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真配得上豆瓣電影top4?為什麼我覺得《阿甘正傳》不夠好

2020-10-20 小青蛙看電影

阿甘正傳》是很多人愛上電影看的啟蒙之作,

只要一說起「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得到的是什麼。

大家廣為傳頌這句話,我剛開始沒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就曾經從網絡上摘抄過這句話。

後來看了《阿甘正傳》,還是對這句話覺得有些懵懂,

為什麼生活已經像是一盒巧克力了,還不知道下一秒得到的是什麼?

下一秒得到的難道不是另一顆巧克力麼?

這個美式夢幻諺語真是比較難以消化,用漢語來說四個字就可以了:

世事難料。

如果想要更具有哲學意味一點就是: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豆瓣電影Top250中排名第四,第一是《肖申克的救贖》,

第二部是《霸王別姬》,第三部是《這個殺手不太冷》。

豆瓣上將近100W人給出9.4的高分,

《阿甘正傳》僅排名在《這個殺手不太冷》之後。

這是一部標準的「美國夢」式電影,

也就是說是講述一種比較明確的人生意義,還有生活的價值觀。

無論是《肖申克的救贖》,還是《阿甘正傳》,

你看完以後都會難免感到一種好像領悟了什麼,

好像按照電影裡的主人公那樣做,

或者像他們那樣聰明有聰明的做法,不聰明就慢慢過生活也能過得不錯。

但是無論我們怎麼誇讚這部電影,

都是不可否認這都是一部帶有明顯「美國式價值觀」的電影。

【阿甘在現實中是什麼樣的人】

阿甘在電影中的設定是一個智商比較低下的普通人,

但是卻能夠記得媽媽那十分具有詩意的一句話: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拿到的是什麼。

這是電影對像阿甘那樣的智商比較低下的群體的一種美好幻想,

大多數像阿甘一樣的人根本說不出這樣精闢的話。

就像去年在朋友圈瘋傳的自閉症兒童畫的梵谷的畫,

大家四處傳播,心裡可能以為自閉症兒童也許都能有異於常人的天賦,

但是真實的生活是大多數的自閉症兒童都不能夠自理,

而且「兒童畫廊」也不都是兒童創作的畫,

而是有很多的大人畫的,只不過他們也還是有自閉症,只是以兒童畫廊作為噱頭。

【阿甘在宣傳什麼樣的精神?】

吃苦精神

這也是中華文明幾千年來從小教導的一個美德,「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這句話從小大人都在教我們,但是很多事情長大以後我們才明白不止是那樣。

例如你選擇了一個設計師的職業,不是說每天的看教程,好學的請問,

每天的熬夜加班學習,這樣你就能成為一個非常厲害的設計師了。

這的確是成為一個設計師的附加條件之一,但是直到脫離父母和學校很多年之後,

我才明白,吃苦只是你達到目標的一個副產品。

你知道要做什麼,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每天要付出多少努力。

而不是,自己覺得只要比別人都努力,這樣就一定能比別人更好。

最近看楊德昌的《一一》感觸比較深,

為什麼我們長大,每天為生活奔波勞碌,我們卻不開心?

