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茌平:貧困家庭子女義務教育"一個都不能少"

2020-12-28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信發街道辦事處在精準施策、精準扶貧方面堅持精準發力,將保障貧困群眾適齡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當做扶貧工作的重點來抓。扶貧先扶志,治窮先治愚,教育是阻斷貧苦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也是黨中央保障貧困群眾「兩不愁,三保障」題中應有之意。

為了減輕貧困群眾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經濟負擔,信發街道辦事處積極落實上級教育扶貧住宿補貼等相關幫扶政策,多次召開幫扶責任人和扶貧專幹專項培訓會議,提升政策熟悉度,認真對貧困群眾進行講解和宣傳,確保宣傳共工作到位,減少政策實施阻力,確保轄區內貧困群眾適齡子女在義務教育階段「一個都不能少」。

信發街道辦事處全體幫扶責任人和扶貧專幹,深入村組,積極宣傳教育扶貧相關補助政策,詳細介紹補助申領等相關流程,對於符合條件的家庭主動幫助其申領教育資助,積極向貧困群眾講解通過教育擺脫貧困的生動案例,鼓勵貧困群眾適齡子女入學。

為了進一步提高貧困群眾子女入學率,信發街道辦事處組織專門人員深入下去呢一個中小學進行宣講,開展廣泛宣傳,並通過在學校的公開欄張貼宣傳海報、微信家長通知群、召開學生家長會、老師通知等方式,班長教育扶貧相關政策宣傳到位。

經過信發街道辦事處扶貧幹部的多方努力,2020年下去內貧困群眾子女義務教育階段失學率為0,真正實現了義務教育階段貧困群眾子女「一個不少」。(高博)

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信發街道辦事處在精準施策、精準扶貧方面堅持精準發力,將保障貧困群眾適齡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當做扶貧工作的重點來抓。扶貧先扶志,治窮先治愚,教育是阻斷貧苦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也是黨中央保障貧困群眾「兩不愁,三保障」題中應有之意。

為了減輕貧困群眾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經濟負擔,信發街道辦事處積極落實上級教育扶貧住宿補貼等相關幫扶政策,多次召開幫扶責任人和扶貧專幹專項培訓會議,提升政策熟悉度,認真對貧困群眾進行講解和宣傳,確保宣傳共工作到位,減少政策實施阻力,確保轄區內貧困群眾適齡子女在義務教育階段「一個都不能少」。

信發街道辦事處全體幫扶責任人和扶貧專幹,深入村組,積極宣傳教育扶貧相關補助政策,詳細介紹補助申領等相關流程,對於符合條件的家庭主動幫助其申領教育資助,積極向貧困群眾講解通過教育擺脫貧困的生動案例,鼓勵貧困群眾適齡子女入學。

為了進一步提高貧困群眾子女入學率,信發街道辦事處組織專門人員深入下去呢一個中小學進行宣講,開展廣泛宣傳,並通過在學校的公開欄張貼宣傳海報、微信家長通知群、召開學生家長會、老師通知等方式,班長教育扶貧相關政策宣傳到位。

經過信發街道辦事處扶貧幹部的多方努力,2020年下去內貧困群眾子女義務教育階段失學率為0,真正實現了義務教育階段貧困群眾子女「一個不少」。(高博)

