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法國兒童電影,帶你拾起童年裡的天真無邪

2021-02-13 法語人

蔡琴為大護法獻唱的主題曲《你一定要是個孩子》中唱到:你像個孩子/那麼任性的/想要尋找美麗他鄉/你像個孩子/那麼倔強著/路盡頭過不去的高牆/像個孩子/閃著的淚光/沉默著看向遠方。

 

十足的電影兒童的寫照。

在或虛構或真實的電影世界裡,兒童們童言童語,天真爛漫,睜著他們溼漉漉的眼睛,所有的心理活動,所有似曾相似的無憂無慮都會從蒙上灰的記憶盒子裡解除封印;兒童們敏感而倔強,體驗著成長的煩惱,幻想著奇妙未知世界;童年在銀幕上絢爛繽紛,閃閃發亮。

既然你和我的童年,已經丟失在了成鐐銬的筆,成牢籠的教室裡,那就一起來回憶下電影裡的童年吧。

PS:在法語人公眾號對話框回復「法國兒童電影」,即可獲得以下影片資源~祝大家國慶假期愉快!

說起童年,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小淘氣尼古拉》裡的一群孩子們,耀眼明亮,似乎他們的每一幕鏡頭曝光值都是最大。

一部很簡單的法國電影,一段很輕鬆的童年時光。

故事的起源是Nicolas的小夥伴突然成了哥哥,家裡多了一個哭鬧不停還不會被責備的弟弟,他憂鬱地告訴Nicolas,災難的徵兆就是爸爸突然對媽媽特別好!而想像力異常豐富的Nicolas在家發現了父母間的這種小苗頭,並暗暗擔心在小弟弟出生後,他會被丟進森林。Nicolas和小夥伴們一起商討,決定盡全力討媽媽歡心…

開篇就是Nicolas童趣十足的獨白,有些喋喋不休,有些類似《天使愛美麗》的開場獨白,以孩童的語言描繪著他的夥伴,家人,和各自的特點、癖好。那些法國人的小幽默,小神經質在這段開場中一覽無遺。

故事就在這種孩子氣的旁白中慢慢推進,因為是小尼古拉的奇思妙想,所以電影的邏輯也是孩子們的邏輯,觀眾們得以暫時脫離複雜的成人式思考,被那些兒童間的笑話逗得前仰後合。

除了Nicolas之外,他的小夥伴們也是吸睛點。富家小少爺Geoffroy,上課永遠醒不過來永遠回答不出老師問題的Clotaire,老師的chouchou同學眼中的大蟑螂Agnan,故作兇狠夢想成為強盜Eude。這樣短短一句話就能概括這群淘氣包,類似文學作品中的「扁平人物」,但這樣就足夠了,孩子們又能有多麼複雜呢?

電影的背景其實並不如影片所展現的那麼輕鬆,五十年代的戰後,但是除了稍微有些灰突突的室外街道和學校外,觀眾們無法感受到這種氛圍,特別是鏡頭切換到室內時,Nicolas暖紅色調的家,他的「初戀」粉嫩嫩的臥室,觀眾滿心只剩輕鬆溫暖,而孩子們的夢幻世界就這樣在溫暖的色彩中外化了。

《小淘氣尼古拉》是小男孩的童年們,調皮搗蛋,肆意又開懷。而《蝴蝶》則是屬於敏感卻又開朗的小女孩們。

麗薩和小尼古拉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們的小腦袋瓜裡似乎住著一個奇妙實驗室,每分鐘都有古怪想法冒出來,但是尼古拉只在自己的大腦的裡展示他的發明,而麗薩一旦有人傾聽,就嘰裡呱啦說個不停,pourquoi永遠問不完,「流星是什麼?是上帝掉下來的頭髮」。

小孩的問題就是詩。

但麗薩和小尼古拉又是不同的,未婚媽媽經常忽略她,她敏感又孤獨,在又一次被媽媽放鴿子後,她偷偷藏在了朱利安的車裡,去往鄉下尋找伊莎貝爾蝶。

朱利安本是不怎麼喜歡這個頑皮的小女孩,無奈小女孩圓溜溜的眼睛和紅棕色的睫毛組成讓人心窩一軟的符號,老人只好一次次妥協,故事就這樣展開了。

微風,草原,森林,蝴蝶,會溢出來的綠色,固執卻溫柔的老人,鬼精靈一樣,長著小雀斑的孩子,一路上天馬行空的發問和詩意的回答,兩人相互溫暖,相互彌補人生的遺憾,這些元素組合在一起就是這樣一部清新爛漫,溫暖明麗的電影。

電影裡的陽光投下的光斑,隨著微風晃動,是自然啊!一老一小稚氣十足的問答,是童趣啊!

