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基礎訓練——練聲曲的應用

2021-03-01 聲樂助手

練聲曲可以用各個母音或混合母音或子母音混合音,也可以用音階的音名1234567等等來練唱,也可以在練聲曲上安排歌詞來練習叫帶詞練習。發聲練習過程中,是以聲音效果和發聲器官肌肉適度的標準去調整發聲器官的機能和狀態的,每個人的發聲器官的構造、嗓音條件、聲音類型、發聲習慣各不相同,因此,並不是每一種類型的練習都必須唱,而是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選擇練習,而且不同的學習階段,選擇的發聲練習也是不同的,但一般情況下,開始的練習總是選擇元音和比較平穩的音階開始練聲。

一般來說選擇「o」或者「u」之類的比較圓潤的元音開始著手練習,因為這些元音容易形成需要的空間,比較容易保持喉嚨打開的基本狀態,也比較容易形成喉嚨空間的狀態。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唱歌者應根據自己的感覺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母音來練習。我們在練習中要多動腦子,善於思考,千萬不能一個勁地傻唱:

1、「哼鳴」的基本練習

一般在開始練聲時,先練練「M」是有益的,因為發這個音容易達到高位置和靠前、明亮、集中的效果。練習哼鳴時首先上下唇自然地閉上、口腔內部要打開,好像閉口打哈欠的感覺,感到聲音向高位、額竇、鼻竇處擴展,但切勿把聲音堵塞在鼻腔裡,否則會發出鼻音。

2、母音的練習

除進行哼鳴練習外,更多地是進行母音的練習,如a、e、i、o、u等單母音練習,也可用混合母音練習如ma、me、mi、mo、mu等等。

3、連音練習

歌唱聲音的主要表現力就在於聲音的連貫優美,為了使聲音有更多的連貫性,可以將練習的音域相對拉寬些,練習也可以隨之難度更大些。

4、頓音練習

頓音唱法又稱為斷音唱法。要求唱得清晰,短促,靈活,富有彈性,集中感強。練習時要注意一字一音的靈活性和一字一音的連貫性。

5、連音和頓音結合的練習

在基本掌握了連音和頓音唱法的基礎上,可以加連音、頓音結合在一起的練習,這樣有利於歌唱狀態的統一,頓音好像是一個「點」,連音像是一條「線」,這樣以點帶線,便聲音的位置統一,並保持氣息均勻流暢。

6、保持共鳴位置不變的練習

找共鳴位置最好的辦法就是體會「哼鳴」感覺,如果這個共鳴焦點找準了,那麼其它所有的音都應該向這個哼鳴位置靠攏,這樣才能達到歌唱的高位置,使聲音上下統一。

7、聲音靈活性的練習

這種練習主要是為了適應歌曲演唱中快速、流動的要求,以達到更積極的身體、喉嚨、氣息的配合。

8、字聲結合練習(帶詞練習)

要求根據詞意富有想像,有意境,有畫面,語氣有表現,聲音有樂感,有感情地去唱。力求做到字準腔圓,以情帶聲,聲情並茂,慢慢地向歌唱歌曲作品過渡。

9、練聲注意事項

1)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嗓子,適當地練唱,發聲練習的時間,初學時20分鐘一次為宜,以後逐漸地加至半小時或一小時,堅持每天練習最重要,絕對避免用全音量來練習。大聲地亂唱,容易使歌唱器官受損。