相關焦點

  • 一個都不能少
    原標題:一個都不能少  ■本報記者 劉盾 特約通訊員 楊炎林 袁蘊華   「老客家,新客家,來到惠州就是一家;本地人,外地人,在惠工作就是惠州人。」兼容並蓄的惠州,對外來務工子女張開懷抱。該市將外來務工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納入全市教育發展規劃、財政預算和招生計劃。
  • 陝西省寧強縣:千裡勸返 享受義務教育一個都不能少
    見面後,學校老師不僅詳細地詢問杜同學的情況,耐心細緻地和杜同學講解讀書對人生的重要性,輟學對學生本人和家庭的危害性,還全面詳細地解釋了國家對貧困學生讀書的扶持獎勵政策,藉此扭轉學生的思想,改變學生的態度。在勸返組耐心細緻的動員下,杜同學被真情感化,跟隨勸返老師回校上課,今年順利完成了九年義務教育。
  • 陳希原:促進貧困家庭子女高質量就業 改變孩子成長軌跡
    在日前舉辦的第十一屆新華網教育論壇「2020·CIP教育創新大會」上,教育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陳希原表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確保貧困家庭子女接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促進他們成長成才和高質量就業,可以有效改變這些孩子及其家庭的命運。」為確保「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我國已建立健全從學前到研究生教育階段全覆蓋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
  • 安徽樅陽:確保義務教育「一個都不能少」
    近年來,安徽省樅陽縣通過「三查三策兩到位」,構建起「精準摸排、分類施策、常態保障」的控輟保學體系,確保每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的適齡兒童少年都能享受到義務教育。分類完善,確保對策用得準對排查確認為失學輟學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適齡兒童少年,縣教體局因地因人「一家一案、一生一案」施策,成立專班,確保義務教育「一個都不能少」。
  • 教育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全縣九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100%、鞏固率達99.89%,建檔立卡貧困學生輟學率為零;全縣152名輕度殘疾兒童全部在學校就讀,對33名不適合或者不能到學校就讀的重度殘疾兒童實施送教上門服務,實現了義務教育階段適齡殘疾少年兒童就近入學零拒絕、全覆蓋;為236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
  • 茌平「山東梆子」敲響全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同建12月23日上午,記者從聊城市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悉,元旦前後,山東梆子《承諾》和茌平花鼓戲《冤家親家》,兩部戲曲就要在全省鄉村題材優秀文藝作品網絡展演了。全省共有39部作品入選,聊城2部全部來自茌平。
  • 山東茌平:依託電解鋁延伸綠色化工業
    原標題:山東茌平:依託電解鋁延伸綠色化工業   記者5日從山東聊城茌平區工信局了解到,茌平區以電解鋁為中心延伸出綠色化工新產業,去年全區規模以上化工企業實現產值
  • 從「一個都不能少」到「一個都不想走」
    作為湘桂交界的一個偏遠縣,東安縣圍繞「不讓一名孩子因貧失學」和「不漏一人」目標,87名特殊兒童有了「私人教師」,9391名貧困學生義務教育完成率100%。同時,該縣把控輟保學重點放在「留得住」「學得好」上,大力推進教育均衡,增強鄉村學校吸引力。今年11月,該縣教育脫貧攻堅工作在湖南省脫貧攻堅實地考核中「零失分」。
  • 內鄉縣王場中心小學:心繫貧困學子,一個都不能少
    為了確保「教育扶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紮實開展教育扶貧工作,12月22日,南陽市內鄉縣王場中心小學校長楊景結合前期扶貧工作,組織全體教師再一次積極行動起來,對學校建檔立卡學生家庭進行入戶走訪活動。走訪活動開始前,扶貧專幹朱紅彥主任再一次召集全體教師召開培訓會,對國家教育扶貧政策進行再一次解讀,確保每位老師對教育扶貧政策了如指掌。
  • 【地評線】南方網評:「一個都不能少」,教育扶貧書寫奮進篇章
    在9月23日召開的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副部長鄭富芝介紹了輟學學生減少情況和義務教育入學率情況,並表示 「義務教育有保障取得了重要的進展,換句話說,義務教育有保障的目標基本上實現了」。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 山東13批次食品不合格山東華瀚食品、聊城茌平億灃超市等上黑榜
