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素為何是隋朝第一名將又是第一奸臣?楊素為什麼不自己稱帝?

2021-02-07 小楠歷史
歷史中的人物很難單純的用好壞來評判,比如李世民,他是一代明君不假,但也做過許多惡事,殺兄弟奪嫡、逼父親退位,還斬殺了十個無辜的侄子。本文的主角也是這樣一位人物,他文武兼備,極富軍事才能,堪稱隋朝第一名將;但他也曾迫害國家棟梁,助紂為虐,說他是隋朝第一奸臣也不過份!這是一個怎樣的人物?他有著怎樣的傳奇人生?以下文章小編將一一為您道來。

此人名叫楊素,字處道,出身名門望族弘農楊堅一直是「自稱」。楊素「美須髯,有英傑之表」,可以說一位帥哥,明明可以靠臉吃飯,但楊素學習刻苦,「善屬文,工草隸」,精通兵法。楊素在北周滅齊的戰爭中就嶄露頭角,楊堅矯詔輔政後,楊素主動投到楊堅門下。

但楊素的媳婦隋文帝當時準備平定南陳,楊素幾次獻策,又被恢復了官職,並委以重任。說楊素是第一名將,主要是他通過極為出眾的軍事才能,為隋朝統一做出了以下幾大功績!

其一,率領水軍控制長江中遊,平定南陳;其二,平定江南叛亂,鞏固隋朝統一;其三,大破突厥,威震北方

楊素雖然具有超然的軍事才能,卓越的文學天賦,但他也是一位十足的奸臣,他曾陷害良將,害死史萬歲。

此時楊素的威望已經達到頂峰了,隋煬帝也對他非常忌憚,楊素對這一切非常明白,重病期間拒絕治療。臨終前楊素為薛道衡寫了一首五言詩,氣勢宏大,風韻出眾,薛道衡讀後感嘆道:「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豈若是乎!」不久後,這位隋朝的第一名將,第一奸臣病死於長安。

楊素(544年—606年8月31日),字處道。漢族,弘農華陰(今屬陝西)人。隋朝權臣、詩人,傑出的軍事家、統帥。 他出身北朝士族,北周時任車騎將軍,曾參加平定北齊之役。他與楊堅(隋文帝)深相結納。楊堅為帝,任楊素為御史大夫,後以行軍元帥率水軍東下攻陳。滅陳後,進爵為越國公,任內史令。楊廣即位,拜司徒,改封楚國公。去世後諡曰景武。

楊素為什麼不自己稱帝?不是楊素不想稱帝,實為根基不足。

皇帝不是誰都能做的,特別是開國皇帝,除了自己本身的能力外,還需要靠家族影響力、財力、人脈及外部勢力等來支持。所以開國皇帝裡面,大部分都是世家大族的人,而且還是與其它世家勢力相聯合才能成功,真正的全靠農民起義而不藉助其它勢力的最終都會失敗,劉邦也是靠著原來六國殘餘貴族的支持,不然光靠劉邦及呂家本身哪有這個財力來供養軍隊,朱元璋也是通過藉助其它勢力來完成統一天下的。

楊堅出身弘農東漢末年的弘農楊家,與當時的袁家一樣是顯赫的世家大族,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頑強的生存了下來,其祖與其父在北周地位都比較顯赫,其父楊忠更是手握北周的軍政大權,而且楊家與獨孤氏、宇五胡亂華時期那樣佔絕對優勢,但也是勢均力敵的。

楊素是聰明人,也能看得清形勢,而且與楊堅同是楊氏,所以他只能輔助楊堅,而不會與楊堅爭奪帝位。雖然其子楊玄感在楊廣時期有過造反,但兩個月左右就迅速撲滅,從這可以看出根基的深淺。

