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條》全球票房突破16億,回本無望是否影響諾蘭業界口碑?

2020-12-24 大娛印象

#信條#

離《信條》首映已經過去了三周的時間,目前該片的全球總票房達到了2.3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已突破16億。但是考慮到該片超兩億美元的製作成本,再加上前期的宣發費用,很明顯現在的票房收益連回本都很難做到。而且《信條》目前在豆瓣的評分也已經降至7.8分,在諾蘭眾多作品中位列倒數第一。估計很多人會好奇,信心滿滿的諾蘭這一次為什麼失手了?

原因並不是單方面的,得從市場、個人以及作品3個方面去看。

市場因素大家估計心裡都有數,雖然國內已經放開,但是大洋彼岸仍舊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超百萬的感染者導致許多大城市的影院遲遲不能開門。就以加州為例,目前加州仍舊有八成以上的影院處於關門狀態。市場因素導致《信條》在全球第一大票倉北美地區只取得了3600萬的票房,甚至不如國內。

很多人「事後諸葛亮」,覺得華納選擇這個時間點用《信條》這麼一部高投資的作品來試探市場,實在有點不太明智。不過有了《信條》的前車之鑑,估計本來已經摩拳擦掌的好萊塢各大廠商又得重新估量市場了,最起碼短期內可能不會有重量級作品上線了。

第二個因素是個人,「諾蘭出品,必屬精品」,這句話一直在諾蘭粉絲中流傳。但是這一次無論是票房還是口碑,都驗證了諾蘭是人不是神,他也會有失敗的時候。《敦刻爾克》的上線的時候,很多觀眾便已經對諾蘭有所動搖,而《信條》的出現,則是徹底擊垮了這一批觀眾。估計後面諾蘭再有新作,已經很難再有這麼多觀眾和媒體去無腦吹捧了。

最後一個因素便是作品本身,《信條》難看麼?其實不難,但也絕對算不上好看。我前面有提到媒體和觀眾無腦吹捧,這其實已經對《信條》造成了一種「捧殺」。上映前鋪天蓋地的宣傳和吹捧,甚至還提前重映了《星際穿越》和《盜夢空間》兩部作品來預熱,此時觀眾的期望值已經觸頂,這直接導致「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信條》本身的故事並不吸引人,因為幾乎除了男配羅伯特以外,幾乎所有的人都是工具人,主角是,反派也是。整個故事框架像極了老派的007電影,就是滿世界的跑,但是又不給觀眾提供場景轉換,導致了嚴重的觀影割裂感。無論是故事線還是感情線,都很難給觀眾帶來共鳴,觀眾也就成了沒有感情的觀影工具,在長達兩個多小時的觀影中,被震耳欲聾的音效折磨的欲仙欲死。

從《盜夢空間》到《星際穿越》再到《信條》,諾蘭的這些作品都是在賣設定,一個關於時間或者空間的設定。但是為什麼到了《信條》這兒就不好使了?其實很簡單,信條關於時間鉗形運動的設定,有太多的邏輯硬傷,多到諾蘭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去填補。所以影片中出現了這麼一句臺詞:不要試圖去理解,去感受就行了。這其實就是諾蘭想對觀眾說的,他突然腦洞大開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設定,這個設定放在現實中很難去說明,但是我又迫不及待想要與各位分享,於是便有了《信條》這麼一部作品。