2)在沒有能力唱高音之前,切勿做高音練習,經常唱一組你最滿意的音,選擇曲目更要謹慎,不要唱不適合自己的曲目。

3)每次練習應有新鮮感,精神集中,感興趣地練習。

4)練習時要多用慢的、短的樂句作為最初的練習。

聲樂訓練特別需要時間,奇蹟是沒有的。「百分之十的智慧,百分之九十的努力。」

相關焦點

  • 聲樂基礎訓練-練習曲的練習!
    練聲曲可以用各個母音或混合母音或子母音混合音,也可以用音階的音名1234567等等來練唱,也可以在練聲曲上安排歌詞來練習叫帶詞練習
  • 聲樂:唱歌練聲常見的三大誤區
    小編使用了大量篇幅,來科普練聲對於我們學習唱歌的重要性,不過,其實許多同學早已意識到了這點。或是通過聲樂書籍,或是通過教學視頻,每天都刻苦地進行著練聲,希望能夠以此改變自己的聲音狀態。但是,這些同學對於練聲的認知,也並不一定完全正確,接下來,小編就來說說許多朋友對於練聲普遍存在的三大誤區。
  • 女高音聲區統一訓練研究
    二、女高音聲區統一的訓練技巧——以斯皮格《高級聲樂練聲曲(第一冊)》為例  聲樂練聲曲是成為一個優秀歌者必不可少的基礎訓練素材,但在我國傳統教學模式中,卻常常忽視練聲曲的訓練價值,以致在其長期聲樂教學裡未得到廣泛運用。
  • 半聲練習在聲樂訓練中的應用
    威爾認為,輕聲可以改善讀字不清,大聲的輕聲應該在八至十尺遠的地方仍能聽得清楚。馬臘費奧迪在《卡魯索的發聲方法》一書中說,在自然領域中,只需要用少量的聲帶張力和少量的氣息來發出每個聲音,這樣,才能建立起一個均衡的發聲機能。我國著名聲樂教授王福增採用「微聲」唱法,訓練出很多國內著名的歌唱家,他們不僅能唱好民歌,也能演唱難度相當大的西洋歌劇詠嘆調。
  • 學聲樂的唯一「捷近」
    我們應該把練聲速度放慢,聽聽自己哪個音唱得不準,先把音準解決,然後唱好基礎曲目。訓練到能駕馭小作品了,再去提高難度,這樣感覺就會好很多。聲樂的基礎訓練如果急於求成,之後的演唱會非常困難。聲樂的基本功比如呼吸、語言、共鳴、發聲等技巧,都不是可以在短期之內快速解決的事情。深呼吸、打哈欠、把喉嚨放鬆等狀態,都是慢動作的呈現。尤其是學習民族聲樂更得慢練。戲曲民歌裡總有很多韻腔,「小彎」很多,有時一個字拖半天,這是民族聲樂韻味特有的細節,而現在的人,戲曲、民歌積累的量遠遠不夠,聽流行歌曲聽得多,語感不好,樂感不好,節奏不準。要解決這些基礎的問題,只能通過慢練,別無他法。
  • 全部包括的練聲方法一一意念練聲法
    火箭組合楊超越每個喜歡唱歌的人都希望自已的歌聲悠揚動聽,婉轉優美,然而這些效果不是那麼簡單就能獲得的,必須通過嚴格的聲樂技術訓練才能得到,然而即是有聲樂練聲的正確方法和老師的指點,也不一定能達到以上的效果,還有一個很重要很關鍵
  • 基礎開嗓發聲訓練
    ,發聲練習無疑是聲樂學習中最重要的環節,要想獲得漂亮的歌唱音色就必須掌握正確的並且能結合自身的發聲方法。好的歌唱聲音需要高中低聲區轉換自如,而且音色統一,這就使得在練聲過程中格外注意換聲區的訓練了。   3、嘴型及聲形的豎立。「豎」的聲音由於充分得到了咽腔、口腔、鼻腔和頭腔等腔體的共鳴,特別是頭腔的共鳴,使聲音音色變得豐富並且極富穿透力。
  • 分享 《聲樂基本功訓練》之一
    一, 《  刻苦學習   方法正確》(一)       聲樂的學習是一個漫長、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習的目的、嗓音的天賦條件、對聲樂原理的理解程度、訓練的方法之差別,直接影響一個人的學習進度。      聲樂的練習曲、教科書遠沒有鋼琴哪麼豐富、有分量,聲樂學員數量同樣沒有鋼琴學員那樣聲勢浩大。聲樂教科書既要講概念,又要講具體的方式方法。分清哪些是合理、科學的聲樂要領,哪些是誤解、不良習慣。面帶微笑、半打哈欠的狀態有什麼實用意義?丹田用氣的要點是哪些?字正腔圓、以字帶聲、以情帶聲的具體步驟是什麼?如何求得「內感覺」與「外感覺」的基本一致?「面罩音」與「腦後音」的差別在哪裡?
  • 學習 | 簡單扼要的練聲方法
    點我看聲樂吧點我看聲樂學習「練聲」是每一個學習播音主持專業的同學必須要每天持之以恆練習的,但是,練聲的方法總是各不相同,到底怎麼樣練習才是科學合理有效呢,今天我們先來介紹初級版u——的半虛音的練習u——的半虛的音,做好提打挺松,感受整體的胸腔的基礎共鳴,感覺自己是一個小火車,而u,是一顆彈性的小球,在橫膈膜上不停的彈發。m——的半虛音的練習閉合口腔,發出m——的延長音,感受氣流順暢的從鼻子中流出,感受鼻腔,口腔的共鳴,這個時候,可以調整軟顎,感受軟顎的抬起,落下,對m——的音色的影響。