這樣一部電影是極適合夏天的。或許夏天就是屬於孩子們的,永遠短暫的暑假,熱騰騰的氣浪,冰淇淋杯壁上掛著的小水滴,陽光下會發光的葉子……

真愛滿行囊(Je m'apelle Elisabeth)

然而童年裡不只有天真爛漫,還有更多的成長的煩惱與陣痛。「寂寞的、不被理解的心是不分年齡不分國界的。敬敏感的、脆弱的童年。」

《真愛滿行囊》的故事就是關於成長中那段最孤寂的時光。

敏感的貝蒂怕黑,怕鬼,怕孤獨,然而生活的環境好像熟知她的恐懼,陰森森的鬼屋,昏暗空闊的家,去城裡讀書的姐姐走了,和爸爸不再相愛的媽媽走了,喜愛的大黑狗快要被屠宰了,她的孤獨在家人的離去中蔓延。這時,她的「生命裡多了一個人」,逃離精神病院的伊凡,同她一樣敏感脆弱,貝蒂把他藏在自己的小木屋內,在雜亂的小木屋內,生活好像透過了一絲光。但是,一場暴風雨過後,又重新洗刷出貝蒂生活中猙獰的一面,爸爸自以為關心女兒,清空了小木屋,為她建造一間遊戲房,卻不了解她真正的想法;她也只好讓伊凡逃跑;有胎記的同學戲耍了一心以為會拯救他的貝蒂。

十歲的貝蒂拿起了玻璃渣,準備割腕自殺……

貝蒂向她爸爸說:爸爸,我覺得我快發瘋了。

為什麼這樣說?

我也無法適應生活。

因為你是個敏感的孩子,很容易被一些小事情影響,而且你的想像力很豐富。你沒發瘋,不要怕,相信我。

電影是有誇大的,但是每一個孩子確確實實有這樣的痛苦時光,父母無法了解孩子們敏感的內心,那些被生活中的小黑影所影響,而留下深深痕跡的內心世界。

父母們所不理解的無理要求,卻是兒童們那段時間內全部的寄託。就如貝蒂,全名Elisabeth,沒有一個人如此稱呼她,她只能對唯一的夥伴,伊凡,說:

Je m'apelle Elisabeth。

跳出虛構世界,法國人鏡頭下真實的童年也同樣動人。

在某個小山村裡,一棟外牆斑駁的老房子,唯一的老師喬治便組成了這所村莊唯一的學校,二十年來,嚴謹又溫柔地教著一群不同年紀的孩子,從一筆一划地寫「maman」,到學習分數,從畫畫到做可麗餅,喬治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晃晃悠悠地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學生。

這樣的題材給別的國家拍,可能會顯得苦大仇深,故作深情。但是在法國人的手下,平淡且溫馨,如潺潺流水。

比起「唯一的老師」「唯一的學校」這種字眼,更能讓人注意到,讓人會心一笑的是,冬天上學路上被很多人踩過的雪化成黑色的髒水,冷得過分,但看見路邊乾淨的積雪還是很興奮;老師做「dictée」時,永遠跟不上他的速度,只能咬著筆頭絕望;食堂裡排隊端著大鐵盤,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

《Être et Avoir》,有人解讀為這兩個詞是法語啟蒙時最先學到的,是啟蒙的開始。承擔著山村啟蒙重任的喬治,正在接受啟蒙教育的一群孩子,不管是誰,總會勾出一點點童年記憶。

 童年時的歡樂是最為純粹的。

 

小男孩在街角無意撿到一個紅氣球,他牽著氣球走在巴黎的大街小巷上,帶著氣球去看火車駛過炸起的煙霧,為氣球借傘擋雨,視氣球為有生命的同伴,紅氣球好像就這樣被馴服了,自己跟在小男孩後面,寸步不離。紅氣球引起了一群壞男孩的嫉妒,他們對男孩和紅氣球圍追堵截……