相關焦點

  • 《信條》回本無望,諾蘭走下神壇,奉獻生涯最愚蠢表演
    電影《信條》上周末票房揭曉,北美再收270萬美元,累計4510萬美元!海外累計2.62億美元,該片全球累計票房終於突破3億美元大關,達到3.07億美元!,成為全球票房年榜季軍!而在《信條》之上還有第二名 的《八佰》4.41億美元和第一名的《絕地戰警3:疾速追擊》4.25億美元。
  • 諾蘭《信條》北美慘敗!全球票房破2億美元難回本
    《信條》全球票房破2億美元1905電影網訊 截至北美時間上周末,諾蘭新片《信條》全球票房約2.07億美元,受疫情影響,北美次周末3天僅收670萬美元票房,相比首周末下跌29%,北美累計票房僅為2950萬美元。
  • 如果失去中國市場,諾蘭的新電影《信條》能回本嗎?
    1970年出生在倫敦的諾蘭從小便展露出了不俗的攝影天賦,他7歲時便拿著父親的超8攝影機拍攝自己的玩具,在之後的成長過程中諾蘭對電影的興趣愈發濃烈,大學期間他與一眾興趣相投的好友組成了「16毫米」社團拍攝了大量短片,為自己的導演生涯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 為什麼高口碑的諾蘭,也未能拯救《信條》慘澹的票房?
    最近上映的一部新電影《信條》,由好萊塢著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拍攝;這部電影上映前期各家媒體紛紛發聲,這是全球疫情之後,拯救的電影市場一部電影,這話也沒錯,畢竟,是諾蘭導演。這次《信條》看完大多數,觀影都不知看了啥,看的一頭霧水,走出影院的第一句話就是"你看懂嗎?」同樣的問題在國內電影行業,也時有發生,之前我談過中國國產動畫電影發展史說過《大護法》這部電影,同樣也有這個問題,就是沒有讓消費人群體驗到觀影樂趣,這部電影當時上映時口碑還是出奇的好,但是票房慘澹8760.3萬元,票房回本都很難說,別說賺錢了。
  • 花了2億美元,用了160萬尺膠捲,《信條》卻全球票房遇冷
    在還未上映之前,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新作《信條》就被寄予厚望,被譽為是救市之作,但這部大片全球上映後,票房表現卻低於預期,而且,就目前票房情況來看,《信條》能不能回本都是個問題。《信條》只當了一天的票房冠軍,上映第二天就被國產大片《八佰》反超,就目前的票房走勢來看,這一部大片總票房恐難突破5億元。
  • 花了2億美元,用了160萬尺膠捲,但《信條》卻全球票房遇冷
    》就被寄予厚望,被譽為是救市之作,但這部大片全球上映後,票房表現卻低於預期,而且,就目前票房情況來看,《信條》能不能回本都是個問題。《信條》只當了一天的票房冠軍,上映第二天就被國產大片《八佰》反超,就目前的票房走勢來看,這一部大片總票房恐難突破5億元。
  • 諾蘭《信條》全球票房突破3.5億 中國內地佔2成
    1905電影網訊 近日,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新片《信條》全球票房破3.5億美元,其中北美票房5510萬,北美之外2.956億,其中中國內地票房為4.55億人民幣(合6902萬美元)。據報導,該片製作成本達到2.05億美元,以目前票房來看不能回本。
  • 諾蘭失手了?《信條》票房撲街口碑也崩盤,網友:透支了信譽
    要說這麼多上映的電影中最令人期待的作品,非好萊塢大導演諾蘭執導的新作《信條》莫屬!令人沒有想到的是,《信條》9月4號上映後,經過4天的口碑傳播,取得的成績並不理想啊,票房與口碑皆崩盤,目前的票房總成績還不如重映的
  • 兩日票房突破1.4億元《信條》口碑兩極無礙票房飄紅
    兩日票房突破1.4億元 豆瓣評分8.3 不喜歡的觀眾認為「燒腦看不懂」《信條》口碑兩極 無礙票房飄紅上映當天,IMAX《信條》觀影活動在北京舉行,觀眾均為諾蘭風格的「炸腦」式奇觀體驗和IMAX震天撼地的視聽盛宴所折服,而影片也以淘票票9.0和豆瓣8.3的好成績迎來高分開局。值得一提的是,《信條》是諾蘭第五部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影片,IMAX版將有大量畫面上下延展呈現更多內容。
  • 信條內地遭遇八佰阻擊,全球破1.5億美元,諾蘭回本大危機
    上周五,《信條》在登陸內地院線後,首日險勝《八佰》拿下了當日票房冠軍,但在其後兩天則是被《八佰》壓在下面,拿到了亞軍的位置。歸根到底,這部科幻燒腦大作之所以在內地遇冷,有兩大原因。一在於過於燒腦,片中少了諾蘭往常大段大段的解讀,導致人看不懂。其二在於有人覺的音效的過大影響了二刷的想法,最直接就是有家電影院通風管道被震掉,造成一兩位人員受傷。
  • 口碑炸裂卻票房不振《信條》是否能靠國內票房扳回一城?
