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崢、王寶強演的《人在囧途》講了什麼?

2020-07-08 我的午後暖陽
徐崢、王寶強演的《人在囧途》講了什麼?

《人在囧途》意外地獲得了不少好評。很多人說,這是一部能讓人笑出來的喜劇。對國產片來說,這已經算是最高的讚譽。必須承認,我也笑了。徐崢和王寶強都是稱職的演員,懂得如何調動觀眾的情緒。他們的表演也有分寸,這贏得了我的好感。不過,我只笑了前半程。當影片不再滿足於「搞笑」,而試圖煽情、製造「笑中有淚」的效果時,我不得不放棄發笑。它讓我感到厭煩--又是一部意識形態化的國產片,充滿反智主義,幾近一堂教育課。電影《人在囧途》講述了一個商人與一個擠奶工在前往長沙的路途中發生的點點滴滴的故事。電影以喜劇的方式揭示了一些並不怎麼令人歡喜的東西,以詼諧的手法融入了對現實社會的種種矛盾與糾葛的思考。同時也彰顯了「人間自有真情在」這一主題,可謂是真的寓莊於諧,讓人在銀幕前開懷大笑,在走出影院後又能有所受益。

徐崢、王寶強演的《人在囧途》講了什麼?

影片的主人公牛耿與李成功本是毫無關係的兩個人,或者說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種人。牛耿是小農場裡的一個被老闆拖欠工資的擠奶工。而李成功是一個商人、老闆。然而就是這兩個人,因緣際會,竟然撞在了一起。兩個人都要去長沙,而旅途中卻意外不斷。先是飛機遇到大霧返航,接著火車遇到塌方不能通行,再是公交車熄火,麵包車翻車,「千難萬險」終於到了長沙。在遇到這些倒黴事兒的時候,兩個人或者說是兩種人體現出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態度。李成功是一路的唉聲嘆氣,煩惱不已。而牛耿則總是樂觀的面對這些倒黴事兒,因為他一直堅信「還是好人多」,什麼事都會過去。因而也總是能夠「化險為夷,克服許許多多的不順心的事。李成功在不斷的經受挫折黴運之後,終於也體會到了自己是多麼的失敗:為人子不能奉孝,為人夫不能忠心一意,為人父也不能給予子女應有的愛,為人老闆卻被員工當作仇人一樣看待,甚至為人情人都不能給人一個結果。這雖然是電影主人公的失敗,可是細想一下,這難道就不會是現實生活中一些人的失敗?

徐崢、王寶強演的《人在囧途》講了什麼?

說白了,李成功不過是來源於現實社會的一個普通人物,然而卻又是現實社會中的一個典型人物。他身上所體現出的種種,不也正是現實中許多人身上存在的麼?許多人就像他一樣,為了所謂的事業,所謂的成功,以一種貌似不得已的姿態奔波於「錢途」、仕途,混際於名利場。其中有的人在獲得了一點兒錢、權、名之後便開始聲色犬馬,吃喝享受。李成功就是一個最典型的現實人,像他這樣的人可謂多如牛毛!我們可以看到富人不斷的擺闊,卻於公益不拔一毛。高官們越來越會擺譜,卻於公眾利益熟視無睹。名人們不斷的四處招搖,內地裡卻著實骯髒不堪!色情、暴力、毒品,層出不窮。這些不都是李成功式的所謂的「成功」?若影片只揭露這些醜惡,那便難以成其為喜劇了。於是我們在影片中看到了另一種典型:牛耿式的普通老百姓。為了生活辛勤勞動,卻會遭遇託欠工資。即使冒著受騙的風險也要向處於困境中的人伸一把手,雖然力量微薄。遭遇不順也不喪失生活的信心。因為他們明白,生活還在繼續,而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徐崢、王寶強演的《人在囧途》講了什麼?

影片告訴我們:李成功式的成功只是看似的成功。牛耿式的失敗也僅僅是看似的失敗。成功與失敗並不在於金錢地位的多少與高低,而是一種對待生活的心裡狀態!是一種態度!

徐崢、王寶強演的《人在囧途》講了什麼?

影片的結局是完滿的。牛耿討回了自己的工資。李成功也明白了家庭才是幸福的源泉,成功的意義之所在。這樣的結局無疑是皆大歡喜。這是影片給我們呈現的一個光明而美好的結局。可是現實生活中這樣一個光明而美好的結局何時會到來呢?我想,這依賴於你,也依賴於我。

徐崢、王寶強演的《人在囧途》講了什麼?