整個電影的畫面中最為亮麗的色彩就是那個紅氣球,與周圍的青色石板形成鮮明的對比,明豔豔的紅色在天空中一蹦一跳,有時還玩起捉迷藏。小男孩的快樂,如同這紅色一樣,引人注目。同伴,氣球,嬉鬧,童年的快樂就這麼簡單。當然,也有煩惱,有壞男孩傷害你的同伴,踩扁你的氣球,但是還會有更多的氣球飛來安慰你,更加繽紛絢爛。

 

這個三十分鐘的小短片的另一魅力在於,如手繪明信片一樣的巴黎街景,青石路,有積水的小巷,淅淅瀝瀝的小雨滴在路上,可以閃光……

新紐扣戰爭

La Nouvelle guerre des boutons 

二戰期間,動蕩不已。除了久未歸家的爸爸們,戰爭帶給孩子們的煩惱微乎其微。彼時,最令他們惱火的是,鄰村的一群小孩,佔領他們的地盤,欺負他們的朋友,兩個村莊的小孩因此衝突不斷。在又一次衝突中,他們的「紐扣戰爭」打響,誰割掉了對方的扣子,誰就是勝者!

 

這是一部以孩子的「戰爭」隱射二戰的電影。但是電影中的戰爭卻是,一群可愛的孩子拿著木棍,奔跑在廣袤的鄉村田野中,一番廝打後,用玻璃瓶裝滿戰利品——五彩繽紛的扣子。甚至在猶太小女孩身份暴露後,水火不容的兩隊小孩,能握手言和,共同對抗敵人。

孩子眼中的戰爭便是如此。

依舊是一部很標準的法國兒童電影,一群有著大眼睛的可愛正太,清新的法國鄉村風光,暖色的風景與房屋,孩子們的童言……此片的導演也是《放牛班的春天》的導演,如果你想重溫《放牛班的春天》裡的溫暖,這部電影是個不會差的選擇。

法國人對兒童的關注是細膩的。在法國兒童電影裡,導演大都願意花費很長的篇幅,展現他們的內心,願意放棄大人的思維,回歸孩提年代,探索孩子性格裡天生的矛盾點,天真且憂鬱,頑皮卻懂事。無論這些孩子們是何種性格,歸根結底,都是孩子的模樣。

在法國兒童電影裡,孩子們為我們上演著似曾相識的童年,供你緬懷。

 

童年的記憶已經漸漸堆積在了大腦底層,偶爾回閃過的畫面,讓人有一瞬間的悵然。無憂無慮,蹦蹦跳跳,肆無忌憚地生氣大哭,以前的「不懂事」是父母不願了解你的藉口,如今的「不懂事」卻是責罵。

對這樣的日子說再見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我們只能在兒童電影裡尋找那麼一瞬間的感同身受。

福利:在法語人公眾號對話框回復「法國兒童電影」,即可獲得以下影片資源~祝大家國慶假期愉快!

