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芒語:南亞語的新發現

2021-01-09 中國社會科學網
布芒語:南亞語的新發現

2015年01月09日 08:2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2015年1月9日第690期 作者:刀潔

字號

內容摘要:布芒語前期的研究大都是描寫性的工作,對其中的特殊語言現象尚欠分析解釋,一些有價值的理論問題還有待進行細緻、深入、系統的研究。至此,作為南亞語的一種新發現語言,布芒語的系屬基本確立。

關鍵詞:南亞;語言;聲調;研究;輔音

作者簡介:

  【核心提示】布芒語前期的研究大都是描寫性的工作,對其中的特殊語言現象尚欠分析解釋,一些有價值的理論問題還有待進行細緻、深入、系統的研究。因此,在將來的研究中,應當在原有基礎上做進一步拓展,完善其有聲資料的資料庫建設,使之成為具有保存價值、可資參考的文獻資料。

  

  布芒語系我國中越邊境上新發現的一種語言,通行於雲南省南部的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曼仗上寨和曼仗下寨兩個村子,目前正處於瀕臨消亡的邊緣。本文主要探究該語言的發現、研究價值、研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進入21世紀才得到確認

  布芒語目前主要由自稱「布芒」的族群使用。從目前來看,使用布芒語的總人口共計200餘人,該語言高度瀕危。布芒人於20世紀60年代初被識別為傣族。據報告人稱,劃歸理由是他們基本會說傣語,服飾、風俗習慣等也多與傣族相同。據金平縣檔案館1960年的館藏文獻資料顯示:曼仗人自稱布芒,曼仗是傣族對其的稱呼。「曼」是村寨,「仗」是象,布芒人在越南勐萊時曾是為傣族土司養象的農奴,曼仗是勐拉當地傣族根據布芒人過去的勞役性質對其的稱呼。布芒人約在百年前遷來中國勐拉現在的住地,剛遷來時,建寨於曼仗上寨所坐落的山頭之上,後因火災才分為現在的曼仗上、下兩個寨子。上寨劃歸勐拉鄉田頭村民委員會管轄,下寨劃歸金平國營橡膠農場管轄。村裡還有漢族、傣族、苗族、哈尼族等其他民族雜居。

  布芒人交流基本以當地傣語為主,也大多懂漢語,有的還會說其他民族語言,布芒語只在村莊內部通行。由於通行範圍狹小,使用人口稀少,因此布芒語的情況之前一直鮮為人知。直至進入21世紀,才引起學術界的關注,相關學者開始涉入了該語言的調查和研究,公開發表、出版了部分研究成果。2006年4月,《民族語文》第2期刊發的《布芒語概況》一文,首次報導了該語言的語音、詞彙、語法的基本概貌。同年9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布芒語研究》一書,較為全面系統地描述了布芒語的本體結構,並運用詞階分布等相關的語言學理論,通過與相關語言的對比研究,初步確立了布芒語的系屬歸向。根據布芒語的內部結構特點,將它劃歸為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經過對該語言的進一步論證,此結論得到了學界相關專家的一致認同。至此,作為南亞語的一種新發現語言,布芒語的系屬基本確立。

  南亞語與侗臺語特徵相結合

  布芒語有自己獨特的語言內部系統,在語音方面,布芒語有24個輔音聲母,只有單輔音,沒有複輔音,送氣音較少。有96個韻母,其中單元音9個、雙元音19個、三元音2個,元音帶輔音尾韻母66個,單元音帶韻尾構成的韻母居多,複合元音帶輔音尾較少。元音帶輔音韻尾時,除了a分長短外,其餘均不分長短,能做韻尾的輔音有6個。布芒語有8個聲調,分為舒聲調和促聲調,舒聲調有6個,促聲調2個。

  在詞彙方面,布芒語的詞彙主要由固有詞和外來借詞兩部分組成。固有詞是布芒語本身所固有的詞,它在整個詞彙系統佔有絕對的優勢,也是最能反映該語言的詞彙特點。它由兩個子系統構成,即基本詞彙和一般詞彙。外來借詞主要是傣語借詞和漢語借詞。其詞彙系統的主要特點集中表現在:構詞上,單音節詞和雙音節詞居多(如tu24吃,su33u33天),多音節詞少;詞源上,固有詞較多(如da55我,ut21喝),有一定數量的借詞(如t n24s 24電視);基本詞彙與南亞語系有同源關係(如ai55 i55太陽,m24水);常用詞彙與傣語、漢語有借貸關係(如p24san55讀書,pau33ts 51包子)。

