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落下帷幕,斬獲「最佳男主角」「劇情類最佳影片」等多項大獎的《波西米亞狂想曲》給大家帶來了不少驚喜,讓無數搖滾粉絲們驚呼:搖滾殿堂級皇后樂隊終於有自己的傳記片啦!而更為驚喜的是,該部影片將於3月22日登陸各大影院和廣大「皇后樂隊」的粉絲們見面啦。
對於這樣一部用音樂譜寫而成的影片來說,字幕譯製相比配音譯製更能原汁原味地將影片的內容呈現給觀眾,從而給大家帶來一場非一般的視聽盛宴。所以,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字幕翻譯」和「配音翻譯」的不同與特點。
首先,無論是字幕翻譯還是配音翻譯,兩種翻譯形式都有一定的限制。例如,配音翻譯會受到畫面中人物口型與說話節奏的限制,因此在翻譯得時候,除了表達出內容之外,翻譯還需要額外對口型;而對於字幕翻譯,雖然相比對口型來說有了更多的自由度,但也需要遵守一幅字幕不超過16個字的限制。且現在的原版片觀眾都有較強的英文理解能力,因此翻譯在進行字幕翻譯時常常需要思考,到底是採用「直譯」還是「意譯」的翻譯方式來處理每句句子。如果沒有把握好「意譯」的尺度,怕被有些觀眾詬病「不夠忠實於原文」,如果「直譯」過度,又會產生「不接地氣」、「翻譯痕跡過重」、「太過生硬」等問題。要把握好「直譯」與「意譯」的尺度,對電影翻譯來說就是個考驗。
其次,對配音翻譯而言,除了翻譯準確、對準口型之外,對於「語言風格」的推敲也是不可或缺的工序,因為配音譯製的首要標準就是「貼戲」,也就是說翻譯出的對白一定要像是從這個角色嘴裡說出來的話才行。例如同樣一句「Don’t play dumb with me.」如果是一位教授在催他的學生交論文時說的話,那就該處理成「別在這裡裝糊塗。」但如果是一個市井流氓在收保護費時說的話,那就該處理成「少在這裡和我裝蒜。」同樣一句英文,同樣的意思,但用「裝糊塗」和「裝蒜」表達的任務性格和語言風格是不一樣的。為了「貼戲」,配音翻譯不僅要在這方面下一定的功夫,同時還要注重每個角色說話的語速、節奏、口吻等不相同之處,所以在配音譯製和對口型時,翻譯必須將這些因素納入考慮。這也是對電影翻譯第二關考驗。
然而對於字幕翻譯,少了口型和節奏的束縛,在翻譯時確實自由了不少,但觀眾對於譯文的依賴感也會隨之加強。因為對於觀眾而言,少了國語配音的幫助,所有的信息獲取與理解都靠一雙眼睛來完成。一邊是炫酷的畫面,一邊是滿滿信息量的影片字幕,這樣的負荷一定會給觀影者帶來一定的困擾,而對於影片的理解自然也會大打折扣。因此,字幕翻譯一定要「因地制宜」,根據劇情或者畫面的需要作出一定的微調,以更好的觀影體驗為目標來呈現譯文。就拿我們這部《波西米亞狂想曲》來舉例,影片中充斥著大量的歌詞,那大家一定知道歌詞翻譯並不是簡單的「中英轉換」,而是要讓大家在聆聽悅耳的音樂的同時,通過歌詞來更好地詮釋音樂背後的故事和情感。對歌詞翻譯地好不僅英文要好,樂感也要到位,兩者相結合,讓觀眾在不知不覺中就想跟著節奏一起唱的感覺就對了。
如果你也想領略這種視聽快感的話,那就趕緊來觀看這部《波西米亞狂想曲》吧,在電影裡邂逅音樂的美妙,和我們的搖滾音樂殿堂史詩般的「皇后樂隊」來一次親密接觸吧。
文字編輯 —— 夏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