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了幾遍《愛有來生》,寫寫我的觀點。
兩個人,不同的成長環境、不同的培養方式,一個人一直被灌輸要去愛這個世界,因此他願意去體驗這個世界的各種美好,去感受世界的多樣性,對生活充滿了希望;另一個人,一直被灌輸仇恨,活著的首要目的就是復仇,雖然仇恨讓她有足夠的動力去超越自己。
但是也正是如此,這種充滿戾氣的目的,讓他覺得全世界都是仇人,讓他看不見世界的美好,讓他成為了一種工具。
阿明用自己的愛去化解阿九血液中的恨。他以為她的恨是短暫的,是從他搶了她開始的,也就是成親前幾個月開始的,所以他認為自己的愛可以很快地化解還沒有深入血液的恨。他過低地評估了她的恨,這讓他感到自己的無力,感到迷茫,於是逃避出家。
他哪知道,阿九的心已經被感動,已經感受到了他的愛,只是由於仇恨已經融入了她的身體中,愛與仇恨的矛盾,讓她難受,想要表達對阿明的愛,但是仇恨又不允許,想要像開始那樣持續冷漠,但是有無法抵住愛,於是最終愛與仇恨被中和為一句話,很冷的關心話:「茶涼了,我幫你續一續。」
故事的結局是痛苦的,因為兩者都死去,而恰恰相反的是,阿九是因為對阿明的愛而死去,而阿明是由於對阿九的恨而死去。在那一刻兩者互換了背景,他們應該都感受到了之前對方內心的感受。
結局也是幸福的,因為阿明內心是由愛轉恨,愛是血液而恨是短暫的,內心的恨被自己以及阿九的愛所化解,最終兩人以「茶涼了,我幫你續一續」為來生信物,是啊,他們還有來生,這是一個多麼溫暖的關懷,一個來自於作者對人的關懷,一個充滿人性光輝的關懷。
阿九轉世,阿明在輪迴道不願轉世,日日來寺廟等著阿九。50年了,他必須要轉世了,當他看見了轉世的阿九,如此的幸福,他也放心了,他說了一句:「我在等一個人,但是我不知道我為什麼而等,如果她已經得到了我想給她的幸福,那麼這份幸福是誰給的,真的重要嗎?」
他的等待是為了確認阿九是幸福的,既然他很幸福,那麼自己的介入必定會造成改變,會影響她的幸福,所以只需確認,而非給予。而阿明的這份感悟也是來自於哥哥灌輸給他的愛:「我不管你做什麼,我只需要確認你是快樂的就行。」
對於他人的傷害,不去計較,不是說是自己胸懷寬廣,而是說不要讓仇恨這種戾氣影響自己感受世界的多樣,感受世界的各種美好的心,戾氣遮住了你的心靈,限制住了你的眼界。
所以,忘記仇恨,尤其是不要向下一代傳遞仇恨,是非常重要的。將愛融入血液中,即使以後有仇恨,最終也會很容易化解。相反,如果戾氣融入了你的血液,那麼就需要大量的愛才能化解。
阿明的哥哥應該是懂這個道理的,所以從不讓他參加殺戮之事,即使是自己被殺也不要他去報仇。因為他知道一個人心完全被仇恨佔據是什麼滋味,而且在復仇之後他知道這個世界上除了仇恨,真的有其它的美好事情。
內心充滿愛,傳遞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