  在語法方面,該語言的人稱代詞有「性」、「數」的區分(如mi55你,pa55妳;a55他,ku33她;da55我,n 24我們);否定副詞一律位於謂詞之後(如a m55ta u21不好,z 12ta u21不去);句法結構上,偏正結構的中心語有前有後,若修飾語為數量結構則中心語後置(如b a24「兩」bu24「條」ka55「魚」 ——兩條魚),其餘多為中心語前置(如k n51「人」 a m55 「好」—— 好人;a55「家」da55 「我」——我家);語序類型為「SVO」(如a55「他」tha i55「犁」bu33 「田」——他犁田)。基本屬於分析型語言,主要語法手段是詞序和虛詞,有豐富的量詞。

  從布芒語的本體結構看,它保留了南亞語的語言特徵(如基本詞彙),同時又具有侗臺語的諸多語言特徵(如有聲調、尾音分清濁等),呈現出了南亞語特徵逐步減弱、侗臺語特徵逐步增強的趨勢,是一種既保留原始語言特點又兼收外族語言,即南亞語與侗臺語相結合的一種複合型語言。布芒語的發現與研究不僅豐富了南亞語的研究成果,為語言學界提供了嶄新的語言資料,同時也為語言接觸理論提供了語言接觸與語言變異的鮮活例證。

  特殊語言現象尚欠分析解釋

  布芒語首次刊布後迄今已歷時八九年,這期間尚未見新的研究成果。據調查,曼仗上寨作為該語言保留較為完整的村落,與2006年相比,出現了使用人數逐年遞減的情形。該村現共有22戶75人,會說布芒語的62人,佔全村總人口數的83%。從學歷結構上,具有大專學歷的有1人,佔1.5%;具有高中學歷的有1人,佔1.5%;具有初中學歷的有7人,佔11%;具有小學學歷的有25人,佔39%;文盲有30人(包含學齡前1人),佔 47%。45歲以上的人多數能說布芒語和白傣語兩種語言,少數人能講本民族的歷史故事;45歲以下的除這兩種語言以外,大多能說漢語,但對於本民族的歷史、故事、傳說,懂的人則很少了。

  布芒語作為一種新型的複合型語言,有諸多的語言現象仍然是謎團。作為南亞語,它應有的語言特徵已經喪失殆盡,如複合輔音是南亞語諸多語言的共同特徵之一,而布芒語卻已經消失,那麼它是如何消失的,是何時消失的呢?我們不得而知。無聲調也是南亞語系諸語言的又一重要特徵,而布芒語則出現了聲調,其聲調又是怎樣產生的,產生於何時呢?我們也無從解釋。此外,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布芒語的數詞只有「一」至「五」用了自己固有詞,即lu24(一)、b a24(二)、pia24(三)、p n55(四)、s 55(五),而「六」以上的數詞則均為當地的傣語,即hok24(六)、tset24(七)、p t24(八)、ka u12(九)、sip24(十)。那麼「六」以上的這些數詞原來究竟有沒有,若有為何要借用其他的語言?諸如此類的語言現象都亟待進一步去探究。

  布芒語前期的研究大都是描寫性的工作,對其中的特殊語言現象尚欠分析解釋,一些有價值的理論問題還有待進行細緻、深入、系統的研究。因此,在將來的研究中,應當在原有基礎上做進一步拓展,加強聲像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尤其是詞表和長篇故事等資料,建立完備的音檔,完善其有聲資料的資料庫建設,使之成為具有保存價值、可資參考的文獻資料。

  (作者系雲南民族大學教授)

