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機在不斷推陳出新,流行音樂一如往日地盛行,
但是依然有這樣一群人在堅持曾經的音樂愛好,聽CD、唱片,沉浸在這樣的世界裡。聆聽唱片機傳出的音樂,仿佛踏上了時光列車,穿梭回那個黑膠唱片最興盛的時代……
黑膠唱片之於音樂愛好者,就像膠片機之於攝影愛好者那樣,彌足珍貴愛之深切。
因為它給了我們科技時代下,特別罕見的記憶溫度和生活質感。唱片上的一圈圈紋路、不斷跳動的唱針,讓人仿佛能觸摸音樂,忍不住在唱片的旋轉中不斷深陷,這應該是所有音樂發燒友最愛的事情。
隨著社會的發展,唱片店、音像店在急劇銳減,但是,
音樂的實體經濟也有一些新氣象,「唱片店」仍有生存空間。在昆明就有一家收藏了超多黑膠唱片的老店,名叫
雲南視聽音樂文化中心,也有人叫它視聽俱樂部,進店就可以看到兩隻紅色的大喇叭,
充滿懷舊情感的錄音機、開盤機、音響、唱片,滿屋子都是,琳琅滿目,對於楊老師來講,這些都是寶貝。從國防路搬到頤高數碼城,又從頤高數碼城搬到忠明路,已經五年了。推開門的一瞬間,仿佛穿越了時光,來到了老舊的收藏室,
裡面滿滿當當放滿了唱片和CD。優優一下子就被震驚到,原來在昆明還有這樣的地方存在。
楊奎峰老先生是這家店的主理人,
他從事音樂推廣四十餘年,舉辦過百場的音樂推廣活動,其足跡遍布大江南北。從政府機關部隊到院校講堂,從私人會所到公眾圖書館,為官員、學生、商界精英、市井民眾介紹推廣音樂文化。
曾在廣播電臺,電視臺、報社從事音樂推廣主持,
被譽為昆明的音樂老炮、唱片界的堂吉訶德。楊奎鋒老師個人收藏達5000多張,來自世界各地,都是原版!說起來輕描淡寫,但是了解的人,才知道這其中的厲害。
80年代,改革開放的好時機,外國音樂出現了,從磁帶到黑膠到CD,那時候的黑膠非常珍貴很少,
楊老先生迷上了黑膠,開始收集。他有大量原版磁帶,因為那時候黑膠很少。
21世紀,有了「走出去請進來」的政策,讓他們可以觸碰到黑膠的浩瀚世界。楊老先生的黑膠來自很多方面,各種一切可能的辦法他都試過,
有的來自外國友人,他形容自己收集黑膠達到了一種近乎瘋狂的程度。每一次在工作室收到新的黑膠唱片,能讓他開心一整天,黑膠便是楊老先生的開心果。
這裡除了音響、CD、唱片等和音樂相關的東西,還有楊老先生收藏的許多有意思的小物件,以及藝術家朋友的版畫等,可以說是楊老先生的寶藏庫了。
楊老先生收藏了100多臺手提式音響,基本上以日本生產為主,
三洋、東芝、大三七為代表,而大三七是所有手提式收錄機的最高典範。這些在八九十年代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價值七八千,實在難以擁有。
雖然現在也不便宜,但是這其中代表著楊老先生難以捨去的情結,在他們的少年時代,
手提收錄機,大喇叭褲,一路播著,還要用枕頭毛巾縫個套把收錄機塞進去,這是那時候的時尚前鋒。這就像曾經初中時代,我們省吃儉用,攢錢買mp3,偷偷躲在被子裡聽周杰倫的時候,
那是我們逝去的青春,最美好的回憶。對於許多人不懂古典音樂的現象,楊老先生一方面感到惋惜,
認為這是我國教育的一大缺少導致,另一方面,楊老先生又覺得,沒必要非要弄懂,
古典音樂這麼好聽,只要能讓你興奮,讓你開心就好了,你只需要享受其中便足夠。黑膠和唱片的魅力,也許只有深愛它的人才能寫出如此動人和幽默的故事。黑膠能夠以實物的方式讓我們接觸到音樂。
每一張黑膠的設計,從包裝封面到打開的剎那,看到裡面的內容觸摸到碟片的手感和氣味,都蘊藏著儀式感。 聽黑膠能夠「強迫」我們去完完整整的耐下心來聽完樂隊的一整張專輯。
很多珍貴的黑膠也非常具有收藏價值,當你在唱片店偶然淘到一張心儀的唱片,那種興奮甚至可以持續一整天。
當問道這裡平時顧客多不了多,卻得到了意外的答案,
「平時總有許多老顧客來光臨」,聽到這樣的答案,優優心中是比較開心的,
如今復古回潮,許多曾經時尚的東西也有了回熱的機會。像唱片CD這樣的「老」東西,似乎又能重新煥發生機。還有顧客每個月固定都會來這裡淘東西,如獲至寶般,把他們帶回家中。
如今楊老師已經六十多歲,但是音樂的光芒從未在他身上停止。最近一次,楊老先生帶著黑椒唱片去參加了大理麋鹿星球的活動,
他一直都在致力於傳播音樂的路上,未曾止步,在無數人的心中種下關於音樂的夢想。疫情期間有了空閒,
楊老師整理髮行了一本黑膠唱片書籍——《影響世界的聲音--楊奎鋒的黑膠收藏》,裡面介紹了111張影響世界級的黑膠唱片。這111張黑膠唱片,不是從古典音樂愛好者或音箱發燒友角度出發,而是想通過這些唱片,
讓普通人也能夠通過這些黑膠唱片,從中認識到我們耳聞過的歷史事件。本書收集的111張黑膠唱片源於感恩音樂,感恩貝多芬的111號鋼琴奏鳴曲。每一張都是一個故事,
有古典、搖滾、爵士樂、電影音樂劇,甚至還有一些非音樂的錄音,若是感興趣,就帶上個小夥伴去淘一淘吧!很多時候,優優都會從心裡感謝這些遇見,讓我們真正地了解到,
現實生活中真的有人在為自己的愛好、夢想,而認真努力地前進。一些隨著社會發展而悄悄消失的事物,依然有這樣一群人在堅持,是多麼難得,多麼觸動人心。
在楊老師的唱片寶藏店中,優優偶然看見牆上的一幅題字:
「鹹池之樂」,這句話出自《莊子·天運》,很好地代表了楊老先生對於音樂的堅持。
打卡指南
【名稱】雲南視聽音樂文化中心
【地址】盤龍區忠明路256號金州灣—藍嶼B區大門口臨街鋪面(頤高數碼向西200M)
【交通】自駕或乘坐地鐵2號線至白雲路地鐵口B口再步行700米到達,或乘坐公交105路、71路、3路、23路、61路、236路至鳳凰新村站下車,步行600米左右到達。
#今日互動#
你最喜歡聽什麼音樂?
你還知道昆明哪家唱片店或音像店?
快來留言區與優優分享一下吧~
- 100萬+爆文 -
我是作者小袍子
快掃描微信二維碼來找我聊天呀~
☟☟☟
文案丨小袍子 攝影、後期丨貳十伍
圖片聲明丨圖片由昆明優生活實拍,未經授權禁止使用及轉載
文章聲明丨內容系昆明優生活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商務合作丨18987021999(微信同號)
主編電話丨15908805907
法律顧問丨王顧問 1539426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