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總是遙不可及,是不是應該放棄。」
筷子兄弟在歌曲《老男孩》中,唱出無數面臨抉擇的年輕人對於夢想的迷茫,無數人在心中自問:那些沒有來得及實現的夢想,是不是應該選擇半途而廢。
而歌曲中並沒有明確地給我們答案,卻在大段回憶青春的歌詞中反問了一句:「當初的願望實現了嗎,是到如今只好祭奠嗎?」
許道明初中時的夢想就是當一名小說家,他拼命地學習寫作技巧,拼命地看各種中外名著,高考填寫志願的時候,也不顧家裡的反對選擇了中文系。畢業後他選擇在一家報社工作,在工作之餘進行著自己的創作,然而事情常常不能如人所願。許道明的作品一直沒有受到肯定,常常面臨投稿失敗,稿子被斃、石沉大海,甚至有時候自己完全不知道應該寫些什麼。他無數次在心裡自問:不知道那些「終於寫出頭」的作家們,是否也曾經有過這麼艱難的時候?
「墨菲定律」中有這麼一句話:「往往等公交車太久沒來就走了的人,剛走公交車就來了。」
很多人夢想的實現都是在他感覺最困難、馬帥就堅持不下去、準備放棄的時候。
所以在那些我們還沒來得及實現夢想的時候,不妨在咬牙堅持一下,說不定轉機就籤好出現在我們放棄的那一刻。
我們都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摸爬滾打,一次次地從挫敗中認識自我,又一遍遍地在打擊中迷失方向。在感動疲憊時,不妨看看這部電影,或許你能從中找到繼續前行的動力!
電影《翻轉幸福》描述了 一位美國女企業家喬·蒙哥略的真實奮鬥故事。喬自幼就父母離異,成人後又是位單親媽媽,她幸苦地撐起了全家的生活。即便一路走來生活艱難,她仍不放棄從小對發明產生的熱情。最後,她在挺過種種社會歧視、與金錢上不足的限制後,成功創造了世界上第一把模式拖把(Miracle Mop),並將她的企業發展成市值十億美元的企業。她靠自己的雙手,翻轉了自己的命運。
學過繪畫的人想必都知道,在學畫的過程中,大多數人都會遭遇瓶頸期:本來覺得天天有進步的,但是突然有一天,就迷茫了,不會畫了,不知道該怎麼畫了……
而這個時候也往往是最重要的時候,一旦我們突破了這個瓶頸期,就會有突飛猛進的頸部;若是不能突破,也許就此止步或最終放棄。
我們身邊有很多遇到「瓶頸」的情況,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工作中0哦那個,似乎都有這樣的時候: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總是會遇到一段或長或短感到枯燥、無奈,感覺自己碌碌無為,糾結自己是否該繼續走下去的時候。
遊戲兒會在這個時候認為自己沒有實現夢想的能力,而選擇了放棄,把所謂的最初的夢想都留在了傷感的記憶裡。
日本漫畫家村田雄介在《一拳超人》中借主角之口說出這麼一句話:「伏地挺身100個!仰臥起坐100個!下蹲100個!然後跑步10千米!這些每個堅持……要玩命鍛鍊自己,不惜禿頭,著就是變強的唯一方法!說什麼新人類,什麼進化,在那裡瞎胡鬧的你們,是絕做不到的,人類真正的強大是自我改變!:
那些我們羨慕的,能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擁有自己喜歡的一切,可以實現夢想的人,並不是因為他們有什麼過人的天賦,只是因為他們沒有半途而廢,他們在最困難的時候堅持下來了而已。
一旦我們遇到瓶頸與挫折,就開始左顧右盼、心神不寧,還會給自己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說什麼「夢想撞在堅硬的現實上破碎了」「總要養家餬口才能奢談夢想啊」……
直接承認就好了,我們只是堅持不下去了。
一旦堅持的力量坍塌,我們就會產生自我懷疑,在糾結彷徨之後,有開始為自己開脫,找個所有人都能夠認同的理由,讓自己「脫身」。最終夢想沒實現,現實不甘心,就像一顆心總是懸在半空中。
所以在我們遇到艱難與挫折,覺得自己選擇的這條路不好走,想要放棄的時候,不妨放下那些好高騖遠,放棄那些長篇大論,腳踏實地、咬牙向前邁一步,一小步就好。夢想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遙遠,有時候我們離夢想就差這麼一步。
路不好走,那就走慢一點。即使再慢,我們也是在朝著夢想前行的。慢慢走,紮實而努力,不輕言放棄,選擇了就去試一試,總有一天我們會到達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