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名叫楊素,字處道,出身名門望族弘農楊堅一直是「自稱」。楊素「美須髯,有英傑之表」,可以說一位帥哥,明明可以靠臉吃飯,但楊素學習刻苦,「善屬文,工草隸」,精通兵法。楊素在北周滅齊的戰爭中就嶄露頭角,楊堅矯詔輔政後,楊素主動投到楊堅門下。
但楊素的媳婦隋文帝當時準備平定南陳,楊素幾次獻策,又被恢復了官職,並委以重任。說楊素是第一名將,主要是他通過極為出眾的軍事才能,為隋朝統一做出了以下幾大功績!
其一,率領水軍控制長江中遊,平定南陳;其二,平定江南叛亂,鞏固隋朝統一;其三,大破突厥,威震北方
楊素雖然具有超然的軍事才能,卓越的文學天賦,但他也是一位十足的奸臣,他曾陷害良將,害死史萬歲。
此時楊素的威望已經達到頂峰了,隋煬帝也對他非常忌憚,楊素對這一切非常明白,重病期間拒絕治療。臨終前楊素為薛道衡寫了一首五言詩,氣勢宏大,風韻出眾,薛道衡讀後感嘆道:「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豈若是乎!」不久後,這位隋朝的第一名將,第一奸臣病死於長安。
楊素(544年—606年8月31日),字處道。漢族,弘農華陰(今屬陝西)人。隋朝權臣、詩人,傑出的軍事家、統帥。 他出身北朝士族,北周時任車騎將軍,曾參加平定北齊之役。他與楊堅(隋文帝)深相結納。楊堅為帝,任楊素為御史大夫,後以行軍元帥率水軍東下攻陳。滅陳後,進爵為越國公,任內史令。楊廣即位,拜司徒,改封楚國公。去世後諡曰景武。
楊素為什麼不自己稱帝?不是楊素不想稱帝,實為根基不足。
皇帝不是誰都能做的,特別是開國皇帝,除了自己本身的能力外,還需要靠家族影響力、財力、人脈及外部勢力等來支持。所以開國皇帝裡面,大部分都是世家大族的人,而且還是與其它世家勢力相聯合才能成功,真正的全靠農民起義而不藉助其它勢力的最終都會失敗,劉邦也是靠著原來六國殘餘貴族的支持,不然光靠劉邦及呂家本身哪有這個財力來供養軍隊,朱元璋也是通過藉助其它勢力來完成統一天下的。
楊堅出身弘農東漢末年的弘農楊家,與當時的袁家一樣是顯赫的世家大族,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頑強的生存了下來,其祖與其父在北周地位都比較顯赫,其父楊忠更是手握北周的軍政大權,而且楊家與獨孤氏、宇五胡亂華時期那樣佔絕對優勢,但也是勢均力敵的。
楊素是聰明人,也能看得清形勢,而且與楊堅同是楊氏,所以他只能輔助楊堅,而不會與楊堅爭奪帝位。雖然其子楊玄感在楊廣時期有過造反,但兩個月左右就迅速撲滅,從這可以看出根基的深淺。
[免責聲明]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