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叛抗日名將楊靖宇將軍的4人,都是他親信,其中一個竟是他養子

2021-01-18 騰訊網

1939年冬天,楊靖宇組織東南滿反日偽軍「討伐」作戰,指揮部隊化整為零,打遊擊戰,他自己則率領警衛旅在濛江一帶作戰。1940年2月,他以一敵百,與敵軍周旋了六天六夜,最終壯烈犧牲,年僅35歲。

日軍的指揮官很好奇楊靖宇已經很多天沒有食物了,他是如何活下去的,竟殘忍地剖開了楊靖宇的肚子和胃,裡面的景象震驚了在場的日軍。原來啊,楊靖宇的腸胃裡,沒有一粒糧食,只有沒消化的草根樹皮,以及棉花。事實上,若不是因為這幾個人的背叛,楊靖宇可能不會犧牲。出賣他的人是誰?

在艱苦且殘酷的環境下,東北抗聯出了很多叛徒,害死楊靖宇的叛徒有四個。第一個,原東北抗聯第一軍第一師師長程斌,也是楊靖宇最得力的助手。1938年7月,他帶著115名部下叛國投敵,被日寇任命為隊長,組成「程斌挺進隊」。也就是這支部隊,將楊靖宇部隊逼入絕境。他為日寇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摧毀了70多個抗聯的補給生命線——密營,從而讓楊靖宇部隊陷入了彈盡糧絕的境地。解放後,程斌被槍斃。

張秀峰,楊靖宇警衛排的排長,也是出賣他的第二個叛徒。值得一提的是,這人還是楊靖宇將軍的養子。張秀峰15歲那年,被楊靖宇收養。沒想到他在1940年2月1日時,帶著抗聯經費9960塊大洋叛變投敵,致使楊靖宇的行蹤被暴露。他唯一講良心的地方,就是在拉警衛排其他人叛變時,沒有襲擊身邊只剩下幾名戰士的楊靖宇。

第三個叛徒叫趙廷喜,是一個排長。他將楊靖宇的藏身地悄悄告知了日寇,讓精疲力盡的養楊靖宇被俘獲。1946年,人民政府在楊靖宇將軍的墳前槍斃了這個叛徒。

第四個叛徒是張奚若,他跟著程斌一起叛變,是程大隊有名的機槍射擊手。他與副射手白萬仁、彈藥手王佐華被稱之為「鐵三角」,三人一起叛變。在追擊楊靖宇的過程中,三人受傷了,在濛江縣城裡養傷。

1940年2月23 日中午,三人正在一起打牌,駐守在濛江的偽通化省本部接到楊靖宇在三道崴子的報告,由於大部隊都在山裡圍攻楊靖宇,一時間沒有兵可派。於是,偽軍就把在縣城裡養傷的士兵集中起來。三人被編入第一批快速挺進隊,當日寇讓楊靖宇投降被拒時,張奚若奉命扣動扳機,射殺了楊靖宇將軍。

楊靖宇犧牲的第二天,程大隊接到把他的頭顱送到長春的命令,程斌點名讓張奚若負責這個任務。接著,張奚若和王佐華將楊靖宇將軍的遺體抬到鍘刀上,白萬仁殘忍地鍘下了楊靖宇將軍的頭顱。

後來,因複雜的歷史,三人逃脫了應有的審判,張奚若只在特殊時期坐了兩年牢。1984年,吉林日報的一位記者採訪他時,他竟然拒不承認自己參加過抗聯,更沒打死過楊靖宇將軍。對此,許多抗聯老戰士終生耿耿於懷。