  • 最科學的聲樂訓練方法----半聲練習
    輕聲訓練可以加強聲帶發聲機能的耐力,既能保持聲帶的健康,又能醫治受傷的聲帶,使其恢復能力。著名的歌劇女高音金克·米蘭諾在介紹她的聲樂學習過程時說,她的老師從不允許她把聲音唱得很大,所有的練習都是用小聲去唱,這種方法對她有顯著效果。柯威介紹說:「輕聲是測驗和練習母音的一種技法,可以用來糾正各個母音不良的發聲狀態。」
  • 【聲樂大課堂】陳威廉老師《少兒合唱訓練》觀後感
    人聲的最高藝術為合唱,童聲作為合唱的一個重要形式,如何將一群沒有任何聲音基礎的孩子們培養打造成訓練有素的童聲合唱隊員?
  • 歌唱練聲中如何選對母音、母音訓練技巧
    聲樂訓練常用的母音是a,e,i,o,u.這些母音的發音有寬有窄,有暗有亮。為了使歌唱的發音位置統一,音色統一,可把以上母音結合成「妹、媽、咪、歐、努」,並按聲音色彩分成寬窄兩組。「烏、歐」為寬母音組,「衣、呃」為窄母音組。歌唱訓練中母音的選擇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母音選擇不當,不但練不出效果、耽誤時間,還可能練出問題和毛病。每個人需要從哪幾個母音開始練習,要看具體情況。
  • 聲樂教學中發聲練習的作用
    在聲樂教學中聲音的訓練可分為發聲訓練、練聲曲、歌曲演唱三個部分。其中,發聲訓練是聲樂教學中的基本功,是必不可少的練習。通過正確的發生訓練,養成良好的歌唱狀態,使學生形成正確並適合自己的演出方法,增強呼吸的控制能力,將歌唱技術成為歌唱的表現手段,從而使演唱美妙動人。
  • 聲樂練習:唱歌技巧和發聲方法
    聲樂專業是一門技術性和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僅憑理論知識和文學資料去進行學習是非常困難的,它主要是通過正確的發聲訓練和不斷的歌曲演唱來逐步完成的。每位歌唱者必須通過發聲練習的途徑,掌握科學的歌唱發聲的基本方法,使歌聲美妙動人。
  • 唱歌技巧與發聲方法基礎練習!
    1、每位歌唱者一定要充分理解和運用氣息發聲和氣息控制的方法(即橫隔膜的呼吸方法), 因為在整個聲樂功能系列中,歌唱呼吸是最重要的一環,是整個歌唱建築的基礎,因此必須明確 呼吸的重要性,重視練好歌唱呼吸的基本功。
  • 正確的發聲方法總結丨送給正在學聲樂的你!
    第一階段以中聲區訓練為基礎,掌握基本的發聲方法,調節和鍛鍊肌肉以適應歌唱技術的需要。無論哪一個聲部,都應該從中聲區開始訓練。練中聲區的音相對鞏固後再逐步擴大音域,要知道聲樂學習要從基礎入手,中聲區是歌唱嗓音發展的基礎,基礎必須打得紮實,要記住「欲速則不達」的道理。
  • 淺談 聲樂發聲練習特點
    對於表演作品發聲練習更是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首先發聲練習是聲樂最基礎的一種練習方式,在日常練習的各個元音字母和輔音字母可以使歌唱者對歌曲文字有一個良好的表達,氣息的訓練為歌唱提供了最基礎的保證。在表演作品時有很多的感覺是稍縱即逝的,而在發聲練習時可以對這些稍縱即逝的感覺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培養感覺。
  • 聲樂訓練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轉發或分享本頁面內容。  聲樂的方法究竟是什麼?如果大家留心我介紹的現代聲樂演唱法就會有一些疑問,在演唱法中什麼方法都沒提,僅僅是提到兩項訓練,一是咬字訓練,二是 音樂表現,至於通常提到的共鳴、位置、呼吸等等一字都沒提。這是為什麼?
  • 最科學的聲樂訓練方法半聲練習
    我國著名聲樂教授王福增採用「微聲」唱法,訓練出很多國內著名的歌唱家,他們不僅能唱好民歌,也能演唱難度相當大的西洋歌劇詠嘆調。著名聲樂教育家、歌唱家田玉斌講道:「我經常小聲為學生做示範,尤其是為高聲部的學生做示範時,為了能唱出很高的音,我總是努力將喉嚨打開唱輕聲。這樣久而久之,我可以唱出連我自己都感到吃驚的很高的聲音。」
  • 哼鳴的練聲技巧,是重要的歌唱訓練!
    在聲樂學習中,哼鳴練習是一種很重要的訓練方法。「哼鳴」也稱之為哼唱,它是用鼻腔發出「M」音來練習發音的方法。一、哼鳴練習能較好的使喉部肌肉放鬆,進而有助於打開喉嚨「打開喉嚨,穩定喉頭」是歌唱基本功訓練的前提,是歌唱者聲樂技巧能否順利發展的關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