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正在摘椰子的「打工猴」
圖源 NPR
「泰國的椰子種植園仍然盛行著奴隸制,而猴子就是無止盡勞作摘椰子的奴隸。毫無疑問,這些可憐的猴子被剝削了。」2015年10月,來自美國加州的一個動保組織「動物廣場」憤怒地向泰國南部的農民宣戰,他們主動聯繫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爆料」,稱猴子們被鏈條鎖起來,仿佛種植園裡的西西弗斯般不舍晝夜,只不過它們不是在推石頭,而是摘椰子。人人都知道,東南亞是椰子的天堂,是全世界椰子愛好者的應許之地;但人們可能想不到,猴子才是整個亞洲椰子產業背後的無名英雄。神通廣大的PETA(善待動物組織)通過當地分部偷錄了一些視頻,將這些無名英雄的狀態描述得更為具體:當地農夫從野生猴群裡偷走剛出生的小猴子,給它們戴上金屬項圈和鏈子,拔掉它們的牙齒,通過嚴格的訓練、體罰讓它們成為沒有感情、上下爬樹的摘椰子機器。PETA發布的視頻中,猴子被綁著、關在籠子裡,
有的還出現了刻板行為
圖源 PETA
這樣的說法很難不讓椰子愛好者們感到羞慚,彷佛自己的食慾正是虐待這些無辜生命的元兇。但椰子園裡農夫的說法很快讓這樁關於現代奴隸制復興的舉報陷入羅生門。CGTN(中國國際電視臺)跟拍了當地一位椰子農夫的一天,他和他的猴子顯然分工明確,猴子累了,他馬上拆開一盒牛奶餵給猴子喝。還有農夫為自己辯護,別說虐猴,他們甚至不敢讓猴子累著,時不時得幫它們按摩松松筋骨。泰國椰農Nirun在給他的猴子喝牛奶,
他指責許多動保人士根本沒實地了解過情況
圖源 CGTN
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的未婚妻凱莉·西蒙茲就呼籲各大超市停售涉嫌使用打工猴的椰子產品,PETA還列了一個安全清單,聲稱其中涉及的品牌,椰子都是正兒八經100%純人力採摘。這個清單很快遭到泰國一位猴子訓練師Arjen Schroevers的無情質疑:「泰國的椰子99%都是猴子摘的,泰國製造的椰子產品裡,幾乎很難找到與猴子無關的。」在泰國,當地人飼養、訓練豬尾獼猴採摘椰子的歷史長達四百多年。豬尾獼猴是一種上肢健壯尾巴短小的猴子,它還有個恰如其分的別名——椰子猴。成年雄性豬尾獼猴的身材可能比你還好
圖源 南洋商報
泰國的南部地區椰子園密密麻麻、分布廣泛,至今仍保留著這一傳統。大清早,猴子就坐在主人的摩託車後座上,駛向椰子園,準備揮灑汗水。一隻雄性猴子每天平均收集的椰子數量高達1600個,雌性猴子的效率低一些,平均每隻每天能摘600個,相比之下,人類的工作量簡直能讓老年猴都笑掉大牙——一個人每天只能收集大約80個椰子。農民需要和椰子猴培養工作默契
圖源 網絡
這和採摘方式緊密相關。人類只能用頂端綁著刀的杆子奮力敲擊這高高掛著的堅硬果實,而猴子卻能輕鬆攀爬到樹的頂端摘下椰子扔到地上。就野外生存這件事來說,進化過度的人類的確哪怕使用工具也顯得那麼笨拙——椰子樹的筆直外形和高度為採摘增添了危險,不少人還沒反應過來可能就被下落的椰子砸中。Arjen Schroevers說,全世界每年大概有600個人被椰子砸死。對泰國農民來說,讓豚尾獼猴摘椰子,就像蘇格蘭人訓練邊境牧羊犬放羊,極寒之地的居民訓練阿拉斯加犬拉雪橇,邊境線上的警察飼養德牧用於緝毒一樣自然。一隻正在趕羊的邊牧
圖源 網絡
Arjen Schroevers表示,現在泰國人對猴子的訓練也更加科學和人道。他本人就在泰國素叻他尼省(Surat Thani)開了一所猴子訓練學校。據他介紹,這所成立於50年前帶有明顯佛教風格的學校,從不採取暴力的教學方式,而是以循循善誘的方式教會猴子摘椰子。一隻正在學習摘椰子的獼猴
圖源 路透社
「動物之家的指控顯然錯了。大多數椰子農場的農夫對猴子的方式都是非暴力的。」Arjen Schroevers說,猴子的狀態很放鬆,農民不會衝它們大喊或是懲罰它們,猴子和主人之間的關係也相當親密,「猴子工作一會兒就會過來擁抱主人,主人也會為猴子檢查身上是不是沾了紅螞蟻,給猴子按摩。在工作外的時間裡,猴子被當作家庭寵物飼養。」夏威夷大學人類學名譽教授Leslie Sponsel贊同Arjen Schroevers的說法,他曾和妻子一起在泰國做田野調查,專門在當地研究猴子與人之間的關係。「在南泰的時候,我們從來沒觀察或聽說過到虐待猴子的情況。」他表示,在泰國一些家庭,猴子甚至和家庭成員沒兩樣。年輕時和妻子在泰國做田野調查的人類學家Leslie Sponsel
圖源 worldpress
PETA表示,他們曾對8個泰國椰子農場進行秘密調查,發現存在虐猴行徑。比如,農夫用鞭子訓練猴子,猴子居住在骯髒的環境中,被拴在電線桿上沒有自由,雨天仍被關在室外的籠子裡。猴子的高效率成了虐待證明——在聲明中,PETA宣稱猴子們每天要摘1000多個椰子,這屬於過勞和剝削。對於「猴子也是家庭成員」的說法,動保人士保持懷疑:「對於動物來說,最好的方式還是放歸自然。」PETA的視頻裡,猴子的居住環境很糟糕,不過當地人的居住條件也差不多
圖源 PETA