雖然楊靖宇將軍犧牲了,但他的精神永存!為了紀念他,東北民主聯軍通化支隊於1946年改名為楊靖宇支隊,濛江縣改名為靖宇縣。直到現在,楊靖宇支隊仍然在。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楊靖宇:白山黑水間的抗日英雄
    東北抗聯最多時曾發展到11個軍、3萬餘人的規模,其中7個軍是直接在中國共產黨滿洲支部組織下,於群眾中創建起來的,其領導幹部大部分是中國共產黨員。東北抗日聯軍的行程,推動抗日遊擊戰爭迎來新高潮。在東北的深山密林中,在零下幾十攝氏度的冰天雪地裡,始終有這樣一群戰士,在裡無糧草、外無救兵,甚至許多國人都不知其存在的情況下,堅持和侵略者作戰周旋。十冬臘月的東北寒風刺骨,墮指裂膚。抗聯戰士缺吃少穿、缺槍少彈,有些部隊甚至連禦寒的衣服都沒有,即便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楊靖宇將軍及其他抗聯的領導人依然堅持戰鬥。1939年冬季,是東北抗日聯軍最艱苦的時期。
  • 王宜田:抗聯戰友心目中的楊靖宇——紀念楊靖宇將軍誕辰116周年
    1931年4月下旬,中共滿洲省委組織部長何成湘在瀋陽中共滿洲省委機關第一次見到楊靖宇。他回憶說:「一天,有一個人來找我,這個人瘦高個兒,四方臉。因為衣服的破爛,加上那一頭蓬亂的不肯馴服的頭髮,使人感到生活把這個年青人折磨得不輕。那風塵僕僕的模樣像是經過長途跋涉而來的。可是,他那雙濃眉下面的大眼,卻炯炯有光,這眼光,給人一種堅強不屈的感覺。
  • 這個日本人捕殺了楊靖宇,楊靖宇的犧牲震撼了他,他選擇剖腹自盡
    這個日本人捕殺了楊靖宇,楊靖宇的犧牲震撼了他,他選擇剖腹自盡要問楊靖宇是誰,估計小學生都知道,他是一位抗日英雄。在十分艱苦的條件,楊靖宇在東北堅持抗日多年,最後被一個日本人殺害,他叫做岸谷隆一郎。然而,楊靖宇的犧牲讓岸谷隆一郎十分震撼,讓他選擇了剖腹自盡,為什麼會這樣呢?1940年2月,因為東北抗聯出現了叛徒,所以楊靖宇被日軍圍困了5天之久。他之所以被困,是因為他選擇掩護大部隊轉移,最後沒辦法撤退了,岸谷隆一郎就是和楊靖宇作戰的日軍最高指揮官。
  • 楊靖宇將軍犧牲前說的一句話,令日軍為之落淚,這才是中國軍魂!
    如今在了解了楊靖宇將軍的一生後,終於忍不住動筆,寫下這個已經被世人遺忘的鐵血男兒的故事。2、初入革命楊靖宇,原名馬尚德,字驥生,河南省確山縣李灣村人。1905年2月13日,馬尚德出生在河南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因為幼年喪父,馬尚德一直由母親含辛茹苦地拉扯長大。
  • 此人是抗日名將,只因叛徒出賣而犧牲,日軍都為其感到不值
    而此人是抗日名將,因叛徒出賣而犧牲,日軍皆為其不值!而由他帶領的部隊,在打仗方便很是彪悍,而且還擅長遊擊作戰,讓日本人聞風喪膽,然而就是這樣的一支部隊,卻輸在了自己最親近的人手上。連作為對手的日軍多為他不值。
  • 楊靖宇:為抗日隱姓埋名十多年,犧牲後日軍為之泣!後人承其遺志
    就在楊靖宇帶著部隊抗日時,他的家人郭蓮和母親被日本軍和漢奸盯上了。日本人收到風聲說郭蓮家的男人參與了抗日,於是,為了找到了這個「抗日分子」,日本人經常將郭蓮和婆婆抓去嚴刑拷打。1938年,楊靖宇的母親因遭敵人數次毒打而染病辭世,離世前,她拉著兒媳郭蓮的手叮囑他說:「娘是見不到他了,你一定等他回來,一定要找到他!」
  • 用國粹演繹國魂,京劇《楊靖宇》在白山震撼上演
    這是楊靖宇將軍年輕時在獄中所作的一首詩,也是他在民族存亡之際的真實心跡寫照。關於楊靖宇將軍的故事,可謂是家喻戶曉,我們從歷史課本中讀過,從影視劇中看過。今天,一臺別開生面的京劇演出,再一次將觀眾們帶入歷史長河,重溫那段血與火的崢嶸歲月。12月21日晚,白山市政務大廳一樓禮堂內燈火輝煌、鑼鼓鏗鏘,大型原創現代京劇《楊靖宇》在這裡震撼上演。
  • 楊靖宇將軍:為革命徵戰一生,「兒子」卻叛變,戰死細節讓人淚奔
    他本姓馬,年幼在村裡念書的時候,先生看他品行端正,於是給他起了個名為:「尚德」,從此他便有了自己的大名:馬尚德。「尚德」這個名字雖好,但是真正讓人們銘記他的卻是用了另外一個名字:楊靖宇。楊靖宇這個名字是他為了工作需要而改的,家裡人都不知道。
  • 《楊靖宇大擺口袋陣》唱活了英雄
    站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東北抗日聯軍陳列廳裡,一排排的照片、一幕幕的場景、一段段的故事以及一個個的人物……讓人應接不暇。
  • 抗日名將薛嶽,103歲去世,他的3位妻子,都有怎樣的結局?
    在抗日戰爭的時候,我黨的革命戰士自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其實在國軍的隊伍中,也有很多抗日名將。他們在抗日的戰場上,也立下了汗馬功勞。薛嶽將軍就是其中一位,只是薛嶽將軍的晚年生活很是悽涼。抗日名將薛嶽將軍,其實他的本名不叫薛嶽,而叫薛仰嶽。
  • 韓國瑜神似抗日名將? 臺網友樂了:剛好一個抗綠一個抗日
