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提琴 | 中提琴青年演奏家

2021-01-08 琴界網曹氏提琴

中提琴是現代提琴中最早面世及被採用的,它的四條弦是C 、G、D、A,較小提琴低五度,較大提琴高八度。除了本身的尺寸不定,直接影響了演奏的技術,音域又夾在大小提琴之間,而最致命的是由十七世紀開始,最重要及最普遍的室內樂合奏,乃是由兩把小提琴配一把大提琴的三重奏鳴曲,中提琴因無用武之地,漸漸的差不多被作曲家們完全遺忘了,偶爾被採用,也不過是陪襯及加重低音部或填補和聲而已。

在悠久的歲月間,中提琴只擔任強化管弦樂低音的任務,演奏內聲部的和聲,直到近代,才開始演奏重要的旋律或過門樂句,而且有時也擔任獨奏樂器,其略具鼻音感的音質,給人一種悲悽沉重的感覺,中提琴雖然缺少小提琴的溫軟音色,卻具有獨特的表情和相當豐富的音質。

本文由琴界·曹氏提琴(中國)直營店安老師提供,歡迎閱讀。

演奏中提琴雖然看起來和小提琴很接近,實際上中提琴和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弓法。由於體積變化,因此演奏中提琴對體能要求更高。(據說小提琴師練習幾個月中提琴後再演奏小提琴會有很大進步。)

中國的青年中提琴演奏家

1、沈子鈺

1998年生,中國河南人,上海音樂學院附屬中等音樂專科學校學生,師從盛利副教授學習中提琴。2013年4月,獲第11屆特蒂斯國際中提琴比賽得第一名,入選2013年上海文化新人榜。

沈子鈺4歲時開始學小提琴,小時候練琴每天五六個小時,沒有動漫、很少上網,因為時間實在不夠用,專業課、練琴、還要自學德語。」

2012年3月,14歲時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的第六屆Johansen國際青少年弦樂比賽中榮獲中提琴第一名。

2012年11月,在美國華盛頓特區舉辦音樂會。

2013年4月,在英國舉行的第11屆特蒂斯國際中提琴比賽中獲得第一名,創造了以最小年齡參賽並摘得這項世界中提琴領域最權威大獎的紀錄。

2、梅第楊

出生於1994年11月,5歲學習小提琴,2005年7月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小,師從王紹武學習中提琴。2012年6月,梅第楊在第40屆美國國際中提琴學會青年藝術家比賽中獲得第一名,並獲得新作品演奏和最佳音樂兩個單項獎;2012年8月,梅第楊在波蘭PILA音樂節比賽中獲得第一名。

奧地利克拉根福舉辦的第19屆勃拉姆斯國際音樂比賽中,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學生梅第楊以7個滿分贏得了中提琴比賽第一名,成為該項比賽第一個獲此殊榮的中國人。19日晚,載譽歸來的梅第楊在中央音樂學院舉行了匯報音樂會。匯報音樂會曲目包括勃拉姆斯的《F小調中提琴與鋼琴奏鳴曲》《降E大調中提琴與鋼琴奏鳴曲》、潘德列斯基的《中提琴華彩》、威廉·沃爾頓的《D大調中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

3、楊璟

楊璟4歲學習小提琴,啟蒙者為廈門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曾依文,6歲開始登臺演出,隨後就讀於廈門音樂學校,師從郭淑敏教授和林應龍教授。

旅歐小提琴、中提琴家,鼓浪嶼人,福建省第一位中提琴家,26歲成為德國一流樂團最年輕的首席--法蘭克福廣播交響樂團中提琴副首席,後任教於廈門大學3年,專輯有《音樂·時光·鼓浪嶼》,演出遍及30多個國家,獲得多個中提琴國際比賽獎項,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和奧地利國立莫扎特音樂學院,並全部獲得獎學金和最高榮譽獎。

楊璟在中外音樂大賽中連獲大獎,曾多次獲得全國小提琴比賽大獎並攘括福建省和廈門市小提琴比賽的第一名,獲得多個中提琴國際大賽獎項,

如:

英國 Althur Bliss 作品比賽第一名;

英國 Sir Edward Cooper Prize 四重奏比賽第一名;

德國 Bodensee 國際中提琴比賽第二名;

奧地利 Lionel Tertis中提琴比賽第二名;

