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頌麵包最大的特點是酥脆的外皮。又香又酥,內裡質地棉柔,咬一口是滿滿的奶油香氣,一邊吃一邊掉下外皮的屑就是麵包酥鬆的證明。奧黛麗赫本在《蒂凡尼的早餐》手中拿著的那塊麵包就是香酥且奶香味十足的可頌麵包。
可頌是法文Croissant的音譯, Croissant則是新月的意思,被譯為羊角麵包、新月面包、可頌。因為可頌通常是牛角的形狀,所以大家總是將它和牛角麵包對比。有句廣告語怎麼說的來著,「並不是所有的奶茶都是香飄飄」,同樣的,並不是所有的牛角麵包都是可頌哦。
可頌通常被做成牛角的形狀,但是在法國巴黎卻更多的出現了長形的可頌。不論可頌是什麼形狀,口感才是區分它的指標。有的硬麵包也經常會被做成牛角形狀。可頌由麵粉、牛油(黃油)、糖、雞蛋和酵母製作而成。有的會搭配各種果醬等食用。材料簡單,製作起來卻十分需要技巧,要經過三折三次、三折四次等,不同的折法決定最終成品的層次感,很考驗麵包師的功底。
牛角、羊角麵包並不一定是可頌,但可頌卻可以做成羊角麵包、牛角麵包。那究竟哪種是羊角可頌?哪種是牛角可頌呢?在法國是用形狀和材料來區分的,牛角麵包是用植物油做的,羊角麵包則是用真牛油做的。
丹麥麵包又稱起酥起層麵包,口感酥軟、層次分明、奶香味濃、麵包質地鬆軟。這種麵包多同吉士醬、水果等組合起來烘烤,是點心類的一種麵包。根據配料和摺疊進去的油脂的多少,分為各種類型。
可頌:
食材:高筋粉 200克
普通麵粉 200克
奶粉 20克
酵母 8克
鹽 8克
糖(細砂糖/糖粉)40克
牛奶 185克(先從185克開始向上加,根據麵團的溼度判斷)
雞蛋 1個
黃油(揉面)30克
黃油 (裹入)150克
工具:烤箱,廚師機(用麵包機或者手揉也可以),
將所有的麵團材料(除揉面黃油和裹入黃油外)揉成光滑的麵團。廚師機1檔混合5分鐘,3檔15分鐘。麵包機可以先走一個揉面程序。
在光滑麵團裡面中加入揉面黃油,繼續揉至完全階段(完全階段即麵團拉出膜)。廚師機再3檔15分鐘,麵包機再走一個揉面程序。
揉完後立即攤成大片,可以用烘培紙和保鮮膜做隔離(外層裹保鮮膜,以免麵團水分流失),送入冰箱冷凍30分鐘(注意這裡是冷凍哦)。
▼
Step 3
▼
▼
凍麵團的時候,將裹入黃油用烘培紙包好,擀成正方形大片,放入冷藏備用。
(買片狀黃油可省略此步)
Step 4
從冰箱冷凍室取出凍麵團,案板上灑少許高筋麵粉防粘,將凍好的麵團擀成黃油片兩倍長度,片狀黃油放在麵團中間。注意麵團和黃油片的應該差不多軟硬度(觸感稍硬,手指按壓留有指印)。
Step 5
麵團兩邊包裹住黃油,接口處捏緊。然後將麵團翻面,擀成長形。
▼
將長方形麵團大概分成8等分,從一邊的1/8處向裡折,另一邊也折過來,捏緊接口,再對摺。這樣就完成了第一次4折。保鮮膜包好,冰箱冷藏30分鐘(注意這裡是冷藏了)。
▼
▼
▼
▼
Step 7
▼
▼
冰箱冷藏30分鐘後,取出鬆弛好的麵團再次擀開,完成第二次4折,用保鮮膜包好再次送入冰箱冷藏30分鐘。
Step 8
冷藏時間到後,將麵團放在案板上,撒點高筋麵粉防粘,麵團直接擀開成3mm厚。分割成三角形,三角形的高度大概是16cm,底邊8cm左右。從底邊捲起來,尖角向下,放入烤盤,在溫暖溼潤處做最後發酵。發酵結束(跟之前相比2倍大),烤前刷上一層雞蛋液。預熱烤箱210度,中層,上下火,烘烤18分鐘。跟吐司一樣,可頌也是「萬物皆可夾」,將可頌從中間切開,夾一切你想夾的食材,燻肉、火腿、生菜葉、西紅柿、玉米等,充分發揮你的想像力,早餐可以變著花樣吃。並且,可頌跟丹麥麵包一樣,在掌握了基本麵團後,可以變出很多的花樣,這個變花樣的過程非常有趣,讓人想不上癮都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