治癒系這個詞來源於90年代末日本流行的一種音樂門類,當時的日本正處於經濟轉型期,人們的壓力過大,自殺率不斷增高,於是一種節奏舒緩為了放鬆心情的音樂誕生,後被稱作治癒系。而當今中國也處於經濟轉型的大潮中,多部影視劇都描寫了當代都市人群的生活重壓,從杜拉拉似的外企白領到富士康門下的流水工人無一倖免。

都市各族群生活狀態面面觀

徐崢、王寶強演的《人在囧途》講了什麼?

無論是對「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概括的「蟻族」、還是目前中國社會壓力最大的「奔奔族」;無論是逃避社會交際的「御宅族」、還是迫於住房壓力而蝸居在貨櫃裡的「櫃族」;無論是「畢業就失業」但仍要寒窗苦讀的「學生族」、還是借著悲慘的故事情節號啕大哭的「周末號哭族」,無論是哪個階層的人都無法避免生存的壓力,而看電影則成為一劑阿司匹林,能夠緩解面對壓力的痛。

草根喜劇緩解壓力

徐崢、王寶強演的《人在囧途》講了什麼?

面對眾多影片,如何選擇一味平易近人,老少鹹宜的減壓良藥著實是個難題。讓民工看好萊塢3D影片,他說昂貴的電影票他們支付不起;讓老闆看熱映大片減壓,他說睡覺的時間都沒有,還要去排隊買票;讓知識分子看《三槍》減壓,他說這種戲弄的電影簡直是不尊重我們的智慧;讓白領《杜拉拉》減壓,他說這種電影越看越鬱悶。

徐崢、王寶強演的《人在囧途》講了什麼?
徐崢、王寶強演的《人在囧途》講了什麼?

《人在囧途》這部投入不足八百萬的小成本喜劇電影,上映不到一周就收回了一千八百萬的票房,究其原因不外乎它強大的治癒功能,以至於2000餘名富士康員工和眾多高考的考生看後都產生了重大的反響。雖然沒有華麗麗的大牌明星、沒有令人咋舌的巨額投資,更沒有俊男靚女紙醉金迷的童話愛情,但足以溫暖人心、給人歡樂。

每個人都是「李成功」

「我就起了個名字叫成功,你看作為老闆吧,那也是一人功成萬骨枯,我勾心鬥角掙點錢容易嗎?底下幾百號員工等著我養活呢,他們在背地裡給我起綽號,叫我灰太狼。我也不是好兒子,我爸走的時候我沒在他身邊。我也不是個好父親,我到我女兒學校去開家長會,他們班主任不認識我。作為丈夫,背著老婆找小三,我也不敢告訴她。作為情人,我不能給她任何結果,我也不是個好情人。」

這是影片中徐崢扮演的李成功說過的一段話,句句平常卻道出了他的內疚和無奈。而這段話也刺痛了許多人的軟肋,因為這種內疚之情恰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我們的生活也許正像這部電影的名字,人在囧途,也許你為了生計奔忙太久忽略了家庭,也許你被眾人捧到高處忘了陪你共度難關的妻子,也許你見過太多的醜惡而不敢相信人性的善良……而這一路除了荒唐、搞笑、迷失、疲憊,還將有一絲悔過。

電影看罷或許某些幾年沒回家的「奔奔族、麥當奴」決定今年過年要回家看看父母。「大款、老闆」推掉了晚上的應酬回到家跟妻子吃晚飯。而「櫃族」「蟻族」終於明白給女友承諾和信心比房子更重要……。在片中王寶強扮演的牛蛋就是生活中最粗糙但最普適的真理,他說的都難聽但最終都會應驗,他讓許多人鄙夷但他卻最終改變了一個成功人士的態度。他給犯了錯的李成功許多懲罰,也讓他得以醒悟而囧途知返。

想到這裡突然理解為什麼這部電影有治癒的功效,120分鐘80個笑點很強大,但最強大的是在陣陣爆笑後觀眾能與影片中的人物產生情感共鳴,觀眾從王寶強感化徐崢的過程中也同時治癒了自己生病的心。