因為我們都在做著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

所以能吃苦,能堅持是一方面,能夠遇到自己真正喜歡適合的事情,或者人和事,

又是另一方面,運氣真的很重要。

曾經的同班同學,他們也許根本就沒有你努力,

也沒有你考上的學校好,也沒有你遇到的老師好,更沒有你吃過的苦多,

但是只要他們也許某一天碰上一個事情,就可以一下往上走好多步。

而在看《阿甘正傳》的時候,

有一種感觸,好像只要不停地努力,不停地付出,

「傻人有傻福」就一定能夠獲得成功,像阿甘一樣苦盡甘來一樣。

別傻了,不會的。

這部電影告訴不了你這麼多,只是在你看電影的時候讓你沉浸,

讓你覺得吃苦一定會成功。

實際回到生活,你像打了雞血一樣努力一天又一天,

你這座金礦還是始終未被發掘。

「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生活中比努力來得更重要的是要懂得順勢而為,

這是這部電影「懶得」告訴你的事情,它也不想講得這麼深,

讓人看完了迅速像打了雞血一樣就已經達到了目的。

【好萊塢的「速食」電影策略】

好萊塢電影就是能夠讓你迅速辨別出來這個人是好是壞,

他的立場是什麼,他有什麼樣的優點吸引著你,善良或者是有勇氣等等各種各樣的優點。

也許他也會有一兩個缺點,或者說缺陷,但是完全不會影響他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甚至會因為他的這個缺點,缺陷,而讓他的人設更加高大。

而在影片高潮的時候,說出那麼一兩句特別精闢的話,

例如:

「你知道,有些鳥兒是註定不會被關在牢籠裡的,它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

……

這些電影讓你看著一點都不費勁,一部電影看下來,你能迅速地好像明白了什麼生命真諦一樣,

而且能夠快速地擁有正能量,而後幾天慢慢洩氣,

但是印象中始終是有那麼一部電影讓你覺得振奮,明明你從來沒有被鼓勵起來,

但還是覺得那部電影非常地勵志。

這也是好萊塢電影「粗糙」的地方,它不會去探索大家心中真正的想什麼,

不去關注大家的內心,而只是讓觀眾隨著它的主流價值觀走,

最後說出那麼一兩句十分「心靈雞湯」的話,就能夠被傳頌很久。

後來慢慢成為爆米花電影,我們看這類電影的時候根本不用費腦子,

看臉就知道誰是好人,誰是壞人。

只是用來打發時間的電影而已。

但是我覺得電影不是這樣的,它應該是融入多種藝術,

有了電影以後,人類的生命至少延長了3年。

我們可以在電影中感受我們可能永遠都不會經歷的人生,

或者從電影中對照生活尋找答案,

而不應該簡簡單單地稱為一種解壓工具。

更不是像《阿甘正傳》一樣給大家打了一劑強心針之後就不管了,

它應該找出來問題,

找出來為什麼「傻人有傻福」,

「傻人」應該怎麼樣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這才是《阿甘正傳》應該解決的問題,

而不是告訴觀眾,你傻,只要踏踏實實的幹活,堅持下去就對了,

這樣一定會收穫的。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文/編輯:小青蛙

小青蛙看電影原創

相關焦點

  • 《阿甘正傳》一部感動萬人的勵志電影,評分9.4,豆瓣排名No.4!
    不管是音樂還是電影,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它歷久彌新,百讀不厭。成為經典更因它在某段時間,用某種方式,觸動過你的心靈。經典的力量在於源源不斷的給你輸出能量,讓你欲罷不能。經典曾經是潮流,但潮流不一定是經典。今天小凹要和大家說的這部電影是《阿甘正傳》,豆瓣口碑榜第四,評分9.4。
  • 《阿甘正傳》:為什麼傻子更容易成功?
    1994年絕對是世界電影史上非同尋常的一年。無數藝術天才把自己的代表作留在了這一年,《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這個殺手不太冷》、《獅子王》、《燃情歲月》輪番上映,豆瓣評分前五的電影,有三部都於1994年上映。但最終,奧斯卡6項大獎都頒給了《阿甘正傳》,由此可見,這部電影的意義非同一般。
  • 豆瓣評分9.5,但為什麼說《阿甘正傳》傳達的美式價值觀並不正確
    它就是《阿甘正傳》,勵志電影的典型代表。與原著相去甚遠的電影改編研究一個東西的本質,最該做的就是追根溯源。事實上《阿甘正傳》是一部改編作品,它的作者是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最後,可能有人會覺得,這部作品其實就是在用一個傻子的經歷去串聯起整個美國的歷史,本來就有傳奇演繹的成分在裡面,為什麼還要去挑刺,去強調劇情的不合理,去過度解讀呢。
  • 阿甘正傳:人生必看的好電影
    大家好,我們又見面了,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一部很好看的老電影《阿甘正傳》不少人看了《阿甘正傳》這部電影以後,都說這是一部很勵志的電影,像阿甘這種弱智兒,最後也能夠獲得成功。其實從這部電影裡也不難理解出導演對人生的一種思考。
  • 時隔多年我終於明白《阿甘正傳》為什麼可以打敗《肖申克的救贖》
    獲得了13項提名,最終收穫了6項奧斯卡大獎的《阿甘正傳》,雖然也很優秀,但在很多觀眾看來其與肖申克相比還是略遜一籌,從IMDb和豆瓣的經典電影排行榜上就能看出觀眾更偏愛哪一部影片
  • Top | 《阿甘正傳》珍妮離開阿甘的原因...
    今天,讓我們來聊聊一部電影,相信很多人都會熟悉這部電影,叫《阿甘正傳》。然而這並沒有什麼卵用,因為主角阿甘的人物設定便是一個出生腿部殘疾並且大腦IQ還有些殘缺的一個智障小男孩。這個人物設定我真的想說——棒極了……
  • 《阿甘正傳》豆瓣9.4:母愛的偉大,成就了阿甘不平凡的一生
    《阿甘正傳》原著作者去世了,享年77歲。 這部經典老劇,是一代人的回憶,直到現在還是經久不衰。 得知老人家去世後,再一次重溫《阿甘正傳》,「瘋子自有瘋子的趣味,不足為外人道也,」 或許這就是別人眼中的阿甘。
  • 豆瓣電影top250幕後的故事--top3《阿甘正傳》
    這是一部關於美國近代史的電影,講的也是美國夢。在電影史最燦爛的1994年,群雄逐鹿,但《阿甘正傳》仍高歌猛進,票房高踞榜首,在奧斯卡上橫掃六項大獎,讓《肖申克的救贖》鎩羽而歸。看完這部電影,實話實說,我並沒有太大的感觸,可能因為剛看完《活著》吧,對美國的近代史沒什麼感覺,倒是覺得《活著
  • 為什麼《阿甘正傳》中的珍妮頻頻離開阿甘?
    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有一個相當了得的開場和結尾,就是那首尾呼應的羽毛飄飛。
  • 豆瓣評分較高的四部電影,第三《阿甘正傳》,第一豆瓣評分9.6!
