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低溫寒冷持續,致使電網負荷不斷增長,僅12月14、15日兩天,北京電網負荷不斷刷新冬季負荷紀錄。12月14日20時16分,北京電網最大負荷達2133.3萬千瓦,突破冬季歷史最大負荷2127.8萬千瓦,創新高;12月15日20時23分,北京電網負荷達2156.4萬千瓦,再創新高。
據了解,今年度冬期間,北京地區供暖保障用戶數量大幅增加,不僅「煤改電」用戶較去年增加130萬戶,政府還首次將市政供熱站、用戶供熱站、壁掛爐用戶、「煤改電」用戶、「煤改氣」用戶及醫院、學校、養老院等六大類用戶供暖納入度冬保障範圍。為保障居民百姓溫暖過冬,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採取多項措施,持續提升應急保障能力,加強「煤改電」等供暖用戶保障力度,全力確保首都電網平穩運行。
今冬電網負荷增長明顯
供暖保障用戶數量大幅增加
「根據氣象預報,12月底還有一次強冷空氣來襲,供電負荷還將進一步攀升。」國網北京電力設備管理部配電處處長王志勇對記者表示,2020年冬季北京地區最大負荷預計將達2300萬千瓦,同比增長約8.3%,其中採暖負荷預計佔比高達44.8%。
氣溫降低是用電負荷連續突破冬季歷史極值的直接原因,預計12月下旬至1月上旬,北京電網負荷仍將高位運行。
王志勇介紹:「今年供暖保障對供電要求高。」遍布全市各地的集中供熱站、燃氣供應、分戶取暖設備高度依賴可靠電力,以保障供暖系統正常運轉,如市政集中供暖的大型供暖站,主要以燃氣為熱力源,帶有多臺大型鍋爐,供熱面積可達上百萬平米,涉及有幾萬戶居民。
另外,今年北京深山區「煤改電」首次被納入保障範圍。特別是在房山、昌平、門頭溝、懷柔、密雲、延慶等區的山區有「煤改電」村540個、居民16.5萬戶、共57.6萬人,其中5萬戶深山區「煤改電」用戶為2020年新建設投運的,以上用戶涉及的配電線路共227條,其中,分布在淺山區的有140條,分布在深山區的有87條。一旦遇有惡劣天氣造成大雪封山、道路封閉,將對線路設備運維造成極大不便。
2000多項應急預案
和新技術、新裝備保電網安全
為保障冬季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國網北京電力進一步加強電網運行管控,制定了400餘項電網運行方式調整措施,編制應急預案2026項,密切跟蹤氣溫變化趨勢,動態開展電網負荷分析工作。同時,利用超聲波、紅外成像等手段對供暖保障設備開展排查治理,做好設備運行監視。此外,國網北京電力還積極利用新技術、新裝備,保障電網安全運行。
記者近日在房山竇店一輸電線路旁看到,隨著房山供電公司「飛手」進行「一鍵起飛」操作,無人機按照規劃航線對線路等進行精細化自主巡檢,並將採集到的高清圖片及視頻實時上傳至管理平臺。
據了解,國網北京電力今年積極引進和運用無人機自主巡檢、直流融冰車等先進技術和裝備,強化落實各項度冬保障措施。據國網北京電力設備部專工趙留學介紹,該公司加快對全部輸電線路進行雷射點雲數據採集、航線規劃等工作,年底前將完成約70%線路的點雲建模工作,為明年北京地區35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實現無人機自主巡檢全覆蓋奠定堅實的基礎。
「與傳統人工巡檢方式相比,運用無人機自主開展線路巡檢迅速快捷、工作效率高、不受地域環境影響。」房山供電公司運檢部工程師陳洋告訴記者,巡視1千米的輸電線路通道,人工巡檢需花費約40分鐘時間,利用無人機巡視只需10分鐘,大幅提升巡視效率。而且,在崎嶇難行的山區,無人機巡檢優勢更加明顯,能大幅降低勞動強度。
為做好輸配電線路森林火災防控工作,國網北京電力在山區積極推廣應用包括機器人絕緣噴塗、絕緣橫擔等在內的新技術、新材料。同時,通過綜合應用無人機、雙色譜熱成像雲臺、輸電智能視頻終端等手段,積極建立立體化的火情火險監測網絡。王志勇還介紹,「今年,我們不斷升級智能化供電服務指揮系統,前期預警系統可提前避免線路故障;創新開發了『短時接地巡檢』功能模塊,當出現配網設備故障時,變『發生故障後被動搶修』為『感知異常後主動消缺』,實現對配網線路的主動精準運維。」
建立「5+1+N」度冬
供暖供電保障體系
據了解,國網北京電力今年組織建立了「5+1+N」度冬供暖供電保障體系,其中,「5」是指5個專項保障方案,包括電網運行保障、主網設備保障、配網設備保障、客戶服務保障5項專項工作方案;「1」是指修訂完善一整套度冬應急預案,包括公司度冬應急預案、冬季供暖客戶停電事件應急預案、冬季氣象災害應急預案;「N」是針對包括「煤改電」用戶、市政供暖站、小區分散採暖用戶等外電源故障在內的18項重點風險場景制定了專項防範措施。
以保障「煤改電」客戶安全可靠供電為例,國網北京電力逐條線路、逐個村莊、逐個臺區分別編制「煤改電」供電保障「一線一案」「一村一案」,加強對「煤改電」線路、臺區負荷的監測,提升供電可靠性。
房山供電公司副經理潘玲嬌對記者表示,該公司除編制「一村一案」和「一線一案」外,還建立『1+7+3+15』度冬保障機制,即在公司層面設立1個應急搶修中心,聯合地方政府部門設置7個保障聯合黨支部,在竇店、青龍湖、長溝設置3個特大突發事件支援搶修中心,15支外協搶修隊伍協助供電所開展應急搶修。「我們聯合房山區農委、公安局、應急管理局、城管委等單位,設置了電採暖服務保障指揮中心,組建了聯合黨總支,並按照供電區域下設7個聯合黨支部,積極開展電網運維、應急搶修、優質服務、後勤保障等供電延伸服務。」潘玲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