斯洛維尼亞 Bled 中提琴國際比賽第二名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相關焦點

  • 不要被「人設」黑了中提琴,它其實很好聽……
    當小提琴(Violin)、中提琴(Viola)、大提琴(Cello)與倍大提琴(Double Bass)放在一起時,終於明白,為什麼好多人分不清中提琴和小提琴……中提琴手總是從小提琴手的拒絕中被挑選出來的? NO! NO! NO!請你繼續往下刷,不僅對中提琴有一個全新的認識而且能把中提琴拉好的都是大神吶!!
  • 莫扎特的小提琴中提琴二重奏大家不要錯過
    小提琴與中提琴二重奏作品K423 K424 創作背景。莫扎特一生只創作了兩部小提琴與中提琴二重奏作品,分別是 G大調小提琴和中提琴二重奏作品 K423以及降 B大調小提琴和中提琴二重奏品 K 424這兩部作品。
  • 國樂講堂|青年演奏家公開課系列(二十五):淺談低音提琴(低音革胡)在中國民族管弦樂隊的運用
    青年演奏家公開課系列(二十五)主講人:趙喆時間:12月15日14:00地點:浙江音樂學院國樂廳(6A樓CB215)  本次講座將通過以下三個方面的闡釋和淺析,讓大家對低音提琴(革胡)有新的認識及思考,並期望有些許收穫。  一、低音樂器在中國民族管弦樂隊的發展歷史及現狀  二、低音提琴(低音革胡)在中國民族管弦樂隊合奏中的應用技巧  三、低音提琴與低音革胡運用之異同【主講人介紹】
  • 琴界網 | 曹氏提琴 穆特——「最美麗的小提琴女神」
    本文由廣州琴界弦樂器 曹氏提琴(中國)唯一官方直營店安老師提供,感謝閱讀!穆特被認為是經卡拉揚一手調教、繼承了最純正德奧血統的小提琴演奏家,她的演奏向多元化發展,曲目不局限於德奧古典、浪漫等傳統作品,而加強了近現代作品的比重,經常演出盧託斯瓦夫斯基(WitoldLutoslawski)、莫雷(NorbertMoret)、彭代雷茨基和裡姆(WolfgangRihm)等人的作品。
  • 琴界弦樂器|曹氏提琴 西方近代音樂之父——巴赫
    本文由廣州琴界弦樂器·曹氏提琴(中國)唯一直營店提供,感謝您的閱讀!巴赫Bach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巴洛克時期的德國作曲家,傑出的管風琴、小提琴、大鍵琴演奏家,被普遍認為是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 RAM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青年提琴演奏家蔣文瀚 | 瑞茵導師介紹 Strings弦樂篇
    蔣文瀚,英國皇家音樂學院(RAM)碩士,中國國家大劇院(NCPA)管弦樂團演奏家。
  • 【3.15】當小提琴邂逅中提琴
    --中提琴——馬慧,中提琴演奏家。2005年赴德國愛茵根學習交流,並在「德國愛茵根國際音樂比賽」中獲最佳室內樂演奏獎。2007年以優異的成績升入上海音樂學院本科,師從藍漢成教授,劉念副教授學習中提琴演奏及室內樂演奏。在校期間,每年榮獲國家獎學金並連續三年擔任上海音樂學院青年交響樂團中提琴首席,參與多場重要演出。
  • 謝師恩·傳遞愛 |旅美青年鋼琴家 王源 美籍華裔小提琴與中提琴演奏家 沈大文 新春公益音樂會
    旅美青年鋼琴演奏家六歲起師從 鄭州星藝美育鋼琴藝術學校 關琰老師 學琴八年後跟隨該校白俄羅斯鋼琴家達吉亞娜老師接受更專業的鋼琴演奏教導2005年以優異成績考上鄭州第二十四中學,在校期間隨王淳老師學習隨後跟隨旅德鋼琴博士鄭傑老師學習,提升演奏技巧,音色以及演奏風格的把控
  • 提琴知識100問
    難怪現在有很多一流的演奏家已經開始用優秀的新琴來開音樂會及錄音。如梅紐茵、史頓(Isaac Stern)晚年都常用新琴演奏。著名的美國提琴家艾爾瑪奧利維拉(Elmar Oliveira)、香港的R本提琴家西崎崇子都用過柯頓&奧夫制的新琴錄音及演奏。英國的提琴家尼格—甘迺迪(Nigel Kennedv)以及華人演奏家黃濱(1994年帕格尼尼比賽大獎得主)則曾用華人制琴家曹樹堃做的新琴演奏及錄製CD。
  • 小提琴顯臉大,中提琴顯臉小?一文教你分辨提琴家族
    4、音色上,小提琴清亮和偏高,中提琴較小提琴溫厚些、柔和些,大提琴豐滿而深沉,低音提琴像牛蛙般發出最低音。5、交響樂團中位置,小提琴在指揮左前方,大提琴在指揮右前方,中提琴在小提琴和大提琴中間,低音提琴在大提琴後方。6、小提琴和中提琴無論是外觀、大小,還是音色上,都很相近。