[免責聲明]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正史中的隋朝四大名將:楊素韓擒虎史萬歲賀若弼,他們的武功都比...
    有人說秦瓊秦叔寶是正史中的隋唐第一高手,演義小說中的秦瓊只是「隋唐第十三條好漢」,這是對秦瓊武功的弱化。這話可能只對了一半:要說秦瓊是大唐開國功臣中的第一單挑悍將,這是有正史依據的,但是要說秦瓊打遍隋唐兩朝無敵手,可能就有點欺負隋朝無名將了。
  • 隋朝名將楊素:除了紅拂女,還有這兩個有名的女人曾是他的姬妾
    樂昌公主才貌極出色,出色的人大抵結婚都早,沒錯,她結婚了,可還是被賞賜給了楊素。(巧的是,隋朝滅亡後,李世民也娶了隋朝的公主……)楊素對樂昌極盡寵愛,但她一直沒忘了和丈夫徐德言的約定——破鏡為信,有緣重圓。
  • 楊素最後的歲月是在官場的落寞中渡過的
    在前面介紹的楊堅、楊廣專輯裡,可以發現,整個隋朝集合兩代人,都在做的同一件事,就是消除門閥對皇族的威脅,就像趙匡胤奪得帝位後,對兵權的把控,正因為他們成功了,所以更懂得這些力量的龐大,龐大到足以改朝換代。為什麼說,楊素對門閥是一種威脅呢?
  • 隋朝重臣楊素將自己三個姬妾拱手送人,產生了三個成語
    楊素堪稱文武雙全,在武方面,他從隋朝開國一直打到隋朝後期,為隋朝的統一之戰立下累累功勞。 在文方面,他寫得一手好詩,雖然數量不多,但幾乎每首都是精品,特別是《出塞二首》,既描寫了邊塞風光、行軍作戰的艱苦生活,又抒發了報國忘身的愛國情感,對唐朝邊塞詩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楊素在成為朝廷重臣後,身邊有不少姬妾。由於楊素年歲已高,精力有限,疏遠了佳人,難免有「紅杏出牆」的韻事。這時候,楊素是怎麼處理的呢?
  • 苦逼少年楊素如何成為權傾一時的隋朝權臣
    直到爾朱榮發動河陰之變,盡殺北魏皇族,六鎮勢力重新抬頭,元淵得到平反,楊暄才算恢復了名譽,順帶他的兒子楊敷進入官場。楊敷在宇文泰、宇文護手上得到重用,破格提拔,到公元571年,已經是驃騎大將軍,然而隨後面對的是,北齊開國名將段韶和蘭陵王高長恭的五萬精銳,北齊將領在突破關隘後,猛攻楊敷把守的汾州。
  • 隋唐權臣楊素,將自己三個姬妾拱手送人,產生了三個成語
    在武方面,他從隋朝開國一直打到隋朝後期,為隋朝的統一之戰立下累累功勞。哪怕到了近60歲高齡,還奮戰在保家衛國第一線,遠徵突厥,將不可一世的突厥軍隊趕得遠遠的,「大漠之南無復虜庭」。
  • 隋朝名將楊素戰無不勝的法寶:每次戰鬥前,先殺掉我方將士
    楊素無疑大隋朝裡最有名的人之一,為什麼呢?因為楊素的確是大隋最耀眼的明星。不說他的才藝風調,單說他參加的戰鬥就數不勝數,轉戰萬裡,翻山越嶺,幾乎無所不至。大隋四處著火時,他安分地做消防隊長,是個私德不掩光芒的人物。
  • 隋朝名將魚俱羅到底是怎麼死的?民間有兩個說法
    隋朝名將魚俱羅到底是怎麼死的?民間有兩個說法魚俱羅這個人,名聲不是很大,不管是在電視劇當中,還是在朋友們口中的流傳,都很少聽到他,但是魚俱羅這個人是很厲害的,那麼他到底厲害到什麼地步呢?天生神力的李元霸,有多牛大家都很清楚,居然被魚俱羅一刀砍下了頭顱。
  • 這個古代將軍百戰百勝,讓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卻留下千古罵名
    而諸如《上下五千年》這樣影響甚大的歷史科普讀物,裡面提及楊素,無非是一個協助隋煬帝楊廣策劃陰謀,成為太子登上皇位,間接導致隋朝滅亡的禍國奸臣,也造成了大眾對他的通常印象。《隋唐英雄》:楊素突厥汗國鼎盛時期,地跨西域和大漠南北,與東羅馬帝國夾攻波斯帝國,盡取中亞全土,疆域為當時全世界第一大國,威勢亦是舉世第一強國。北周和北齊兩國,長期對突厥爭相討好。大隋立國後,楊素北徵突厥,一改中原軍隊傳襲千年的戎車鹿角陣戰法,以騎陣對騎陣,輕勇先衝,大軍奮進,擊破突厥大汗親率十餘萬精騎,打得突厥達頭大汗重創而遁,「殺傷不可勝計,群虜號哭而去」。
  • 他被兄弟連累,被奸臣誣告,被重瞳所害,魚俱羅的人生為何這樣
    他就好像東勝神州傲來國花果山的石猴一樣「咔嚓」一聲,從石頭縫蹦了出來,在他的人生簡歷上,第一筆這樣寫道:20歲加入到了禁衛軍,最後官職升為大都督,因為滅陳而拜授開府。後來,他母親去世,魚俱羅回家守孝,可是走到扶風郡,正巧遇到了楊素。楊素重任在身,他領兵要去靈州道,剿滅突厥軍,楊素正愁沒有可用的大將,當下拉著魚俱羅的手,就再也不放開了。並一力邀請魚俱羅幫自己去消滅突厥的軍隊。