微信號 : fayuren123

新浪微博:@Franco法語人

知乎:Francophone

▼▼▼ 點擊「閱讀原文」可以獲得法語資料&加入法語交流群

相關焦點

  • 有大尺度,更有神劇情,這個法國周星馳讓人笑到合不攏腿!(附資源)
    今天,法語人給大家推薦一部喜劇電影,導演被稱為法國屆的周星馳,自導自演,腦洞大開,各種玩梗不亦樂乎!快來看電影吧!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柚電影」(ID:U_Movie666)。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繫授權。宿醉以後,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第二天會從誰的床上醒來……「爆炸頭」被電話鈴聲從宿醉中驚醒。
  • 那些在古詩詞裡嬉戲的兒童,多麼天真無邪,多麼活波可愛
    果爸小啟:兒童是我國古詩詞創作的特定對象,在描寫鄉村風光、田園生活的詩詞中,兒童以各式各樣的形態出現:有尋常兒童,也小兒無賴;有短笛橫吹的牧童,也有追黃蝶、放紙鳶的玩童。這些兒童天真無邪,活波可愛,各自精彩,各自經典。
  • 法國電影《童年的許諾》,剖析強大母愛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這是電影《童年的許諾》的主人公,羅曼加裡在童年,對深愛的母親許下的鄭重承諾。這部法國自傳體電影,豆瓣評分8.3,於2017年12月20日在法國上映,由埃裡克·巴比爾導演,主要演員有:皮埃爾·尼內 、夏洛特·甘斯布 、 迪迪埃·布爾東 、 讓-皮埃爾·達魯森 。
  • 法國走心巨作:從56個孩子的童年軼事裡,我窺視到了3個童年秘密
    下面我們先來說說《童年》裡的文字。「早晨,當歐仁妮把牛群趕上布萊斯山時,空中瀰漫著霧氣;晚上,當她返回農莊時,天空已經變成了金色。」這段話描寫的是被歷史刻意遺忘的米其林史上第一個獲得6星的女主廚歐仁妮·布拉澤。」這樣極富感染力卻又冷靜克制的文字描述比比皆是。文字作者瑪麗·德布萊辛是法國著名記者和作家。她是一位高產作家,一直在為兒童和成人創作作品。
  • 超暖心的法國兒童電影推薦:《蝴蝶》(內附資源)
    今天向大家推薦一部電影:《蝴蝶》,這是一部很溫馨很可愛的電影哦!說起法國有名的法國兒童電影,想必大家都看過《小淘氣尼古拉》吧?小男孩的童年總是調皮搗蛋,肆意又開懷。但是小編今天推薦的電影,不是《尼古拉》,而是《蝴蝶》!是屬於敏感卻又開朗的小女孩們的可愛電影。
  • 六部世界經典的兒童電影,總有一部能打動你
    《何處是我朋友的家》這部電影拍攝手法極其樸素,電影講的故事極其的簡單。就是講了伊朗鄉下一個小學生阿穆德放學後發現自己把同桌穆漢德的作業本帶了回來。因為穆漢德常常不交作業,已經被老師警告,再不交作業,將會被開除。善良的阿穆德明白如果不把作業還給同桌,同桌可能會被開除。他拿上作業本一路奔波尋找同桌的家,去還回作業本,故事最後阿穆的找到朋友的家了嗎?作業本還回去了嗎?
  • 六部讓你笑到抽筋的電影,部部經典值得看
    今天推薦六部讓你笑到抽筋的電影,部部經典值得看!笑點再高的人都能被逗笑。《喜劇之王》星爺的電影走出了一條獨闢蹊徑的喜劇之路,以前只記住了他的無釐頭,長大一點再回頭看卻看到了很多不一樣的東西,略略理解了一些小人物卑微的掙扎。
  • 61兒童節讓Mcake的味道喚起你童年的回憶
    兒童節馬上到了,還記著你童年時吃過的奶油蛋糕的味道嗎?是否懷念那個無憂無慮的日子?一本經典懷舊的故事書、一塊回味而窮的冰淇淋蛋糕、一身漂亮的衣服、一場歡快的旅行還是一次親密的交談?想找回童年?別猶豫了,給你安利一款Mcake雪孩子冰淇淋蛋糕!
  • 六一兒童節,陪伴孩子觀看部暖心又天真無邪的電影《海蒂和爺爺》
    六一兒童節就要到了,看多了成年人的影視劇,今天來看看小朋友的啦。《海蒂和爺爺》是宮崎駿擔任場面設定的動畫片《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改編自同名小說《海蒂和爺爺》,還是瑞士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約翰娜·斯比麗創作於十九世紀末的文學巨作。
  • 7部高分法國兒童動畫電影,有人看到童真有人看到人生
    一部好的兒童動畫電影,給予孩子的不只是歡樂愉悅,更能站在孩子的視角寓教於樂,教會孩子愛、獨立、友誼、夢想、堅強……