電影放映之前,看到《人在冏途》的宣傳海報上「公路電影」四個字時腦子有片刻的停頓。文藝小資最熟悉的公路電影莫過於文德斯的公路三部曲(《愛麗絲漫遊城市》、《歧路》和《公路之王》,流浪與疏離是那位電影詩人光影世界裡的永遠主角。另一位公路之王就是美國的凱魯亞克,根據他在公路上的七年流浪生活,用了二十天在打字機上敲出了那部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年輕人的小說《在路上》。而這部《人在冏途》也稱之為「公路電影」,導演和監製是兩個香港人,葉偉民和文雋,主演是「傻根」王寶強和徐崢,這個陣容即便是不看電影也知道裡面充滿了笑料,這笑料絕對的中國。別指望它有凱魯亞克式的離經叛道,也不會有文德斯的詩意和優美,好吧,姑且稱它為中國式的公路電影,你要是只準備來好好的笑一場,也許就不會很失望。

《人在囧途》中的女主角喜劇的哲學就在於它輕盈的翅膀總是長在悲劇沉重的肉身上,讓你笑的時候眼中帶淚。這兩年諸多小成本喜劇不受人待見,主要原因就是它輕盈的沒有了重心,觀眾想笑的時候又覺得自己笑的滑稽,喜劇的沒有效果。從香港電影市場摸爬滾打出來的文雋似乎很深諳這個道理,把故事的背景放在我們再熟悉不過的牛奶與春運這兩大主題上,這兩大主題很投機取巧,然而夠沉重卻不夠新鮮,要使觀眾耳目一新,就看電影怎麼在「輕」上做文章了,也就是怎麼製造笑料。

不難發現那個牛奶廠就在三鹿牛奶的產地石家莊,王寶強從石家莊踏上了去往長沙討債的旅途,為了使故事符合情理,電影捨棄了春運的重頭之站廣州,但那依然是春運最重要的京廣線路段。和王寶強同樣踏上這段旅程的還有飾演老闆李成功的徐崢,一個是回家過年的老闆,一個是大過年去討債的民工,兩個男人的故事。影片為了讓我們笑飽,還製造了兩段「假同志」戲,一段是在武漢的小旅館裡,徐崢和裸睡的王寶強擠到了一張單人床上,另一段是他們從似乎要爆炸的車子裡逃出來之後,王寶強假裝腳受傷,撒嬌讓徐崢背他。這換作是男女搭檔戲倒也沒什麼好笑的,因是兩個「非同志」的男人,還是讓人覺得夠笑料。

這段路程一千多公裡,影片幾乎玩盡了中國能有的交通工具,飛機、火車、長途客車、拖拉機、渡輪、私家車(當然沒有好萊塢式的豪華型)、載畜生用的貨車,兩條腿的自備11路車、就連手推車在電影中也出現過一次。盤點一下國內的交通工具,沒用上的幾乎很少,牛拉車和騎馬這兩樣交通工具已經淘汰了,摩託車屬於古惑子,我思索著三輪車和自行車怎麼讓導演給忘了。

文雋也許有很多爛片,我們不妨說這部電影也是其中之一,不過和香港早期那種在七天之內就能製造一部的電影還是不一樣。電影不止是追求製造笑料,故事還是下了一些功夫,講得乾淨流暢,沒什麼大道理,但是細節上夠溫情。和很多好喜劇一樣,片中一定有你笑不出的地方,導演讓王寶強和徐崢負責冏的同時,讓張歆藝扮演的「詐騙女」負責讓你哭。

《人在囧途》中,徐崢扮演的是身家豐厚的老闆李成功,有鈔票有品位有小三;王寶強演的是討薪的農民工牛耿,直率單純,一窮二白。本來這兩個貧富懸殊的人是不可能在旅途中相遇的,但在「春運」這個節骨眼上,一切皆有可能。於是他們陰差陽錯地撞在一起,共同上演了一場包羅萬象的「春運」史。

這可能是史上最囧的回鄉路了,嘗試了所有的交通工具。從飛機到火車、從小巴到拖拉機、從長途車到自駕車,顛簸折騰的結果,卻是不得不在荒涼的野外過大年三十。

所幸,這段讓人糾結到崩潰的旅途,倒是讓老闆李成功「囧途」知返。對之前人生反思,李成功對社會、對家庭、對下屬都有了改觀,因此也有了牛耿拿到債款,大家都歡喜過年的大團圓結局。

