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代的溫度,在於時代裡那些有溫度的人。
徐悲鴻,就是他那個時代有溫度的人。
2015年適逢徐悲鴻誕辰120周年,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中國近代國畫大師(徐悲鴻)金銀紀念幣。這四枚凝練著徐悲鴻藝術與人生魅力的貴金屬紀念幣,雖然還不足以完全展現悲鴻先生偉大輝煌的一生,但它們卻為我們架起了與先生溝通的橋梁,讓我們能夠穿越時空,感受一位大師的溫度,一個時代的溫度。
國畫《六駿圖》創作於1942年,徐悲鴻運用創作靈感將六匹馬排列組合後,呈現於畫面之上,構圖的安排,墨色的濃淡都體現了畫家紮實的繪畫功底和豐富的想像能力。表現《六駿圖》的這枚紀念金幣整體上仍然採用長方形的形制,給六匹駿馬足夠的馳騁空間。幣面上下的楓葉裝飾紋樣同樣體現著現代設計裝飾的美感。
在圖案表現上,這枚紀念金幣採用更為細緻的浮雕,刻畫了原作中馬匹流暢堅卓的輪廓,彈性動感的馬鬃、馬尾,傳神地再現了白額、闊鼻、瘦腰、長腿、胸肌隆起,骨帶銅聲的「悲鴻馬」。通過細膩的多層次噴砂工藝,在光照角度的變化下,幣面駿馬呈現出如水墨畫墨色濃淡的層次變化,盡現中國傳統水墨的神韻。
《紅葉喜鵲》創作於1953年,是徐悲鴻的絕筆。這枚紀念金幣在整體構圖上與原作《紅葉喜鵲》略有不同,適當調整了樹幹與樹枝、樹枝與雙鵲的距離,在小小的幣面上豐富地展現了原作畫面的元素。紀念幣以浮雕工藝勾勒出了兩隻喜鵲的流暢線條,刻畫了雙鵲飽滿圓潤的身形,再通過多層次噴砂、工藝的使用,生動表現了喜鵲黑白相間的羽色特點,使兩隻喜鵲栩栩如生,躍然幣上。
細膩的彩色移印技術的使用,不僅使幣面紅葉遠近層次更為清晰,而且貼切地表現了中國水墨畫墨色濃淡有別的特點。紅葉的彩色與雙鵲的「黑白」形成鮮明對比,也為整個幣面烘託出一種美好、圓滿的情感氛圍。
國畫《愚公移山》創作完成於1940年。它取材於中國廣為人知的寓言故事。在方寸天地的紀念幣上展現巨幅畫作的魅力是對紀念幣設計師和雕刻師功力的考驗。這枚紀念銀幣採用長方形的形制,最大程度地創造了幣面的表現空間。在設計構圖上,選取《愚公移山》原作最主體的部分,鋪滿整個幣面。這種與原作相同的構圖,還原了原作中人物頂天立地的氣勢和強烈的感染力。紀念幣通過浮雕、彩色移印工藝的綜合使用,充分展現畫面的層次感,生動再現了前景人物的神採和力量。
整體仿古工藝的採用營造出古樸、厚重的氛圍,蘊含著深沉的力量。幣面上下裝飾的楓葉紋飾及鍍金邊框又為這種厚重增添了幾分明快,體現了現代設計裝飾的藝術特點。
為答謝幫辦父親喪事的廚師,少年徐悲鴻創作了這幅《和合二仙》。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他最早的作品。以《和合二仙》為創作要素的這枚紀念銀幣,截取原畫主體部分縮放在幣面正中,左右兩側以徐悲鴻先生喜畫的紅葉作為紋飾。這枚紀念幣通過更為精細的多層次噴砂工藝,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原作水墨畫的層次和墨韻。以現代造幣工藝再現了傳統水墨畫的神韻,這在中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發行史上尚屬首次。
這枚紀念幣通過浮雕工藝將兩個仙童的形象立體化,使仙童的面部、體態更加圓潤飽滿,在原作的基礎上更凸顯了仙童的福瑞之氣。兩側的紅葉紋飾,採用雷射雕刻工藝產生光柵效果,使紅葉紋飾在光照角度不同時,產生出明暗變化,為平靜的幣面又增添了幾分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