相關焦點

  • 南亞發現美洲豹的遠古祖先
    南亞發現美洲豹的遠古祖先 2020-06-09 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近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江左其杲和其導師劉金毅研究員在國際期刊Journal of Quaternary Science 在線發表了關於南亞地區哈羅河流域早更新世化石點(古地磁測年1.42±0.35 Ma)貓科材料的系統描述和對比。其中主要的化石材料可以歸入岡巴佐格豹。該記錄代表美洲豹演化支系在南亞地區的首次發現。
  • 【科研速報】南亞發現美洲豹的遠古祖先
    美洲豹Jaguar(Panthera onca),亦稱美洲虎,是新大陸現生最大的貓科動物。該記錄代表美洲豹演化支系在南亞地區的首次發現。化石材料包括一個不完整頭骨和一些零散的下頜殘斷和牙齒。針對豹屬牙齒化石區分較為困難的問題,研究人員詳細地研究了現生豹屬大貓的牙齒特徵區分,並通過大量統計morphometry和morphotype的方法,給出了一套新的鑑定豹屬物種零散牙齒的參考特徵表格。
  • 雲南「五個新」加快推動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
    開放合作機制建設邁出新步伐雲南省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積極參與大湄公河次區域、雲南—寮國北部、雲南—曼德勒、中國—南亞合作論壇、滇緬合作論壇等多雙邊區域合作機制建設,雲南在推動我國與南亞東南亞國家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中的主體省份地位進一步凸顯
  • 2019南亞東南亞電影展映匯
    6月10日至14日, 「2019南亞東南亞電影展映匯」作為「2019中國•南亞東南亞藝術周」 中最具活力和影響力的主體活動,即將在昆明拉開序幕。此次活動主要由南亞東南亞電影交流與合作論壇、印度電影展映周、電影項目推介及版權合作、電影創作採風活動四大板塊組成。屆時來自印度、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南亞東南亞相關國家電影機構和中國電影管理、製作、發行機構及業內專家、學者、電影人等約計100餘位嘉賓將出席本次活動。
  • 電影《你好,寮國》受邀參加2019年南亞東南亞電影展映匯
    網站:www.laowotong.com(寮國通拼音)經中國南亞東南亞國家商品展暨投資貿易洽談會執行委員會批准,作為「2019中國·南亞東南亞藝術周」的重要組成部分,雲南省電影家協會將於2019年6月10日—14日期間在雲南昆明舉辦「南亞東南亞電影展映匯」活動。
  • 西天譯介 南亞穆斯林:用英語寫作的虛構作品和詩歌
    然而,在歐洲文藝復興和歐洲的新的民族國家宣告一個獨一無二的歐洲文化,即希臘-基督教文化的時候,歐洲-阿拉伯的影響就被邊緣化了。1492年,摩爾人被逐出西班牙;同年,哥倫布發現了新世界。所有這些都創造了一種敘事,這種敘事界定了歐洲的認同並助長了它的帝國夢(M. Shamsie, 「Pakistani Literature」)。
  • 香港黑幫風雲錄之:「南亞司令」巴基明
    異常兇猛彪悍、在江湖上掀起新一輪的腥風血雨,這便是有著「黑道菲傭」之稱的「南亞軍團」。
  • 巴媒:應對新冠疫情不力,內憂外患不斷,印度已成「南亞病夫」
    【南方+10月26日訊】據巴基斯坦媒體報導,隨著印度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蔓延,印度經濟、社會政治、對外政策等方面如今都處於不同程度的危機之中,這拖累了印度成為世界領導人的野心和能力,讓印度淪為可笑的「南亞病夫」。
  • 雲南:加快建設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
    擘畫新藍圖,鑄就新輝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籤署,雲南對外開放迎來新機遇,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地位將不斷提升,在國際互聯合作新通道、國際產業協同新布局中的功能將更加突出。 「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邁出新步伐。」
  • 多元文明共生的亞洲:南亞、中亞、西亞
    南亞:從古典到近代11月28日的第一場會議以「南亞」為主題,由廈門大學陳博翼副教授主持。來自哈佛大學南亞學系的博士生曲洋首先發表了題為《「如蜂飲蜜」:印度古典文學中的動物與修辭》的報告。密西根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任超的報告主題為《南亞近代史研究的四個時刻》。報告首先梳理了南亞的地理範圍和南亞近現代史從1707至1947年的主要時間線,分析過去60年南亞近現代史研究的兩大主題:英國殖民主義的起源和歷史性質,以及印度民族獨立運動的實現。
  • 南亞印章文字當中的神牛圖騰