相關焦點

  • 《人在囧途》上映十年後,王寶強王祖藍再現真人版,太搞笑了
    《人在囧途》上映十年後,王寶強王祖藍再現真人版,太搞笑了2010年由王寶強和徐崢主演的爆笑喜劇電影《人在囧途》上映,電影中徐崢飾演成功人士玩具集團老闆李成功,王寶強飾演討債的擠奶工牛耿親自導演的《人在囧途之泰囧》創造了12.67億的票房,徐崢+王寶強+黃渤的共同演繹,擦出了喜劇界的神話。
  • 又到春節想起10年前徐崢王寶強喜劇電影《人在囧途》,開啟囧系列
    今天,徐崢導演的電影《囧媽》正式和大家見面,不由想起了囧系列的第一部電影,那就是《人在囧途》。10年前,由葉偉民導演,文雋監製,徐崢、王寶強主演的喜劇電影《人在囧途》,現在回想起來依舊令人印象深刻。大概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它講了一個有溫情的好故事。
  • 《人在囧途》幕後:王寶強的感情戲全被刪,徐崢的頭套價值12萬
    影片中徐崢和王寶強在拍攝招待所那段戲,是他們倆笑場最多的一場戲,本來劇本上安排了王寶強睡床、徐崢睡椅子,但為了增加影片的喜劇效果,徐崢建議加一場兩個人睡同一張床的戲,於是王寶強也在拍攝這一部分戲的時候徹底放飛自我
  • 看徐崢《人在囧途》系列的升級之路,聊囧這一種別樣情懷
    這兩個人就是徐崢和王寶強。通過這部電影,徐崢開拓出了自己的事業新大陸----旅途喜劇。王寶強自從傻根之後,接演的都是軍旅劇。比如:火遍全國的《士兵突擊》,《我的兄弟叫順溜》等。而《人在囧途》的出演,直接打開了王寶強的喜劇戲路。更是成為了一顆火熱的喜劇之星。
  • 《人在囧途》王寶強喝牛奶是真的嗎?寶強現場解釋,魯豫大笑不止
    王寶強有一次做客《魯豫有約》,魯豫問他:《人在囧途》這部電影我是在飛機上看的,就看見你喝一大杯牛奶,就在那裡咕嘟咕嘟,我心想他這是真的在喝嗎難道,這麼一大桶呢?現在網絡那麼發達很多人都學我,有時候過安檢有那種小瓶牛奶不讓帶,就會說我也學王寶強,就在那裡咕嚕咕嚕的喝下去!我覺得這就是生活,很真實!
  • 2013年,《人在囧途》告《泰囧》侵權獲賠500萬,徐崢賭對了?
    早先,徐崢在接受採訪的時候,曾說:其實我轉型當導演就是因為沒戲可拍,當初我有一年多沒有接到過一部片約,但是人總要生活,我沒有收入沒辦法養家只能出來當導演。從徐崢這麼些年演的眾多喜劇來看,他挺適合這個路子。
  • 徐崢:最難時,是王寶強幫我,如今:票房再高,都不用王寶強
    起初他們三個人拍了一部電影,名叫《人在囧途》。講的是過年回家的路上,發生的一系列囧事,當時播出的時候,真是把觀眾笑的不行,從此,他們三個人的名聲也由此響亮了起來,大家記住他們都是因為他們的演技十分精湛。
  • 徐崢、王寶強的公路喜劇《人在囧途》,有了6處穿幫更加喜劇
    《人在囧途》是由葉偉民執導,徐崢、王寶強主演的喜劇電影。影片以春運為背景,講述了玩具集團老闆李成功(徐崢飾)和討債的擠奶工牛耿(王寶強飾)前往長沙的旅程故事。
  • 《人在囧途》冷知識,徐崢拍的其實都是「山寨」片
    葉偉民執導,也是葉偉民進軍內地的首部獨立執導電影,他坦言,以前對春運毫無概念,但來到內地拍戲後,發現火車上的故事實在是太多了,於是他帶著攝製組在全國火車站實地取景拍攝,將這些紀錄片鏡頭與電影融合,全方面的還原了春運場景,電影上映後反應很好,票房突破了3700萬,兩年之後,徐崢
  • 為何人在囧途系列,王寶強沒有和徐崢合作下去?只因為傷透了心
    很多人都是通過這部作品,認識了王寶強和徐錚(也有人通過天下無賊認識的王寶強)。如今的徐錚,是一名導演。但是在以前,他是一名演員。那時候他想拍攝人在囧途,根本找不到人來演。因為很多人,都認可徐錚作為演員的能力,但是不相信他作為導演的能力。所以面對徐錚的邀請,他們大多都選擇了拒絕。
  • 鐵打的徐崢 流水的囧途《囧媽》是賺是賠?