  • 大隋最後的名將 堪稱大隋五虎上將 最後為何不能力挽狂瀾
    隋朝經歷一定的攻伐決斷,將天下統一,當然離不開勇將的支持,在隋朝有許多的名將,如韓擒虎、賀若弼、史萬歲等等,今天為大家講述的是張須陀的故事
  • 紅拂女太奔放:見面第一夜就私奔!
    楊素是一位對隋朝興亡有重大影響的歷史人物。他一生戰績輝煌,為隋的建立及其政權的穩定立下了赫赫戰功,是開國功臣,但稱不上功臣之首。他排斥異己,陷害忠良,營私易儲,幫助楊廣奪得了原本不屬於他的皇位。歷史上對他的評價非常兩極化——因為隋煬帝是一個亡國之君,所以楊素一般也難逃其咎,他被很多人視作是隋朝滅亡的幫兇;但他的功和過都非常突出,也有很多學者認為不能全盤否定他的一生。
  • 大隋最後的名將——堪稱大隋五虎上將,但最後卻沒有力挽狂瀾
    經歷了一次一定的攻伐決斷,實現了世界的統一,當然離不開勇將們的支持,在隋朝有很多名將,比如韓擒虎、賀若弼、史萬歲等,今天講的是張須陀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喜歡!作為隋朝的一代名將,張須陀英勇善戰,深得皇上的愛戴,特別是隋煬帝的重視,就像隋煬帝手下的五虎將軍一樣,為大隋的統一與穩定貢獻了一生的精力。其它名將紛紛出世後,成為大隋的柱石,一直到戰爭結束。昆明刺史原為隋文帝時的羌族首領,因不堪隋朝對羌族的專制統治,組織軍隊起義。
  • 隋朝蓋世名將緣何慘死?賀若弼忘掉父親錐舌遺訓,最終還是慘遭毒舌亡身!
    接下來說一位隋朝大將,此人智勇雙全,屢獲戰功,卻因不會說話,從而導致禍從口出,終被皇帝處死,他又是誰呢?賀若弼(公元544年—607年),複姓賀若,字輔伯,河南洛陽人,出生於將門之家。父親賀若敦為北周將領,以勇猛聞名,時任金州刺史,只因口出怨言,得罪北周權臣宇文護,宇文護逼令其自殺。
  • 歷史上隋朝除了張須陀,還有誰真的寧死不屈,鞠躬盡瘁為國捐軀
    以下是「一個螺絲起子」為大家講解的內容:隋朝有一個特殊的地方,就是那個時期的將領普遍喜歡投降,像廣為人知的秦叔寶,羅士信都是如此,不過也不乏像張須陀那樣為國盡忠的忠義之士,在此舉幾個例子。來護兒是隋朝名將,早年曾參與平陳之戰,又隨楊素鎮壓高智慧的叛軍。楊廣繼位後,曾三次隨楊廣出徵高句麗。楊廣巡幸江都時,來護兒以左翊衛大將軍隨行。後來天下動蕩,人心不定,宇文化及謀逆殺死了楊廣,來護兒也被叛軍所獲,遇害前說:『『吾備位大臣,荷國重任,不能肅清兇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復何言』』。可見其氣節及對大隋的一片忠心。
  • 從大一統的秦朝開始,每一個朝代選取一位名將的話,他們都有誰?
    因此從整體而言,韓信應當為漢朝第一名將,衛青次之,最後是霍去病。東漢這裡,相比較西漢,名將的光彩稍微暗淡了一些,有耿純、皇甫嵩、馬援等人,而要從中挑選的話,伏波將軍馬援堪稱東漢第一名將,他西破羌人,南徵交趾,奠定了東漢王朝南邊的疆界,還曾立柱篆刻銘文為:「銅柱折,交趾滅」。因此他應當排在第一位。三國時期,名將實在是太多了,這也是最為令人糾結的大排名。
  • 隋文帝獨孤皇后教子無方與隋朝二世而亡
    開皇元年(581)二月十四,楊堅接受北周靜帝禪讓,登基稱帝建立隋朝,兩天後即於二月十六立楊勇為皇太子。文帝為培養楊勇的行政能力,「軍國政事及尚書奏死罪已下,皆令勇參決」,讓其全面參與朝廷軍國事務的決策和死刑以下案件的核准。當時突厥威脅京師長安,楊勇曾帶兵駐守鹹陽防備。開皇四年(584)閏四月間,文帝曾派楊勇鎮守洛陽。開皇十六年(596)正月,文帝又冊封楊勇的七個兒子為王。
  • 隋唐人物︱隋文帝獨孤皇后教子無方與隋朝二世而亡
    開皇元年(581)二月十四,楊堅接受北周靜帝禪讓,登基稱帝建立隋朝,兩天後即於二月十六立楊勇為皇太子。文帝為培養楊勇的行政能力,「軍國政事及尚書奏死罪已下,皆令勇參決」,讓其全面參與朝廷軍國事務的決策和死刑以下案件的核准。當時突厥威脅京師長安,楊勇曾帶兵駐守鹹陽防備。開皇四年(584)閏四月間,文帝曾派楊勇鎮守洛陽。開皇十六年(596)正月,文帝又冊封楊勇的七個兒子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