    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的《信條》(Tenet) 全球票房已突破2億美元,此電影的大部分票房收入來自海外市場,而美國地區的票房收入在疫情期間則顯得匱乏無力。在業界,電影公司會每天共享票房收入的資訊,但《信條》並非如此。由於《天能》是疫情期間首部上映的主流電影,華納兄弟公司聲稱,他們希望確保記者和競爭對手不會不公平地將結果與實際情況連結起來並給他們貼上票房毒藥的標籤。
  • 《花木蘭》終定檔,《八佰》票房30億恐無望,《信條》表現成迷
    上映以來票房口碑雙豐收的管虎導演的《八佰》於昨日正式突破20億元票房關口,成為中國市場20億俱樂部的第20個成員。因此《八佰》最終票房突破25億元應該問題不大,但是衝擊30億元應該是無望的,不過作為影院重開以來的第一部大片,取得這樣的成績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 《信條》中國票房破2億,諾蘭的票房魔力能否持續?
    作者:時代財經 石恩澤9月7日,經歷過周末兩天,《信條》在中國內地上映四天票房突破2億元,雖然還不及《八佰》(已上映18天,票房24.16億元)的零頭,但是朋友圈裡已經被不少諾蘭粉曬出的票根刷屏。作為中國電影院復工後的首部大片,《八佰》不負眾望在上映首日拿下1.41億票房的佳績,但是《信條》在國內首日票房僅為《八佰》的4成(5701.1萬票房)。
  • 《信條》全球票房達1.5億美元 距離回本仍差2.5億美元
    諾蘭的新片《信條》或許是這個全球疫情肆虐的2020中第一部「肆虐」全球的大片。根據《娛樂周刊》的報導,這部時長兩個半小時的科幻動作大片自美國與中國上映以來,全球累計票房已達1.46億美元。這其中,中國市場的票房數據約為3000萬美元(2億人民幣出頭,這和國內的統計較為一致),美國為2020萬美元(?)
  • 電影《信條》內地票房首周末破2億,過度燒腦引發口碑爭議
    電影《信條》國內票房破億上個周末,電影《八佰》正式上映17天,截至到目前,影片累計票房突破24億元,觀影人次達6200萬以上。目前,《八佰》已成為月票房冠軍、歷史片票房月冠、劇情片票房冠軍和戰爭片票房冠軍。
  • 諾蘭《信條》全球票房破1億美元,哈利波特迷:又見老朋友
    9月4日,諾蘭新作《信條》在中國放映,僅兩天票房突破1.4億人民幣,全球票房在今天已經突破1億美元。看完不僅燒腦,還上頭。沒有劇透可放心看。導演:諾蘭如果你喜歡諾蘭以往的作品,或者和時間空間轉換穿梭有關的題材,一定要去看。
  • 《信條》票房23億仍虧錢,華納老闆很無奈,諾蘭卻表示很興奮
    因為諾蘭號召力太大了,所以許多人也寄望《信條》能拯救北美市場和全球市場,就像《八佰》拯救中國電影市場一樣。再加上後續的營銷活動會將最終的成本價推高至約3億至3.5億美元。據《紐約觀察家報》估計,《信條》必須賺到4.5億至5.0億美元才能達到收支平衡點。依Boxofficemojo票房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6日,《信條》全球票房為3.53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23.29億,暫列2020年度票房榜第三位。根據估計,《信條》這個票房成績還是沒能達到收支平衡點。
  • 2.05億美元成本,諾蘭新片全球票房出爐,華納影業將顆粒無收
    ——摘自諾蘭電影《信條》中的臺詞。「我一直在想,我們是他們的祖先,他們毀滅我們不也是毀滅了自己?」「這就提到了祖父悖論。」這句電影中的臺詞延伸至諾蘭新片《信條》,就會產生諾蘭電影票房悖論。2.05億人民幣,折合2996萬美元,作為全球第一大票倉北美票房又有怎樣的表現呢?
  • 2.05億美元成本,諾蘭新片全球票房出爐,華納影業將顆粒無收
    9月4日,幾乎中美同時開畫的《信條》,中國內地票房表現尚可,首周末3天拿到2.05億人民幣,折合2996萬美元,作為全球第一大票倉北美票房又有怎樣的表現呢?至此,《信條》第二周全球票房出爐,轟下1.46億美元,由於該片海外絕大部分市場已經開畫,且票房逐漸放緩,該片賺不賺錢完全取決於北美市場,預測諾蘭的這部新片,全球總票房很難超過4.5億美元。
  • 導演電影票房高達330億 諾蘭能憑《信條》再收多少億?
    9月4日凌晨,在《信條》「跨時空連線」中國首映禮上,諾蘭向北京、上海等五城的首映現場觀眾透露了他為何對創作「時間」特別喜愛。那麼,假如能逆轉時空回到某個時刻,諾蘭最希望到穿越到何時?對此,諾蘭的答案出乎意料,他直言自己不願回到任何時間點,就像片中主角所說:「已經發生的事,就是發生了。」口碑分化,《花木蘭》即將來襲,《信條》能創造多少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