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留給我們的印象是後宮佳麗三千,子孫千百。在清朝皇帝中,子孫眾多的要數康熙皇帝了,兒子女兒加起來要過百了,但是其他皇帝卻並不是像他那樣多子多孫了,而越往後的皇帝似乎子孫緣越是稀薄,多情又長壽的皇帝乾隆一生中也只有17個兒子,並不是民間相傳的百子千孫。在這些兒子中,比較出名的要數五阿哥永琪和十五阿哥永琰了,這兩人一個是下一任皇帝,另一個如果不是早夭,下一任皇帝就沒有嘉慶什麼事了。除了這兩人外,有機會成為繼承者的皇子還有好幾位,向二阿哥永璉、七阿哥永琮、十二阿哥永璂。按照清朝規制,他們幾個都是理論上的嫡子,我們今天的主人公就是十二阿哥永璂。
天生聰慧的二阿哥永璉是乾隆的原配皇后富察氏所生,是名副其實的嫡長子,氣度儒雅的他很有王者風範,乾隆很是器重他,繼位之初就被秘密立為儲君。但被寄予厚望的永璉卻在9歲時不幸夭折。這種情形之下,富察氏的第二個兒子七阿哥永琮就被當成繼承人加以培養,而乾隆皇帝人前人後的表明要立永琮為儲君,所以大臣們對這個嫡子也是不敢怠慢。但永琮像他哥哥那樣,沒有等到成年繼承皇位的那一天,兩歲不到就夭折了,傷心欲絕的皇后富察氏哪裡經得起如此打擊?不久就相隨兒子去了另一個世界。
就在富察皇后的葬禮上,乾隆藉故剝奪了兩位皇子大阿哥和三阿哥的繼承權,理由是對先皇后富察氏不孝,在葬禮上表現的不夠悲傷,沒有如喪考妣的那種悲傷勁。這時候五阿哥永琪雖不是嫡子,但由於大阿哥和三阿哥同時受罰,四阿哥已經過繼給別的親王為子,按規制他已不是乾隆一脈的人了,也就失去了繼承皇位的權利,所以永琪就成了乾隆的事實上的長子。而氫氣不僅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還是文武兼備之才,乾隆皇帝對他寄予厚望,永琪也就成了那個時候最無爭議的儲君之選了。
但不知道乾隆是中了什麼毒,被他寄予厚望的幾個儲君人選都活不長久,永琪也是一樣,在乾隆三十年(1765年),永琪因為跗骨蛆而備受折磨,而皇帝在看到束手無策的御醫們的表現之後,只能將醫好永琪的希望寄托在虛無縹緲的「上天」了。加封永琪為榮親王,希望能用喜氣衝去永琪的晦氣,早日康復。但奇蹟沒有出現,第二年3月,飽受病痛折磨的永琪溘然長逝,享年25歲。
五阿哥永琪之後,輪到我們今天的主人翁十二阿哥永璂上場了。本應最有希望成為儲君的永璂,是乾隆的繼後那拉氏的兒子,同樣擁有嫡子身份,才雖不及各位兄長,但卻是擁有仁義之心,也是深得乾隆喜愛之人。朝臣們看到這一切,為了討好日後的儲君,就向乾隆上書,請求加封十二阿哥永璂,以定朝野人心。
但隨後所發生的事情,卻使得這件事來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南巡途中(1765年)的皇后那拉氏和乾隆爆發了激烈衝突,而衝動的皇后那拉氏更是剪掉了滿清視為性命的滿頭秀髮,使得皇室顏面無存。乾隆隨後雖沒有下旨剝奪她的皇后名分,但卻收回了象徵後位的金策、印章,那拉氏被貶進了冷宮,自此,兩人的夫妻情分算是徹底完了。抑鬱之中的那拉氏於次年夏天病逝於冷宮之中,而下葬的規格卻是降到了皇貴妃的級別,據說實際操作的規格僅相當於嬪的規格。
受到此時的牽扯,乾隆皇帝思慮再三之後,十二阿哥永璂的晉封之事也就泡湯了,不僅如此,乾隆還逐漸疏遠冷落十二阿哥永璂。
在那拉氏皇后進入冷宮開始,十五阿哥永琰的母親令妃魏佳氏開始執掌後宮,自此十二阿哥永璂的生活就一落千丈,往日那個活潑好動、聰明伶俐的十二阿哥不見了,整日飽受譏嘲的永璂,性情大變之後沉默寡言,少有與他人來往。由於乾隆的冷落,他的地位大不如前,管事太監剋扣用度自不在話下,就連身邊服侍他的太監、宮女也可以欺負於他了。
面對這樣的窘境,十二阿哥永璂索性先皇帝申請了編修《御製滿蒙文鑑總綱》這樣的差事,從大眾的視野裡消失而去。此後的十二年間,永璂沒有和人再說一句話。
作為父親的乾隆也沒有再過多的過問過十二阿哥的任何事情,除了永璂滿20歲時為他張羅了一樁婚事。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永璂和永琰同時生病之後,十五阿哥充分享受到了來自乾隆的父愛,親自探望、賞賜物品慰問不知道有多少次,但同樣是他的兒子的十二阿哥永璂,卻是連一面也沒有見著。就這樣,在父親的冷落和世人的落井下石中,25歲的永璂也艱難的走完了他短暫的一生。就是死後他也沒有享受到來自父親乾隆哪怕一絲一毫的憐憫,追封進爵更是不要奢望了,下葬時的身份僅僅等同於一般王室成員。
身為嫡子的永璂,本應受到人上人的追捧,但由於母親的過錯受到牽連,過著短暫而又生不如死的生活,從幼小的13歲,就開始飽嘗人間冷暖,最後在病痛折磨中過完悽苦而短暫的一生,令人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