    南亞印章文字當中的神牛圖騰(BSBQ196)如果南亞印章文字當中沒有神牛圖騰,似乎不科學。如果南亞印章文字當中真有神牛圖騰,又在哪裡?一、神牛圖騰的地理原型有兩處。在《南亞印章文字當中的幾種主要圖騰》一文當中,筆者認為四天父圖騰地理原型在喜瑪拉雅山南側,恆河西支北側,頭在旁遮普一帶。實際四天父為組合圖騰 ,沒有地理原型,此處應即神牛圖騰地理原型之一。在《南亞印章文字當中的幾種主要圖騰》一文當中,筆者認為馬蹄地理原型在西高止山西北海濱。
  • 販毒、藏械、收小弟……香港「南亞村」罪案為何如此猖獗?
    圖:星島警方深入追查後,8月21日在淪為罪惡溫床的深水埗通州街天橋底「南亞村」附近拘捕一名男子,懷疑他吸毒導致精神失常犯案,並發現他也是「南亞村」的「村民」。臭名昭著「南亞村」,為什麼這麼可怕?彪悍的香港記者前去玩探險,發現……有好奇「不要命」的港媒記者最近去「南亞村」附近一探究竟,發現被拆卸木屋的位置已築起鐵絲網,防範有人重新搭屋,有懷疑吸毒老婦在木屋內昏睡,通道上充斥濃烈的尿液氣味。地上偶爾發現針筒,外圍有兩名南亞裔男子左顧右盼,疑是協助毒販把風的,兩人發現記者後連忙耳語,不久另外兩名南亞壯漢一直從後跟蹤記者,神情詭異。
  • 2021第四屆昆明南亞安博會特設警用裝備展區
    辦好南亞安博會,不僅充分展示新時代公安裝備發展的最新成果,也將通過交流學習,開拓眼界、更新理念、追比先進,進一步增強公安機關戰鬥力,促進公安裝備建設提質升級,推進公安工作現代化進程。中國(昆明)南亞社會公共安全科技博覽會(南亞安博會)自2018年開始,每年一屆在昆明舉辦,迄今已成功舉辦了三屆,800餘家企業參展,8萬多採購商到會參觀交流,展會始終按照立足雲南、輻射東南亞南亞國家的區域性國際安全產業盛會的宗旨組織籌備,歷經3屆的培育和發展,現已逐漸發展成為中國西南地區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公共安全產業盛會,代表了雲南安防警用行業的最高水平,匯聚了先進的安防
  • 特稿:南亞「假難民」湧港生亂
    一名17歲少女於新年前夕在著名旅遊景點蘭桂坊與友人狂飲酒慶祝新年,豈料喝至酩酊大醉,翌日凌晨獨自離開時被一名陌生的南亞漢拖到公廁強姦。該名色魔飽嘗獸慾後逃去無蹤。少女疑因過於受驚,未有實時報警,事隔兩日才告之家人,並報警求助。警方接報後暫列為強姦案處理,正全面追緝色魔。過去幾年,大批南亞「假難民」湧入香港,更濫用「免遣返聲請機制」變相留港,嚴重衝擊香港勞工就業及治安。
  • 昆明南亞東南亞語種翻譯發展論壇開幕
    人民網昆明12月24日電 (程浩)12月24日,2020首屆昆明南亞東南亞語種翻譯發展論壇在昆開幕,來自南亞東南亞多國駐華大使館的外交官、眾多高校代表及翻譯科技企業代表共聚一堂,探討南亞東南亞語種翻譯的發展與合作。
  • 南亞兀鷲危機:另一個關於藥和印度的故事
    還值得一提的是新大陸鷲類中的紅頭美洲鷲屬(Cathartes)成員演化出了相當敏銳的嗅覺,主要靠感知屍體腐敗的味道來發現食物。而剩下的鷲類則依賴敏銳的視覺來發現地面的動物屍體。在死亡的兀鷲身上都發現了腎衰竭的跡象,這很可能是導致它們急性死亡的原因。但,又是什麼引發的腎衰呢?病毒或是細菌引起的疾病?還是殺蟲劑、重金屬或是其他什麼毒物引發的中毒?檢測結果逐一排除了上述可能。直到2003年4月,調查終於取得了突破。人們發現一種叫做雙氯芬酸(Diclofenac)的獸藥跟兀鷲的腎衰竭有著直接聯繫。
  • 香港社團中的南亞兵團
    他們的主要聚集地之一的尖沙咀重慶大廈,可說是他們圈內人的D品交易所,買賣十分頻繁及猖獗。尖沙咀緬甸臺一帶,經常有多名南亞男子攜同手推車,站在路邊等客聘請搬貨,而附近馬路也長期泊有數輛客貨車,每當有本地人靠近,他們會立即變得警覺。
  • 我院與美國和平研究所聯合舉辦南亞形勢線上研討會
    我院與美國和平研究所聯合舉辦南亞形勢線上研討會 2020-09-29 08: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安外國語新增烏爾都語 看「聊咋咧」咋說
    今年,陝西省高校新增67個專業,其中西安外國語新設的烏爾都語,在國內除北京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外,西安外國語大學成為第三家設立該專業的高校,今年將首招30名學生。  作為國內第三所開設烏爾都語專業的院校,西安外國語大學東方語言文化學院馬福德院長介紹:「烏爾都語是巴基斯坦的國語,是巴基斯坦各族人民的共同交際語,也是南亞次大陸的主要語言之一,通行於印度和孟加拉國的一些地區。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這方面人才非常稀缺。所以學生就業需求非常大。」
  • 培養南亞東南亞語種翻譯人才 打開溝通交流的橋梁
    24日,2020首屆昆明南亞東南亞語種翻譯發展論壇在昆明舉行。 本次論壇以南亞東南亞語種翻譯國際合作、南亞東南亞語種翻譯發展、南亞東南亞語種人工智慧翻譯發展為主題,吸引了眾多專業領域高校學者和翻譯從業者參與,共同討論南亞東南亞語種翻譯的發展與合作,旨在打造交流平臺,利用昆明的區位與人才優勢,將發展翻譯事業與地區國際化發展進程結合起來,把昆明打造成具有國內一流水準、面向南亞東南亞、具有區域特色的翻譯發展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