    徐崢+囧媽,從觀眾知道影片主創和名字的那一刻開始,就在期待一部像《人在囧途》《泰囧》《港囧》這樣的喜劇。從2010年《人在囧途》開始,徐崢+王寶強的爆笑公路喜劇,就走出了一條致富新思路。2012年,徐崢再次攜王寶強打造《人再囧途之泰囧》(儘管後來為了避嫌,已經統稱泰囧),這次還拉上了老搭檔
  • 徐崢、黃渤、王寶強都是「小人物」出身,為何王寶強特殊
    徐崢、黃渤、王寶強都是「小人物」出身,為何王寶強特殊徐崢演繹的小人物提起徐崢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囧途》系列。但是不管《人在囧途》、《泰囧》、《港囧》、《囧媽》我們可以發現這四部電影中徐崢演繹的人物形象並沒有和「小人物」有任何關係。
  • 《囧媽》提檔,《人在囧途》《泰囧》《港囧》,徐崢到底有多囧
    徐崢的「囧」路,從2010年他與王寶強合演的《人在囧途》開始。這是一部很簡單的喜劇公路電影。公路電影的固定套路,即主人公在生活中遭遇生活或是情感困境,然後選擇自我放逐,一路前行,在行路途中重新找回生命的意義。
  • 《囧媽》精明的徐崢,尷尬的囧媽,國產喜劇片的囧途
    參演《夜店》和《人在囧途》之後,徐崢感覺對喜劇電影的套路有所了解,又不甘於受制於人,於是準備自己當導演,把命運抓在自己手裡。於是參照以前電影的經驗,寫出了《泰囧》的劇本,開始尋求投資。最終光線傳媒老闆王長田接下了這個項目,並投入3千萬資本。王長田預計,以徐崢的影響力,拿到八、九千萬票房保底是沒有問題的。
  • 黃渤5千萬王寶強2百萬,同樣是拍《泰囧》,徐崢為啥區別對待?
    徐崢轉型當導演之後,就開始了他的「囧系列」,要知道一開始並不被好看。但是面對低估的徐崢,王寶強選擇跟他一起扛著。很顯然,《人在囧途》的成功,讓我們看到了這一對歡喜冤家的化學反應。
  • 黃渤5千萬王寶強2百萬,同樣是拍《泰囧》,徐崢為啥區別對待?
    但是面對低估的徐崢,王寶強選擇跟他一起扛著。很顯然,《人在囧途》的成功,讓我們看到了這一對歡喜冤家的化學反應。13年,兩人再度攜手拍攝《泰囧》,跟《人在囧途,他不投最後肯定也說不著什麼,生氣就生氣在壓根什麼都不知道,兩個人從低谷一起走了出來,結果半道上徐崢開車拉著黃渤走了,確實有點不講道義。
  • 從《人在囧途》到《泰囧》,天才導演徐崢如何成功的?
    的導演天賦真的非常的牛,導演之路也是很順利,從徐崢導演的第一部電影人在囧途之上映五天票房突破3億,最終票房12億多。結果,在機場,火車上等等遇到王寶強,一系列的搞笑場景,都彰顯徐崢的導演才華。2013年,人在囧途系列泰囧
  • 王寶強為何「拋棄」創「囧」神話的徐崢,轉身投入陳思誠的懷抱?
    小編還發現了一個特別有意思的事情,徐崢的「囧」系列電影第一部電影《人在囧途》是王寶強與徐崢一起主演的。而在《泰囧》的大熱之後,徐崢與王寶強就不再合作了,按說觀眾們買票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他們兩位搭檔得好,但是王寶強卻轉身選擇與陳思誠合作《唐人街探案》系列是什麼原因呢,這還要從一開始說起。
  • 《人在囧途》幕後冷知識,王寶強提議更換片名,見網友劇情遭刪減
    所以《人在囧途》也被譽為最成功的「公路喜劇片」。所以阿樂樂今天就與大家好好聊一聊《人在囧途》中,那些不為人知的冷知識。凸顯徐崢的老闆形象特意花費50萬購買假髮眾所周知的一件事,就是徐崢早早的就已經是一個光頭形象;但是在拍攝《人在囧途》中,徐崢飾演的是一個老闆
  • 徐崢:《泰囧》爆紅後,徐崢跟王寶強為何再無合作?原因讓人心寒
    徐崢:《泰囧》爆紅後,徐崢跟王寶強為何再無合作?原因讓人心寒自2012年《人在囧途之泰囧》上映後,就獲得12.6億票房。劇中徐崢,王寶強,黃渤三人強強聯手,此劇過後更是被人稱為喜劇三大囧神,但在此之後,徐崢和王寶強兩人卻再無合作,反而和黃渤有諸多合作,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