陝、豫、甘一帶人民的讚譽,還把精湛的表演藝術帶至京、津、滬以及南疆福建等;死後,他精彩的表演劇目和精益求精的表演特技,還有一系列見解獨到的談藝錄,至今為戲劇表演同行和廣大觀眾所念念不忘。他全部人生的僅僅五十八個春秋,為中國劇壇特別是蒲劇藝術留下了極其豐富的寶貴遺產。
  • 【梨園史話】蒲劇中的貂蟬在歷史上果有其人?
    文末有精彩上圖:蒲劇《鳳儀亭》汾西縣蒲劇團  攝影/陳斌朋
  • ​蒲劇旦角全才原曉蓉
    河津市小梅花蒲劇團的青年旦角演員原曉蓉就是後起之秀之中的佼佼者、河東戲苑一顆光彩奪目的蒲劇新星。2006年,年僅16歲的原曉蓉以青衣唱功重頭戲《三娘教子》榮獲運城戲劇第8屆龍門獎,成為嶄露頭角的蒲劇童星。相繼就讀於山西藝術職業學院,參加省晉劇院「苗潔旦角藝術研習班」培訓,參加運城市舉辦的「國家藝術基金蒲劇表演人才培養」短期培訓,進一步夯實了她的業務基礎。成為能唱能演、能文能武,並且具有自主創新意識和能力的青年一代蒲苑多面手。
  • 桃李遍梨園 德藝昭後人——紀念蒲劇大師田鬱文(筱蘭香)百歲誕辰
    在師傅的嚴格要求下,刻苦練功,很快學會了以小旦應工的《羅章跪樓》(飾李月英),《藏舟》(飾胡鳳蓮),《鍘趙王》(飾包夫人),《大釘缸》(飾王大娘),《龍鳳箭》(飾狐仙),等劇目。 由於不堪忍受戲班限制人身自由,趕臺時用繩子把孩子們拴在一起由專人監押而行的虐待,伺機逃出戲班,回到虞鄉,被慧眼識珠的蒲劇名家孫廣盛收為入門弟子,並傾囊授藝。當時孫廣盛藝名正盛,曾寧誤打夏收秋,不能誤廣盛《藏舟》之說。
  • 臨汾市蒲劇藝術研究中心成功復排經典折子戲《殺驛》
    優秀青年演員任星星飾演驛子該劇是已故蒲劇鬚生泰鬥閆逢春的代表劇目之一,劇中運用蒲劇特技翅子功展現吳承恩救主的複雜心理活動。這是一處比較難駕馭的官衣戲,唱做並重。運用蒲劇變臉特技表現吳承恩赴死的決心。
  • 運城學院音樂舞蹈戲曲學科專業一體化建設暨 蒲劇論壇成功舉辦
    表演專業學科帶頭人景雪變教授從「蒲劇藝術人才培養的創新與實踐」視角切入,梳理了近三年來表演專業在招生、教學管理、學科專業建設、教師隊伍建設、產學研合作、參加競賽活動、教學科研等方面的發展概況和成就,她強調:戲曲傳承發展要堅持創新,理論與實踐同向並行,不斷打造一流學科,培養蒲劇英才,鍛造精品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