    作者 | 汪夢唐▲抗日名將饒國華和國民黨高雄市長參選人韓國瑜
  • 東北抗聯英雄楊靖宇|年僅35歲壯烈犧牲,殘暴日軍為其舉行「慰靈祭」
    當時的中國風雨飄搖,百姓生活困苦,在這小小的村落裡,楊靖宇和其他農村孩子一樣下地幹活,補貼家用。幸運的是,他有一個深明大義的母親,在楊靖宇幼年的時候,識字不多的母親張君常常給他講古代的英雄俠士的故事,其中嶽飛的故事最讓楊靖宇心折,嶽飛精忠報國的豪情壯志和英勇的抗金事跡讓他久久沉吟。
  • 此人與楊靖宇齊名,日軍稱割他一兩肉賞黃金一兩,解放後未授軍銜
    在東北抗日聯軍的隊伍中,楊靖宇可以說是一面旗幟,有一個人與他齊名,日軍對外宣稱,割下他身上的一兩肉賞黃金一兩,然而最終也未抓住此人,解放後這位將軍卻未被授任何軍銜。
  • 抗日英雄楊靖宇:被出賣後犧牲,日軍刨開胃,發現只有棉絮跟樹皮
    如今回顧抗日史,大部分都是看當時是怎麼抵抗,又是怎樣的心酸,這並沒有什麼,只是,當初選擇統一戰線抗日,並沒有那麼容易。九一八事變之後,當時的政府採取不抵抗政策,但這一決定,很多人都接受不了,於是當地很多人自發地選擇抗日。
  • 抗日名將的書法你應該有一份
    14年艱苦抗戰就此開始今天,當我們翻開這一張張老照片不是為了去揭這個民族的傷疤而是身為一個中國人,無論過了多少年都應該銘記自己國家曾經的磨難記九一八事變八十五周年書法聚焦按東北抗聯的英雄兒女在極端困難的敵後環境下在冰天雪地的惡劣自然條件中14年間對日作戰次數10餘萬次牽制76萬日軍,消滅侵略者18萬東北抗日聯軍領導人楊靖宇將軍犧牲後
  • 韓國瑜神似抗日名將 臺網友:一個抗綠一個抗日
    抗日名將饒國華和國民黨高雄市長參選人韓國瑜(來源:中評社)海外網10月28日電近日,有臺灣網友展示圖片,稱抗日名將饒國華的面容和國民黨高雄市長參選人韓國瑜長得幾乎一模一樣,甚至連「髮型」都像,引發網友熱議。
  • 電影《楊靖宇》首映式舉行
    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李寶清、張憲中、陳鋒、於燕、姚新文、金冬江、戚存傑、李成寬、付自成等,楊靖宇將軍嫡孫馬繼志,以及影片《楊靖宇》劇組代表,市楊靖宇研究會和信陽市有關負責同志出席首映式。楊靖宇將軍是從駐馬店走出去的著名抗日民族英雄,是「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全國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之一。
  • 電影《楊靖宇》9月18日全國公映
    1905電影網訊2019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變爆發88周年紀念日,以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為主人公的歷史、戰爭電影《楊靖宇》,在位於盧溝橋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行了隆重的首映儀式。上午9點18分,電影《楊靖宇》首映儀式在14響警鐘中拉開帷幕,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館長李宗遠代表館方致辭。他指出,楊靖宇將軍是共產黨人的傑出代表,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用電影這種老少皆宜的藝術形式,回顧這段歷史,致敬民族英雄,目的就是緬懷和感念以楊靖宇將軍為代表的、千千萬萬為抗戰作出傑出貢獻的抗日英烈,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厚植家國情懷,凝聚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
  • 【驛武文化】家鄉走出的抗日民族英雄:氣壯山河令敵人聞風喪膽,受萬世敬仰
    私塾先生給他起的這個名和字,是希望他將來能夠成為一個德才兼備的傑出人才。馬尚德就是後來家喻戶曉的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楊靖宇是馬尚德在東北從事抗日革命鬥爭時用的化名,他也曾用過張冠一(有時也寫作張貫一或張觀一)、周敏、乃超等化名。這些也是為了在革命鬥爭時期的白色恐怖下掩蓋身份而用的。楊靖宇的家庭,祖祖輩輩都是勤勞樸實的農民。
  • 抗日名將張靈甫:在孟良崮陣亡後,他的子女過得怎樣?
    一個優秀的軍隊必然有著優秀的指揮官,在抗日戰爭期間,我國出現了很多優秀的抗日將領。像著名的左權將軍,孫立人將軍等等,正是有著他們的英明指揮,我們的軍隊才能夠在與日本人的戰爭中取得勝利。張靈甫作為國軍名將,在抗日戰場上做出了巨大貢獻。面對外來侵略者,他從不後退,憑藉著自己出色的指揮,一次又一次地將日本人的軍隊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