  • 我的中提琴情緣丨回憶與沈西蒂學習中提琴的往事
    Yuri Bashmet 中提琴演奏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我的中提琴情緣在當時,由於對中提琴比較陌生,所以仍舊按照小提琴的方式練習,會演奏的中提琴樂曲是《打虎上山》這類的曲子。回到上海後,我被安排在上海歌劇院工作,從此算正式開始進入中提琴聲部,也正是在這時,我非常榮幸地結識了我的恩師——沈西蒂。
  • 哪些提琴值得投資?
    弄不好付些學費也是在所難免的,但是學習過程中的趣味也在這兒,因為這也是一種學問與修養的追求。買房地產、買股票等的學費要比買樂器高得多呢。如果有專家從旁指導那就可以減低不少風險。義大利近代制琴大師希爾維奧·雷瓦基(Silvio Levaggi)作品欣賞:
  • 著名提琴演奏家林昭亮演奏著名提琴教育家、作曲家黃輔棠作品
    本平臺從5月6日起,逢周六連載國際臺灣籍著名提琴演奏家林昭亮演奏著名提琴教育家、作曲家黃輔棠的作品,供大家賞析,以饗讀者。作為積極的室內樂演奏家,演出亦包括北京音樂節的室內樂及紐約林肯中心室內樂協會。       林昭亮支持當代音樂創作不遺餘力,曾經首演過許當代最傑出作曲家作品,包括喬爾·霍夫曼、約翰·哈比森、克里斯多福·勞斯、埃薩—佩卡·薩洛寧、保羅·勳菲爾德、盛宗亮和瓊恩·陶爾等。
  • 提琴是個流浪漢
    師從名家製作提琴 幾年前,在北京舉辦的首屆國際提琴製作大賽上,鍾岱廷舉辦過一次講座。他用幻燈的形式向人們展示了奇美公司用科技的手段剖析和破解古提琴製作及聲音的秘密。那次講座成為大賽系列講座中最富亮點的講座之一。
  • 奇妙的提琴世界(連載一)—— 提琴知識100問
    與其問是誰發明了琴弓,不如說是誰將古琴弓改良定形成現代的提琴弓?雖然琴弓的歷史遠比提琴長久,但提琴弓的定形卻比提琴的出現為遲。       提琴弓的演變曾經歷了幾個世紀。最早的琴弓幾乎跟作為兵器用來射箭的弓一樣,只是尺寸較為短小,用一束馬尾代替了弓弦。至今為止,中國的二胡弓依然保持著這個樣子。
  • 「中提琴魔女」和「五弦」碰撞出的奇妙火花
    她是世界首位五弦中提琴演奏家。
  • 請聽一段高水平的中提琴獨奏
    不知演奏家網粉絲中,有沒有學中提琴的,如有,塔姆斯蒂的高水平表演定能叫他(她)欽佩不已。安託萬·塔姆斯蒂(Antoine Tamestit),著名法國中提琴家,曾獲國際中提琴比賽多項大獎。這是他在交響樂團演奏巴託克協奏曲時(指揮François-Xavier Roth),一段精彩的中提琴solo。主要技巧集中在自然跳弓上。
  • 提琴的聲音——有趣也複雜的話題
    影響提琴聲音的主要因素:聲音在物理學上的三大元素是音調、響度、音色,這>在提琴製作和演奏領域通常稱其為音高,音量,音色提琴的音高(音調)取決於聲音的頻率,是由提琴演奏家控制的,不是像某些有品的弦樂器或鍵盤樂器是固定的,提琴演奏家對音高的控制,是通過嚴格的訓練形成的,一方面取決於對音高的精確概念,一方面取決於演奏時對音高的瞬時調整。
  • 低音提琴 | 世上最雄渾性感的聲音
    文藝復興時期流行的古提琴,是源自於維奧爾琴(Viol)家族,原本有高音、次中音與低音古提琴,其中,低音古提琴(Viola da Gamba)就是當時對古大提琴的稱呼,後來又出現「低音維奧爾(Bass Viol)」的名稱;但在十六、十七世紀時,義大利出現了 「維奧隆尼(Violone)」這個字,用來泛稱當時維奧爾琴家族中的樂器,但由於「維奧隆尼」並非是精確的專有名詞,所以當時也有文獻記載「維奧隆尼」,
  • 奇妙的提琴世界(連載六)——提琴知識100問
    所謂大師琴是指那些由著名提琴製作家所造的提琴。那些制琴家在國際市場上擁有很高的知名度,而他們的作品廣泛地被著名的提琴演奏家們使用,以及經常在國際性的提琴製作比賽中獲獎。那些提琴製作家除了具有極高專業水平及豐富的制琴經驗外,他們所製作的樂器也擁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及聲學品質。        當一把提琴被稱為名琴,那它必定是出自名師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