    山東省市場監管局昨天發布關於13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通告顯示,山東華瀚食品有限公司、聊城市茌平億灃連鎖超市有限公司、山東香溢食品有限公司、山東煜程食品有限公司等企業生產或銷售的洋槐蜂蜜、綿白糖、烘焙果味醬、尚培客無蔗糖蛋糕等13批次食品不合格。
  • 海口美蘭區為貧困家庭兒童送「六一福袋」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5月31日消息(記者 鍾瑜 通訊員 王聘釗 吳建千)5月30日上午,海口市美蘭區在三江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舉行「關愛貧困兒童 助學奉獻愛心」美蘭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六一」兒童節活動,為全區167名來自貧困家庭孩子送去「私人訂製」教育成長禮物,送去社會各界的「愛心」。
  • 全面小康路上 一個都不能少
    「兩不愁三保障」織牢百姓「幸福網」    「讓貧困人口不住危房」是中央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攻堅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標,也是我市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底線要求。截至2020年11月底,我市危房改造已經全部完工,受惠農戶可以在更有安全保障的「新房」裡喜迎新年。除了住房保障,我市農民特別是困難群體在義務教育和基本醫療方面也得到有效保障。
  • 有感而發 | 輟學學生精確到個位,一個都不能少
    12月10日上午,教育部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由臺帳建立之初的約60萬人降至831人。一個臺帳,一目了然。把輟學學生從60萬迅速降到幾百,不簡單;在十幾億人口的遼闊國度中,定位到831人,更不簡單。
  • 周末觀影丨21年了,《一個都不能少》已成集體行動
    ▲《一個都不能少》劇照不得不承認,哪怕時隔21年, 「小魏老師」略顯笨拙卻真摯的眼淚,依然讓人感動。1999年,張藝謀的作品《一個都不能少》講述了一個質樸、簡單卻觸人心靈的故事。在那個行將邁入新世紀的關口,《一個都不能少》這部電影像一道鮮紅刺眼的傷疤,反映了當時中國農村的教育現狀以及代課教師們的真實生活。破敗的校舍、簡陋的環境、窮困的偏遠山區,以及教育程度不高的代課教師。彼時,中國農村義務教育現實就是難以做到「義務」。如果把時間再往回撥一些,來到1991年,一張主題為「我要上學」的照片曾引發外界對於農村失學兒童的關注。
  • 一個都不能少 -安青網
    一個都不能少 2020-10-26 19:00:48   來源:人民網
  • 教育扶貧,一個都不能少——記「脫貧攻堅貢獻獎」獲得者、縣教委...
    2015年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身為縣教委扶貧辦幹部的嶽良普著眼學生「有學上」「上得起學」「上好學」三個核心指標,紮實開展教育扶貧各項工作,為我縣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目標作出了突出貢獻。今年,他被縣委、縣政府授予「脫貧攻堅貢獻獎」。
  • 山東青州:王府街道持續鞏固脫貧成效 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幫著我刷了牆,吊了頂,連廁所這種小事都替我想著,我這心裡就跟這房子一樣是亮堂堂的」家住青州市王府街道西劉井村的吳國平高興地說道。吳國平,幼時因病左手殘疾,對象精神不好需要長期吃藥,家裡還有個上小學的孩子,一家人就指著低保「兜底」。
  • 海口美蘭區為貧困兒童送「六一福袋」
    貧困家庭子女的學習、生活,社會各界都始終牽掛著。5月30日上午,海口美蘭區在三江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舉行「關愛貧困兒童 助學奉獻愛心」美蘭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六一兒童節活動,為全區167名來自貧困家庭孩子送去「私人訂製」教育成長禮物,送去社會各界的「愛心」。
  • 寒門徵途:一個都不能少
    來源:讀者文摘雜誌1998年,張藝謀籌拍《一個都不能少》,找遍河北中學,找不到女主角。電影講了一個與命運對峙的故事。13歲的小老師,守著村中小學,不許孩子們輟學,一個都不能少。張藝謀說,給自己的電影打分,《紅高粱》是中,而《一個都不能少》是上。1999年,電影上映,獲第5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金獅獎,後被日本評為年度世界十大佳片第二名。魏敏芝一夜成名,娛記像烏雲一樣將她包裹其中,有電影公司專門跑到鄉下,給魏敏芝父母開出經紀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