    豆瓣評分較高的四部電影,第三《阿甘正傳》,第一豆瓣評分9.6!4.《這個殺手不太冷》《這個殺手不太冷》上映於1994年,由法國導演呂克·貝松編劇及執導,讓·雷諾、加裡·奧德曼及娜塔麗·波特曼主演。該片主要講述了一名職業殺手與一個小女孩的故事。該片獲1994年凱撒獎7項提名。
  • 豆瓣9.5,《阿甘正傳》排到影史第三,為何還有影迷表示不滿?
    我承認,《阿甘正傳》是一部很不錯的電影,但如果說它能排到影史前三,我並不同意。這是我的個人意見。群眾的意見,則體現在國內最權威的豆瓣平臺,《阿甘正傳》以9.5的高分排在第三位,正好是對我狠狠的打臉。儘管如此,也還是有影迷表示不滿,認為《阿甘正傳》排在《肖申克的救贖》和《霸王別姬》之後,有失公允。
  • 電影《阿甘正傳》的原作者去世
    電影《阿甘正傳》的原著作者溫斯頓·格魯姆(WinstonGroom)去世,享年77歲,他的死因尚未得到證實。得知噩耗,阿拉巴馬州的州長在社交平臺上發文哀悼表示:「得知阿拉巴馬州失去了最有才華的作家之一,我感到十分傷心。
  • 豆瓣評分最高的9部電影:《肖生克的救贖》超《阿甘正傳》
    數據來源:豆瓣評分,截止於2018年2月18日8時,本文僅收錄了9部評分人數超10萬的電影漫漫長假,無心睡眠,如果小夥伴們看完《唐人街探案2》(今天上午8點前的實時票房已經超越《捉妖記2》)等,還是覺得不過癮,回看一些超級經典,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電影聯盟:《阿甘正傳》25年後,我終於讀懂了阿甘的愛情
    1994年上映的電影《阿甘正傳》,是史上最經典的電影之一。它甚至擊敗了經典的《肖申克救贖》,獲得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在《阿甘正傳》中,阿甘的母親對阿甘說,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意思是,人生的道路只有自己走,才能夠體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阿甘正傳》更像是講述了一個人的人生,其中包含了親情,愛情,友情,事業等等,有網友說他每年都會重看一遍《阿甘正傳》,並從中汲取力量。
  • 豆瓣8.2,韓國版「阿甘正傳」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時光機器」即可關注說起《阿甘正傳》大家一定不陌生,豆瓣評分9.4,豆瓣Top250上排名第4位,好於99%分劇情片,好於99%的愛情片。無獨有偶,2005年,韓國也拍攝了一部勵志電影,雖不及《阿甘正傳》來的震撼,但是影片聚焦自閉症患者,依然叫人潸然淚下。就是它了—— 馬拉松
  • 電影《阿甘正傳》原著作者去世
    據外媒報導,電影《阿甘正傳》(Forrest Gump)的原著作者——美國作家溫斯頓·格魯姆(Winston Groom)於當地時間9月16日晚去世,享年77歲,他的死因等細節尚未得到證實。溫斯頓·格魯姆於1986年出版了長篇小說《阿甘正傳》,根據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由羅伯特·澤米吉斯執導,湯姆·漢克斯、羅賓·懷特等人主演,上映後大獲成功,曾獲得1955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 樂觀主義《阿甘正傳》這部電影
    《阿甘正傳》人生的答案「你得丟開以往所有的事,才能不斷的前進。」我第一次觀看《阿甘正傳》這部電影,電影的開頭,阿甘就對著一位正在看雜誌的年輕女士這麼說到。是啊,不被以往羈絆住,才能大步向前奔赴未來。只是,在當下還是有不少的人都對以往太過於執著。有的人執著於以往的感情,有的人執著於以往的回憶,有的人執著於以往的物品。這導致我們既忘不了以往也過不會現在。
  • 豆瓣130萬人評分9.5的《阿甘正傳》:真正的愛情,需要靈魂的般配
    蟬聯兩次奧斯卡影帝的湯姆·漢克斯在訪談時曾經對妻子說過這樣一句話:「這個女人,在我瘦的時候愛我,在我胖的時候愛我。她愛我光頭,愛我頭髮。這個女人愛我,我知道。這就是為什麼我是個幸運的人。」湯姆·漢克斯主演的電影《阿甘正傳》中的女主角珍妮就得到了一份這樣的愛情。這部電影告訴我們真正的愛情,是包容、是尊重、是不嫌棄、是不拋棄。
  • 如何看待《阿甘正傳》的愛情觀:珍妮真的配不上阿甘嗎?
    而王冠上的明珠,自然是豆瓣9.5分的佳作《阿甘正傳》。《阿甘正傳》在那一年成功榮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導演獎等6項大獎,蓋過當年所有影片的光芒。影片講述了一個智商只有75的低能兒不平凡的一生。阿甘先天智力和體能都有所缺陷,但憑藉著其超乎常人的「傻勁」,阿甘順利讀上大學,畢了業,從了軍,做起生意,過著自己精彩而又傳奇的一生。
  • 電影《阿甘正傳》中,珍妮為什麼總是離開阿甘?原因是什麼?
    2020-07-26 06:01:26 來源: 虛空總先知 舉報   哎,看的想哭,小編我第一次看阿甘正傳是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