PETA警告素食者們,別以為不吃肉就做到了保護動物,素食中經常使用的椰子油,背後就是這些打工猴的血汗勞動。PETA點名泰國兩大椰奶品牌Aroy-D和Chaokoh違規,因為它們使用了椰子猴。Chaokoh的椰奶在英國很受歡迎
圖源 CGTN
在PETA的不懈努力下,全球超過17000加商店同意不再售賣這兩個品牌的商品。PETA的活動和理念在率先在英國掀起抵制潮。英國著名連鎖超市易購(Tesco)、Sainsbury's,Co-op和Asda都表示會把Chaokoh的產品下架。美國,澳大利亞和歐洲其他地區的各大商超目前也正在考慮採取類似的行動。《今日美國》報導:PETA稱,回應泰國椰子產品採用猴力的指控,
美國超市Costco的做法是:將Chaokoh的椰奶倒掉
圖源 USA Today
PETA副總裁傑森·貝克(Jason Baker)警告說:「政府可以避免使用動物勞動,引導這個行業人性化地運作……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和零售商在用自己的錢包監督這種行為。」據泰國有關部門的數據,泰國椰子產業每年貢獻的GDP高達4億美元。2019年,泰國出口了123億泰銖(3.95億美元)的椰奶,向歐盟和英國出口的椰奶佔總額的約五分之一。泰國副總理兼商務大臣朱林(Jurin Laksanawisit)表示,PETA的宣傳正在影響泰國椰子產品在英國及其他歐洲國家的出口和銷售。美聯社報導:泰國否認在摘椰子時剝削勞動猴
圖源 AP
「在泰國,猴子採摘椰子的情況遠達不到工業化規模。」朱林在今年7月6日發了條推文,還配了一段攝於2016年的視頻:Chaokoh的一家供應農產裡,工人們用又大又長的剪刀從樹上把椰子快速切下來。朱林認為,在農產品更加規模化、批量化種植採摘的年頭,工具和方法都在進步,在行業層面使用椰子猴根本無利可圖。「大多數農民都用這種帶切割器的長杆摘椰子,用猴子的越來越少了。」泰國椰農協會主席Nukul Luk-In表示,在收穫期,有的樹太高,農民們才會用到椰子猴。素叻他尼另一位猴子訓練師Somjai Saekow告訴美聯社,儘管猴子仍然是採摘椰子的利器,但情況正在發生變化。多年來,當地農民培育出更矮的椰子樹,這降低了人類的採摘難度。從微表情來看,椰子猴確實滿臉寫著不想幹,像極了不想打工的你
圖源 網絡
Theppadungporn椰子公司的一名負責人則暗示英國不僅多管閒事,也不是自己真正的「顧客上帝」:「我們公司的椰子產品50%在中國銷售。整個泰國約有8%的椰奶出口到英國。」泰國克拉黨秘書長蘇萬帕克迪(Athathawich Suwanpakdee)對PETA的行為煩透了,直斥虛偽雙標:「在西方,訓練有素的豬也得找松露。」言外之意似乎在暗諷PETA不保護保護那些森林裡真正的松露獵人。這確實是個令人困惑的問題:在世界其他角落,努力工作的不僅是狗和猴子,還有水牛,奶牛,騾子,馬,驢。在不少泰國人眼裡,椰子猴並不完全是一個道德問題,而是如何對待和理解文化差異的態度問題。法國人曾經訓練豬來尋找有著「餐桌黑鑽石」之稱的松露
圖源 網絡
「我不想看到傷害動物的行為,我希望每個國家能落實自己的動物福利和保護法。但我對這次反泰國椰子產品的動物福利運動感到失望,這顯然是霸凌和暗暗打響的貿易戰。」蘇萬帕克迪表示。夏威夷大學人類學名譽教授Leslie Sponsel承認,對椰子猴的虐待可能也存在,但他覺得人們應該共情一下當地的農民,他們不過是「為了生存和繁衍生息,以椰子為生餬口的可憐窮人」。在全球市場,如何處理消費者提出的道德問題顯然比保留傳統或是尊重當地文化來得重要,尤其當你的產品市場主要在國外的時候。超市貨架上的泰國椰子產品
圖源 路透
現在,西方國家的素食者越來越多,據素食主義者協會的數據,2014年至2019年期間,英國的素食主義者人數增加了三倍,達到60萬。這些素食消費者對自己吃什麼、食物的來源都特別在意。在現實面前,泰國的椰子產品製造商和政府都選擇了妥協。二者在今年7月達成協議,建立了一個可溯性框架,儘量讓椰子從種植、採摘、售賣,到出口、分銷、上架的全流程變得儘可能透明和公開。https://www.npr.org/sections/thesalt/2015/10/19/448960760/monkeys-pick-coconuts-in-thailand-are-they-abused-or-working-animals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world/europe/thailand-denies-monkeys-abused-to-harvest-coconut-products/2020/07/07/142f4dc4-c026-11ea-8908-68a2b9eae9e0_story.html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plK2MhYePc長按關注Vista世界派▼
往期回顧
我們從《Vista看天下》雜誌出發,致力於挖掘國際領域
熱門事件、人物背後的深度報導和新聞故事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Vista看天下app