  • 六一兒童節,宮崎駿動畫中的童年如此治癒,帶你回味童年的味道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所有大朋友和小朋友的節日,所有人都在這個最美好的日子裡,回味純真、感受希望。閉上眼睛,輕嗅四野,鼻尖仿佛觸碰到了童年的空氣味道。想到童年,你想到的是什麼?說起童年,我總是不禁會想起宮崎駿動畫裡的畫面:藍天、碧水、西瓜、蟲子、爬洞、白龍、貓巴士……永遠充滿充滿幻想,永遠生機勃勃,永遠堅守本心。
  • 不要越俎代庖的童年
    這是法國波旁王朝第二任國王路易十三。舉出路易十三的例子並不是想為今天拼了老命也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父母們再樹立一個貴族式兒童教育的標杆。事實上,根據法國著名歷史學家菲力浦·阿利埃斯的經典名著《兒童的世紀:舊制度下的兒童和家庭生活》一書的觀點,在路易十三生活的17世紀初,不要說所謂兒童教育,就連「兒童」觀念本身也不過剛剛出現。
  • 六部夏日電影 | 看見你的童年
    動畫監督細田守的代表作,這個曾打造過數碼寶貝的動畫名導,再次把童年的想像,帶到熱火朝天的夏日。豆瓣評分:8.7這是一個小孩與一位大人的公路電影,北野武扮演了一個永遠長不大的老頑童,雖說是陪同孩子出行,其實卻是孩子陪伴自己。整個故事如夏日一樣飛轉即逝。久石讓為影片譜寫的原聲帶,更是夏日歌單必備。豆瓣評分:8.3
  • 心靈暖陽 | @可愛的你,這些心理電影你不容錯過!
    1997年12月20日,該片在義大利上映。《小尼古拉》是由法國國寶級作家勒內·戈西尼撰文、漫畫家讓-雅克·桑貝配畫的系列漫畫故事。兒童在似懂非懂的社會中,會因生活上的諸多因素,形成一種類似強迫症的心理症狀。
  • 「電影推薦」適合兒童觀看的「人物篇」動畫電影,親子項目安排
    對於疫情的小波反彈,窩家裡看看電影也不錯。今天安排的是」人物篇「適合兒童觀看的動畫電影。推薦1:《我的爸爸是森林之王》【法國】該片講述了問題少年亞當發現媽媽口中所說的已經死去的爸爸原來還存活在世上,而且有個驚天的秘密:爸爸原來是大腳野人。他在原始森林尋找爸爸的途中遭遇了壞人設置的陷阱。爸爸為了救出兒子,拿自己作為交換。亞當在森林動物的幫助下,一起想方設法求出爸爸。
  • 原創歌手陳秋含 石頭剪刀布帶你玩轉6.1兒童節
    「石頭剪刀不 你輸了總會哭 」我們每個童年都有一個穿著白襯衫的小男孩,陪著我們的記憶成長。那個陪著我玩石頭剪刀布畫長頸鹿的男孩,你在哪?小朋友聽笑了,大同學聽哭了六一兒童節請放下繁忙的工作,讓一首《青梅竹馬》拾起兒時美好的回憶。
  • 6部必看的法國新浪潮電影,帶你漫遊巴黎
    巴贊在1950年與人一同創辦了《電影手冊》(Cahiers du cinéma)雜誌,朗格盧瓦則與人共同建立了法國電影資料館,在巴黎舉行定期的觀映活動。戈達爾的《精疲力盡》打破了所有的電影規則,實景拍攝的本片展現了真實的、流動的巴黎街景今天小編就推薦幾部法國新浪潮電影代表作,如果還沒有看過,快把它們加入你的電影清單裡吧
  • 那些童年遺忘的回憶,都在電影裡
    童年是我們每個人一生當中印象不夠那麼深刻,卻會時常懷念起來的一段時期。畢竟對於大多數人而言,童年沒有什麼過多的煩惱。隨著歲月的流逝,我們會漸漸不那麼頻繁地想起童年的事情,然而,總有那麼幾個瞬間,會激發腦海中並沒有遺忘的童年記憶。
  • 我在劉巖朋友圈拾起的花朵她的雲舞集今晚開播
    你逆光而來,配得上這世間所有的美好—西岱島華研社。奧運會之後她進入了公益界人士的眼帘,經常出現在北京天雲聾兒康復中心。她關愛他們,關心他們,教他們跳舞,給他們帶來無限陽光,在聽障兒童心裡劉巖姐姐就是這世間最美好向日葵。
  • 這六部老電影如果你都看過,你就真的不再年輕了!
    其實要說起這幾年國內的電影市場,相比較於之前,好電影是多了不少,從吳京、張譯等老戲骨被人關注以後,很多人也都能發現,流浪明星進駐娛樂圈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只不過要說起經典,最受歡迎的還是幾十年年前的那些老電影,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簡單盤點一下六部經典的老電影吧,如果你都看過,那就證明你真的已經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